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基于协同创新视角的江苏物联网产业发展机制研究

2022-06-08

文/贾华 郭强 张志华

【摘要】作为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先行区、领头羊,江苏省近年来积极探索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客观上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需要进一步克服。协同创新思想及其应用,为江苏物联网的科学健康发展提供了崭新思路。只有通过在省域领导模式、管理服务体制机制、产业组织运行方式、融资体系及创新平台等方面进一步发挥协同优势,才能实现江苏物联网产业更高水平的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物联网产业;协同创新

【基金项目】2012 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2012ZDIXM032):江苏物联网发展的协同创新研究。

【作者简介】贾华,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信息化与信息产业;郭强,南京邮电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高校科技产业;张志华,南京邮电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产学研合作。

物联网作为信息产业领域未来竞争的制高点和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已在世界各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物联网的发展,已将物联网产业列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江苏作为信息化强省,已将物联网产业作为提升江苏产业核心竞争力、发展创新型经济的战略选择。

一、江苏物联网产业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江苏是我国物联网产业起步较早且发展相对集中的地区,在技术标准、市场应用、人才资源等方面拥有一定的先行优势。尤其是2010 年以来,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在创新资源集聚、产业集群发展等方面已具有明显优势,全省物联网产业创新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物联网产业链。

(一) 国内外发展环境优越,区域规模优势明显

放眼全球,当前全球物联网相关技术、标准、应用、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物联网核心技术持续发展,标准体系加快构建,产业体系处于建立和完善过程中。从世界各国发展来看,美国于2009年开始就大力实施“智慧的地球”战略,欧盟同年推出“欧盟物联网行动计划”,意在引领世界物联网发展。而在此前的2004年,亚洲的日本和韩国就率先制定了物联网国家战略计划,分别为泛在网“U- Japan” 战略和“U- Korea”战略,以提升国家的核心竞争力,确保在全球的科技领先地位。

立足国内,根据新华社发布的《2012~2013年中国物联网发展年度报告》显示,当前我国物联网发展势头持续强劲。2012年以来,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呈现四大集聚区逐步成型、热点区域不断涌现的局面。产业区域分布上,已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等四大板块集聚发展的总体空间格局,其中,长三角地区产业规模位居各区域首位。从市场应用角度来看,随着社会各个领域加快向智能化推进,众多行业对物联网的需求显著提升,智能卡技术、二维码识别、传感器等细分市场增长态势明显。作为全国各省域产业发展的排头兵,2013年江苏物联网产业规模达到1950 亿, 占全国总量的近40%,具体如图1 所示。由此可见,江苏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形势良好,位处产业聚集区域的核心地带,区位优势不言而喻。

(二) 区内产业布局合理,要素集群效应显著

根据江苏省出台的《江苏省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2年)》规划部署,无锡被确定为物联网产业核心区,苏州、南京则处于物联网产业支撑区。目前,江苏以无锡为核心区,苏州、南京为“一体两翼”支撑区,无锡、南京、苏州和徐州四大集群板块的产业布局基本形成,区内产业规模占全省的比重超过80%,产业集聚发展态势明显,具体见表1。国务院《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2012~2020年)》已于2012年8月发布实施,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全省物联网领域已累计拥有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省部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20家;省内东南大学、南京大学等9所高校和省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2所重点高校及中国科学院积极整合资源分别建立物联网研究开发机构;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以及国家广电总局等企业纷纷在江苏设立物联网技术实验室和推广中心等;在产品制造、软件开发、系统集成、运营服务等产业链相关环节,以国睿集团、南瑞集团、中兴软创等为代表的一批竞争力强、行业影响力大的骨干龙头企业脱颖而出。目前,全省开展物联网研究开发的机构接近百家,研发人员超万人,其中50%以上的研发机构、40%左右的研发人员集中在无锡。

(三) 发展模式初步呈现政府主导、政策引导的特点

正如其他新兴产业初期发展环境一样,需要政府主导、政府帮扶的“保胎”阶段,物联网发展也不例外。首先,在国家层面,从2011年4月以来,中央政府先后出台了《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等5部文件,从物联网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保障措施、资金扶持等方面全方位对物联网产业发展给予支撑。其次,江苏省于2012年2月发布了《江苏省物联网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15年,将江苏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物联网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基地和应用示范中心,使物联网产业尽快成为支撑江苏创新型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已经初步构建了一套政策支撑扶助体系网络,具体见表2。

