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中国特色宏观经济理论研究综述

2022-06-08

夏红梅

(青海民族大学,青海 西宁 810000)

摘 要: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中国经济发展所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也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宏观经济具有代表性的四个理论,宏观经济运行与调控、财政理论、金融理论和增长与发展理论,来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理论,对各理论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但由于我国学者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颇多,且各子部分交叉关联度较高.所以本文以梳理具有“中国特色”的宏观经济理论为重点.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中国特色;宏观经济运行与调控;财政理论;金融理论;增长与发展理论

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4-0157-03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背景

经济理论是人们对于一种社会经济运行机制、制度和规律的探索.对规律的探索成果,又反过来应用于实践生活中,指导经济更好的发展.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主要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对马克思社会主义理想经济的追寻,另一方面是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强民富的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产生于1992年党的十四大,其内涵是:改革开放后,以市场为取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制度和规律的探讨.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突破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悖的教条,不改变国家的政体,市场经济只是作为发展经济的手段,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体现“中国特色”.一是分析思路,是以马克思经济理论为主要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选择性的继承与突破性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批判式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它也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支,在适应中国国情的发展过程中,强调制度与结构的调整,认可经济快速发展中的非均衡,且宏观经济控制上强调有扩有收的中庸之道.二是政策方案上,立足于中国的国情.政府在经济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起着主导作用,在渐进化的指导思路下,制度的政策具有明显的导向,且追求多目标的协调适度.三是价值理念,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强调公平正义的取向,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发展.同时,对于计划经济不足之处,进行了不断反思,确立了兼顾效率与公平的经济指导思想.

2 宏观经济运行与调控理论

国内学者对宏观经济运行的理解,多是基于中国特殊国情,在参考凯恩斯或新古典的框架下,来进行相关的研究.注重从国情出发,把真实发生在中国的经济事件,进行整理分类,形成典型化事实,再到一般理论模型的研究轨迹.[1]对宏观经济运行的研究更多的是对宏观经济调控本身的比较分析研究.其比较所得出的差异在于,中国的宏观调控,多是结构性调节,包括汇率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同时,宏观调控还具有多目标性,认为宏观调控中要兼顾稳定、发展与平等.[2]在实际的调控中,要有保有压,压长补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而近期的相关理论的研究中,更加明确的提出建立以促进就业为取向的宏观调控政策体系,[3]以扩大就业作为宏观政策的首要任务,积极推进就业工作的开展,特别是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部署安排,[4]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人的发展,把控全局,立足于中长期的稳定发展的格局.

中国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主流理论体系中难以见到的宏观经济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得出了一些更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规律.中国社会因其特殊性,存在在巨大的包容性,因此会出现很多在主流经济理论中,难以见到的经济规律.从国际经济的角度来看,中国在国际收支中的“双顺差”的出现研究,认为是以出口为导向的发展战略的“创汇经济”中所形成的.因为在改革开放以后,国家一直鼓励出口,甚至为了鼓励更多的企业进行出口,产生了出口退税的政策.使得中国的出口大幅提升,进口则相应的减少了.进而出来独具中国特色的“双顺差”现象,且持续时间较长.从公共品供求来分析中国对全球公共品的需求特点和供给能力,认为中国需发挥大国的作用,提高对全球公共品的供给能力.[5]这样使得中国的出口不断的增加,但是也存在的问题,就是出口到国外的公共产品,多是缺少技术含量的,使得中国成为了向国际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廉价市场.从国内经济的角度来看,产能过剩的研究中,认为其是由地区政府扭曲市场机制而造成的.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政府过度投资,是得资源浪费严重,很多投资和收入是不成正比的,但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还是选择继续投资,造成产能进一步的过剩.

2.1 财政理论

自1993年中央提出分税制改革后,分税制改革确立了我国财政税收体制的基本模式.学术界根据对前期试点情况的归纳总结和比较国际经验的基础上,认为国内经济研究有着较强的导向性,同时也认为分税制是建国以来规模范围最大的一次制度创新.[6]但其也存在财权与事权划分不对称的现象,权责不明确的现象,政府层级过多,财政支出标准决策过度集中与规则絮乱并存的问题.[7]同时,地方政府也存在的财政困难,如地方债务的问题,地方政府权力争夺等.但不管怎样,中央政府最终都要为地方财政风险,承担最终的责任.也就是说,地方政府虽然在税收来征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自由,可以进行自主控制.但是对对方政府的债务问题,最终的承担者还是中央政府.在分税制种种不足之下,有相关学者认为要对财政制度进行全局性的优化设计,[8]并进行渐进性的改革,实现财政民主化的建设.[9]

财政分权与公共财政也是国内学者研究的热点领域.财政分权一方面地方政府间的分权竞争使得地方政府追求的目标与人民福利的目标相统一,利于改革的有效推进,加速中国市场现代化的进程,促进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财政分权会加剧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均衡,尤其是东西部发展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公共财政对应于市场经济,是财税体制改革的方向之一,其主要作用在于提供公共产品和调节收入分配.国内学者,更加倾向于支持制度性公共品的概念的研究,认为稳定经济的内容也是公共财政之一,[10]强调提供公共财政的多目标性协调性和顺序性.

