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关于地下建筑消防通信问题的探讨

2022-06-09

孙菲菲

(太原市公安消防支队,山西 太原 030024)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地下建筑的发展十分迅速,不管是商业还是交通、旅游,逐步向地下建筑进军,与之伴随的就是地下建筑消防通信问题的出现,地下无线信号无法与地面正常的进行正常的交流,这个问题的出现大大限制了地下建筑的发展,地下建筑与地面建筑的通信的不便,对于消防而言也是十分不便的,无法保证在突发情况下进行及时的抢救,由此导致的后果是严重的。对地下建筑消防通信问题进行了探究。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地下建筑;消防通信;无线组网

0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技术在不断更新和发展,地下建筑迎来迅速发展的机会,包括地下交通、地下商城、地下住宿等等地下建筑出现在了大众面前。随着地下建筑的不断发展,与之伴随的问题就是消防通信问题,当地下建筑出现火灾问题时,其后果是严重的,对于如何预防火灾,控制火灾以及对灾后的救援问题,这些问题的阻碍着的地下建筑的发展,火场通讯是最为困难的问题,只有解决地下建筑消防通信问题,才能保证地下建筑的安全性,降低火灾带来的危害。火场通信作为消防工作的“眼睛”,只有保证火场通讯能及时的将火灾通知到地面消防,才能保证迅速的控制火灾,扑灭火灾,如果没有及时的通知,就无法对火灾进行及时的控制,由此导致的后果是严重的。所以说为了保证地下建筑的安全性,保证在火灾发生的第一时间得到报警,就需要对地下建筑消防进行良好的控制,保证无线通信的通畅,所以说单独的、稳定的地下建筑消防无线通讯指挥体系是必不可少的,需要高度的重视。

1 地下建筑消防通信指挥体系的建设现状

消防通信作为消防部门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巨大的,作为消防部队的“大脑”,其作用是为消除火灾提供信息和方法,以此来对消防部队进行相应的指挥和调控,消防通信的良好与否关系到对火灾的控制,所以说必须加快对地下建筑通讯指挥体系的建设。消防通信作为中枢指挥系统,控制着对通信的调度,对消防部队的指挥,在拯救灾情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与此同时其作为城市公共设施的一部分,为城市的安全带来了一份保障,给大众带来了安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发展迅速,与此同时城市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越来越严重,众多火灾隐患的存在导致火灾事故频频出现。城市消防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对于城市火灾消防通讯指挥的要求不断提高。现如今,我国的消防组织正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充分的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此来武装消防的实力,虽然我国通信指挥系统在不断的更新发展,但是在网络化、智能化、一体化方面的发展仍然跟不上时代的脚步,由此导致在火灾发生时,显得力不从心。

对于消防通信指挥系统,需要充分的利用现今的科学技术,综合计算机网络、有线、无线通讯地理信息处理以及数据库等多种技术于一体。保证其发挥完善的作用,但由于不同区域经济水平的问题,存在技术差异,导致通信指挥系统的完善程度存在差异,因此需要努力的平衡发展,促进指挥系统的建设,发挥其作用。

2 地下建筑消防通信存在的问题

2.1 通信设备不健全,达不到标准

现如今,消防通讯指挥系统的建设十分迅速,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在部分经济水平较低的地区,通信设备不够健全,这对于地下建筑消防通信来说是十分不利的,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火灾逐渐向大型化、复杂化过度,因此需要的消防人员越来越多,需要的分工更加的精细,对于地下建筑来说,这是一个相抵封闭的空间,其火灾的扑灭困难程度是巨大的。

2.2 干扰、屏蔽现象严重,阻碍灭火行动

地下建筑是指建在地平面以下,或者说在岩石和土层中的低于地面大约两米的建筑。由此出现的问题就是地下建筑与地表的联系往往会受到阻碍,无法保证正常的联系,地表与地下的联系无法正常运行,由于地下建筑起火具体位置难以确定,灭火战斗展开时间长,通讯不便,消防员一旦进入火灾现场,将会失去和现场指挥部的通信联络,从而使灭火战斗命令难以下达,进入火场的消防员侦察到的火灾情况也不能及时反馈到现场指挥部,这就给现场指挥造成很大困难,进而影响整体灭火救援行动开展。

