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湖北省农地非农化影响因素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2022-06-09

李默然,陈银蓉,梅昀

(华中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武汉430070)

摘要:从分析农地非农化的影响因素出发,构建理论分析体系,并应用湖北省2000-2011年相关数据对农地非农化情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耕地资源禀赋、土地利用比较利益、土地收益分配、人口增长以及经济发展与农地非农化呈正相关关系;政府管制以及资源配置效率与农地非农化呈负相关关系。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农地非农化;影响因素;计量模型;湖北省

中图分类号:F30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5)03-0764-05

在快速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产业结构调整、人口增加影响农地在农业部门和非农产业部门的配置,即呈现出农地非农化的现象。关于农地非农化的定义,学术界比较认同的是张宏斌等[1]提出的,指土地在农业利用和建设利用两种用途之间资源配置的结果。学术界对农地非农化的研究,主要从农地非农化的影响因素、调控机制、驱动力等方面进行定性分析,却较少涉及农地非农化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和实证研究方面。

土地利用存在比较利益是农地非农化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2,3]。土地资源在农业部门和非农产业部门的配置所得收益不同且在农业部门的收益较低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刘建平[4]定义农业比较利益,指在可比条件下,相同资源投入农业生产与投入非农业生产所能实现的利益之间的一种相对差异状况或量的比例关系。假设在市场机制的调控下,在农业部门和非农产业部门土地供应总量L不变的前提下,趋利性使农地有不断非农化的趋势,而土地资源利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决定农地非农化造成的农用地资源的减少具有永久性,所以农地非农化最终导致农用地资源的减少。然而,农地资源的减少直接影响粮食安全。为了保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发展目标,在耕地资源减少的背景下,农用地被过度垦殖,从而造成农用地资源的质量退化或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这方面来讲,农地非农化直接关系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

为了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深入研究影响农地非农化的各个因素的作用。由于产生农地非农化的根本原因是土地资源比较利益的差异,而比较利益的产生是由土地价格的不同造成的。因此,研究农地非农化的影响因素主要从影响农用地价格因素入手。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价格的因素主要包括供给因素和需求因素两个方面。加之土地资源禀赋的不可变动性、特殊的人地关系以及市场化机制的不完善性,影响土地价格的因素还应包括制度影响因素。本文在总结学者关于农地非农化的供给和需求因素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湖北省区域内农地非农化相关制度政策,提出影响农地非农化的供给因素、需求因素以及制度因素,如图1所示。

1农地非农化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研究影响农地非农化的供给、需求、制度因素,为调配农用地在农业部门和非农产业部门的合理配置和相关政策调控提供定量分析可能性。影响农地非农化的供给因素指影响土地所有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土地数量的各种因素;需求因素指影响土地需求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土地数量的各种因素;制度因素指影响农用地在农业和非农产业部门之间配置的相关政策因素。上述各个因素对农地非农化具有正向推动和负向约束两方面的作用。正向推动作用指因素能够加快农地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产业部门的转移,负向约束作用指因素能够抑制农地过度非农化。

1.1影响农地非农化的供给因素分析

农地非农化中农用地的供给主要包括自然供给和经济供给两个方面。且土地资源的自然供给直接决定经济供给。由于农用地在非农产业部门的配置主要用于非农建设,而这些非农建设占用的农用地主要来源于耕地,所以,影响湖北省农地非农化的自然供给主要指湖北省区域内耕地资源的禀赋,即湖北省区域内所拥有的能够决定农地在非农产业部门配置数量的耕地资源。湖北省内耕地资源丰富,其农地非农化过程对农业产能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湖北省区域内耕地资源禀赋对农地非农化起正向推动作用。

经济供给指由于土地利用比较利益的差异以及收益分配机制的差异所造成的农用地在农业部门与非农产业部门的配置的不同。一般来讲,农业用地的比较利益低于建设用地的比较利益,这也推动着农用地向非农产业部门的转移。这种非农化转移产生的收益在中央政府、各级地方政府以及农民之间进行配置,三者分别代表不同的利益主体,这也决定了三者在农地非农化过程中不同的追求目标。中央政府追求资源的合理、可持续发展,将“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作为基本目标;各级地方政府追求在遵循土地利用规划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推动农地非农化以达到增加税收和增多就业机会的目标;作为微观团体的农民主要关注在农地非农化过程中能够得到的直接经济利益,其在农地非农化的收益分配过程中几乎不具有发言权。

1.2影响农地非农化需求因素分析

人类利用土地进行各种生产和消费活动,从而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求。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增长,这种需求变化直接表现为对非农建设用地需求量的增加,这将推动农地非农化的发展。梁进社[5]指出,耕地面积减少主要由建设用地面积增加造成,且建设用地面积与人口存在二元线性关系。因此,理论分析与实证验证表明,人口增加能够推动农地向非农产业部门配置。

