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中印机电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和竞争性分析

2022-06-09

  摘要:本文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分析中印两国机电产品的贸易互补性,通过出口相似度指数以及出口市场结构的比较,分析两国机电产品出口世界市场的贸易竞争性,最后以贸易强度指数预测两国机电产品贸易的增长空间。结果表明,目前中国对印度机电产品出口的贸易互补性大于印度对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的贸易互补性。中国和印度机电产品的贸易结构差异明显,竞争性不强。两国的机电产品贸易潜力巨大。


  关键词:中印机电产品贸易;贸易互补性;贸易竞争性;增长空间;


  作者简介:汤碧,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北京,100029。作者简介:陈佳,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北京,100029。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对印度的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中国出口印度的所有产品中,增长最快的是机电产品(1)。2000年,中国对印度的机电产品出口额仅占中国对印度出口总额的22.40%,但自2005年起中国就超过美国成为印度最大的机电产品进口来源国,2010年,这一比例上升到51.66%。2001-2010年间,中国对印度出口的机电产品年均增长54.83%。机电产品基本取代了20世纪90年代及21世纪初中国出口印度以丝织、化工类产品为主的局面。从印度方面来看,由于印度主要生产和出口资源密集型产品,电子和机械制造业的基础比较薄弱,其向中国出口的机电产品数额远远小于中国对印度机电产品出口额,但是这两年增长速度也比较快,增幅最大的是2009年,较2008年增长了91.63%。2010年,印度对中国出口价值为6.20亿美元的机电产品,占印度对中国出口总额的3.55%。如图1。


  随着中印机电产品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尤其是中国对印度机电产品出口额的迅速增加,中国对印度机电产品出口的贸易顺差也逐年上升(如图2)。200年,在双方的机电产品贸易中,中国的贸易顺差为2.95亿美元。到2010年,中国对印度机电产品出口的顺差扩大到202.12亿美元,是2000年的68倍。200-2010年十年间,中国对印度机电产品贸易顺差的年均增长率超过出口额的年均增长率,达到57.61%。


  机电产品是中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品,已连续16年保持第一大类出口商品地位,占外贸出口总量的60%,目前出口额跃居全球第一。而印度由于制造业发展水平不高,机电产品的生产和贸易一直处于滞后的状态。2010年,印度机电产品进口额为544.38亿美元,贸易逆差为210.4亿美元,印度国内对机电产品的需求依赖进口。印度自中国进口的机电产品增长远远超过金砖国家从中国进口的机电产品整体增幅,占印度机电产品进口额的近1/3,体现出中国机电产品在印度市场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如何促进双边机电产品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在明确双边机电产品贸易的互补性与竞争性的基础上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实现互利共赢,是中印双方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二、中国和印度机电产品的贸易互补性分析


  1.显示性比较优势分析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是指一个国家某种商品出口额占其出口总值的份额与世界出口总额中该类商品出口额所占份额的比率,用公式表示:


  其中,Xkiw表示国家i产品的出口额,Xtiw表示国家i的出口总额,Xkww表示产品k的世界出口额,Xtww表示世界出口总额。一般认为,如果RCA>2.5,则表明i国在k产品上具有极强的竞争优势;如果1.25≤RCA≤2.5,则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如果0.8≤RCA≤1.25,则具有中等竞争优势;如果RCA<0.8,表明竞争力较弱。


  表1中国机电产品的出口RCA指数下载原表


  表1中国机电产品的出口RCA指数


  资料来源:根据WTO网站数据库及UNcomtrade数据库整理得出。


  表1和表2显示,中国机电产品的竞争力从整体上比印度强,中国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商品是HS84、HS85、HS86和HS89,具有中等竞争优势的是HS90;印度具有竞争优势的只有HS89,其他类型的机电产品竞争力都比较弱。但是,印度在HS87和HS88这两类商品的竞争力上略强于中国。十几年来,中国机电产品的竞争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与2000年相比,2010年HS84的竞争力上升了1.1倍,HS89的竞争力上升了1.3倍,具有较强竞争优势。值得注意的是,HS86的竞争力出现了大幅下降,其RCA指数从极具竞争优势的4.95下降到具有比较优势的2.17,即便如此,铁道及有轨电车依旧是机电产品中比较优势最强的。2010年,中国在该类机电产品的RCA指数是印度的21.7倍。印度机电产品的竞争力虽然有一定的提高,但上升幅度较小,除了HS89以外,其它类别机电产品的RCA都在0.5以下。


  2.贸易互补性指数


  贸易互补性指数(TCI)通常用来衡量两个国家或地区之间贸易关系的紧密程度。该互补性指数用公式表示为:


