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浅谈如何创设化学教学中的教学情境

2022-06-08

李志鹏

(陕西省洛南县石坡中学 726104)

摘要:在新课标的化学教学中,对化学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意识,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起着重要的组织作用,合理的创设化学教学中的教学情境,是教师课堂教学取得高效性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创设;激发;提高效率

创设教学情景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能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能力。巧设教学情景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抽象的知识具有更加直观、更加生动、更加形象的了解和掌握,拉近学生与知识之间的距离,消除学生对于抽象知识的陌生感和距离感,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创设教学情景,更有利于学生理解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学生提升将理论知识应用实际问题的能力;创设教学情境,在很多情况下教学过程由灌输式变为学生主导式,学生可以自己来得出结论,而不是一味地看教材,学生掌握了主动权也就大大提高了其主动探索的欲望。如何创设化学教学中的教学情境?

一、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创设化学教学情景。

教师可以通过现实中的一些现象和实际问题创设教学情景,从而使得学生对于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景具有比较亲切的感觉,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化学知识,无论是吃穿还是用行,都有化学物品、化学知识的元素在里面,可以说是生活处处有化学。因此,教师可以从身边的社会生活入手,让学生体会化学的重要性和趣味性,并注意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比如,在讲解有机物的内容时,可以提问:家中煮饭有时不小心会煮糊,这时候的味道一般都是焦味的,而且往往会变黑色或者焦黄色,这主要是因为这些饭中含有碳元素,那么,大家平时吃的食物以及包装中都有哪些有机物?通过学生们七嘴八舌的讨论,教师可以列举出糖类、蛋白质、油脂、维生素等是人体所需的有机营养素等内容,从而让教学更加接地气、更有现实感,也就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如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分子和原子》这节内容中,我把香水带到教室,学生就在下面七嘴八舌说:“今天老师洒了香水,真香”。我笑着问学生:“大家闻到什么气味吗?”学生异口同声回答:“香水味”,“那么为什么会闻到香味呢?”“是香水分子在不停运动的结果”。我再联系生活中湿衣服变干,墙内开花墙外香,汽油挥发等生活现象,从而得出“物质的分子是在不停地运动着”。接着再问:“你们看见香水分子进入自己的鼻子吗?”学生回答:“看不见”。这样因势利导,得出“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非常小”,肉眼是看不见的。接着再用酒精洒在毛巾上,让学生去闻,从而揭示分子的另一个特点,“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这样通过现实中的生活问题创设教学情景,使学生倍感亲切,兴趣更浓。

二、利用科学史料,新闻素材创设化学教学情景。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最近发生的新闻事件或身边常见的生活小事来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和关注。例如,新闻中出现的三鹿奶粉掺有三聚氰胺事件、双汇瘦肉精事件、有色馒头事件等,学生都有所耳闻,但又似懂非懂,教师可从这些事件入手来引起学生的关注,再将事件成因逐一剖析开来进行解读,加深学生的理解记忆;教师也可以用科普故事或科学史上的事件等等来作为课程的开端。再比如,在教授酚酞遇水变红,淀粉遇碘变蓝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先自编个故事提问:比如讲关于一封密信的故事,信的主人希望只有某人才能领会信的内容,因此这封信在别人看来是一张白纸,只在特定条件下才会显示字,这该怎么做呢?这个问题就会引发学生积极动脑思考,甚至相互讨论,继而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听课或是观察实验,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就会马上提高了

三、利用化学实验创设化学教学情境。

化学实验是最为直观的创设教学情景的方法之一,它能使学生的兴趣高涨,注意力高度集中,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有很大帮助。比如,教师在教授燃烧方面知识内容时,将两只高低不同、粗细不同、质地不同的蜡烛分别点燃,然后用同样大小的烧杯罩住,让学生仔细观察现象,并提出问题:会观察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产生?在这个问题意识的基础上,教师再继续讲授相关知识,学生就能够更加凝聚注意力,更有兴趣学习下去。

