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翻转课堂模式在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探索

2022-06-09

周秀媛 李晓斌

(兰州工业学院软件工程学院,甘肃 兰州 730050)

【摘 要】目前大学许多课程的教授方法由传统的教、学、做向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进行转变,但由于大学计算机类课程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群体的需求,提出了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通教学前精心设计教学视频的精心设计,课堂中的任务驱动教学方法,通过问题引导构建教学策略,配以实践完成教学过程。这种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模式值得在大学课程教学中推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任务驱动

0 前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广大教师将各种教学方法引入实际教学当中。传统教学过程发挥着它特有的优势与作用,它的核心教学思想体现的是“学生为主体”。该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应用能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诸如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不全面、任务与内容分离、任务与学生分离、教学目标片面化、成绩的两极分化、评价的简单化以及组员之间伪合作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一部分是操作中出现的偏差, 有些则是传统教学本身存在的“硬伤”。对于操作上的失误, 我们可以在实践中加以修正, 对于“硬伤”则需要我们通过思考、研究和实践进行改革,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 保留其优点,创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本文提出翻转课堂在计算机专业课程中的应用模式。[1]

1 专业课程教学现状[2-3]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专业课程类别多、更新快。而教学总学时又很有限,给这些专业课程的教学增加了难度。高校对学生的培养不只是传授知识,答疑解惑,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教师成为教学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模仿,达不到主动学习的目标。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只能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应用技能,并不能达到学生对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认知能力、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协同工作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全面培养的目标。因此,要改革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实现对学生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学习方式、学习思维的培养,提升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2 翻转课堂起源及现状

2.1 翻转课堂起源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是一种对传统教学翻转,课前要求学生通过看视频、PPT演示等资源学习知识,在课堂通过与教师互动,适当练习、小组讨论等实现知识的内化。

2.2 翻转课堂应用现状

在美国许多高校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已比较广泛,如迈阿密大学、中田纳西州立大学、波多黎哥大学等。在我国也有许多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高校、中小学领域也逐步开始了一些相关实践。

3 计算机专业课程的翻转课堂模式设计

要实现计算机专业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需要计算机硬件和相关软件等基础设施来支撑;需要提前将教学视频、教学课件、练习测试题、学习工具等教学资源上传至网站上;课前学生通过下载视频,借用学习工具进行学习,通过做练习测试,或上交老师布置的作业体现学生课前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效果。

3.1 翻转课堂模型设计

翻转课堂对课前、课中及课后学习的构建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需要重新设计教学方式与学习模式的两个关键的组成部分,图1显示了翻转课堂的总体模型。

3.2 搭建网络平台,提供教学资源

(1)精心制作教学视频是翻转课堂的关键

在网络平台具备的基础上,翻转课堂教学中的第一任务是录制教学视频,视频录制的时长要合理,视频质量要高,而且要突出重点难点的讲解,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效果。翻转课堂的目标就是要学生利用课前时间学习新知识,发现新问题,而资源的质量决定学生能否学生想学、会学至学会的目标。

(2)设置合理的在线练习题,评价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的课前学习不在课堂上,没有监督机制,无法确定学生是否已主动学习过,也不知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学习效果及掌握程度,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才能确定课堂上要进行怎样的个性化指导。所以教师要设置适合的练习测试,来检测学生通过视频自学的效果。我们构建了基于任务的模拟测试题库,学生在线测试,学生交卷后,系统会给出学生的测试结果,如果成绩在85分以下,学生要重新做测试练习。否则会显示,学习不合格,该练习记录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为教师课堂教学个性化辅导提供了依据。

(3)上传学习工具、配套资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达到课后练习,动手实践的目的,网络资源需提供相应的工具和资料,必要时提供视频教学生工具的使用法、安装与调试方法。同时提供查阅资料及解决常见问题的方法,既能培养查阅网络信息解决难题的习惯与能力,又能通过网络平台与同学、老师间进行交流。

3.3 促进学生课前学习

翻转课堂中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每位同学根据自身对专业课程的认知程度,选择要学习的内容和进度。考虑到学生不同情况,可采用在线看视频方式,也可以下载下来,随时随地自主学习。学习过程中若有疑问可以通过平台与同学、教师进行交流,也可自己查阅资料文献来解决。网站提供的测试练习题,只有练习测试成绩在一定分数(如80分)以上,评定结果才显示学习合格,否则继续学习,以此来提高课前学习的效果和质量。当然为避免学生偷懒不学或者让别人代学,课堂教师还要布置一定任务或者提问检验学生最终学习效果,从而给出客观的评价成绩。

3.4 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计算机专业课程都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必须通过动手实践才能真正掌握所学内容。翻转课堂通过学生先学老师后教,学生的学是先学习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教师的教是引导学生将基本理论的认识提升,指导学生利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要设计合理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讨论及协作,促使学生所学知识的理解达到更深层次。

3.5 翻转课堂优势

翻转课堂为不同层次学生提供资源,自主决定学习进度,可实现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该教学模式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所学的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可使教学不必局限于规定的时间与地点,也就是使教学突破时空的限制。

翻转课堂打破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其核心结构变为“先学后教”的教学结构。课上知识内化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是学生之间合作的过程,该模式有利于学生教师的个性化指导、个性化教育,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 结束语

翻转课堂的主体是学生,重点是学习过程,而传统教学强调的是学习结果。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不但可以解决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能力不同,对新知识接受能力不同,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不好统一安排的问题,而且让学生通过课前先自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解决课时安排较少的问题,同时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将来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而达到计算机基础专业课程教学既定的目标要求,且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该教学模式适合在大学进行推广应用。

该模式的教学推广除了要具备一定的软硬件条件外,还需要专业教师要接受这种教学模式,因而该模式增大了教师设计课程的难度和工作量,对教师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考验。另外,传统教学与应试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习惯于被动学习,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逐步的过程。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闵建虎.“新型任务驱动”在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8(10).

[2]陈国良,董荣胜.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2011(1):9 -13.

[责任编辑:刘展]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