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李嘉图等价给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2022-06-08

文/蒋雪

【摘要】中国经济发展经过30 多年的快速增长,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是增长速度的换档期,从原来平均10%左右的高速增长期,转向中高速增长期。本文从李嘉图等价理论入手,依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得出了李嘉图等价给我国实现突破性发展的启示。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李嘉图等价;增长模式;发展

【作者简介】蒋雪,内蒙古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政学。

一、对李嘉图等价的理解

李嘉图等价定理认为,公债不是净财富,在财政支出水平既定的情况下,政府无论通过征税还是发行公债来融资,对经济的影响是等价的。因此,在具有完全理性的消费者的眼中,债务和税收是等价的,征税和政府借款在逻辑上是相同的。这一原理可以通过下面的例子说明。假定人口不随时间而变化,政府决定对每个人减少现行税收(一次性总付税) 100元,由此造成的财政收入的减少通过向每个人发行100元政府债券的形式来弥补(再假定债券期限为一年,年利息率为5%),以保证政府支出规模不会发生变化。减税后的第二年,为偿付国债本息,政府必须向每个人增课105元的税收。面对税负在时间上的调整,纳税人可以用增加储蓄的方式来应付下一期增加的税收。实际上,完全可以将政府因减税而发行的100元的债券加上5%的利息,作为应付政府为偿付国债本息而增课税收105元的支出。这样,纳税人原有的消费方式并不会发生变化。如果人们意识到手中持有的政府债券要通过将来的税收来偿还,政府债券就不会被看作总财富的一部分,于是,举债同课税一样,不会引起人们消费水平的变化。

二、李嘉图等价的发展与争论

1.巴罗对李嘉图等价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理论界围绕李嘉图等价定理是否成立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歇,政府所发的公债是否增加了社会净财富则是争论的焦点。从微观角度来看,政府用发行公债的方式取代征税进行融资,那么持有公债的消费者自认为由于减税而导致财富增加从而增加消费支出,对经济产生扩张效应。在这种情况下,李嘉图等价定理是否还能成立,美国经济学家R.J.Barro提出了创新性的观点,他认为消费者是世代间利他主义消费者,不会因为现期的减税而增加消费。同时,若政府财政支出不变,无论政府采取税收融资的方式还是债务融资的方式对总需求、资本的形成以及利率都不会产生影响,公债并不是净财富,李嘉图等价定理可以成立。后来,许多经济学家运用政府跨时预算约束和生命周期假说以及永久性收入等理论论证了李嘉图等价定理的成立。

2.托宾对李嘉图等价的质疑。有些经济学家认为消费者并不一定是世代利他主义消费者,如果政府不采取征税的方式弥补公债,而采取发新债的方式还旧债,这种情况下没有增加税收,长此以往消费者行为就会发生改变,李嘉图等价定理将不成立。其中,最著名的是经济学家托宾,他对李嘉图等价定理的不成立做了详细说明。他认为政府行为无论是举债还是征税都会影响消费者行为,李嘉图等价定理不成立。第一,李嘉图等价定理假设条件严格(如消费者是世代利他主义、遗产净值为正等),在现实中很难成立;第二,李嘉图等价定理认为政府用发债代替征税,不会引起再分配,且消费者边际消费倾向相同;第三,李嘉图等价定理成立是以政府征收的税收是以一次总付税为假设前提的,但现实中,大多数国家的税收是累进制的,因此政府用举债代替税收势必会引起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变化。托宾认为,虽然不是所有税种都具有跨期扭曲效应,也并非所有税制都是累进税制,但无疑不属于一次性总赋税的其他税收使得李嘉图等价定理不成立。

三、李嘉图等价给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2014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预计将有极小幅度的放缓,整体预计比2013 年的4.7%下降0.1 个百分点,降至4.6%。增长的主要动力仍然是中国。根据中国官方宣布的增长率,2014 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将从2013 年的7.5%放缓至7%,虽然与全世界的经济增长速度相比较,中国还是相对较快的,但如何将这个增长率保持下去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李嘉图等价定理认为,征税和政府借款在逻辑上是相同的。也就是说政府多花钱,将来要多扣税,老百姓预期到将来要多交税,现在就必须多储蓄,所以政府的财政刺激并不能真正启动需求。

李嘉图等价现象的出现是因为政府的财政支出并没有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政府的财政收入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也不会增加。但是,如果政府能够通过财政政策对经济进行刺激,有针对性地在项目上进行投资,消除经济增长的瓶颈,当经济危机过去之后,经济开始复苏,经济增长的速度将会高于过去的增长速度。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对经济进行刺激,不仅解决当期经济危机,更为未来的经济创造出新的增长点,使未来财政收入得到提高,便不会有李嘉图等价问题的出现。为了推动结构调整的步伐,进而彻底改变中国经济对外依存的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增长战略转型,政府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从过去的大规模经济推动向注重发展小微企业和鼓励全民创业、增强社会活力和动力推动转型。从思维方式和拉动增长的经验看,过去30多年越是往后地方政府越寻求和利用大投资、大建设、大资本和大项目进行发展的竞赛,用其推动增长和增加财政收入,这已成为地方政府发展成功的范式。但是要让地方政府认识到,国民收入中居民收入比例过低、财政过强的局面不改变,居民不富、消费需求不振的格局就无法根本改变。

2.经济增长要从资金和资源等投入驱动的方式向知识技术进展、产业创新等驱动的方式转变。科技进步和新兴产业发展是未来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也是增长方式转型的关键。但是,难度在于经济增长创新驱动战略的落实,形成真正的创新主体。政府学习和探索进行有效的改革并出台有用和可用的政策,是创新驱动真正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

3.经济增长模式从政府主导和推动向人民投资创业活力推动转变。从传统的增长模式看,增长就是政府主导,就是扩大建设规划面积、征地拆迁卖地,就是政府有什么样的基础设施项目,从哪找资金,建立投融资和建设公司,去招商引进大项目,通过行政或地方国有化垄断经营权与民争利,协会和商会也是政府各部门的机构。这种模式投入大、效率低、腐败频发,也抑制了民间的活力。新的增长动力就是要激发民间活力,调动民间的积极性,让人民去投资创业,让过去炒房、进入高利贷等领域的民间资金进入各种发展领域,特别是实业领域。应当强调,广大人民的投资、创业、创新和创造,才是经济发展的真正和最终动力。

4.依靠城市化战略推动经济持续增长。从居者在城市中有其屋、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看,中国城市化的实际水平还很低。未来20年通过城市化过程中的投资、创业、建设、交通运输扩大、厂商增加、消费方式改变和规模扩大等因素,无疑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关键是要进行改革,释放城市化与人民创业和富裕互动的活力。

5.从传统的出口导向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向更高层次的自由贸易、跨国投资和运营人民币经济拉动增长的方式转型。在对外开放中,要更加积极地参与全球化,增强吸引外资、进出口贸易、货币秩序和在全球各国财政和货币政策协调中的主动性,特别是在制定各方面规则上应努力取得更多的话语权。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李嘉图.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2]Barro Robert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public Debt[M]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79.

[3]Bujter Tobin,Debt neutrality. A brief Review of Doctrine andEvidence[M]. Cowles Foundation Paper,1978.

[4]周天勇.中国经济新增长点:战略转型与推进改革[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4,(1).

(责任编辑:华明)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