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谈高三英语教学与复习的思路

2022-06-08

江苏省常熟中学 何 瑜

在改用牛津英语新教材之后,新课标对高考的要求提高很多。从2005年秋开始,江苏省开始进行高中课程改革。我省2008年高考开始实行“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为了有利于高考选拔人才,有利于中学事实素质教育,有利于推进课程改革,2008年的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科(江苏卷)命题对考试题型、分值以及考试要求做适当改革。从题型来看,2008高考取消了2007年英语高考的对话填空这一题型,取而代之的是新题型任务型阅读。

从考试要求来看,2008年高考英语对学生英语语言运用的要求和2007年基本一致,但对学生语言知识的要求明显提高。根据《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要求考生能够运用基本的英语语法知识,高考词汇由原来的2500个增加到3500个;而词组、搭配也在原由基础上增加到400-500个。”这给高三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带来了更大的挑战。面对这样的高标准、严要求,教师应该如何帮助学生一起有效进行高考复习?

笔者为此做了一个总结:进入高三,教师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既要教授新课,又要对高中各年级甚至初中所学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因此,拟订高效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提高课堂效率,在高三复习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教材分析

牛津新教材共有11个模块,词汇量远远多于以往教材,且阅读文章难度偏高。笔者认为高三教材的处理方法不可等同于高一、高二的处理办法。例如,第11模块为高三学生提供了必要的泛读材料,但却不是唯一的阅读材料。这册书中涉及到的高考词汇、短语并不多,有些只需要学生听懂、会读、会说就可以。所以,笔者所在的高三备课组共同将11模块中的考纲词汇、词组归纳出来,让学生心中有底,抓住高考范围内的知识点。至于该模块中的Reading部分,教师可以有选择地用几篇佳作与学生分享。教师可以将难点、重点和学生一同分析归纳,淡化语法,甚至可以就文章出几道阅读理解题来检测学生的理解水平。因为高三本身就是注重对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培养。

但是,减少新课授课时间并不等于忽略它。相反,教师更应花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教材、把握精髓、深刻领会、敢于创新。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就可以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高效率地获得应用能力。

二、根据不同题型采用不同的复习思路

在第一阶段的复习过程中,一般不提倡结束所有的教材,然后一份接一份地做练习卷或模拟卷。这样高强度、高密度的做法会让学生和教师身心疲惫,把大量时间花在不必要的重复劳动中。笔者一般在教授新课的同时,穿插一些复习资料,这样学生既有新的信息输入,又可以把复习内容贯穿于平时,循序渐进而不会感到枯燥乏味。

由于之前在一轮复习中学生已经掌握的语言知识、语法知识,那么教师在第二阶段复习中,应该侧重总结归纳、查漏补缺。主要以专题训练和测练讲评相结合的方法。在此过程中,务必把握高考命题尺度,注意选题,随时加强解题方法的指导。

(一)听力训练

笔者所在的学生每周安排三个早读,统一播放听力材料,并选用美音、英音两种口音,让学生适应。同时,笔者要求学生将听力的文字材料认真阅读,把材料中的语言点、知识点归纳起来,改编成情景对话题。既充分利用了听力材料,又让它为单选服务,一举两得。长期坚持,学生反映效果很好。

(二)单项填空

教师不可信手拈来,几十道乃至几百道一并扔给学生,而应该去除难题怪题偏题,挑选高考命题尺度范围内的题型。讲评时注重把握语言情景、分析句子结构、注重搭配、习惯表达及词语辨析。对于语法规则的考查,可以摈弃,多培养情景对话的解题能力。

