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例谈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三点策略

2022-06-08

文/张东华

所谓自学能力,就是指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现代教学论告诉我们:“教学不单是传授知识,更重要地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学习是终身的事,将来的文盲不是没念过书,而是不会学习,不知道如何去学习。可见,自学能力是实现学生持久学习、终身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指导自学方法

很多老师在指导学生自学时,往往把注意力用在了导学提纲的编写,但实践的结果是,学生自学的有效性并不佳,学生的自学往往只停留在回答导学提纲上的问题,并没有真正去阅读例题,理解例题。“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下面是我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个片段:

师:同学们,上节课你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怎样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师:下面我们先要自学完例1的内容。谁来说说怎样自学这个例题?

生:先把例题的解答过程遮起来,自己尝试解答,然后再看书上怎样解答。如果有困难,也可以先看书上怎样解答,自己再尝试解答。

师:对。

通过交流自学的方法,有效地进行了学法的指导和巩固,当学生学会了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自学方法时,学生的自学能力就得到了培养。

当然,自学方法的培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的坚持与指导。因此,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自学时要坚持“三问”:例题讲的是什么?是怎样解答的?为什么这样解答?掌握六个“一”:填一填——给例题中的留白地方填空;答一答——对教材中提出的所有问题都答一答;做一做——对例题中需要动手操作的地方要动手做一做;读一读——把认为重点的地方做上重点记号,然后默读几遍,达到基本能口述;问一问——对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或提出问题;练一练——尝试解答例题后面的练习。这六个“一”在每节课的教学中要不断进行示范、强化,让学生知道该怎么做。二、留给自学时空

2011年版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下面是我教学《圆柱的认识》的一个片段:

上课伊始,老师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带着问题先自学书本,其中,圆柱的特征的导学提纲是这样:圆柱有什么特征?想想为什么?你怎样验证?

学生自学后汇报交流:

师:圆柱有什么特征?

生:圆柱的底面都是圆,并且大小一样。圆柱的侧面是曲面。

师:圆柱的底面大小一样,你用什么办法验证的?

生1:我量出两个底面的直径,都是2厘米,所以两个底面大小一样。

生2:我量了两个底面的周长:我先用绳子量一个底面的周长并做上记号,再量另一个底面的周长,刚好一样长,所以两个底面大小一样。

我们总担心学生缺乏想象力,缺乏动手能力,但是从学生这么多的方法中,我们不禁惊讶学生的动手能力之强和生活经验之丰富。

三、体验自学乐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自学时,要不断地创造这种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机会,让学生自学的愿望不断得到强化,学生自学的能力也就得到有效的培养。下面是我在教学《圆锥的认识》中的一个片段: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圆锥的认识”,请同学们用学习“圆柱的认识”的方法来自学“圆锥的认识”。要求认真思考回答书上的问题,把重点的内容画出来,需要补充的知识自己补充。

学生自学书本,教师巡视指导。片刻之后交流:

师:刚才我发现有很多的同学很会自学,他们不仅能把重点内容找出来,更可贵的是他们能用学习“圆柱的认识”的方法来学习圆锥,做了很多补充和拓展。

生1:我知道了圆锥的底面是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沿着边线剪开,侧面展开是一个扇形。圆锥的高只有一条。)把一张直角三角形的硬纸板贴在木棒上,快速转动,转出来的是一个(圆锥)。

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你能用你的操作来检验自己的想法,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同学们能不能通过观察、动手量一量,想想为什么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学生仔细观察、操作)

生:我又发现了,我观察到圆锥的侧面不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一样,所以我用直尺量一量顶到圆锥上的点的距离,我发现都一样,所以圆锥的侧面积展开图是扇形而不是三角形,因为三角形的顶点到对边的点距离不能一样长,而扇形是圆的一部分,同一个扇形的所有半径都相等。(教师画图辅助理解)

生2:圆锥的高为什么是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而不是顶点到圆周上的点的距离?

生:(手拿两个不同高度的圆锥)你们看这两个圆锥,哪个高哪个矮?(其他学生指了出来)所以圆锥的高是顶点到底面的距离,这样,顶点到圆周上的点的距离是一条斜线而不是垂直线,这条垂直线刚好就是顶点到圆心的距离。(老师协助画图帮助理解)

这个片段中,黑体字的部分都是书上没有的,是学生自己补充的,而且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是教学中常被忽略的,也是学生认识上的一个误区。从学生的这些回答和问题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已基本学会了本课的内容,而且有深度,会思考,学的主动有效,快乐自信,也很善于学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圆柱的认识”与“圆锥的认识”这两节课的编排有很多相似之处,学习的方法一样,如果教师还是重复第一节课的教学方法,势必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回落,而在这节课中,教师只提了一个要求:请同学们用学习“圆柱的认识”的方法来自学“圆锥的认识”,这就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学生有了前面学习的经验,就能通过阅读、对比、操作、类推、迁移等方法获得新知识,甚至能根据自己的发现补充新知识,提出新问题,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在这过程中,教师巧妙地运用了学习方法的迁移和适时的鼓励、肯定,使学生的成功体验不断得到强化,学生自学的愿望也就更加强烈。

一个学生有了自学能力,他就可以主动学习,独立思考,他的学习效果就会显著加强,远非注入式教学所能相比。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教师应创设有利条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作者单位:厦门英才学校)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