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互联网+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2022-06-09

摘要:当前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专业课程教学上,笔者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利用互联网在教师培养、专业实训、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和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期通过“互联网+课程教学”的模式进一步促进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互联网+;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改革


近年来,随着软件行业的飞速发展,软件在各行各业的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社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对软件人才的需求已达20万,并且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因此,软件技术专业毕业生被认为是最好就业的群体,但事实上我们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的毕业生仍然面临就业难的问题,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不少用人单位找不到满意的人才。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高职院校培养的软件技术专业人才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为适应市场需求,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从教学改革入手,全面提升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的教学质量。2015年李克强在十二届人大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上提出“互联网+”理念,要求我们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新形态[1]。同样,也适用我们的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将互联网深度融合到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中,实现“互联网+课程教学”,将会对软件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起着重要作用。


1软件技术专业“互联网+课程教学”特点


软件技术专业较其他专业的“互联网+课程教学”有如下特点:(1)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方式信息化。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与其他专业相比较,专业性难度更大,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逻辑思维和理解能力。在课程教学方式上基于“互联网+”利用信息化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好理解专业知识点和提升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课程教学借助教学平台以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组织起来的,使学生通过全方位的感官接受信息,从而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2)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教学的内容非线性。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往往是以项目为载体,任务驱动的形式进行教学,而课程内容是打散和重组的,因此软件技术专业课程非常适合进行非线性处理,即教学内容不是以线性的从易到难或从前到后的组织方式,而是以有机结合的方式呈现信息。(3)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教学的形式采用“线上+线下”模式。软件技术专业在现行的教学模式下碰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学生学习不够主动、学习兴趣需要调动等,而“线上+线下”的模式是解决这些问题的较好办法,即在互联网的强大支撑下,课程教学可以尽可能的体现开放和交互,学生的专业学生积极性显著提升。(4)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教学的资源共享。经调查,软件技术专业课程资源在网上是最为丰富的,包括教师自己制作的教学资源,如何让资源利用最大化,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服务,这是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事情。即教师可以将课程教学资源完全置于线上,包括微课、多媒体课件和其他线上资源等,处于互联网上的所有资源学生都可以参考、学习和共享。


2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教学现状


2.1学生生源质量不高


我国高职院校的招生方式主要有统招和单招两种,统招是通过全国高考录取划线的形式,但高职院校录取到的生源往往是高考分数较低的学生;而单招由学校自己组织考试录取,往往生源质量比统招还低,这部分学生既有应届高中毕生,还有职高对口学生,甚至还有报名高考的社会生源,因此总体而言,高职院校的学生生源质量不高。软件技术专业是典型的职业技术类专业,而学生和家长普遍存在对职业类专业不看好,以致填报软件技术专业的学生生源质量一差再差,这给软件技术专业的课程教学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2.2教师专业胜任能力不够


高职院校的软件技术专业教师的来源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高校毕业,二是企业引进。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软件教师直接来自学校,很多年轻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到学校就业,这部分教师具有理论知识丰富而项目实践经验不足的特点,在软件技术专业教学过程中很难将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机结合。也有部分老师是从企业引进的,这部分教师刚进校时确实有优势,技术也比较前沿,但这部分教师具有时效性,由于软件技术的更新,这些老师缺乏企业进修,技术过时和断层的现象也接踵出现,这些造成了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教师专业胜任能力整体不够。


2.3课堂实验实训条件有待加强


高职院校的职业技术类专业显著特点就是需要具有完备的实习实训条件,而软件技术专业尤其如此,软件开发专业的大部分课程都需要大量的动手实操,学生专业技能也是在不断的技能训练中积累和提升。而当前大多高职院校的软件技术专业只有勉强满足上机的计算机机房,有的学校甚至连机房的配置都不能完全达到软件开发的要求,其他专业课程课堂的实验实训平台更无从谈起。


2.4校本实训教材开发没有及时跟进


实训是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的核心培养环节,实训的成效很大程度取决于实训教材。软件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对实训教材的要求很高,一般市面上的出版教材很难符合教学实际,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学时数和教材质量上。开发自编校本教材能较好符合教学的实训要求,但教师精力有限,不能做到专业所有实训教材全覆盖。选择出版社开发的实训教材则往往满足不了教师和学生实际,这部分实训教材主要体现在质量上达不到要求,教学时数也缺乏必要的支持。因此,校本实训教材开发没有及时跟进使学生在专业实训中没有统一的指导,导致学生实训环节操作性不强、效果不好。


2.5校外实习基地没有落实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是学生强化技能进行综合实训的主要场所,但相比较而言,学校更看重校内的实训环节,因此,校外实实习基地的建设往往流于形式,缺乏重视,导致校外实习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毕业前顶岗实习是学生进入社会的最佳预演场,但就业岗位安排往往带有随意性,学生也很少能选择得到选择完全对口的软件开发岗位[2]。