3 应对地下建筑消防通信问题的方法

由于地下建筑起火具体位置难以确定,灭火战斗展开时间长,通讯不便,消防员一旦进入火灾现场,将会失去和现场指挥部的通信联络,从而使灭火战斗命令难以下达,进入火场的消防员侦察到的火灾情况也不能及时反馈到现场指挥部,这就给现场指挥造成很大困难,进而影响整体灭火救援行动开展。因此地下建筑发生灾害事故处置行动中的通信联络保障问题就显得极为重要,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保证,第一是保证消防指挥体系与政府、公安、医疗救护、地下建筑主管单位的通信保障;第二是要保证消防部队一线救援处置力量的通信联络。由于地下建筑灾害造成的破坏的难以预测的,因此通信保障要充分考虑到灾害带来的各种破坏和不利因素,尽可能利用各种资源快速建立通信联络。

3.1 建立专门的地下建筑消防应急通信系统

根据火灾消防救援行动的要求,扩大地面消防无线通信系统的范围,将其延伸到地下建筑,以此保证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进行报警,便于消防部队及时的对火灾进行观察,便于消防行动的实施,将状况及时的反应到指挥中心,保证指挥的快速,对于设备要有单独的要求,使用放在应急电源,保证通讯系统能够持续的工作,系统相关构件要考虑到耐高温的条件,保证在火灾发生时不受影响,建设专用的地下建筑放在通讯系统,保证通讯的正常。

3.2 充分利用地下建筑的原有通信设施作为消防救援的通信指挥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移动电话通讯网已经延伸到了地下,所以需要充分的利用移动电话作为通讯设备,保证在火灾发生时及时的进行报警,将情况发张到指挥中心,由于移动通讯设备也存在局限性,对于其使用要灵活,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使用。

3.3 利用移动设备建立现场通信指挥网络

现如今,消防部队的地下通讯设备是有线头盔,主要的特色就是通信距离长,通信质量较好,受外界的影响较少,但由于是有线装备,通讯范围是受到限制的,所以就需要将移动设备利用到消防部队的通讯中,无线设备受到干扰的效果小,所以就需要将无线通信设备把信号引导地下,保证信号的流畅,将移动设备建立的现场通信指挥网发挥到最大。这里说的无线通信延伸设备是一种利用电台的互控技术扩展通信覆盖范围的设备,一般用于写字楼、住宅小区的地下停车场的通信组网,它的基本原理是在地面和地下分别放置两部电台,使用同一个频率,分别覆盖两个不交叉的区域,电台之间使用音频线连接,实现信号的互相控制。当地面的电台收到信号,会自动把话音通过音频电缆传送到地下的电台,同时启动地下电台的发射模块把信号转发出去,反之也是一样,这样就可以在地面和地下之间建立无线通信网。但是为了适应消防灭火救援行动的需要,这一技术应用到地下建筑消防救援行动中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4 结语

地下建筑消防通信问题的处理,会大大保证地下建筑的安全性,对于火灾的及时控制和扑灭,将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降到最低。现如今,科学技术在不断更新发展,良好的运用科学技术,加强地下建筑消防通信的建设,不仅仅保证了地下建筑的安全,而且为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效益,无线通讯的不断发展,为控制火灾,保护人生安全和财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马宝磊,裴建国.地下建筑消防通信问题研究[J].武警学院学报,2009,12:61-64.

[2]孟翔.地下建筑消防无线通信的现状及解决方法分析[J].科技传播,2013,09:51-52.

[3]郑向阳.浅谈地下建筑消防无线通信应急组网[J].科技信息,2011,14:612+614.

[4]张小生.地下建筑消防安全及管理对策探讨[J].安防科技,2011,05:52-54.

[责任编辑:刘展]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