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新趋势

2022-06-08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我国区域经济必须做出调整和改革,从而在全球化趋势下更多地受益。本文运用地缘理论及方法,研究了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新趋势,以期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推动我国可持续的经济全球化进程。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区域经济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298(2017)12(a)-140-02


  经济全球化是当前世界经济的主要趋势,是一个历史和客观的过程。在科技、市场经济和跨国公司快速发展的作用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自由流通,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关国际规则随之形成并不断完善。在这样的趋势下,世界各国在经济全球化中表现出不同的受益程度,这说明世界各国在全球化趋势下必须进行相应调整,才能成为大赢家。


  1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催生了各国相互联通、依存的世界性大市場。面对全球化的风险,我国积极思考如何通过合作迎接挑战推动经济发展,并且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绩。与之相对的是,发达国家面对以中国为首的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和竞争,彼此强强联合以谋求制定新国际贸易规则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巩固发达国家在全球经济秩序中的主导地位。就目前而言,发达经济体已经渐渐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阻碍,而以中国为首的新兴经济体则积极融入并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迅速,已经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因此得到了极大改变,积极推进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的建设、地区性融资平台的搭建,推动亚洲及世界范围的区域合作,提高竞争力。2013年、2015年以及2017年,都在当年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发表关于经济全球化问题的演讲。指出,世界各国是命运共同体,并且应该牢固树立这种意识,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互通合作,推动亚洲和世界发展。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将充分利用机遇,合作应对挑战。


  2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新趋势


  近年来,我国积极参与亚洲区域经济合作,并推进与其他地区和国家的开放合作,倡导并推动自由贸易,加强同各国的双向投资。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和全球化经济的共同发展,本文从地缘角度研究了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新趋势,包括地缘战略视角、地缘位置、战略布局以及战略目标。


  2.1地缘战略视角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地缘战略构想应当基于中国位于欧亚大陆东部和陆海相兼的地缘特征而提出。近20年来,世界形势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发生很大程度的改变。自由贸易与投资的发展下,世界各国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使传统海陆分界和地缘政治分割不复存在,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因此,我国的地缘战略视角应当由传统的海陆控制转向海陆开放,以区域间各国的互利合作为基调,以实现合作共赢为目标,与各国和谐发展、共同繁荣。


  2.2地缘位置


  我国具有海陆相结合的地缘位置特征。从陆缘环境来说,我国位于欧亚大陆东部。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强大的基础建设能力使陆上交通的潜力得到极大开发。因此,我国有能力以“丝绸之路”为蓝图,充分发挥强大基础建设能力的优势,通过建设欧亚高铁、中亚高铁等,打造欧亚大陆互联互通的交通网络,降低运输成本。


  从海缘环境来说,我国位于太平洋西海岸,具有长达1.8万多公里的大陆海岸线以及超过1.4万公里的岛屿岸线。我国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必须要利用好海缘环境的优势,以互利共赢的方式与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国家合作发展,共同繁荣。


  2.3地缘战略布局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我国应当从多个层次打造良好的地缘环境,从而打下区域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本文主要从国内、区域和全球三个层次进行研究探讨,提出打造我国良好地缘环境的途径。


  2.3.1国内均衡发展


  我国经济自改革开放后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在协调、平衡以及可持续方面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具有地理环境、交通设施、政策支持等各方面的巨大优势,经济发展方面远超中西部地区。在产业发展方面,我国第一、三产业发展不足,产业发展严重不平衡。因此,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首先要解决国内的问题。我国应当加强内部的交流联系,连接国内各城市节点,建立起互通合作的经济网,最终形成开放统一的全国性大市场。在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合作方面,可以进行产业的梯度转移,将东部地区的发展项目交由西部地区的企业承接,以此拉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2.3.2促进区域一体化建设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我国的经济合作方包括世界各发达国家以及广大发展中国家,各国间在经济结构、资源储备、贸易结构优势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及互补性。就目前来看,中韩自贸区、中国—东盟自贸区、TPP等多个经贸协议共存于整个亚太地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同时也成为贸易规则间的竞争和冲突的缘由。因此,我国应当以互联互通为理念,倡导地区合作以整体利益为重,促进区域一体化建设,从而实现各国互利共赢。


  2.3.3推进全球经济治理


  在美国金融危机导致的全球经济整体低迷的大环境下,我国经济发展也受到了影响。在全球经济增长缓慢的背景下,我国作为目前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出口大国、第一贸易大国、第三投资大国、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作为全球负责任大国,应该承担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责任。因此,我国应当通过为合作国家和地区提供公共产品这种开放多元的方式,促进世界经济发展,推动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在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中,对接彼此的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共同创造利益、承担责任。


  2.4地缘战略目标


  我国的地缘战略目标,应当坚持开放合作、和谐包容、市场运作和互利共赢的方针,积极拓展地缘经济发展的新空间,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同时构建跨欧亚大陆经济圈。


  2.4.1拓展地缘经济发展空间


  我国地处东亚,许多周边邻国的交通运输、工业、科技和基础设施建设都相对落后。我国应当扩大产能合作,拓展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空间,在合作共赢理念下推进对外开放进程,与各国广泛开展合作,把中国方案转化为世界方案,进而带动周边邻国共同发展和世界的发展。


  2.4.2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


  我国应当通过加快建设高标准的自贸区网络,促进贸易投资的自由化和便利化,进而构建我国开放型经济体系。


  我国开放型经济体系包括开放的领域、行业以及开放方式、空间配置等方面的要求。我国要进一步拓展贸易伙伴关系,除了进口商品、服务外,还要与世界共同分享我国市场红利;要统筹进出口贸易,保障国际收支平衡;要协调沿海与内地开放、边境地区与沿海地区开放等开放政策,进一步扩大开放;要提高抵御国际金融风险的能力,保障国家能源资源、粮食食品安全等。


  2.4.3构建跨欧亚大陆经济圈


  我国应当利用自身的地缘优势,连接东亚和欧洲市场,构建跨欧亚大陆经济圈。我国可以凭借技术优势,在核能、高铁、航天等领域与欧亚各国及地区开展广泛合作,使欧亚各国在市场准入、技术标准等方面降低对我国的限制要求,使企业投资更加便利,从而促进跨欧亚大陆经济圈的形成。我国具有海陆复合的地缘优势,通過高铁建设以及大型港口建设,充分利用我国地缘优势,打造水陆衔接的全球物流体系,从而为构建跨欧亚大陆经济圈提供支持。


  综上所述,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必须主动拓展地缘经济发展空间,应对挑战;统筹国际国内,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构建跨欧亚大陆经济圈,更广泛地建立和发展经济合作伙伴关系。


  3结语


  总之,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如何推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的紧要问题。本文基于中国独特的地缘位置,就今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向进行探讨研究,从地缘战略视角、地缘位置、战略布局以及战略目标等方面,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新趋势进行多方位的构想,以期促进我国及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与繁荣,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参考文献 

  [1] 任亮.博鳌论坛2017年年会:关注“一带一路”等四大主题[J].中国商界,2017(04). 

  [2] 钟飞腾.“一带一路”、新型全球化与大国关系[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7,34(03). 

  [3] 贺平,陆诗怡.中日经济外交的区域权执相争:分径与合流[J].日本学刊,2017(02). 

    作者:邹元婷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