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建筑给排水常见问题改进措施分析

2022-06-09

庞迎吉

(河北亿鑫冶金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河北邯郸056000)

【摘要】本文作者对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各个环节作用、基本思路、节水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建筑给排水;设计;探讨

Building Water FAQ Improvement Measures

Pang Ying-ji

(Hebei Yixin Metallurgic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HandanHebei056000)

【Abstract】The author of the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design in all aspects of the role, the basic idea, water-saving techniques we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Key words】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design; Discussion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的崛起,使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也得到了迅猛发展,但仍然有处理不完善的细节。所以相关人员应本着安全卫生、经济美观的原则,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更好地为工程建设服务。

1. 给排水设计各个环节的作用

1.1给水设计。

1.1.1给水设计与供水管理的规定。 现在的给水设计往往仅从设计规范,标准图集等方面入手。很少关注供水管理一些规定和要求,使得设计有了“技术”没有了“管理”,缺乏实际的工程施工基础。小到一个建筑,大到一个住宅小区,其供水方式也是受到供水管理约束的。例如:为了更好地利用市政供水压力,可采用无负压供水方式,但其前提是供水公司的认同,及周边管网的实际供水能力。而有些设计方案一味降低市政直接供水的层数(高度),从而提高二次供水设备的流量、扬程、功率等性能要求,这也不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因此需要加强设计与各个方面的沟通与协调,而不是闭门造车。

1.1.2自动排气阀的作用。 设有延时自闭阀的蹲式大便器的楼房给水系统,如学校、旅馆、办公楼等,如果在给水管系统的最顶层设有自闭阀,最好在管系的最高点增设自动排气装置。因为延时自闭阀能很好地控制水流,但却不能很好地控制气流。当系统停水时,给水管内常积存有大量的空气。系统恢复供水后,管系内空气常会被水流压缩至管系顶部而形成一个压缩空气区。此时有人再按下延时自闭阀的按扭时,则压缩的空气会伴随着水流喷薄而出,形成喷溅后果。

1.1.3室外大型供水管网适当增设排气与排水设施。 在小区室外供水管网的设计中,容易疏漏排气、排水设施。人们往往容易认为室外管网较之室内管网低,在室外管网中不用设置排气设施,但在实际工程的检验中,如果小区室外非平整地面,其有起伏落差的供水管道在中间的较高位置容易积聚气体,这些气体一方面影响供水水流的稳定,另一方面也容易腐蚀供水管网。因此增设一些排气设施显得很有必要。在供水管网的实际运行过程中,总免不了要清洗、检修。因此需要设置一些排水、排泥设施,如排水阀门、排泥阀、井。排水阀门、管道的口径也有一定要求,应保证冲洗排水时,其流速不小于1m/s为宜。

1.1.4注意室外阀门的安装型式。 室外安装的阀门大部分都是口径为DN50以上的闸阀或蝶阀,一般均是法兰安装。这些装于地下的阀门一旦损坏,由于管道没有多少伸缩余地,更换阀门时很难塞进法兰垫片,常要挖坑割管,费时费力,停水时间长。如果在法兰连接处设置伸缩器或方形弯管可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其费用不大,却效果明显,同时缓解小幅度地基沉降产生的破坏作用。

1.2排水设计。

1.2.1地漏与存水弯的配合。 规范上没有规定排水地漏一定要设存水弯,但这确实能影响用户的使用。全国通用给水排水标准图集上将带水封的圆形钟罩式地漏分为了甲、乙、丙、丁四种,虽然标准图上对存水部分的高度都作了具体规定,但都有一个存水量小,水封易因水的蒸发而被破坏的毛病。且往往制造和安装时还达不到设计的要求。凡是室内承接有粪便污水的排水系统的地漏,均应配套存水弯,此可有效地防止串昧现象。

1.2.2室内排水管最小管径。 经过实验论证在地面以下敷设的排水管最小管径宜为Dg75,那样并不需要多增加多少投资,也不占用使用空间,但却方便使用和维修。对于楼房合粪便污水的底层排出横管,使用Dg160为最小管径更适合中国国情。

由于首层排水管为单独排出,其排出管采用Dg110,可防止管径过大,流速减小产生的淤积后果。而对于二层以上排水的地下排出管,一般这段横管长度不大,由Dg110改为Dgl60不会增加很多投资,但却能极大地减少管道的堵塞机会。而改变管径位置宜设在立管地面以下的地方,这样并不影响地面以上的空间。

