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中美学生参与运动的方式带来的思考

2022-06-08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董荻

【摘要】文章通过对美国受访家庭孩子参与运动的情况调查,分析了运动给学生及家庭带来的益处以及美国家长为了让学生喜欢运动并全身心地投入运动所采取的各种“妙招”。同时,结合国内学生缺乏运动的现象,总结、分析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最后指出运动与学生教育的相关性启示,为其可持续运动锻炼提供有益的借鉴。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家庭;运动;团队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8-0029-02

在美国就读期间,笔者走访了一些家长和教师,了解了一些有关美国家庭注重孩子运动方面的情况。美国家庭教育中重视运动的程度,使笔者对运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尽管我国的国情、政治、文化等和美国有一些差异,但在体育运动方面,美国家长和教师的教育方法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

一、运动带来的益处

1.运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爱好。美国的家庭、学校和社区会为学生提供各种运动场所,创造许多机会,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运动项目,家长完全放手,既不勉强,也不包办。在笔者就读大学期间,每天下午四点都能见到放学的学生们积极地参加游泳俱乐部。在下午四点到六点半的训练中,学生在泳池里要游2个多小时,每周参加五次这样的训练。学生们有毅力积极参与和他热爱运动是密不可分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学会了自由泳、仰泳、潜泳和跳水。游泳使学生身体得到有效锻炼,不仅有利于身心发育,而且增强了毅力、勇气和竞争意识。在美国,学生参加的运动俱乐部是多样化的,在空闲时间,他们还会参加篮球、橄榄球、网球等各种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2.运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美国社区体育俱乐部的儿童游乐场会提供很多易趣项目,喜欢冒险的学生,到了那儿就直奔陡壁墙,保护设施很到位,下面有橡皮垫子,摔不疼。跌倒了再来,一次又一次,终于攀登上陡壁的顶端,站在高处自豪地高臂直呼,接着就勇敢地往下一跳,稳稳落地。在运动的过程中,学生要完成几十种与大脑思维活动相关的动作,掌握身体平衡、克服心理障碍、处理突发问题等。通过一次次摸索—失败—尝试,最后取得成功,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大大提高,直接影响创造能力和智力的发展。

3.运动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社区和幼儿园经常举行自行车比赛。受访家庭中,最小的3岁小朋友第一次报名参加儿童自行车比赛,自己挑选参赛服装,戴上安全帽,将新自行车打扮得漂漂亮亮。一声令下,比赛开始,大大小小的学生(2岁~14岁)奋勇蹬车,坚持骑到终点的小选手都会得到冰激凌作为奖励,他们拿了冰激凌,坐在草坪上美美地享受着运动带来的胜利的喜悦。从那以后,学生知道了,参与比获胜更重要。另外,在美国,受宗教信仰的影响,家长带着孩子参加教会礼拜是一件很经常的事,教堂也会举办丰富的体育活动,这也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运动机会。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结交了许多爱运动、体能好的小伙伴,提高了参与锻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与人交往和团队合作的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从而为他们以后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运动有利于学生回归真正意义上的“玩”。在美国,家里的草坪是户外运动场,很多家庭会在自家的草坪上安装滑梯、秋千、跷跷板、蹦蹦床等。天气好的时候,家里的孩子们一齐出动,不同年龄的孩子们参与一项运动。例如,一起在电动充气蹦蹦床上蹦,起先动作不熟练,之后越蹦越高,那种直直地向上蹦的动作太简单、不过瘾,大哥哥就教弟弟变着花样蹦,开心极了,父母参与活动,有时拍摄留影,把生活最美好的瞬间保留。运动是孩子们学会观察、认知、理解、语言和活动的最佳“工具”。

5.运动有利于增进亲子间的交流。在美国,只要有时间,家长就会带上孩子们去运动。运动没有性别之分,大家一起打篮球,踢足球,打网球等。运动是家里的头等大事,如果家里的孩子有比赛,必定是全家出动去学校当他们的观众、拉拉队,给孩子们鼓励,使他们充满信心,大家在一起享受运动带来的无限乐趣的同时,也增进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与了解。

二、美国家长让孩子爱上运动的妙招

户外活动让孩子有机会接触到大自然,从而促进其身心健康发育。美国父母鼓励并支持孩子进行体育锻炼,有6种做法值得中国的年轻父母借鉴。

1.为孩子树立好榜样。美国的年轻父母几乎都毫无例外地担当起孩子的“陪练”或“教练”,他们有这么一句口号:“为了宝贝能爱好锻炼,自己也必须爱好锻炼”。统计显示,在父母不爱运动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大多数也是个四体不勤的“小懒虫”,和同伴的交往往往也受到影响。

2.聘请“体育保姆”。“体育保姆”大多由运动水平较高的大学生担任,他们由于和孩子的兴趣相投,比普通父母更能发掘孩子的运动天赋,尤其在提高孩子的运动技能方面发挥得更加出色,孩子们也更喜欢和“体育保姆”相处。

3.鼓励孩子结交运动“高手”。体育运动是一项群体活动,对培养孩子的“合群”性格与体商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美国父母鼓励孩子们结交更多爱运动、体能好的小伙伴,以便孩子在伙伴们的带动下提高参与运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帮助孩子树立坚强信心。一些孩子因为肥胖、反应迟钝、手脚笨拙或身材矮小等原因影响了参与运动的热情,导致产生自卑心理。对此,美国父母很“宽容”,会及时开导孩子,采取引导措施,让孩子明白不要过分看重运动表现或运动成绩,重在参与。他们对孩子的每一点点进步都会给予表扬,还允许孩子对锻炼项目进行更换,以增强其运动兴趣,不会动辄就批评孩子“缺乏恒心”,在适当的情况下还会寻求心理专家的帮助。因为他们最注重的是帮助孩子发现锻炼的乐趣,培养爱运动的习惯,并由此而终生受益。