2.6课程考核方式单一


高职软件开发专业课程考核形式主要以技能考核为主,即平时成绩加期末成绩。平时成绩包括学生作业、考勤、课堂表现,期末成绩即笔试或上机考试成绩。这种考核方式并不能真正将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进行有效评价,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3基于“互联网+”的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3.1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加强教师的专业能力培养


在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师资培养”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是师资队伍建设的主流模式,既有国家层面的也有省级层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这在某种程度上给软件技术专业教师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平台。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一般教学任务都比较重,通过互联网平台可以有效地解决软件技术专业教师教学任务重、自主学习时间不足的问题,同时还能随时随地的接受网上教育的机会,教师既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学习内容,也可以在网上和专家进行交流和互动,利用线上平台加强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将成为今后软件技术专业师资培训的主要形式。3.2开发或引入在线实训平台,解决专业实训条件不足问题软件开发专业实训条件不仅仅指机房硬件环境的建设,更重要的是在于软件实验实训条件的支撑,尤其是实验实训平台的开发或引入。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一直是学校内涵建设的核心,要想做好专业建设就得解决人才培养问题,什么样的人才符合社会和企业需求,关键在于学生的专业技能是否契合岗位,这就要求我们的日常教学要有真实的企业案例和项目贯穿在专业课程学习中。软件开发专业在这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软件技术专业教师大都有企业开发经验,有能力开发出更符合高职软件设计专业教学的实验实训平台(如教师精力不够,也可以考虑引入),用其丰富的教学资源结合在线实战环境,以真实的产业案例和岗位需求为人才培养导向,可以有效地支撑软件技术专业开展课程教学[3]。


3.3以“双轮驱动”为主线,应用“线上+线下”混合型教学模式


所谓双轮驱动是指知识体系驱动和项目需求驱动。软件技术专业既需要知识体系来支撑,更需要项目来引领,两者缺一不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内容多以“知识模块”为主,是将课程内容的各个知识点、技能点按照一定逻辑顺序,由简至繁、从未知到已知、从具体到抽象进行排列,保持其整体的连贯性,一般使用于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教学。而“项目需求驱动”模式是以应用为出发点,以项目需求为轨迹,将各个技术知识点串联起来,这是一种打破技术界限和传统知识体系的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关注更多的是知识和技术的应用。以“双轮驱动”为主线,不仅兼顾了理论课程教学,更适用于操作性强的实践课程教学。笔者在软件技术专业教学中充分运用互联网的优势,以“双轮驱动”为主线,采用“线上”+“线下”的混合型教学模式,结合使用了“蓝墨云”“超星泛雅”等线上辅助教学平台,初步构建了“线上+线下”混合型教学模式。在“蓝墨云班课”上把“课前、课中、课后”与学生的专业学习紧密联系,使学生在课前完成理论学习,在课中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在课后教师答疑解惑学生自主探索,经过近一学期的实践运用,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提升[4]。


3.4建设网络精品课程,打造专业学习第二课堂


网络精品课程的建设可以推动优质教学资源的整合及共享,推动在互联网技术下的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使学生能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最大限度地创造学习的机会。软件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非常适合建设成为网络精品课程,如《H5网页设计》《JAVA编程基础》和《数据库基础》等,这些课程非常适合网上授课。同时,软件技术专业教师在建设网络精品课程上具有先天的优势,教师们既精通互联网技术又擅长教育教学,教师将自己主打的1-2门课程制作出成网络精品课程,既有利于学生专业学习,又利于教师的专业教学,从而打造出软件技术专业学习的第二课堂。


3.5转变传统考核方式,实现专业课程在线过程考核评价


传统考核方法通常以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为主,缺乏对学生动手能力及综合能力的评测,与社会对软件开发者的需求脱节。软件技术专业在课程教学一般是团队完成任务,每个团队要求学生以3-4个人组成团队进行课程项目实践,在对课程项目团队的考核中往往也只记录了考核结果,而没有具体和详实的过程考核,这就导致团队成员的成绩过于平均化,一些同学甚至混水摸鱼。因此,在结合本专业课程特点的基础上,笔者在课程考核中采用了线上的过程评价考核系统,该系统可以清晰地记录下每个团队成员所做的每一步工作和完成的每一个任务点,整个任务过程权责分明,这既可以合理公平的给予学生进行考核评价,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给教师的教学提供更加客观的评判依据[5]。


4结束语


教学改革是一个学校提升内涵建设的重要抓手,基于“互联网+”的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既顺应教学改革的要求,也体现了软件技术专业的特点。为适应市场需求,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可以更好地依托互联网,在软件技术专业的师资队伍培养、实验实训、课堂教学、教学模式和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全新的改革,从而全面提升软件技术专业的教学质量,促进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为高职院校“双一流”专业群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Z].国发〔2015〕40号.


[2]刘元君.高职学院软件技术专业校外实习教学实践的改革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14,28(2):133-134.


[3]孙冬,徐立新.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内容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24(2):74-77.


[4]成都文理学院.探索“线上”+“线下”的复合式、混合型教学模式[OL].(2017-10-24).


[5]贺智明,彭桃发.高校软件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1,32(2):47-49.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