沈坤荣[6]指出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投入,而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和资本。对农地非农化来说,要素投入除去劳动力外主要指资本投入,即固定资产的投入。2000-2012年湖北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 082.62亿元,年平均增长88.42%。快速增长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主要用于城市化、工业化建设以及城市扩张,这将加大非农建设用地的需求量。湖北省2000-2012年农地非农化比率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从图2中可以看出湖北省固定资产投资对建设占用耕地具有推动作用。2000-2012年间,湖北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出现两个高峰,即2004年和2009年。在同一时期,建设占用耕地面积增长同时也出现高峰,且两者的变化趋势大体一致。

1.3影响农地非农化制度因素分析

在社会生产中,农用地具有其最基本的生产功能,但在生产之外,合理的、适时有效的农地保护还能充分挖掘农用地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即农用地具有外部经济性。农用地的这种外部经济性主要表现在公共领域,所以,政府制定的相关公共政策必将影响到农用地在非农产业部门的配置。

国家、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来保护耕地资源,干预农用地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产生的外部经济性 。现阶段湖北省对农地非农化的政府管制包括宏观长期耕地资源调控政策和短期政府应对上级管制制定的相应政策。宏观调控耕地资源管制主要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土地用途管制、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等。这些政府管制政策从根本上约束农用地在非农产业部门的配置数量,有效的缓解农地过度非农化。短期应对政策主要指国家为保证耕地资源数量和质量的动态平衡,会越加严格实施耕地资源管制,而在相关管制实施之前,湖北省会通过短期政府行为增加土地储备量。这种短期管制应对行为将会降低宏观调控管制的效率。

土地利用的比较利益主要通过农地在非农产业部门配置过程中产生的土地收益表现。由于土地市场发育不完全以及湖北省政府对土地资源配置的干预,农用地在非农产业部门的配置受市场调控的影响很小,导致非农产业部门的土地价格、土地比较收益过高,这将推动农地向非农产业部门转移。然而,通过提高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影响程度,增加市场价格机制对土地价格的调控,能够有效的控制农地过度非农化的趋势。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土地所有权,土地属国家和农民集体所有。湖北省内农民对集体所有的土地主权意识不明晰,对政府征收土地过程中存在的征地价格、补偿机制不合理现象缺乏问责意思,这将削弱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对土地征收的约束作用,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农地过度非农化现象的产生。明晰的土地产权,能够加强农民集体在征地过程中的话语力度,促使土地征收价格向规划用途地价靠近。董德坤[7]指出,按照土地征收后规划用途的市场价格进行补偿能够有效的约束农地过度非农化。

综上所述,影响农地非农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且各因素对农地非农化的作用方向不同,湖北省区域内耕地资源供给、土地利用在非农产业部门较高的比较利益、政府在土地利益分配中的所占重要比率、人口增加和经济的增长都推动着农地非农化;政府管制的制约性、高效、合理的资源配置效率以及完善、明晰的土地产权对农地非农化具有约束作用。各个因素具体作用方向如表1所示。

2农地非农化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模型及变量定义

在上述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各因素对农地非农化程度的影响。多数学者在研究影响农地非农化影响因素实证分析问题时选择线性回归模型,本文也采用此模型,但由于在研究时序内湖北省内土地产权没有发生很大变化,对农地非农化影响不存在时序上的变化,所以在回归方程中没有选择土地产权这个变量。具体运用的回归模型为:

Yt=F(Rt、Cbt、Lrt、Pdt、FIt、Pct、Apct、LMt)

回归方程为:

式中Yt表示湖北省t年内建设占用耕地面积,t指1995-2012年,Rt指湖北省t年年末耕地资源禀赋,Cbt指湖北省t年土地利用比较效益,Lrt湖北省t土地收益,Pdt指湖北省t年人口总数,FIt湖北省t年固定资产投资,Pct指湖北省政府耕地资源管制,Apct指湖北省短期应对管制,LMt指湖北省t年土地市场化程度,e表示残差。

本文对各个解释变量的定义如表2所示。

3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对相关数据做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处理,模型的拟合优度值R2为0.983,说明模型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但由于自变量回归系数βi不能通过t检验,即模型回归系数在统计学上不具有意义,表明各自变量之间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具体检验数据如表3所示。

