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武陵山区生态可持续发展与特色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

2022-06-09

谈 玉 婷

(中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摘 要:保护与利用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生态条件优越、经济基础薄弱是武陵山区的最显著特点。生态是武陵山片区最大的王牌和最大的优势。武陵山区特色植物资源丰富,是我国南方重要的商品材、中药材和果品基地。对武陵山区特色植物资源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结合其产品市场、产品开发现状,从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进行了重点分析,强调武陵山区特色植物资源的开发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特色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一些措施。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武陵山区;生态;特色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4.003

保护和开发利用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生态条件优越、经济基础薄弱是武陵山区的最显著特点。2008年,国家环境保护部、中国科学院〔2008〕年 35 号公告发布《全国生态功能区划》,把“武陵山区”列入全国重要生态功能区域。该区不仅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区,而且具有维护生态平衡、保障生态安全等重要的生态功能。要想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和发展,离不开生物资源的产品开发与保护。针对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亟需找到一种在保护武陵山区生物多样性的同时,又能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的生态经济模式。

1 武陵山区特色植物资源开发的优势

武陵山片区包括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交界地区的71个县。其中属于湖北省有11个县,地理位置处于鄂西南高山区地势险峻,且气候属于亚热带向温带过渡型气候,植被茂盛。山区气候湿润温和,山川秀美,物产丰饶,是全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和资源富集区,具有丰富的生态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

1.1 特色植物资源丰富

与其他地区相比,武陵山区的最大特点就是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林木众多且森林覆盖率较高。由于武陵山区地形复杂,气候特殊,因而生物种类繁多,堪称生物宝库,是亚热带、温带生物栖息繁殖的胜地。同时,该区的道地药材种类丰富,是全国药材主产区之一,历来被誉为“华中药库”。如其中恩施州,拥有少数民族特有的动植物利用方式,并赋予其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特别是民族药用植物等方面,主要以青蒿、黄连、杜仲、黄柏、厚朴、款冬、白术、党参、续断、玄参、金银花等药材较为闻名。

药用植物资源是中药生产的源头,由于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中药产业既是武陵山区的传统优势产业,又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其中石柱、利川等地所产的黄连约占全国总产量的80%,是武陵山区民族药物中最具代表性、最具区域优势的著名道地药材。而在规范化种植方面,恩施玄参、石柱黄连、酉阳青蒿已经通过国家GAP认证。

1.2 政策导向好,政府支持力度大

为加快武陵山地区的深度开发与协调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以及国家发改委《武陵山区经济协作区发展规划》的相关文件精神,2011年,湖北省率先启动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

中共十八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其出发点是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维持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生态平衡,最终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秩序。湖北省省委书记李鸿忠指出,要坚持生态立区,产业兴区,开放活区,富民稳区。其中“生态立区”是发展基础,“产业兴区”是主攻方向。生态是武陵山片区最大的王牌、财富和最大的优势。

1.3 特色产业发展迅速

武陵山区有许多特色植物资源产品,禀赋十分丰富。近几年,通过加大对其的开发力度,同时通过培育龙头企业、加速发展特色植物资源产品加工业和创建特色植物资源产品品牌,逐步推动特色植物资源的产业化经营。另外,还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了特色植物资源的种植、培育等技术的推广以及物流、质量安检、病虫害防控等技术服务体系的建设。这一系列的措施,使得武陵山区特色植物资源产业的发展迅速,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构建产业集群,从而加大对资源的开发力度,突破性发展了区域内的资源型产业。

1.4 农业技术的推广,为武陵山区特色植物资源开发奠定了技术基础

“十二五”期间,武陵山区相关的特色生物资源开发企业与高校进行共建合作,扩大了当地的农业技术推广,加强了产品技术创新。如恩施州建始县先行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湖北汇龙食品有限公司、湖北房县瑞丰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等多家合作单位与中南民族大学已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其中湖北汇龙食品有限公司和中南民族大学联合建立了3 000亩山药种植基地并形成了山药饮品在内的系列产品生产线并成立了武陵山区生物资源研究基地和山药工程中心;恩施州建始县先行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与中南民族大学合作在鄂西武陵山区建立了300亩的紫薯种植基地。上述基于生物资源开发基础上进行的农业技术推广实现了生物资源产品的综合利用,符合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高效、生态、安全的发展目标,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2 武陵山区特色植物资源开发的制约因素

