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奶牛重大疫病的检疫与防疫规程

2022-06-09

关静

(黑龙江省绥滨县畜牧兽医局156200)

1规范性引用文件

奶牛重大疫病的规范性引用文件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农医发2005年第2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病死及死因不明动物处置办法》,国务院令第55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16548-2006),农业部令2010年第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检疫管理办法》。

2奶牛疫病的检疫

随着我国奶牛业的蓬勃发展,奶牛疫病的检疫技术至关重要。做好奶牛疫病的检疫工作,对奶牛群体的稳定、健康发展和优质奶源的保证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就奶牛的综合检疫技术做如下论述。

2.1临床检查法

临床检查时诊断奶牛疫病最早是利用人的感官或借助一些简单的器械,直接对奶牛外貌、动态、排泄物等进行检查。临床检查可分为群体检查和个体检查。群体检查是检疫较大动物群时采取的方法,主要从奶牛静、动、进食3个方面进行观察,判断是病牛还是健康牛,剔出病牛和可疑病牛。经群体检查剔出的病牛或可疑牛都要进行个体检查。首先鉴别患病奶牛是患传染病还是普通病,并且要尽量确诊为何种病。不能确诊时,有的可以进行解剖检查或将病料送实验室检查,以便确诊。

2.2流行病学调查

流行病学调查通常在临床诊断过程中进行,主要了解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奶牛的情况。包括当地和近邻地区过去和现在发生疫病的情况,有无从外地引进奶牛及其产品。疫区动物的管理情况、牛群的流动情况、饲料、饮水来源、同圈舍奶牛发病情况、病死畜处理情况。当地动物免疫接种情况,发病奶牛的年龄、疫病的病程经过、治疗的方法等。

2.3病理学检查

病理学检查可分为大体剖检和病理组织学检查。一些疫病在临床上表现并不典型,但在尸体剖检时可能会观察到特征性变化,可帮助检疫人员做 出正确判断。对肉眼看不清楚或疑难疫病,可酌情采取病料送实验室作组织切片,在显微镜下检查,观察其部位的组织病理变化,以帮助诊断。

2.4病原学检查

利用兽医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方法,检查奶牛疫病的病原体,这是诊断奶牛疫病的一种比较可靠的诊断方法。病料的采集:采集病料力求新鲜,最好能在濒死时或死亡数小时以内采取。用具器皿应严格消毒,尽量减少杂菌污染。通常可根据疑似病的类型和特性来决定采取哪些器官和组织的病料。原则上要求采取病原微生物含量多、病变明显的部位,同时易于采取、保存和运送。如果剖检时难于判断是何种疫病时,应全面取材,如血液、肝、脾、肺、肾、淋巴结等,同时主要采取带有病变的部位。 病料涂片检查:通常采集显著病变的不同组织器官和不同部位的病料做涂片,进行染色镜检。

3防疫管理制度

防疫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牧场出入口防疫制度、人员防护管理制度、牛群防疫管理制度、其他防疫管理制度。

3.1牧场出入口防疫制度

将《牧场出入口防疫制度》在牧场出人口进行公示,进场人员必须按要求执行。牧场所有出入口有人守卫或上锁,在无车辆人员进出时牧场保安必须保证牧场大门关闭。所有进入牧场的外来人员必须经许可后方可进入生产区并登记。所有车辆进出时都要经过消毒池,消毒水正常情况下24小时更换1次,车辆过多的情况下增加更换次数。保证消毒液的有效浓度,苛性钠1∶50。液面高度保持15厘米以上,并需填写消毒池药物更换记录。任何非牧场车辆必须经审批后方可进入生产区。草料运输车辆及其他去载物车辆经过消毒池后用1%过氧乙酸溶液对车轮、车体喷雾消毒。如车辆来自疫区或其他牧场,需对所载物品喷雾消毒,司机不得随意下车。非牧场人员必须经审批后方可进入生产区,消毒、更衣后方可进场。人员进出生产区时要经消毒室洗澡消毒,一次更衣室与二次更衣室衣物、鞋不得混穿,工作服和任何防护用品不得带出生产区。进入生产区后必须正确佩戴防护用具。任何来自其他牧场的动物、原料、乳类、肉类、用过的畜牧设备、工作服、靴子等都不允许带入牧场。

3.2员工防护管理制度

员工入职前必须经过体检及布鲁氏菌病检测,持健康证及布鲁氏菌病检疫证明上岗。员工每年进行1次全面体检,布鲁氏菌病检测每年不少于2次。员工进牧场工作时必须正确佩戴防护用具,兽医人员对牛进行免疫、手术、修蹄、产后护理、挤奶及助产时必须佩戴护镜。工作服进行洗涤时须加入有效消毒液(新洁尔灭或氯消毒剂)消毒。禁止在生产区内吸烟、吃东西。对新入职的员工进行岗前防疫知识培训,对老员工定期培训,强化员工的防护意识。