为检验各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对模型的各变量进行相关关系检验,由表4可知,只有土地市场化程度与其他影响因素之间的线性关系不显著,其他影响因素诸如耕地资源禀赋、土地利用比较利益、土地有关净收益等等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表明影响建设占用耕地面积的各个因素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这将导致各变量的回归系数值难以确定。针对线性回归中存在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可采用岭回归方法来消除多重共线性对回归模型产生的后果。由岭迹图(图3)可知,当K≥0.8后,岭迹曲线之间不存在相交情况,曲线走向趋于平行。取K=0.8时的岭回归方程为:

Yt=0.071 05Rt+0.118 33Cbt+0.201 12Lrt+0.209 51Pdt+0.183 70FIt-0.0438 6Pct-0.025328Apct-0.114 09LMt+1.017 4×10-15

由岭回归方程可知,耕地资源禀赋、土地利用比较利益与农地非农化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湖北省耕地面积越大,土地利用效益在农业部门与非农产业部门之间的差距越大,其农用地在非农产业部门的配置越多,与文中理论分析吻合。从模型变量回归系数来看,省内土地有关净收益、总人口数量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对农地非农化的影响最显著,说明三者的增长幅度对农地非农化起最大的正向推动作用。理论分析中耕地资源相关保护政策和政府的短期应对以及土地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能够约束农地过度非农化,与岭回归结果相符,但政府耕地资源管制和短期应对管制与农地非农化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不显著,而土地市场化程度与农地非农化之间存在较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著,因此通过调节土地资源在市场中的配置能够缓解省内农地过度非农化情况。

4小结与讨论

由上述分析可知,耕地资源禀赋、土地利用比较利益、土地有关净收益、省内总人口、固定资产投资等影响因素对农地非农化起主要推动作用,从这些因素的主要作用方式看,湖北省农地非农化表现为需求和利益驱动型,这是由湖北省当前的经济高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具体情况决定的。从各变量的回归系数看,湖北省耕地资源禀赋是推动农用地向非农产业部门配置的基础性因素。从影响农地非农化的制度因素看,政府耕地资源管制和短期应对管制并没有对农地非农化起重要的约束作用,这说明在湖北省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可能存在政府失灵的情况[8,9]。

结合湖北省农地非农化现状以及上述分析的结果,对农地非农化过程和存在的过度非农化现象提出以下推论:①土地自然供给存在较强的刚性的事实决定耕地资源禀赋对农地非农化的基础性影响,因此,湖北省在调控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应跳离变更耕地资源的维度,在遵循保护耕地质量不降低、数量不减少原则的基础上调控经济供给影响因素对农地非农化的推动作用。②从湖北省固定资产投资农地非农化的相关关系和农用地利用的比较利益以及国有土地供给中获取土地收益三方面看,伴随经济发展,省内固定资产投资将逐步增加,农用地在非农产业部门利用的比较利益高于农业部门的事实,政府在土地供给中所占利益的重要比率都促进农地非农化过程进一步加快,所以在未来一段时期,湖北省内农地非农化速度将会加快。③从耕地资源保护与抑制农地过度非农化制度看,加大制度在农地非农化中的作用,解决政府失灵问题是协调保护耕地与发展经济之间的矛盾的关键。首先,加大湖北省耕地资源管制的实施力度,在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框架下提出适应本省调控农地非农化的相应措施,加强政策的机动性。其次,提高土地市场化程度。2000-2011年间湖北省国有土地供应中土地出让比例程上升趋势,其中2004年出让比例高达86.94%,湖北省土地出让基本实现市场化配置,但仍有部分土地以划拨的方式供应,为全面提高省内土地市场化程度,加大其对农地过度非农化的约束作用,应逐步缩小划拨土地供应比例。最后,完善土地产权。明晰湖北省内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和国有土地产权收益在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分配,增强农民在集体土地所有权变更中的参与积极性,实现农民土地产权利益在土地收益中的公平分配。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贾生华,张宏斌.中国农地非农化过程与机制实证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2] 蔡运龙.中国农村转型与耕地保护机制[J].地理科学,2001,21(1):1-6.

[3] ANDERS S, HAVARD S. Economic growth and land-use changes: The declining amount of wilderness land in Norway[J].Ecological Economics,2001,37:289-301.

[4] 刘建平.工业化过程中的农业比较利益偏低原因分析及其评价[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7(2):34-38.

[5] 梁进社.中国建设用地省际分布的统计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2,17(2):196-200.

[6] 沈坤荣.体质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增长[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7] 董德坤,朱道林,王霞.农地非农化的外部性分析[J].经济问题,2004(4):55-57.

[8] 曲福田,陈江龙,陈雯.农地非农化经济驱动机制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J].自然资源报,2005(2):231-241.

[9] 谭荣,曲福田.现阶段农地非农化配置方式效率损失及农地过度性损失[J].中国土地科学,2006(6):3-8.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