  Cij表示国家i出口与国家j进口之间的贸易互补性指数,单个产品的贸易互补性指数为Ckij=RCAxik×RCAmjk,其中RCAxik=(Xik/Xi)/(Wk/W),RCAmjk=(Mjk/Mj)(Wk/W),Xik为i国k类产品的出口额,Xi为j国所有产品的出口总额,Mjk为j国k类产品的进口额,Mj为j国所有产品的进口总额。如果国家i在产品k上的比较优势明显(RCAxik大),而国家j在产品k上比较劣势明显(RCAmjk大),则在产品k的贸易上i国的出口与j国的进口呈互补性。在多种产品(行业)存在的情况下,两国贸易的综合性互补指数可用各产品(行业)所呈现的互补性指数的加权平均来计算,加权系数为世界贸易中各类产品的贸易比重Wk/W。Cij>1,就表示i国产品的相对出口份额和j国的相对进口份额匹配程度较高,存在互补性。Cij越大,两国贸易互补性越强;反之,Cij越小,两国贸易互补性越弱。


  表3和表4说明,2000-2010年期间,两国的贸易互补性整体表现为上升的趋势,但是印度对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的贸易互补性指数较小,增长也比较缓慢。2000年,中国对印度机电产品出口的互补性指数为0.288,到2010年这一指数是2000年的3倍,达到0.693;2000年,印度对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的贸易互补性指数仅有0.155,2010年达到0.322。具体来看,在HS84、HS85、HS86、HS89和HS90上,中国对印度出口的贸易互补性要强于印度对中国的贸易互补性。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在HS86上对印度出口的贸易互补性指数出现下降的趋势,说明中国对印度该类商品的互补性逐渐减弱,这与上述中国在HS86上的RCA指数下降是一致的。从印度方面来看,在HS87和HS88上,印度对中国的贸易互补性要大于中国对印度的贸易互补性,同样与印度在这两类商品上的竞争优势相对中国较强相关。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对中国的贸易互补性指数最大的是HS85(电子机械及零件),但也仅有0.5,而在机电行业的其他部门互补性则更弱。随着印度政府促进印度制造业水平的提升,以及大规模外商投资流入,尤其在制造业的投资不断增加,印度制造业将会出现快速发展,这将为中印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中印贸易尤其是机电产品的贸易还有进一步发展的潜力。


  三、中印机电产品贸易的竞争性分析


  1.产品出口相似度指数


  Finger和Kreinin(1979)提出了一个出口相似度指数的测度,用来衡量任意两个国家在第三国市场或世界市场上的出口产品的相似性程度。其定义如下:SP(ij,w)=[∑Min(Xkiw/Xtiw),(Xkjw/Xtjw)]×100


  其中,SP(ij,w)表示i国和j国出口到w市场的产品出口相似度指数,Xkiw和Xkjw分别表示国家i和国家j产品k的出口额,Xtiw和Xtjw分别表示国家i和国家j的出口总额。该指数的变动范围在0到100之间。为了调整国家规模相差过大带来的问题,Glick和Rose(1998)对这个指数进行了修正,修正后的产品相似性指数为:


  一般认为,SP(ij,w)指数为100时,表明两国的出口商品结构完全相同;相反,指数为0时,则两国对第三市场或者世界市场的商品结构完全不同。同时,如果这个指数随着时间上升,则表明两国的出口结构趋于收敛,意味着这两个国家在第三市场上的竞争会更加激烈,而如果出口相似度指数下降,则意味着两国在第三市场上的专业化分工程度正在上升,表明两国在第三国或者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趋于缓和。


  从表5可以看出,中国与印度的机电产品出口相似度指数较低,也相对比较稳定。2005年以前,出口相似度指数都不足10,2005年以后略有上升,最高值为2009年的13.38,2010年又下降到10.84,说明两国出口的机电产品的结构差异较大,相似度较低,目前中国与印度出口到世界市场上的机电产品不存在激烈的竞争。


  2.中国和印度机电产品出口市场结构的差异


  中国机电产品的出口主要集中在欧盟、美国和东亚地区(中国香港、东盟和日本等),中国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占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的72%;而印度的主要出口市场是欧盟、东盟、美国、南非和阿联酋,占印度机电产品出口的60%以上。欧盟、东盟和美国都是中印机电产品的重要出口地区,中国对欧盟、东盟和美国的机电产品出口占中国机电产品出口额的46.39%,印度对这三个国家及地区的机电产品出口占机电产品总出口的50.41%。