1.2.3污水紧急排出管。 对于厨房和厕所相邻的住宅来说,如果厨、厕是单独的排水管系统,则直在最底层为两系统作一个紧急排出联通。正确的做法是引一个地漏由厨房至厕所管系或由厕所至厨房管系。

其目的是一旦一侧的排出管突然堵塞,仍下泄的污水溢出地面时可由此地漏进入另一系统排出室外,而不至使室内其它房间大面积被污水浸漫。

2. 建筑给排水设计的基本思路

2.1给水系统。

2.1.1系统设计。 为每幢住宅为一个独立的给水系统。采用:贮水池→加压设备→屋顶生活水箱→(减压阀)用水点供水方式。此为高层住宅供水较节地、节能、又便于管理的方案。它既能满足市政基础设施滞后于住宅建设快速发展带来的弊端,避免对市政给水管网造成冲击;又能解决《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对消防前期贮水量的要求。各幢住宅楼合用贮水池,水池设于地下车库。可分区多栋设二次加压供水设备,具有相对独立、灵活、便于管理的优势。但建筑顶上几层的供水水压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提高屋顶生活水箱高度,还是另设增压水泵应权衡其供水安全、水压保障、工程造价等各方关系。

2.1.2给水系统的设计。

2.1.2.1小区内每栋单体均设有水池、水箱、水泵,各种设备、设施数量众多。如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务必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给管理带来很多不便,一般设计中采用队系统对各个水池、水箱、水泵的运行状态、故障状态等进行监视、控制。BA系统中的自动抄表系统解决了人工抄表带来的诸多不便,更好地为住户服务。

2.1.2.2给水系统的BA设计主要是通过液位、压力、流量等讯号对加压泵、水池、水箱运行状态进行监视、控制。具体控制方式如下:(1)通过分户水表。(2)系统采用远传计量方式,按月集中计量、计费、打印收据通知单和报表。并为住户提供适时咨询。(3)屋顶水箱溢流、超高报警。水位过低报警。(4)生活加压泵运行状态监视及故障报警。(5)地下水池、屋顶水箱定期开列清洗、保养清单。(6)生活加压泵定期开列保养工作清单。

2.2住宅楼热水与公共建筑热水分别供应。

2.2.1公共建筑加热设备的选择。 加热设备是热水供应系统的核心,由于热源充足故采用了半即热式汽水热交换器。它具有体积小、占地小、自控精确、浮动盘管、自动除垢、自动过冷、热水出水快、防止“军团菌”产生等优点。

2.2.2热水系统的BA设计。 热水系统的BA设计主要是通过压力、温度讯号实现对热交换器、热水循环泵的启停、故障、热水温度的监视控制,具体实施如下:(1)热交换器出口温度显示及超温报警。(2)热水循环泵运行状态监视及故障报警。(3)热交换器定期开列保养工作清单。④热水循环泵定期开列保养工作清单。

2.2.3分质供水系统。 实施管道分质供水,即一套管网输送自来水用于洗涤,绿化等居民杂用。另设一套管网将自来水深度处理后得到的优质饮用水输送到居民家中专供饮用。饮用水用水标准为5L/d人。则每天饮用净水量为11.2m3。分质供水系统流程图如下:自来水-调节水箱-优质饮用水设备-优质饮用水储水箱-变频恒压供水设备-用户-微电解杀菌器(管网水循环杀菌)-优质饮用水储水箱。最后还应当重视智能化建筑中的给排水设计重视楼宇自动化系统和运用计算机技术对给排水设备进行测量、监视及自动控制。给排水专业主要对卫生设备及灭火设备方面提出监控要求。在给水系统中提出对流量、压力(压差)、温度、液位的监视、控制、测量、记录;排水系统中,提出能对流量的测量、记录、阻塞的显示等:消防灭火系统中,提出监控方式、监测位置,并能及时反映运行状态。自动化系统起步较晚,但现已有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3.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技术交流的普遍开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阶段高新技术的应用日趋成熟,特别是先进的建筑设备,使我们的给排水设计得到了飞速发展。目前住宅建筑的小区规划趋向于更具人性化的多层次住宅组合,不再仅仅追求立面和平面的美观,而是追求空间上布局的流畅和设计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更是要在有限面积的地块里,在空间上力求土地使用效率的最大化。于是选择一种符合各方面规范、卫生安全而又经济合理的供水方式,对我们给排水设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刘兰.分析现代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常见的几个问题[J].建筑知识.2010,(3)

[2]刘弦.住宅小区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常见问题[J].山西建筑.2011,(11)

[文章编号]1006-7619(2015)08-18-223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