(四) 产业发展处于全国第一方阵,具有比较优势

江苏是国内物联网产业起步较早和相对集中的地区,在各方面拥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如表3所示。一是在技术和标准方面,较早开展了核心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示范推广等工作,在国际国内相关标准制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二是市场应用方面,传感器、集成电路、智能计算、无线通信等方面产业基础较好,尤其是以资源集聚、技术创新、产业培育、应用示范为亮点的无锡物联网产业发展特色进一步凸显。三是科技研发平台和骨干企业呈现汇集效应,物联网软硬件、系统集成等环节拥有中电科技十四所、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南瑞集团、三宝科技、熊猫电子等一大批骨干企业,技术创新与市场应用推广能力较强。此外,江苏的科教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和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的经验优势均为产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江苏物联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核心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缺乏优势

虽然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几乎已覆盖物联网的全产业链,但在物联网传感领域占据重要位置的芯片研发及应用,却一直是个“短腿”。长期以来,全世界CPU芯片被INTEL、AMD两家跨国公司垄断,系统芯片则被三星等公司垄断。目前,江苏乃至全国物联网产业中使用的芯片约八成来自进口,芯片至今依然是制约我国物联网加速发展的瓶颈。在物联网产业核心技术领域,以传感器技术、RFID超高频芯片设计技术、信息处理与决策分析技术等为代表的关键技术的整体实力与国外相比依然处于弱势。如国内传感器产业链上的单位已超过1500余家,然而较高档次的传感器产品几乎完全从国外进口,传感器技术水平比国外要落后15年左右。

(二) 产业应用面有待拓展

物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前景是被普遍看好的,有数据显示,发达国家的ICT (信息通信技术)产值已经占到了GDP的60%~70%,已呈现“天花板效应”。而中国是传统的工农业大国,2013 年ICT产值在GDP中的占比仅为17.6%。这个数据一方面体现我国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也说明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市场潜力巨大。然而,目前困扰行业的主要问题是成熟产品较少,产业规模基础薄弱。另外,全行业大量的产学研投入也存在着重技术、轻应用的现象。因此总体而言,短期内相当一部分物联网企业还处于市场摸索起步阶段,目前全产业还处于推广应用的初级阶段。

(三) 缺乏产业链龙头型企业

根据江苏省经信委2012年发布的《江苏省物联网重点企业及产品名录》显示,江苏省共有235 家企业列入名录,充分展示了物联网产业的整体水平、创新成果和综合实力。然而,作为产业发展龙头区域的无锡市,相对于2013年物联网产业链上拥有的794家企业,同期年度的核心总产值为900亿元,由此推算平均每家物联网企业平均年产值仅为一亿元左右。由此可见,全省物联网企业普遍规模偏小,缺乏大型龙头企业,产业群体中联动效应不足。客观上,正是由于应用领域缺乏大型规模化企业,以应用为牵引带动产业整体发展的思路难以发挥成效,对培育市场规模、构建完整产业链也产生了制约作用。

(四) 行业组织效用的整合不够

作为物联网产业发展环境中的几个关键组织: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行业组织、政府等五大要素均直接或间接对区域物联网产业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发挥行业组织的联合协作中,客观上存在着普遍对于技术、市场、知识的高度重视,而相对弱化对管理、协调作用的认识。因此,行业组织之间缺乏有效的“合力”机制,使得整体产业链发展受到制约。具体表现在:全省缺少一个统一的行业发展组织,仅仅各重点地级市独立成立了产业联盟,如南京市物联网产业联盟、“感知中国”物联网联盟(无锡)等。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区域内“各自为战”的局面,极易产生重复投资、盲目跟风的现象。而且,也不利于全省“一盘棋”思想指导下的资源整合、统一配置的发展模式。

(五) 产业融资需求量大、渠道单一

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基础薄弱和产业的规模化优势特点决定了产业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随着物联网技术研发、标准研制、应用示范等方面的广泛展开以及国际竞争力的培育都直接依靠资金的支撑。为积极支持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中央财政从2011 年起设立了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为进一步加快江苏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步伐,近年来江苏围绕重点区域开展了专项投资,无锡全市已建和在建的涉及物联网的投资基金有124个,基金总规模达370亿元。然而,这些资金来源相对单一,大都基于政府的投资,难掩“僧多粥少”、“杯水车薪”的现实局面。尤其是基于物联网发展资金长效投入的角度出发,拓展融资渠道也是大势所趋。

