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抓住幼儿道德教育的黄金季

2022-06-08

张竹玲

(陕西省洛南县幼儿园 726100)

摘要:3-6岁,是幼儿成长的黄金季节,但有的家长对幼儿道德教育不重视,教育方式方法不当,影响幼儿正常发展。作者从幼儿道德教育的实际出发,着重分析幼儿道德教育缺位的原因和误区,帮助家长树立起先进的教育理念,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促进幼儿全面均衡发展。

关键词:幼儿道德教育;均衡发展;言传身教

长期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些不好现象,有的孩子总爱说谎,对人不诚实;有的孩子总是抢占其他孩子的玩具、食品,自私自利;有的孩子经常在教室里大吵大闹,不遵守规则;有的孩子和小朋友发生一点纠纷就动手打人。这些事情虽小,但是却从侧面反映出幼儿道德教育中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令人深感忧虑。

一、家庭教育,是幼儿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刚出生的婴儿就是一张白纸,从咿呀学语到迈进幼儿园大门,孩子的每一步成长,无不打上家庭教育深深的烙印。

有的家长在认识上存在着误区,在幼儿教育方面急功近利,认为孩子接受教育就是为了打好基础,将来考个好大学好就业,只片面重视孩子的智力发展,而忽视了幼儿的道德启蒙教育。我们经常听到有的家长说:“我将来生了孩子,一定要教育他好好读书,将来上清华、北大,出国留学挣大钱”,而很少听到有哪个家长说,我要从小培养孩子诚实正直勇敢的良好品质;有的家长检验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好坏,不是看孩子培养了多少兴趣爱好,养成了多么好的道德素养,而是过分看重孩子在幼儿园写字、数数等实用性技能的学习,认为道德品质教育和行为习惯培养不重要,孩子还小,不懂事,教育早了没用处,长大了再教育也不迟。

有的家长教育方式方法不当。在生活中我们看到,孩子在幼儿园发生了打架行为,有的家长知道后不是批评教育孩子要和谦忍让,而是抱着不吃亏的心理,呵斥孩子胆小怕事,怂恿孩子动手打别人。还有的家长对孩子撒谎行为视而不见,包庇掩护,甚至还夸孩子聪明,帮孩子编谎、圆谎,欺骗老师。这些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都是极为不利的。

二、3-6岁,是幼儿道德教育的黄金季

古人说“人无德不立”。3-6岁,是幼儿心理从萌芽到成长的关键阶段。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孩子成长中,有两个加速期:6岁前,身心发展十分迅速,称为“第一加速期”;6岁到青年期前,发展速度比较均衡;到青年期,发展又非常迅速,进入“第二加速期”。这就表明,在儿童时期,3—6岁这个阶段是至关重要的。

在我国,自古就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古训,这也充分说明3—6岁这个阶段的重要。这个阶段,如果孩子能够得到正确的教育,健康成长,自然会让7岁以后的人生变得更加自如与精彩。因此,3—6岁对幼儿来说,是从家到幼儿园的重要衔接期、引导学习的最佳期、开发潜能的关键期、塑造良好品德的黄金期。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生活我们常听到有的家长哀声叹气说孩子没有希望了,只知道向家长无休止的要钱,从不问家庭的承受能力;还有的家长说孩子撒谎成性,一次又一次的欺骗家长;更有甚者,有的孩子长大成人后,当家长不能满足其无休止的索取和欲望时,竟全然不顾父母的养育之恩,忘记人伦,残忍杀害父母,酿成惨绝人寰的惨案。这些看似偶然的事件背后其实都有着必然的联系,充分说明了忽视孩子道德教育的严重后果。“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如果我们从小忽视了对孩子的道德启蒙教育,他们就很容易养成不良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而不良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一旦形成,再去纠正,那就是木已成舟,悔之晚矣,不但毫无用处,而且还会加深孩子的逆反心理,一辈子都难以根除,最终会成为无德无才之人。也正因为孩子年龄小,可塑性很强,对教育很容易接受,培养和教育的效果也好,为什么我们放着好管好教的时候不去抓紧管理和教育,而非要等到难管难教的时候才去管教呢?

三、均衡发展,走出幼儿道德教育的误区

受应试教育和实用主义影响,好多家长把道德启蒙和智力教育对立起来,认为孩子小时候是进行智力开发的大好时机,可不能把大好时光用在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上。这是一种普遍现象,也是一种认识偏差。要知道,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知识技能是构成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把人的一生比喻成一棵树,那么道德品质就是根基,决定了一个人生命的深度;行为习惯是躯干,决定了一个人成长的高度;知识技能是枝叶,决定了一个人发展广度。它们之间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一棵树如果根基不深,长得越大,就越容易倒下;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操守,那他越位高权重,越容易背离正常的人生轨道,甚至滑向犯罪的深渊。我们常说:“道德能弥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填补不了道德的空白”。一个人道德水平高了,行为习惯也好了,才能更好的学习和掌握知识,发展自己的智力。实践证明,任何事物要得到充分发展,必须以协调发展为前提。不协调、畸形的事物,是不可能得到长足发展的。一个道德水平低下、行为习惯不良的孩子,不可能集中精力去学习知识,甚至还可能“以德损智”;而道德水平高、行为习惯好的孩子,往往是品学兼优的,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千层高台,始于垒土”,我们在教育孩子时,绝不能舍本求末,或者本末倒置,买椟还珠,一定要从小筑牢孩子道德教育的万年根基,让道德教育和智力培养均衡发展。

四、言传身教,抓住幼儿道德教育的黄金季

前几年,电视上有一个很温暖人心的公益广告,说的是一个很温柔贤惠的媳妇,每天晚上坚持给瘫痪在床的婆婆洗脚,这一幕被幼小的孩子看在眼里,终于有一天,当妈妈下班后正用毛巾擦去脸上的汗水和灰尘时,孩子用稚嫩的双手给妈妈打了一盆洗脚水,“妈妈,洗脚!”画面没有过多的语言,却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有一个反面的案例,讲的是一个城里的媳妇不孝顺老人,嫌弃乡下的婆婆,经常让婆婆睡冷床、吃剩饭、穿破衣,有一天婆婆吃饭专门用的黑磁碗摔碎了,媳妇就要扔掉,这时,孩子过来拦住媳妇说:“妈妈,别扔,将来还要给你用!”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父母是最好的榜样!我们常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也不行”,作为家长,你的现在,就是孩子未来的缩影!尤其对于3-6岁的儿童,他们对生活的几乎没有鉴别力,主要就是模仿。这个时候,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未来的发展都会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一个经常不守时的父母,孩子上学多半经常迟到;一个满嘴放空炮的父母,孩子长大后就会撒谎;一个经常贪占小便宜的父母,孩子长大后难免自私自利。所以,我们对孩子进行道德启蒙教育,不是要家长们去空头说教,而是一定要身体力行,言传身教,言行一致,要借助生活中的小事情,积极启发和诱导孩子。比如,家里来了客人,就可以乘机教育孩子对客人要有礼貌,要问候客人,热情招待客人;带孩子外出游玩,就可对孩子进行社会公共道德教育,教育孩子爱护环境,不大声喧哗,按秩序自觉排队;当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时,要教育孩子讲团结、能谦让、会合作,不要以大欺小等。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总之,我们要抓住3-6岁幼儿道德的黄金季,结合幼儿的个性特点,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循序渐进,使孩子从小就受到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促进孩子全面均衡发展。

作者简介:张竹玲,女,汉族,陕西省洛南县人,系洛南县幼儿园一级教师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