再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材《常见的酸和碱》时,教师可以取四支干净的试管,一支试管内装入一定量的酚酞溶液,一支试管内装入等量的碱性溶液,另两支装入等量的水,并告诉学生这四支试管装的无色液体都是“水”,请学生注意观察两种液体混合后会有现象什么发生,教师先将一支试管中的水倒入到另一支装入水的试管中,学生说:“没有什么现象,水和水混合有什么现象?”教师再将另外两支试管中的液体混合,这下子学生呆若木鸡,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水和水混合变成了红色”。学生马上来了兴趣,课堂气氛沸腾了,继而个别学生提出问题,难道这两支试管中的液体不是水?老师趁势利导引出酸碱指示剂。通过实验的演示和教师的提问,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从而为后续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埋下伏笔。

四、利用多媒体,视频、影像等方式创设化学教学情境。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于许多较为难以描述的知识,可以充分借助多媒体,视频,影像等方式,从而使得难以描述的现象可以得到清晰地呈现,更能真实、形象、生动地再现化学中的微观世界,让学生对于抽象的知识具有更加直观的感受。例如,在学习《原子的结构》时,笔者运用了电脑动画,从内到外依次演示原子内部的原子核、质子、中子、核外电子各个部分,使学生对原子的内部结构有了非常深刻的感性认识。有的实验时间长,不易马上见到实验效果,如铁生锈的实验,若在课堂上做演示实验时,需很长时间,如果改用多媒体计算机演示,几分钟即可,这样把抽象的内容变为直观现象,学生看得一清二楚,增强了演示效果。同时,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某些化学实验不便在课堂上取材操作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图像或视频等手段来展示给学生,让他们直观地看到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结果。比如,某些“揭秘”节目,揭示出所谓的神仙画符起了作用其实只是写在纸上的字遇到某种化学物质发生了一定的化学反应之后的结果,等等,都会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初中化学的情境化教学将学生们带进了一个由各种化学元素组成的有声、有色、有味的美丽世界,学生们能够体会到化学不是深奥遥远的,而是与自己生活的每个细节都有关,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们将不再单纯为了应付考卷,而能感到学以致用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的探索欲和学习的动力,自然地达到成绩和能力双重提升的目的。

五、利用认知矛盾,问题探究创设化学教学情境。

学生好奇心比较重,社会生活阅历较少、各类知识掌握得不多,因此,教师可以故意设置一些有悖于常理或者他们认知概念的矛盾,让他们从矛盾和悖论出发,主动探求内在的化学知识和逻辑,形成积极的认知氛围和情感氛围。比如,在酸碱中和反应教学中,可以提出把酸、碱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物质溶液混合在一起,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应?提出问题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5%的盐酸加上5%的氢氧化钠溶液,从而得出相关观察结论,并据此分析这种现象中蕴含的化学知识和逻辑,还可以使教师先设置猜想,让学生通过上述实验进行验证。总的来说就是要通过让学生解决认知冲突,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学习内容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从而对所学内容发生兴趣。例如,在学习“分子”一节时,笔者设计如下两个问题:国庆节放假有没有到哪里烧烤?烧烤用的材料是什么?学生兴趣马上来了,七嘴八舌争着说:“是木炭。”教师接着问,大家知道,木炭是一种物质,把一块大的木炭分成两块,它还是木炭吗?还可以燃烧吗?学生齐答:“可以”。教师问:若把木炭分成无数块还可以燃烧吗?学生齐声答:“可以”。教师问:若把木炭分成无数块,碾成木炭粉它仍可以燃烧,是否存在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呢?除了这个例子,你还可以举出哪些事例说明呢?这些问题就激发了学生浓厚兴趣,当学生阐述自己观点后,教师作小结并演示了课本实验,从而得出结论: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就是分子。这样一节课的问题就解决了。由此可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以及一系列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实践证明,教师精心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由情入境,情境交融,学习欲望达到旺盛状态,教学过程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每一节课的成功都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成果。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创设最佳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学习,这是提升化学教学实效的保证。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