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公共政策视角下的中国人口老龄化研究

2022-06-08

张馨婷

(大连理工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4)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条件的改善,人口老龄化这个词对于现代人并不陌生,老年人的增多给经济发展带来多种多样的问题,因此人口老龄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所以为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以公共政策的视角来审视人口老龄化问题,以便构建一个清晰地框架,促使人口老龄化在多角度多层次推动社会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公共政策;中国;人口老龄化

随着人口的变迁,我国人口老龄化一直在飞速进展,一如当年的“婴儿潮”,在政府下令计划生育之后得以解决。随后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阶段与逐渐显现。现今社会我国的家庭结构都处于,四个老人,两个青年人加上一个孩子,这种状态还在持续发展。中国的老年人在退休之后,对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的需求大大增加,但是我国仍处于发展中国家,各方面条件和发达国家相比都显得有些不足,因此,我国应该在自身的角度展开探索,在公共政策视角下对于人口老龄化采取一定措施。

1 我国目前人口老龄化现状

(1)纵观全球,我国是人口第一大国,可是我国老年人口却在不断的增加,据统计2013年我国老年人口比例将超过29%,人口的老龄化主要是由于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还有计划生育政策对于我国家庭基本结构的改变。通常我国把60到70岁之间的老人称为低龄的老年人口,而70到80岁的则称为中龄的老年人口,80岁以上则是高领的老年人口。从年龄段的分布来看,部分低龄老年人口还存在一定的劳动力,但是中龄和高领老年人口相对来说劳动力的比例就非常低。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我国人口老龄化情况也越来越严重。

(2)随着卫生条件、医疗技术的改善,社会发展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种种原因导致人口的死亡率大大降低,这也就出现了人口老龄化。此外,在我国人口总数直线上升的时期,政府提出了计划生育政策,这就导致我国新生儿逐渐减少,但是老人数量却一直在增加。随之也就出现了人口老龄化问题出现。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未来很长的时间里,我国人口老龄化状态会越来越严重,这也会随之变成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并且会阻碍我国经济、文化、企业的发展,因此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亟待解决[1]。

(3) 我国人口老龄化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还没有富裕,人就先衰老了,这也就导致很大一部分老人在丧失劳动力的时候,存款不足够给自己养老,这个结果增加了一部分儿女的压力,在工作和做家务的同时,要赡养老人,加上老人孙辈的孩子,夹在中间的年轻人就要负担起抚养三代人的任务。另一部分儿女没有时间或是不想赡养老人,老人被送去养老院,这也在某方面增加了儿女的经济压力,并且导致老人心理上情况不乐观,这样看来人口老龄化会也导致我国社会压力变大。

2 我国人口老龄化形成的原因

(1) 人口老龄化产生的原因其是有很多,首先我国的计划生育改变了以前大家庭的状况,计划生育以前很少出现独生子女家庭,最少都是两三个孩子,包括那时候的经济水平和医疗技术都不如现在的先进,所以那时的社会家庭情况,明显就是孩子很多,而有很大部分家庭为了养活孩子,父辈母辈辛苦一辈子,还没等到退休的年纪,身体已经垮了,但是由于医疗技术有限,所以那时候人口老龄化问题并没有出现,总是有一批新鲜的血液不断涌现。但是随着改革开放之后计划生育的盛行,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父母相对压力变小,因此老龄化问题也就随之加重[2]。

(2)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各个方面和以前相比都有很大的进步,在人口老龄化问题上就可以看出我国医疗水平一直出于逐步发展阶段,因为在前些年很多疾病无法治疗的时候,很多老年人因为经济和科技原因不得不放弃对病症的治疗,但是现在社会发展到今天的水平,几乎没有什么疾病是无法控制的,因此我国人口平均存活年限也在上涨。

(3) 我国对于老年人的管理和养老条件越来越好,大部分老人都有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并且随着人们的认识和知识面的增多,人们越来越注重身体健康,很多老人会每年定期检查身体,发现疾病马上治疗,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人口与老龄化增长速度[3]。

3 公共政策视角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一个自然现象,这一现象持续发展的化就会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问题,因此需要作出及时的反应和应对措施,来改变人口老龄化现象。

(1) 从计划生育实施以来,人们都普遍认为只要我国人口出现问题,就要从调整人口政策入手,这是不正确的方法,因为“婴儿潮”和“老人潮”是不一样的,所以解决的方法和手段也不能完全相同。老龄化还有一方面是人类寿命等自然原因,因此仅仅依靠政府出台的政策是无法解决的。

(2) 人口老龄化不能仅仅依靠政策去改变,应该调整人口基本结构,合理安排制度,并且调整老龄化人口和制度之间的工作。其是人口老龄化问题在另一方面也是社会中经济、文化、政策的问题,因此要着手协调各个方面。

(3) 造成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在另一方面看是因为老年人在一定程度上无法给社会创造价值,有些甚至无法自己生活,因此社会压力大,负担重。所以想要解决这一问题,也不能仅仅在老年人身上下手,因为当今社会一部分老年人身体状况不佳,也是因为年轻时候没有注意保养,所以从年轻人着手,让这一代人重视健康问题,这样到了晚年,才有好的身体为社会做贡献[4]。

(4) 随着及划生育的展开,我国传统的几世同堂家庭结构已经不复存在,现在大多数都是一个孩子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有些家庭甚至还有更上一辈的老年人。也是社会风气的改变,导致现在结婚的子女都不会和父母同住,父母无人赡养的比例大大增加,而且由于计划生育每个家庭都没有那么多孩子,空巢老人的数量越来越多,这样就需要更多的养老院和老年护理站。但是对于没有经济实力的老人,都是选择一个人或者两个人居住,长期下去,随着年龄的增长,这都是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的主要原因。

(5) 调整人口老龄化这一结构,也可以适当的推出适合老年人的就业方向,是老年人为社会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并且减轻年轻人和社会的压力,是老年人看到自身的发展前景和价值,并且老年人在社会经验和人生阅历上有着年轻人无法超越的优势,公共政策应该在一定条件下引导老年人进入适合其工作的岗位,同时避免与年轻人展开竞争,并且鼓励推迟部分身体状况较好的老年人的退休时间,发挥出其最大的优势,这样一来不仅创造出老年人在社会上的价值,更减轻了社会负担和压力,改善了人口老龄化问题[5]。

4 结 语

综上所述,我国是目前世界人口大国,自从计划生育政策开始实施,中国的家庭结构都在发生改变,所以人口老龄化问题无法避免,其是人口老龄化问题自身并不会给社会带来特别大的影响。但是若没有很好的控制这一问题,也会给社会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国家和社会要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财务相应政策,为社会发展带来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王爱华.新时期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困境与出路——基于城镇化视角的再审视[J].经济问题探索,2012(12):91-96.

[2]杜本峰,戚晶晶.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回顾与展望——基于公共政策周期理论视角分析[J].西北人口,2011(03):1-10.

[3]蒋诗泉.基于灰色理论的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3):133-139+156.

[4]王增文.人口迁移、生育率及人口稳定状态的老龄化问题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10):114-120.

[5]莫龙.人口老龄化对中国人口发展战略的制约及对策[J].人口与发展,2013(01):52-63.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