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探索高校安全教育新路径

2022-06-09

【摘 要】2016 年大学生被网络诈骗事件频发,暴露了当代大学生对安全认知的缺失。导致安全认知缺失的主要原因在于长期以来教育理念的缺陷以及安全教育的不足。从大学生频频被网络诈骗来看,当前大学安全教育的缺失和不足俨然已成为高校教育面临的严峻形势和挑战。本文认为探索高校安全教育新路径迫在眉睫。面对新形势新问题,高校应转变教育理念,把安全管理转变为安全服务。高校应做好“四个相结合”,即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相结合、校园安全教育和学生安全教育相结合、传统安全教育和非传统安全教育相结合、学校安全教育和学生个体安全教育相结合,是弥补校园安全教育缺失、实现安全教育制度化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网络诈骗 安全教育 教育缺失

2016 年大学生被网络诈骗的事件频频发生:南京某大学新生遭遇电信诈骗,得知学费被骗后突发心脏病身亡;山东大二某学生遭遇诈骗自杀;广东某大学遭遇诈骗跳海自杀;某市一大学生江某网络求职被骗现金6000 多元;福建某大学生大二李某收到冒充警察的恐吓电话、短信被骗;某大学四年级学生谢某上网收到中奖信息,点击并填写信息,之后被恐吓多次转账6 万余元。2016 年大学生被网络诈骗事件,一件件触目惊心的案件的发生,发了政府、学校、家庭、专家的高度关注以及引起社会各大媒体的热议和讨论。这类事件成为公共安全领域关注的新情况新问题,同时拷问着高校安全教育的缺失。

一、大学生被网络诈骗事件频发的原因

大学生被网络诈骗事件,作为个案也许是偶然因素所致,但是偶然中包含必然。频频发生此类针对大学生的网络诈骗事件,说明大学生的安全教育的确存在缺失。

( 一) 网络诈骗事件频发反映社会公共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我国逐步进入高风险社会。现代社会的风险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空间以及每个个体的安全。当前,我国正处于政治经济转型的关键期,各种社会矛盾日益突显,例如:贫富分化、权力异化、发展失衡、价值冲突、信仰缺失等,诱发了违法犯罪;互联网客观上给违法犯罪提供了便利和条件。社会环境日益复杂,违法犯罪活动日趋严重,新的犯罪主体和类型日趋涌现,公共安全面临越来越多难以预见的挑战和风险。

( 二) 被网络诈骗事件频发也反映大学生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的缺乏

诚然,大学生被网络诈骗事件的频发与社会公共安全大有关系,更与大学生防范意识的缺乏有紧密联系。90 后、00 后多为独生子女,思想较单纯、社会经验不足、缺乏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缺乏对各种安全隐患应有的重视和警惕,上述是大学生被网络诈骗事件发生的深层原因。在某种程度上,透视出当前大学安全教育的缺失和不足。

二、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缺失和不足

当前社会处于转型关键期,各种社会矛盾激化、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当代大学生承担挫折的能力也在下降。学生作为电信诈骗案件发生的高危人群,电信诈骗已经开始威胁当代学生的生命安全,加强对大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已经刻不容缓。[1] 大学生成为电信诈骗案件的侵害的对象,令人痛心,不得不使人深思。归根结底,是传统教育的缺陷和安全教育的缺失所致。

( 一) 传统教育的缺陷导致学生行为的缺陷

大学生被网络诈骗事件频发反映出高校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及教育模式存在某些缺陷。不放手的教育导致孩子独立性不够用,不能独立地面对社会。90 后、00 后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依赖父母,在校依赖老师,不放手,不让孩子自立、独立地去面对社会,过度的“溺爱”导致孩子们缺少认识社会的机会,导致面对危险时缺乏经验。“唯分数论”的教育使学生无力面对社会风险。应试教育下的学生,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只需死记硬背老师提供的答案或者书本的标准答案进行考试,成为一个考试机器,顺利通过高考的独木桥,成为高考“状元”。这是一定意义上的成功,是给父母和家人挣面子的机会,是当前学生大军的必经之路。为了考高分,学生变成一个不会思考的考试机器,被考试异化。这样的教育束缚了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束缚了孩子的创新力、想象力及应变力。这样的教育,必然使孩子注重的只有分数,成为有缺陷的“人”,丧失了教育的本质。

(二)安全教育的缺失导致悲剧事件的发生

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严重不足,是大学生被网络诈骗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大学生缺少安全知识、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技能、未养成安全行为习惯是悲剧发生的深层原因。近年来各类学校越来越重视安全教育,但事实证明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仍显不足。部分大学生存在侥幸心理,天真地认为媒体报道的发生在其他人身上的危险或侵害,不可能那么巧的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当前教育体系中,缺乏系统的安全常识教育。大学生缺乏最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安全防范知识、安全防范技能。大学生普遍没有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日常行为自觉或不自觉的使自己陷入危险境地。例如,不要轻信陌生人;不要把自己的真实信息随意给陌生人;不要看没车来就闯红灯;不要通过手机摇一摇等方式交朋友。在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官方微博中提醒:女性在外,切记不坐黑车、不与不认识的人拼车,夜晚打车记牢车牌,电话告诉家人。[2] 这是一种警示,更是一种安全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新路径