2.2 金融理论

在对于金融理论的研究中,学术界更关注于经济结构问题的研究.怎样的金融结构,才适合我国宏观经济的要求,不同的学者的看法不尽相同.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应该提高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把其它的专业性银行改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业银行,进而建立“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的二级体系.[11]同时也有学者认为应在建立金融结构之前,要对银行的呆账进行处理.[12]在中国金融结构改进上,由于政府起着主导作用,故其一直都存在着滞后性的问题,而此将会带来更大风险的积累.[13]且政府的金融调控,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允许并接受金融市场的某种非均衡,进而有学者提出,金融制度应向市场配置转型,渐进性的将利率市场化.[14]

直接市场金融与证券市场发展方面,在我国直接融资的比例一直是较低的.有的学者认为直接融资可以有效的分散于控制金融风险,利于我国现阶段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发展,也有利于国有企业改革.[15]但也有可能造成中国资本市场结构和功能的失衡.[16]证券市场是虚拟经济的代表之一,它的发展使得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对虚拟资产价值的积累,但虚拟资产与所对应的事物资产的价值却越发脱离.特别是在经历2008年次贷危机后,学者认为虚拟价值的存在,需要进行有效的控制,加强金融监管,规范金融创新,完善金融体制.

2.3 增长与发展理论

中国经济的增长呈现着一种非均衡的发展,主要依赖于要素与资本的投入,来推动经济的发展.高投资推动高增长的事实,已被国内学者普遍的认同.但是有学者认为目前投资过度,并带来了投资效益恶化的效果,[17]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同时,靠资本投入来引进技术,可能会导致结构性的失衡,过度依赖于进口技术,来促进经济的增长.甚至有学者察觉到我国的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之间存在着“反效率配置”.总之,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非均衡”也凸显得越来越明显.

中国的经济增长,离不开投资的作用,即投资推动型增长,来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的过程中,引致劳动力结构转化,可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特色之一.根据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2006,2007)的研究,可以归纳为两方面,一则是在赶超阶段利用低成本的竞争优势,赶超快速发展.二则是中国正处于从低价的工业化向高成本的城市化的转向过程中.也正是在这种转向的过程中,工业化解决了“吃、穿、用”之后,那剩下的“住、行、学”则应由城镇化来解决.[18]总体上来看,中国现处于发展转变的阶段,即转型升级阶段,存在着四个中国化的特征,强调制度的重要性、强调政府的控制性、强调多目标的协调性和强调公平取向的落实性.在强调制度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前提条件是技术不断创新与发展,而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则依赖与制度的创新.[19]两着相互促进,但制度创新时根本.强调政府的控制性上,主要体现在政府的资产与政策导向,会促进某一行业或领域的快速发展.政府需要扶持经济结构的转型与产业结构的升级,促使其又好又快的发展.强调多目标的协调性,主要体现在统筹兼顾上,既要经济快速的发展,也要自然环境得以保护.在经济发展转型过程中,需要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方式的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相统一,利用外资与经济安全的相统一,经济发展与社会主义发展相统一.[19]强调公平取向的落实性,主要体现为防止掉入“中等收入陷阱”,要落实好收入再分配的公平.为促进就业稳定,就需要落实就业与公平的相统一.

3 结语

本文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进行了相关的梳理分析,通过宏观经济运行与调控理论、财政理论、金融理论和增长与发展理论四个方面,来进行梳理研究.发现中国学者多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在研究中秉承着中庸的思想,对于在中国出现的极端例子较少的研究,多是从普遍典型事件中进行研究,得出相关的结论.

本文只是粗略地梳理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宏观经济理论,具有不足之处自不必多说.其目的也只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进行概括性的梳理,望更多学者在道路上研究探索.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王诚.从零散事实到典型化事实再到规律发现——兼论经济研究的层次划分[J].经济研究,2007(2).

〔2〕刘溶沧,马珺.中国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定位分析[J].财贸经济,2001(3).

〔3〕王诚.促进就业为取向的宏观调控政策体系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4〕蔡昉,都阳,高文书.就业弹性、自然失业和宏观经济政策——为什么经济增长没有带来显性就业?[J].经济研究,2004(2).

〔5〕裴长洪.中国公有制主体地位的量化估算及其发展趋势[J].中国社会科学,2014(4).

〔6〕胡鞍钢.分税制改革:评价与建议[J].中国软科学,1996(5).

〔7〕贾康,白景明.县乡财政解困与财政体制创新[J].经济研究,2002(3).

〔8〕贾康.中国财政改革:政府层级、事权、支出与税收安排的思路[J].G改革,2005(2).

〔9〕刘伟.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历史性变化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J].经济研究,2006(3).

〔10〕高培勇.市场经济体制与公共财政框架[R].人民出版社,2000.

〔11〕董辅礽.中国银行体制改革——兼谈银行的股份制改革问题[J].经济研究,1994(3).

〔12〕刘遵义,钱颖一.关于中国银行与企业财务重组的建议[J].改革,1994(2).

〔13〕张杰.渐进改革中的金融支持[J].经济研究,1998(4).

〔14〕易纲.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利率市场化进程[J].金融研究,2009(3).

〔15〕刘鸿儒,李志玲.中国融资体系的变革及股票市场的地位——重新评价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关系[J].经济研究,1999(2).

〔16〕吴晓求.中国资本市场:股权分裂与流动性变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7〕张军.增长、资本形成与技术选择:解释中国经济增长下降的长期原因[J].经济学,2002(3).

〔18〕王国钢.城镇化: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心所在[J].经济研究,2010(2).

〔19〕周业安.县乡级财政支出管理体系改革的理论与对策[J].管理世界,2000(5).

〔20〕卫兴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处理好四个关系[J].红旗文稿,2010(3).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