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探索苏南小城镇建设新模式

2022-06-08

张海燕

(沙洲职业工学院经济管理系,江苏张家港215600)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柴剑锋,毛泽东人口分布思想研究,毛泽东思想研究,2008.3。,这就意味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必须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走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之路。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只发展几个大城市,而是需要发展更多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形成城镇群。人民网,学习十七大报告 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小城镇的发展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中国城镇化建设中起步较早,发展较为成熟的苏南地区城镇化模式的研究,以期寻找苏南小城镇建设新模式。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小城镇;苏南模式;城镇化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5.231

1城镇化的含义

所谓城镇化,就是一个城镇的人口和资源由农村向城镇集中的过程,是农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不断现代化的过程,是人类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城镇化是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工业化和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两大主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主导方向和核心战略。工业化和城镇化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经济支撑,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空间依托。

2发展小城镇建设的必要性

小城镇介乎城乡之间,是连接城市和农村的桥梁,其功能是为大中城市进一步发展提供后盾,辐射周边一定区域的农村,成为周边一定范围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服务中心。因此,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直接体现着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总体水平,是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必经之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环节。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苏南模式”是我国小城镇建设的典型模式之一,这是一种以乡镇工业发展为动力、农工相辅的城镇化形式。苏南地区小城镇发展在乡镇工业期间走在全国的前列,如今积累了更强的经济实力,已经有条件建设好一流的城镇。在这样一个小城镇发展的转型阶段,以现有研究成果和社会实践为基础,以张家港市凤凰镇为个案,从人文、经济、地理、资源、规划等多学科综合的角度,对小城镇建设问题再审视、再探讨,探索一条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新模式,对于整个江苏省乃至全国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3构建苏南小城镇建设新模式

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小城镇建设的发展进程不一,发展模式各异。我国应从各个小城镇的基本情况出发,发挥各地小城镇的自身优势,借鉴国内外城市化水平高的小城建设经验,摒除一个个小城镇数量上的简单相加,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从而发挥小城镇集群的几何效应。

3.1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

经济学家缪尔达尔的城市发展积累因果理论认为,当城市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决定城市增长的不再是本地的资源禀赋,而是城市本身集聚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能力。这种能力取决于城市能否形成一种繁荣的主导产业,这一产业将会派生出新的产业,而新的产业又能形成一种繁荣的主导产业及其派生出的新的产业。这种累积和循环的产业发展过程推动城市不断向前发展。借鉴国外发展小城镇建设的成功经验,可以发现,几乎所有成功的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点——重视培育小城镇的主导产业,促进小城镇的经济发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展研究所美国、巴西城镇化考察团,美国、巴西城市化和小城镇发展的经验及启示,2004.结合苏南的区位优势及其本身的产业基础,如何培育合适的主导产业,是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3.1.1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以本课题研究的凤凰镇为例,凤凰镇地处苏南鱼米之乡,凤凰大米、凤凰水蜜桃更是其特色农产品。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开拓创新,实现纯农业向综合型农业的转变迫在眉睫。政府应当出台相应政策措施,以集约化和工厂化为基础,引导和扶持现代农业发展,集农业种植、商品贸易、观光旅游于一体,把特色产品做大做强,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联动效应。

3.1.2有效打造产业集群

乡镇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要走向规模化经营,而这一发展过程必然会促使小城镇形成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专业化、社会化的服务体系,两者相辅相成,促进企业与小城镇相互依托、相互联系、共同发展。

乡镇企业的发展带来集聚效应,吸引更多企业往小城镇集中,形成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最大的优势在于其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规模效应,形成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空间,推动乡镇企业良性发展。产业集群的发展又给小城镇建设带来扩散效应,促进小城镇逐步完善辐射功能、服务功能、信息功能等各项功能,反过来给乡镇企业的发展带来示范效应。

3.1.3重点发展第三产业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尤其是在苏南一带,经济发达,人们更注重生活质量的提升,特别是以生态健康为基础的康体休闲成为城镇居民休闲的新宠。以凤凰镇为例,地处苏南,依山傍水,更于2004年发现“凤凰泉”,并以此建立了张家港金凤凰温泉度假村,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产业形式。如果能够依靠这一旅游资源优势建立起相关的旅游产业群,必将给凤凰镇的发展带来新的高度。

3.2合理制定政策,积极完善城镇功能建设

3.2.1发展主导产业,制定有利于产业集群的政策

在苏南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借助当地的优势资源培育主导产业,并以此为基础带动相关产业集群的形成。一方面,通过资源主导能使地方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另一方面,借助当地资源可以避免或降低开发成本。值得指出的是,这里所指的优势资源并不仅仅特指天然存在的自然资源,也包括通过开拓、创造、引进等方式得到的外部资源,如技术资源等。

为吸引企业往小城镇集聚,除了主导企业的示范效应,还应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首先,制定合理的准入制度。一方面,准入门槛不能制定得太高,防止优质企业望而却步;另一方面,准入门槛也不能制定得太低,防止劣质企业乘机入驻,有效“招商”和“择商”的度。其次,简化行政手续。对于引进的企业,政府应设立绿色通道,尽量减少行政壁垒,简化各种手续。

3.2.2因地制宜,积极完善城镇功能建设

小城镇是一定区域内产业、金融、信息、科教、政治、文化的“中心”,小城镇功能的完善与否决定着小城镇发展的进程与效果。因此,小城镇的功能建设是小城镇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

首先,要加强小城镇的产业规划。既要立足当前,科学规划,又要高瞻远瞩,合理布局。以小城镇现有产业为基础,充分考虑产业的连续性和辐射性,扶持或引进主导产业。实现以小城镇的主导产业为“点”的积聚模式向以产业集群联动发展为“面”的集聚模式的转变。

其次,要加快小城镇社会事业的发展。加快交通运输建设,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供文化教育保障,建立和完善医疗养老制度,强化社会服务体系,完善城镇服务功能。

3.3保护自然生态,重视历史人文,打造城镇地方特色

小城镇地处城市外围,金林乡村,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文化底蕴。因此,在小城镇建设规划中要注重这一特色,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规划理念和建设经验,如美国的“都市化村庄”,既要发展现代工业,打造现代化城镇,又要保留地方特色。以苏南为例,小桥流水人家的“园林式”小城镇随处可见,大多的自然景观都与人文历史有渊源,如凤凰镇的何阳山延续着上千年的河阳文化,政府在加大保护和宣传力度,保留本土历史文化的同时,推广河阳文化,建立河阳山歌馆,打造文化品牌,为凤凰镇旅游业的发展奠定文化底蕴。因此,在小城镇规划中,应避免模式化、格式化,要允许错落有致的存在,从而将农村的乡韵与城镇的摩登紧密结合,共生互补。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陈忠卫,王平.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互动关系研究:基于产业集群的视角[J].当代经济管理,2008(3).

[3]王曙光.中国城市化发展模式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江苏省哲学社会课题“探索苏南地区城镇化发展新模式”(项目编号:2013SJD840017)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海燕(1982—),硕士,沙洲职业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经济学。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