2.1 生态系统脆弱,制约了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对比全国,武陵山区承担了更多的生态保护功能。目前该区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4个,且区域内大部分县市被确定为生态型限制开发区。由于生态系统脆弱,区域内的生产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突出。长期以来,由于过度的开发和生态环境恶化等诸多原因,不少地区的特色植物资源濒临枯竭。当地大多数农民在采集特色植物资源如野生药材等时,只顾眼前的利益,缺乏合理保护与持续利用的意识,乱采滥挖、肆意采集,形成了“原材料来、原材料去”的粗放开发习惯,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特色植物资源。如何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來摆脱贫困是武陵山区的人民的最迫切需求,山区受贫穷困扰急于摆脱贫困、改善生存条件的种种努力,又直接构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而加重当地生态保护的压力。

2.2 产业结构不合理,重复性高

据不完全统计,武陵山区现共有药材种植面积36万hm2,药材年产量近50万t,年产值达80亿元。以往由于这些宝贵的特色生物资源未得到科学的开发利用,其资源附加值难以实现最大化。而与药材的资源优势相比,武陵山区中药工业发展相对较慢。目前,武陵山区在药材深加工、新药研发、医药产品流通等领域尚存在不足。突出表现在由于开发水平较低、医药工业发展水平有限,无法实现产品深加工,导致产业链不完整,行业附加值低且利润较薄。同时,还存在产业结构雷同,重复建设严重的问题。

2.3 品牌意识不够,影响力较弱

在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的过程中,品牌的力量不容忽视。武陵山区拥有丰富的特色植物资源,特别是药用植物资源,理论上都是生物产品发展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从目前已知的特色生物资源品牌的建设来看,该区目前呈现散、小、弱的格局,企业产值小,规模不大,市场占有率低,品牌影响力不够。虽然在开发生物资源的行业中涌现了不少在技术开发,产业化种植和销售网络拓展方面卓有成效的企业,但是各个行业叫得响的品牌寥寥无几。

2.4 农业技术推广与农业信息服务亟待加强

武陵山区中药资源的优势明显,虽然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需加大校企联合研发的力度,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以药食两用植物葛为例,除其根可以入药外,其藤、茎、叶等均可入药,其根块、茎、叶等还可加工成多种产品,且在加工中产生的水、渣和丢弃物都可再加工,循环利用率非常高。

农业技术推广难的成因在两个方面:农民素质普遍较低,文化层次相对较高的青壮年农民又大多外出打工,务农人员掌握现代农业专业技术困难;武陵山区现有的技术体系中农业技术服务体系有待完善,存在网络不全、队伍不稳、经费无保障、基础设施差、队伍素质不高、人员不足、从事技术推广时间少等诸多问题。

3 特色植物资源开发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将武陵山区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整体思路概述为:生物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以实现特色植物资源的规模化开发与产业化经营,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品牌效益的良性互动为前提,以农业技术为先导,以生态建设为依托,以“公司+基地”的主导模式为主体,以点带面、逐步推广,最终形成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3.1 保护与开发并重

如何做到保护与开发并重,且有利于生物资源的繁衍和再生,保护特色植物资源种质的多样性?应立足于现有的生物资源,寻找合理的开发途径,把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对当地特色野生中药植物的驯化和栽培,既保护了特色野生植物资源,又能成为当地居民的致富途径。挖掘武陵山区民族医药遗产,发展特色药用植物的医药生产,促进民族地区医药产业的发展。同时,建立药用植物规范化(GAP)种植基地,比如在中药材主产区建立中药材交易市场,带动中药材种植,实现农民增收。为实现中药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武陵山区在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保护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包括对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等。在强化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还应加大生态治理和建设力度,促进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立足于武陵山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利用多种地貌和丰富的生物资源,发展多目标、多元化产业。