  由于欧盟、东盟和美国都是中、印机电产品的重要经贸合作伙伴,这表明两国在机电产品的出口市场结构上存在着一定的竞争性。图3刻画了中印两国机电产品在三个市场出口相似性指数的时间序列图。不难看出,中印两国的机电产品在欧盟、东盟和美国市场的竞争程度不同,在欧盟市场的相似度最高,其次是美国市场,在东盟市场的相似度最低。2000-2010年间,中印机电产品在欧盟市场相似度最高为17.69,在美国市场相似度最高为14.03,在东盟市场的相似度不足8.50。因此,中印两国机电产品在重叠的出口市场上并没有表现出很强的竞争性。并且,中国和印度在这三个市场上的竞争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由于中国和印度机电产品出口的产品结构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出口市场结构既有集中又有分离(集中于欧盟、东盟、美国等传统市场,分离于各自具有地缘优势的市场),且双方出口重叠的市场的差异性也较大。总的来说,中印机电产品贸易的竞争性不是十分明显。


  四、中印机电产品贸易增长空间分析


  贸易强度指数,也称贸易结合度指数,常被用来衡量贸易伙伴之间贸易联系的紧密程度,反映两国间双边贸易额与其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Ikij为i国出口到j国k商品的贸易强度指数,Xkij为i国对j国k商品的出口额,Xkiw为i国k商品的出口总额,Mkjw为j国k商品的进口总额,Mkww为k商品的世界进口额,Mkiw为i国k商品的进口总额。Ikij>1表示i国对j国k商品的出口水平高于同期j国在世界k商品进口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两国贸易关系较为紧密,反之亦然。一般来说,两国间贸易互补性越强,该指数越高。此外,如果i国对j国的出口强度与j国对i国的出口强度出现一高一低的情况,说明两国的产业内贸易水平不高。


  根据表6的中国对印度机电产品贸易强度指数,可以看出中国对印度HS84、HS85、HS87、HS90等机电产品的出口水平高于同期印度从世界市场上的进口份额,说明中印在这些产品上的贸易关系比较紧密。其中最突出的是HS87,其贸易强度指数2010年达到6.88,是2000年的3倍。表明在这类产品上,中国和印度具有相当大的贸易潜力。


  印度对中国机电产品的贸易强度(表7)则不如中国对印度机电产品的贸易强度高。与2000年相比,印度对中国机电产品的贸易强度几乎是一路下滑,到2010年,其贸易强度值都不足0.4,下降最多的是HS86,其次是HS87,说明印度对中国机电产品的出口水平大大低于同期中国在世界市场中的进口份额。同时,由于在某些年份印度对中国出口的某些机电产品出口额为0或者很小,贸易强度值为0。此外,印度的HS89虽然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较强(见表2),但是这种竞争优势并没有在中印机电产品的贸易中得到发挥,说明两国在该类产品上的发展潜力较大。


  资料来源:根据UNcomtrade数据库整理得出。


  比较中国与印度相互之间的贸易强度值发现呈现出一高一低的情况,说明中印两国机电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并不高。这主要是由于印度对中国机电产品的出口水平较低,而中国的优势明显大于印度,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印度具有较大的贸易潜力。近年来,印度政府认识到制造业落后的弊端,开始着手提升印度制造业的发展水平。2011年10月25日,印度内阁正式批准了印度第一份国家制造业政策,要增强印度制造业在全球的竞争力。这一新政策的出台将为印度机电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带来新的动力,将会为进一步扩大中印机电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五、进一步加强中印机电产品贸易的政策建议


  第一,中国和印度两国应当高度重视并加强在机电产品贸易方面的合作,尤其是通过协调降低双边机电产品的关税,逐步开放双方的机电产品市场,发挥两国机电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实现互利共赢。中印两国应深化经济联系,加快建立中印自贸区的建立,改善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印度的外部环境。


  第二,从中印存在互补性的机电产品来看,中国应当扩大对印度出口机械及机器设备、电子机械及零件和舰船船舶,中国在这些产品中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而且印度对这些产品的进口需求又较大。印度也可以向中国出口其相对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如铁道或有轨电车以外的机动车、航天器航空器及其零件、舰船船舶等。通过发挥双方各自的比较优势,扩大机电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增强双边贸易联系的紧密程度,以缓解贸易摩擦,实现互利共赢的合作。


  第三,鉴于印度频繁对华发起反倾销调查及印度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中国政府应加强谈判,减少贸易摩擦。中国应以支持印度加入“10+3”成为新的一员为条件,换取印度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从多边出发促进双边关系的解决。同时这一举措还能将印度纳入东亚区域分工,扩大中印在其他商品领域的贸易额。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