3.3牛群防疫管理制度

免疫疫苗种类及计划:口蹄疫O型、亚洲Ⅰ型二价灭活疫苗,全群每年3~4次。口蹄疫A型灭活疫苗,全群每年3~4次。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性腹泻-副流感-呼吸道合胞体病毒和睡眠嗜血杆菌(HS)灭活疫苗,按疫苗要求安排免疫计划。梭菌疫苗,按疫苗要求安排免疫计划。炭疽疫苗,按疫苗要求安排免疫计划。流行热疫苗,视流行情况,每年4、5月份免疫。牛轮状病毒-冠状病毒灭活苗-大肠杆菌灭活苗,免疫干奶牛。气肿疽梭菌疫苗,视流行情况,按疫苗要求安排免疫计划。布鲁氏菌病流行区域,按照当地兽医部门要求,严格检疫,有必要的情况下,选择疫苗免疫。《生物制品制造与检验规程》中规定3种布病疫苗(M5,A19、S2)均可用于免疫牛,M5与S2分别专于羊和猪的免疫毫无争议,是否适用于牛尚有争议。A19疫苗如为国际通用S19株,可用于牛的免疫。

免疫注意事项:疫苗选用及保存。选用国家指定的正规疫苗生产厂家生产的疫苗,禁用过期、变质、瓶塞损坏开裂、保存条件不符合要求的疫苗。检查合格的灭活疫苗2~8℃保存,定期检查冰柜温度。免疫前准备工作。确定疫苗接种牛群:免疫当天把符合免疫的牛只耳号筛选后打印出来,严格按耳号对牛免疫。人员安排:兽医为主、其他人员辅助。物料:5%碘酊棉、75%酒精棉、肾上腺素、连续注射器、针头(皮下注射时应用16×15号的针头,肌肉注射时用16×25号的针头)、保温箱及冰袋。口蹄疫疫苗免疫,首免后28天加强免疫,加强免疫后28天随机采样,检测抗体效价。免疫操作。消毒:注射部位酒精消毒,每接种1头牛更换1个针头。保定:接种疫苗时控牛时间不能超过2小时,疫苗接种后观察过敏反应。疫苗携带:使用便利保温箱携带疫苗,保温箱内温度符合疫苗保存条件。应严格按疫苗说明书接种,开封后和稀释过的疫苗应当天用完,用不完的疫苗作焚烧处理。病牛不接种疫苗,需做好记录,待康复后补免。过敏观察:接种当天对免疫过的牛群巡栏2~3次,随身携带肾上腺素和注射器,检查有无过敏反应。出现过敏反应的牛,立即肌内或静脉注射肾上腺素5~10毫升,并观察治疗效果。接种用过的针头、疫苗空瓶、破损注射器、手套等都要做集中收集,集中处理,不得随意丢弃。信息录入:做好记录并录入管理系统。

牛舍消毒:泌乳牛去奶厅挤奶期间,及时清理卧床上的粪污、恶露、胎衣碎片,收集早产胎儿、胎衣进行无害化处理。每天对牛舍进行2次喷雾消毒,消毒药有过氧乙酸、碘制剂消毒液、复合亚氯酸钠、熟化生石灰,按说明配比,并填写牧场消毒记录。

4防治措施

检疫在未进行过检疫的牛群以及结核阳性反应的检出率在3%以上的牛群中,用结核菌素皮内注射并结合点眼的方法进行检疫。每年进行4次以上。隔离凡检出的结核阳性反应牛应立即隔离。根据检疫的结果,将牛群分为健康牛群、假定健康牛群及阳性隔离牛群。假定健康牛群执行防疫制度,每年进行4次检疫,直到没有阳性牛出现为止。阳性隔离牛最好屠宰,病牛肉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消毒每年春秋两季进行定期消毒,畜舍、饲槽、饲养用具、牛栏、牛床、天棚、舍内地面、粪尿沟及墙壁等用5%来苏尔或3%苛性钠溶液消毒,在消毒后2~6小时用清水冲洗后再使用。运动场清扫后用20%石灰乳或2%苛性钠溶液消毒。畜舍出入口处应设置永久性消毒设备,内盛5%来苏尔溶液或3%苛性钠溶液,进行出入消毒。每当牛群检出阳性牛时,在隔离阳性牛的同时,进行1次临时消毒,方法同定期消毒。粪、尿应堆放于距离畜舍较远的地方,外用泥土封闭,经过发酵后利用。

阳性隔离牛群应设置专用的产房。设立犊牛站,应远离阳性隔离牛群1千米以外,派专人饲养管理。犊牛出生后用3%~5%来苏尔溶液全身消毒,擦干后送犊牛站饲养。犊牛出生后应喂健康牛的初乳,5~7天后喂健康牛奶或消毒牛奶。犊牛在犊牛站期间的检疫。第1次于出生后20~30天,第2次于出生后90~120天,第3次于出生后160~180天。犊牛进站前及转群后各进行1次消毒,在犊牛站饲养期间,伴随每次检疫后各进行1次消毒。犊牛站应制定饲养管理、防疫、检疫、消毒等各项制度,使犊牛健康成长。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