3.2 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生物资源GAP基地建设

特色生物资源产业化发展能够加速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对培育武陵山区经济新的增长点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生物资源的开发中应做到按比例协调发展,充分利用本地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积极开展多种经营。武陵山区药材资源丰富,然而目前为止只有青蒿、玄参、黄连3个品种通过了GAP 认证,因此GAP建设工作亟待加速。在加强对药用植物资源的引种驯化、繁育和规范化栽培等产业化的关键技术的基础研究的同时,还应加强对优质药材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建立以产区道地药材为主的GAP生产基地。

合理布局武陵山区的战略性产业结构,依靠高新技术推进,延长资源导向型产业的产业链条,促进产品深加工的技术创新。根据现有生物资源的优势及特点,大力推广先进技术,提高战略性产业的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力求在基因工程、生物制药等方面有重大突破。将特色植物资源开发作为武陵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武陵山区整体经济建设布局中的重要一环。在生物资源开发过程中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支撑,在此基础上建立优势生物资源的相关产业链、产业群。并且在继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加快武陵山区特色植物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市场优势的转化,使特色植物资源产业成为该区域新的经济增长点。

3.3 注重品牌化经营

特色植物资源产品应系列化、专业化、规模化生产、一体化经营。要跳出生物资源只发展原材料的狭隘思维模式,把特色植物资源产业放在生物产业的广阔领域内考虑,加强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度与广度,提高企业与农户的经济效益,以促进特色植物资源产业的品牌化可持续发展。

做好绿色品牌的争取和认证工作,积极对“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宣传推介,打造武陵山区特色植物资源产品品牌,提升武陵山区在国内外市场的形象和影响力。瞄准市场,创新特色,依靠本区资源优势。保证产品质量是产品品牌建设的有效途径。特色植物资源的加工是一个前景广阔的绿色产业,合理开发和利用好特色植物资源,需要建设生物原料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生物资源开发和生产企业,借此带动武陵山区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3.4 进一步完善技术创新体系

生物资源的开发离不开技术创新,有针对性地对武陵山区具有农业优势的特色植物资源进行科技攻关与开发,如适应武陵山区地理条件和复杂气候条件下的优质高产良种驯化研究、耕种技术研究、施肥技术研究、收割技术研究等,推进耕作方式改革。

首先,通过强化集约种植优势,推行间作套种技术和立体种植技术提高复种指数,推广和应用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加强适应武陵山区地形条件的特色植物种植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提升特色植物资源的综合生产能力。

其次,技术创新的进程依赖于制度安排,因此至关重要的就是激励技术创新,加速生物资源产品的技术变迁方向和内容,研究并开发适合武陵山区特色植物资源生产的新技术,在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双重目标下,把技术生产和技术推广有机结合起来并取得相应的投入与支持,以实现环境保护的新型生态发展模式。

第三,在信息服务方面,建立信息服务网、统一信息管理、广辟信息渠道、进行收集分析并及时反馈,为特色植物资源开发提供可靠的信息保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钟颖, 张永东, 瞿显友,等.武陵山区中草药资源研究[J].中医药导报, 2006(2)

2 张美德, 廖朝林.武陵山区药用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初探[J].湖北农业科学,2012(6)

3 吕忠梅.环境法新视野[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4 张长贵, 王兴华, 谢伍容.葛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J].粮食与油脂, 2009(9)

5 方一平.攀西地区生物资源开发的科技创新和对策响应团[J].贵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物科学版), 2002(3)

6 郭慧光.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J].生态经济, 2000(4)

7 龚双姣, 陈功锡.武陵山地区珍稀濒危植物及其保护利用[J].广西植物, 2006(3)

8 林先明, 廖朝林.开展中药材新品种选育,促进恩施中药材种植业发展[J].中药研究与信息, 2003(12)

9 杨勋林, 王克林, 许联芳,等.发展高效生态农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3(3)

(责任编辑 何 丽)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