缔冠期刊网

小组合作学习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2-06-08

  在中学数学学习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如何更好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学,下面跟小编一起来看吧


  摘要:该文从小组合作学习的相关概述入手,着重分析了中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并探索了中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完善对策,以优化中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从而能够在教育教学中为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环境做出贡献。


  关键词:中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对策


  作者:潘盛贵(遵义市新雨学校贵州遵义563005)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下的重要教学方法,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数学学科是中学的基础学科,直接影响着学生抽象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的培养,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新课改下,小组合作学习受到中学数学教学的高度关注,很多学校都积极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开展数学教学。但是,由于中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运用时间较短,缺乏充足的实践经验。因此,中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师、学生等其他方面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急需通过中学数学教学的进一步完善来解决。研究中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及对策不仅能够优化中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而且对中学数学教学改革有着深刻意义。


  1小组合作学习的相关概述


  小组合作学习以各学习小组为主体开展学习活动,以独立探究和课前预习为前提,利用小组内部的交流讨论来解决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对讨论结果进行班级展示,通过合作互助的方式解决学习问题。另外,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而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个体责任、相互依赖、开放课堂和优质高效这几个方面。其中,小组责任主要指教师采用异质分组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并明确每个学生在组内的责任分工。使每个小组成员都有事可干,共同努力解决学习问题。相互依赖指小组成员的责任感和归属感,小组成员的成功离不开整个小组的努力,而整个小组的成功需要各成员的共同努力。开放课堂主要指小组成员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自由的交流与讨论,课堂环境较为开放。优质高效主要指小组合作学习对教学结构的调整,优化教学流程,建立和融洽的师生关系,进而促进高效课堂教学的实现。


  2中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2.1教师方面问题


  首先,教师缺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充分认识。长期处于严酷的中学升学压力之下,部分中学数学教师更习惯于灌输式教育理念,对小组合作学习抱有怀疑和抵触心理,不愿意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并且,这些教师十分重视自身在课堂上的权威地位,认为课堂就是教师进行知识讲解的场地,教师习惯了满堂灌的教学法方式,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创新和教学改革;其次,部分中学数学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不了解,没有尝试过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课堂教学,担心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会影响到学生的数学成绩,更担心小组合作学习尝试失败会浪费教学时间。尤其在开展合作学习的初期,教师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带领学生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和流程。由于教师的这些担心和焦虑,很多教师缺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认同;最后,教师缺乏对小组合作学习组织方法的掌握。部分中学数学教师缺乏对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研究,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认为将其他学校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照搬过来就可以,缺乏对小组合作学习组织方法的学习,也没有将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法与本班级学生的数学学习现状相结合,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2.2学生方面问题


  首先,现阶段很多中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的娇惯和宠爱下养成了自私自利的性格,个性较强,不愿意与他人分享,缺乏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再加上教师缺乏对学生合作学习活动的正确引导,导致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的合作程度不高。如,个别学生过于表现自己,导致其他学生在小组中缺乏表现的机会。亦或是,小组中的优等生认为帮助差等生会耽误自己的学习时间,从而不愿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对小组成员进行分享;其次,部分学生缺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了解,不知道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怎样去表达自己的思想,也不了解如何与同学进行讨论,对小组合作学习表现出了极大的不适应感。同时还存在部分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只会听其他同学的讲解,存在着看热闹的心态,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不高。


  3中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完善对策


  3.1合理分工及科学分组


  首先,中学数学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选择合适的分组方案。为此,中学数学教师应按照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根据优秀学生与差生相配合的方式进行分组,保证每个小组之间的学生整体水平大体相同。并且,中学数学教师在分组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通过优等生带动差生、性格外向学生带动内向学生的原则来对小组进行划分;其次,中学数学教师应对每个小组的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长为其安排合适的组内角色,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学生的交流讨论参与度。例如,对于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数学教师可以安排其担任小组记录员。对于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数学教师可以安排其负责成果展示,对于数学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生可以负责对小组研讨问题思维进行创新与整理,对于计算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负责组内运算工作。


  3.2整合教学内容


  首先,中学数学教师应积极整合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内容,引导学生对教学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探索,增强学生的学习针对性。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预习情况,收集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将学生的预习问题与自己所选择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相整合,让学生在解决数学预习问题的基础上正确把握学习重点和难点知识;其次,中学数学教师应积极整合探究性内容,深入了解每一章节需要学生开展自主探究的数学知识,并为学生布置自主探究任务,加强学生对探究性知识的讨论;最后,中学数学教师应积极整合规律性的内容,也可以引导学生对规律性的数学知识进行探索,寻找知识之间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知识整合能力。


  3.3优化教学方法


  第一,在自主学习环节,数学教师应明确学生的自学任务,并为学生发放自学提纲,要求学生按照自学提纲进行课前自学,让学生通过自学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内容。同时还要定期对学生的自学成果进行抽查,亦或是与家长建立联系,通过家长监督作用的发挥来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监管。以保障学生的自学活动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第二,在合作交流环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同桌交流,通过同桌相互帮助来解决比较简单的问题,而同桌之间无法解决的问题需要放到小组之中进行交流。并且,数学教师应合理掌控小组合作交流的秩序,尽量降低学生交流的声音,避免小组之间相互影响。另外,数学教师应对小组交流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深入了解学生的交流讨论进程,掌握学生无法解决的难题;第三,在展示环节,数学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并对学生的讨论成果给予客观的评价;第四,对于全班都无法解决的问题,数学教师应进行重点讲解,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并且,教师要为学生留出整理消化的时间,促进数学知识在学生中的内化;最后,在达标测试环节,教师应设置10min之内的达标测试,选取合适的题目对本节课的数学知识点进行考察,巩固学生的课堂学习,帮助学生查漏补缺,以便于学生的课下复习。


  参考文献


  [1]吴承华.“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证研究[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6(2):113-116.


  [2]董炜炜.浅谈数学教学中自主合作学习[J].数理化学习(初中版),2012(6):49-50.


  [3]樊兰蓉.初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教学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09(9):31.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