(三)完形填空

强调内容的整体把握,上下文的紧密联系和语言结构三条准则。不可急于求成,靠自己的主观臆断,粗略地完成通篇。

(四)阅读理解

在学生基础尚可的情况下,笔者一般不会通篇翻译,通常会问几个相关的问题,检查学生是否掌握全文的大意。同时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主题句和作者的观点,提醒学生用作者的观点来理解全文。在一段时间的练习后,笔者发现学生对下列几类阅读理解的命题形式会出错。一是归纳文章大意;二是和文中几段密切相关的细节题;三是根据文中信息进行推断;四是理解作者对观点的态度。所以在最后一阶段的复习中,笔者会加强这方面例题的选做,让学生找到答题规律。

(五)任务型新题型

因为该题型是2008高考的创新之处,所以笔者从高二就和学生针对性地开始练习。而如今市场上有关任务型阅读的题目铺天盖地、良莠不齐。学生本来(下转第35页)(上接第27页)就对次新题型不能很好适应,那就对教师提出了高要求。教师必须认真审篇,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挑选精品让学生练习。笔者认为这类题型对学生搜索有用信息的能力是一个挑战。并且还需要改变词性、词形甚至寻找同义词和反义词来代替,这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挑战。

(六)写作

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再强调也不为过。笔者专门为学生印好高考试卷的作文模版,每次考试或者练习,都要求用黑色水笔规格书写。对于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分层要求。如基础很差的同学要求利用简单句,并把句子写对;基础较好的同学不仅把句子写对,而且鼓励他们把句子写的更优美,加入高级词汇、运用连接词、过渡词、复合句等。笔者把几年来积累的名篇经典话题提供给学生,每周默写一到两篇。没有积累,何以成章?通过定期练习,把学生的佳作和同学分享,取长补短。

进入第三轮复习以后,这阶段的复习主要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训练答题速度、应试技巧。在二轮分块强化、各个击破的基础上,第三轮复习应按高考英语《考试说明》。综合卷给的时间一般比高考少10-15分钟。笔者所在备课组共同努力,将学生之前的错题,教师自己改编的新题或从报刊杂志或兄弟学校交流卷上收集来的好题结合起来,编成一套随堂限时训练,其中包括15道单选题和一篇阅读理解或一篇任务型阅读。课上要求学生在25分钟内完成,随练随讲,趁热打铁。课堂教学效果很好。

在做综合卷时,笔者一样班当堂要求学生探讨一些有难度的题目,引导他们完成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课后完成剩下的相对轻松的在学生能力范围内的题目。

三、结语

词汇记忆要“细水长流”。让学生至始至终处于热身状态。临阵磨枪、加班加点背诵记忆词汇只会适得其反,学生只不过是短期记忆。每份试卷都有“闪光点”。笔者做过调查,教师在讲评完整份试卷以后,学生一般将试卷随手一放。那么这张试卷其实根本没有起到作用。有的学生把讲讲评的内容记在试卷上,若干天后,卷子不见了,那些有用的笔记也就一去不复返。所以教师讲一份,学生丢一份,这样只不过是重复的劳动,并无任何效果。所以,从高一开始,笔者在分析完每份试卷后,都会和学生一起归纳其中有用的知识点,包括词组、短语、阅读短文中的好句子。并要求学生记录到笔记本上。以后可以随时翻看复习,让每份试卷发挥最佳效果。

把书读的很“厚”,又很“薄”。在掌握书本基础内容以后,教师会补充相应的内容,并要学生举一反三。这样学生脑中的知识就入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多,书也就越来越“厚”。有了知识的积累,再横向纵向联系成一张知识网,融会贯通,整个知识的框架就形成了。那么脑中的书就变的很“薄”。

总而言之,学生的英语能力不是一天两天能提高的,也不可能通过哪位教师的只言片语就可以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实践、认知和提高的过程。要有好的高考成绩,必须在师生的共同协作、共同努力下才能实现。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学生要有自我消化的阶段,有针对性地解决自己的不足和存在的漏洞,做到有的放矢。高三的老师们应该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和高昂的斗志,克服考前疑虑和担心,只要最后的教学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稳扎稳打,顺利地完成高考复习任务,那么高考的胜利和喜悦将在不远处迎接我们!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