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新课改形势下数学课堂问题的防范

2022-06-08

王松泉

(赤峰松山区蒙古族小学,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新课改形势下的课堂是关注人的发展富有挑战性和生成性的课堂,具有复杂性、可变性的特点,如果管理不善,势必引发课堂问题,如何防范课堂问题的产生,是新课改形势下数学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本文给出几点具体防范措施。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新课改;数学课堂;问题防范

1 防范课堂问题,要善于课堂管理

库宁在论述课堂管理时说:良好管理的关键在于运用技能技巧引导学生通力合作参与活动,就这样就会避免课堂问题的发生。这种技能、技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教师要学会共在

有效率的管理者会定期进入自己的班级,深入学生生活,缩短师生之间距离,同时课上不断扫视课堂,从而知道课堂发生了什么,也使得学生随时随地都是与他们共在的,这就使的学生能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良行为,使老师及早的把问题消灭在萌芽,从而不致酿成大的课堂问题。

1.2 教师要学会兼顾

有效的管理者在必要时会同时做几件事。例如,高效能的教师在讲述知识的同时,会用眼睛的余光观察可能干扰教学的外来因素,或同时运用音调的高低,语气的轻重来提示那些“溜号”或“搞小动作”的学生。这样,在满足全班课堂活动的同时,兼顾了个别学生,从而避免课堂问题的发生。

2 防范课堂问题,要了解学生的心理

课堂教学始终关系着学生的心理。课堂教学中注意心理因素,研究心理规律和认知规律,对防范课堂问题,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例如新奇有趣的问题能诱发学生最大的心理注意。如讲授《圆的面积》时,首先提出谁能计算圆的面积?学生由于没有关于圆的面积计算的知识基础,个个满脸茫然,我又故意卖弄说:我能够用长方形面积来计算圆的面积。学生更是觉得神乎其神,从而唤起学生理解的迫切欲望,避免学生因对深奥的数学新知的费解而兴味索然的问题发生。同时,了解学生认知规律和认知水平也是防范课堂问题的主要方面。例如《抽屉原理》由于课题及内容都很抽象,学生缺乏认知和实践,故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这种认知上的差异,科学的设计,以减少课堂因认识差异而导致的诸如理解困难、认知不深刻或答非所问、教师在课上步履艰难等问题的发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藏一藏”“找一找”的游戏,降低了学生认知难度,增加认知基础,杜绝了课堂问题的出现。

3 防范课堂问题,要高度理解文本

文本是课堂教学的一种介质,是联系教与学的纽带。教师对文本的深刻理解是避免课堂问题的主要因素。例如《圆的认识》一课,如果教师不能深刻的理解文本,就非常容易把圆心说成圆点。从而使圆的要素与数轴的要素混淆。在教学《比》时教师如不仔细阅读,就无法理清分数、除法和比的区别与联系,不利于构建有效的知识体系,往往从认识上使学生出现混乱或孤立片面的理解及答非所问等情况。教师要避免学生认识肤浅或课堂质量偏低的问题,只有高度理解文本,领会文本的内涵,居高临下,胸贮百汇方可应用自如,解决诸如此类的问题,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健康而和谐。

4 防范课堂问题,要注意问题的设计

江苏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魏南江说:“真正的教师是把学生点燃”。著名的小学语文教育家靳家彦也指出:“不具挑战性的课堂,没有生成性”。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与教材对话,充分考虑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首先从生活问题入手,提出要量一个轮子的周长有哪些方法?结果有的学生说用绳子缠,有的学生说用做记号在卷尺上滚一周,还有的提出其他方法。然后让学生做几个不同大小的圆纸片,让他们量一量周长,测一测直径,比一比周长和直径之间有何关系,所有的这些设计都贴近学生的追最近发展,对他们都有一定的挑战性有没有过大的难度,学生在量一量,算一算的过程中就学会了新的知识,理清了圆的直径与周长的关系,最终学会圆的周长等于C=2π r=π D,活动中学生无论是测量,还是计算,这都是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在操作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提问: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学生会顺理成章,豪不为难的解决圆周率和圆的周长等有关问题。这种问题设计则是教师在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趋势来设计的,这是教师对文本和学生的一种独特的理解。这种设计必然使学生坦然面对,欣然的接受不致茫然若失。这种科学的设计另一方面源于教师对提问要求的很好把握,科学的设计具体有以下四个方面的要求:

4.1 问题的价值

所谓有价值及时问题的设置要有目的,合乎教学内容。但设计教学中,有的教师总把一些简单的带有按时性的活不必动脑却可作答的问题抛给学生,只图一时热闹不利学生思维,实质上就是一种问题---一种设计的目的性不强的课堂问题。要想防范问题的发生,教师就应充分研读教材,发掘问题、巧设疑问,“于无疑处见有疑“。使这种问题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4.2 问题设计要准确

《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教师提出的问题亦应丝丝入扣,不枝不蔓,不大不空,难易适中。否则必然会导致课堂问题的发生,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前不久,一次数学公开课上,一位刚上岗的年轻教师在讲授《分数除法》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分数除法中,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大家理解吗”这类问题别说学生,就连听课的老师也非三言两语能解答清楚,由于问题过大,抽象的数学术语理解难度过大,不符合学生的认知基础,其结局自然可想而知。因此,要防范这种无的放矢或空、大、难、偏的问题 课堂问题,教师必须注意以下三点:一是紧紧围绕教学目的,从课文的重点出发,抓住重要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二是合乎学生的认知水平,难度与中等以上的学生的认识水平相符。三是抓住内容逻辑关系,使问题设置丝丝入扣。

4.3 问题的形式灵活

“活”就是教师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设计出灵活多样的问题。同样一个问题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反应是不同的。因而,提问方式也应不同,做到“活“要直问与曲问相结合,正问与反问相结合,明问与暗问相结合。

5 防范课堂问题,要有应变能力

课堂教学具有较大的不可预设性,由于教学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所以课堂上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果教师随机处理能力不够,就会使课堂问题进一步扩大化。例如教学《乘数是零的乘法》中,小学生在观察教材中王母娘娘让七仙女摘桃子的插图时,由于孩子们的注意力游离主题,注意力指向《西游记》的故事情节之中,孩子们议论纷纷,兴高采烈的谈论故事情节,是教学无法进行,这个问题如处理不妥,势必引起学生无休止的争议。但有一位有经验的教师却做出了这样的处理:“孩子们,你们看图上的王母娘娘多生气呀?你能够从图上找出原因吗?”。这一巧妙的处理,把孩子的思维引向乘数是零的乘法,避免了课堂问题的扩大化,反映出教师的应变能力和高超的处理问题技巧,因此应变能力是防范课堂问题的有效手段。教师对课堂问题的处理是直截了当还是迂回婉转,是通俗易懂还是深奥费解,是轻松顺畅顺理成章,还是艰难阻碍不得要领。因此只有掌握多种教育方法,才能处乱不惊,则其上策而为之。

总之,课堂是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与展现,是滋润精神之园的甘泉而课堂问题则会使思想的活化一闪即逝,不能让课堂燃起智慧之火;课堂问题更会使精神之园的甘泉变得苦涩干涸,不能细水长流。因此,每位教师都应提高对课堂问题的防范意识,从容应对复杂多变的课堂,自如的运用教学策略,有效地处理课堂问题,让课堂生活,过程之旅常新,理论之树长青。

[责任编辑:刘展]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