5.鼓励孩子关注体育信息。美国家长有时会安排或要求孩子关注电视或报纸上的体育新闻,让他们自编自己参与的比赛报道,带孩子们亲临赛场看比赛,鼓励他们和球星通过网络、书信等手段进行交流。在日常生活中,使孩子关注、喜欢上体育运动。

三、国内阻碍学生多参加运动的因素

1.学生安全问题是运动受阻的主要因素。在学校日常活动中,学生撞伤、摔伤是不可避免的,理性家长应予以理解,协商解决问题,如遇一些非理性家长,将使学校承受很大压力,严重的还会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学校有时难以承受最终的后果。国内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对孩子给予了很多关注,过分地爱护导致学校不敢掉以轻心,很多学校直接严禁学生在教室或楼道上追逐跑动,减少了许多校园运动项目,尤其是一些有竞争性的项目。对此,体育教师只能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要保证了学生安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学生就像“笼中鸟”,彻底失去了运动的自由。

2.“应试教育”阻碍了学生运动。相比较而言,国内的学生很累,2009年全国幼儿素质水平与2005年全国幼儿素质水平的比较显示,幼儿低年龄段的发育呈下降趋势。这其中有来自学校给学生的压力,也有来自社会给学生的压力,各种压力最终汇聚在一起就成为了家长对学生学习的期望,“学习过度而运动不足”成了学生中存在的普遍现象。目前,大部分学校对教师设立教学与考核目标,并和教师的绩效挂钩。在教师和家长的心目中,学习成绩成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好学生只能是学习最出色的,学生的教育基本以“应试教育”为主,他们参与运动的机会越来越少,受到的限制有增无减,是否参与运动,运动成绩如何已微不足道,“学习第一”的思想基本阻碍了学生参与运动的有限通道。

3.各类兴趣班加剧了学生的忙碌程度。目前,各类学习辅导班不断充斥着学生的课余时间。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怕学生一不小心就会玩物丧志,耽误了学习,输在起跑线上。学生被动地参加各类英语、奥数辅导班;练习舞蹈、钢琴、长笛等;参加各类才艺比赛,学生成了家庭中最忙碌的人。就这样,他们被剥夺了参加运动的权利,视其运动或创造性的“玩”为“大敌”,运动或玩耍成为学生可望而不可即的奢望。

四、美国运动“课程”给我国儿童运动的启示

1.为学生多提供运动与玩乐场所。据“英国国民健康指导”指出,5岁以下的幼儿,每天应该进行至少3小时的锻炼,英国政府要求托儿所的初学走路儿童每天至少步行15分钟,而婴孩们也要在“婴儿健身房”进行游泳和拉伸课程。在国内,幼儿园和学校运动辅助器材和设备比较齐全,应该尽可能创造条件,降低危险系数,向学生开放各种场所和器材;对大课间活动和体育课进行科学谋划、统筹安排,尽可能做到科学合理,确保学生能按计划进行体育运动,避免学校为了学生安全而剥夺他们享受快乐的权利。

2.重视对幼儿体育兴趣的培养。大多数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天生俱来的,早期参与运动只是追求运动过程中的各种新异、刺激和种种趣味情景,对练习的动作要领和方法很不注意,也不感兴趣。因此,家长和教师应根据幼儿的特殊体育需求心理,为幼儿创造一个富有乐趣的运动环境,使活动形式多样化,激励幼儿去大胆尝试,不断积累经验,逐步增加兴趣,认识自己,丰富自己,获得满足感。这种满足的积累正是对运动产生浓厚兴趣的动力,也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助力器。

3.教给学生“玩”的方法。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教师是最好的“玩伴”,尤其是体育老师和学生玩在一起,教师经常指导或支持学生参与各类游戏、运动,鼓励他们创造性地“玩”。针对学生不同阶段身体的发育特点,进行拍小皮球、踢小足球、打小篮球、跳绳、跳皮筋、游泳等体育运动,逐步提高运动技能。教师在游戏过程中,和学生融入在一起,让学生感受到是玩伴,是知心朋友,拉近了学生与教师的距离,利于师生间的交流,教师会很轻松地合理安排学生的游戏课程,减少学生漫无目的地奔跑打闹。同时,教师还要教给学生自行创编游戏的方法,让他们积极开动脑筋,创编出更多、更好玩的游戏,让他们今后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不再停留在电脑游戏上。

4.合理利用家长资源进行“陪玩”活动。现在的独生子鲜有兄弟姐妹、少有邻里同伴。家长“陪玩”是一种很好的育儿方式,家长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陪同孩子玩他们喜欢的游戏,别因为工作压力大,每天忙忙碌碌,放弃陪同孩子玩耍的机会。忙里偷闲带孩子走出家门,到户外去感受生动有趣的游戏、玩耍带给家人的愉悦。踏青、赏花、划船、登山远足、野外露营,这些有趣的活动让孩子像冲出牢笼的鸟儿,自由放飞身心,接受阳光和雨露,让孩子在亲情的滋养下幸福、茁壮地成长。

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家长、教师、学校和社区都应该为学生们学习和运动提供时间、场地、器材和教练方面的支持,让他们学会“玩”,学会终生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李佳奎.美国的社区体育[J].体育文化导刊,2003,(3):57.

[2]袁国婷,沈丽琴,韩海军.成都3-6岁幼儿运动素质现况[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9):1130-1131.

[3]健康新知.缺乏运动影响孩子脑发育[J].药物与人,2011,(10):6.

[4]刘钧珂.家庭在实施幼儿运动处方中的作用[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9,21,(4):411-413.

(编辑:朱泽玲)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