安全问题是社会和学校都十分关注和高度重视的问题,但是当前高校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从大学生屡屡成为被网络诈骗的对象可以看出,当前高校安全教育的缺失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严峻形势和挑战。高校应尽快把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校园安全和学生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学校安全教育和学生个人安全教育等方面有效结合,才是弥补校园安全教育缺失、实现安全教育制度化的当务之急。

(一)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相结合

目前,部分高校仍然没有转变教育观念,仍是重安全管理而轻安全教育的理念模式。高校通过相关职能部门制定安全管理规章,学工部门、保卫部门等管理部门通过检查、监督等行政权力手段来管理校园的公共安全。现有的安全管理规章本身存在滞后性,加上高校职能部门存在一定的官僚性,进而安全问题归根到底也反映了管理的问题。当前有些地区教育部门要求安全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落实学分”。例如福建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17 年学校综治安全工作要点的通知中要求“ 抓好日常安全教育。继续推进综治安全法规知识进校园进课堂,确保各级各类学校每学年开设不少于12 课时安全教育课程,其中每学期开学第一周和寒暑假前一周安排一节安全教育课。”[3] 这是一种很好的做法。把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相结合,安全教育才能很好的被落实。有些高校并未把安全教育纳入到高等教育体系、未列入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没有成为教学内容,也没有正规教材和专职教师。这种现状也不可避免地把安全教育置于高校教育体系之外,停留于文件通知中、领导讲话、讲座、报告中,流于形式。因此,要改变高校安全教育缺失的现状,必须将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相结合,必须将安全教育纳入到现有的教育体系中,纳入到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必修课。大学生通过修安全教育这门课的学分,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培养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训练安全技能,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提高大学生的安全素养。

(二)校园安全和学生安全相结合

当前,部分高校安全管理部门把工作重心放在校园安全稳定上,一切为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安全稳定是学校发展的前提”。这是没有错的,安全管理的直接目的是校园安全,校园安全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安全教育。简单把安全教育等同于校园安全教育是安全管理认知上的一个误区,因为这对学生安全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忽视。近几年教育系统每年在评定“平安校园”,各级学校也都使出浑身解数争创“平安校园”。然而高校创建了平安校园,也并不代表学生个体安全,也不代表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能力有所提高。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加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大学生与外界社会的交往越来越多,接触到不安全的因素越来越多,遇到安全风险日益上升,因此安全教育不能仅局限于校园及周边的安全,也扩展到整个社会公共空间。而只有提高学生个人安全素养,才能提高抵抗外来风险的概率。因此,要改变高校安全教育缺失的现状,必须将校园安全和学生安全相结合,必须把宏观层面上学校争创“平安校园”和在微观层面上带动作为个体的学生安全素养的提升相结合。将安全教育的对象从校园安全扩展到学生安全,才能保证校园安全和学生个体的安全。

(三)传统安全教育和非传统安全教育相结合

部分高校的安全教育还局限于传统安全领域,例如洪水、暴雨等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火灾事故、人身财产损失等传统安全教育内容。大学生的关爱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性教育、网络安全教育等一直不被重视,甚至忽视。在当前的高风险社会下,传统领域下固有的常态问题,以及新环境下出现大量的网络安全问题、生命教育问题、心理健康问题、暴力恐怖事件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在威胁着社会公共安全。随着非传统安全因素的急剧增多,公共安全教育涉及的内容变得更加宽泛。当前大学生面临着更加复杂而多变的外部环境,高校安全教育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下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学生对安全知识的迫切需求。因此,要改变高校安全教育缺失的现状,必须将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相结合,对学生进行传统安全教育的基础上,要加之对大学生进行非传统安全教育,让大学生对风险社会背景下公共安全形势、社会治安形势有切实的直观体验和理性认识。[4] 只有大学生具备面对复杂环境时的辨识度,具备的非传统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才能减少悲剧的发生。

(四)学校安全教育和学生个人安全教育相结合

近些年,教育部门、高校安全管理部门开展一系列的安全教育活动,例如组织开展安全教育日、安全生产月、学校安全教育周、食品安全宣传周、交通安全周、5.12 防灾减灾日、11.9 消防宣传日、安全知识网络竞赛活动等安全宣传主题教育活动,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要把安全教育内容真正内化为学生个体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要发挥个体主动性。因此要改变高校安全教育缺失的现状,应该把学校安全教育和学生个人安全教育相结合,发挥学生主动学习安全知识的能动性,提高自我防骗意识,提高安全意识,主动训练和提高安全技能,把安全教育融入到自己的学习、生活、社会活动中,把“等靠要”的学习方式变成主动“涉猎”的学习方式。大学生应该意识到安全教育归根到底是自己的事情,不能仅仅依靠社会、依靠学校。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减少不法侵害发生,避免悲剧重演的根本方法。

参考文献:

[1] 董银苹, 韩洪文. 论当前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创新——基于高校学生电信诈骗受害问题的思考[J].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0).

[2] 杨锋. 女大学生搭黑车遭囚禁性虐[N]. 新京报,2014-08-26 .

[3]http://www.fjedu.gov.cn/html/xxgk/ghjh /2017/03/14/6d0ae57a-45ab-47d6-b702-6135f390b7a3.html[Z].

[4] 马振超. 从女大学生失联看当前大学公共安全教育的缺失[J].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5(1).

(作者单位:福建江夏学院)

作者简介:杨慧,女,山东阳谷人,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高校教育管理。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