三、基于协同创新的江苏物联网产业发展机制构建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再创造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为推进实施协同创新发展战略,教育部、财政部及时启动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2011计划”),“2011计划”的核心就是推动实施协同创新战略。毋庸置疑,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也必须走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及相关组织发挥各自的特殊优势整合互补性资源,实现各方协同发展,共同推进物联网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道路。

(一) 协同各地,创新省域统一领导模式

协同创新的重要特点是整体性,创新生态系统是各种要素的有机集合而不是简单相加,其存在的方式、目标、功能都表现出统一的整体性。随着江苏各地区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深入推进,规模化、多元化、差异化的特点逐渐显现,这就需要在宏观层面上按照“一盘棋”的思路,加强组织领导。根据江苏的省情,可适时建立江苏省物联网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由省政府主管领导担任召集人,统筹协调政策、资金、市场等各方面资源,研究解决物联网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同时,配套设立省物联网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就江苏物联网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开展研究和论证,为联席会议决策提供智力支撑。其实,物联网产业领域的“联席会议制度”已有先例,在国家层面上,2012年8月,国务院批准成立了由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牵头的“物联网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并成立了物联网专家咨询委员会,首次在产业中对物联网产业发展成立两个部际联系会议机制进行协调和推动。

(二) 协同各方,创新管理服务的体制机制

协同创新的另一重要特点是系统性。按照协同理论和系统论的基本观点,解决一个复杂大系统的协同问题,需要由属性不同的各个子系统发生相互作用和协作,经历从“旧结构至新结构”的演化过程,实现整体的创新目标。物联网产业系统的运行也应遵循这一思想。物联网发展涉及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产业链长,涵盖面广,而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明确各自的职责尤为关键。因此,区域政府要加强组织协调,一方面,建立物联网产业发展工作推进机制和考核激励机制,用好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并有针对性地给予重点支持。另一方面,开展应用示范,抓好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建设和关键技术在各领域的推广应用,同时组织实施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努力增强发展后劲。此外,努力提高服务水平,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三) 协同关联组织,创新物联网产业组织运行方式

物联网产业发展应大力坚持市场化导向作为基本指导思想,以企业为主体,增强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因此,按照市场规模运行的必要举措就是要创建产业组织,凝聚要素,协调发展。虽然近年来江苏省内一些地市已先后成立了地市级产业组织,如南京市物联网产业联盟、无锡感知中国物联网联盟、苏州市物联网协会、徐州感知矿山物联网技术联盟等,但是目前尚无省域范围的物联网产业联盟组织。因此,适时组建江苏省物联网产业联盟,统筹协调各地市联盟成员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全省范围联盟成员共同参与市场开拓,对于推动区域物联网产业技术进步和规模化发展具有重大积极意义。

(四) 协同利益攸关方,创新多元化融资体系

客观来看,目前物联网产业属于初期发展阶段,大部分物联网企业还属于中小型规模,企业融资成为行业共同关注的焦点。要积极拓展融资渠道的多元化,一是充分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扶持作用,积极争取各类国家专项基金资金支持,同时省市政府应科学规划设立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成果转化产业化项目、重点应用示范项目、重大技术研发等;二是有序发展创业投资,鼓励设立物联网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引导国内外风险投资及社会资金投向物联网产业;三是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物联网产业的信贷支持,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立协调发展和良性互动的银企关系;四是积极引导和扶持条件成熟的物联网企业上市、发行债券以及招商引资,多渠道吸引资本市场的资金。

(五) 协同科技资源,打造高端物联网创新平台

协同创新的本质就是各个创新主体要素内实现创新互惠知识的共享,资源优化配置,行动最优同步,从而实现共同目标。而协同创新的有效执行关键在于协同创新平台的搭建。由于物联网产业发展目前尚处于早期的阶段,技术和业务模式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产业的市场还需要有一个长期培育的过程。因此必须整合产业资源和研发力量,围绕关键核心方向,打造一批高端创新研发平台,为产业链的协调发展构建技术基础。在推进建立物联网协同创新平台方面,江苏已迈出实质性的一步。2009年9月,南京邮电大学率先在全国成立了以培养物联网急需人才为根本任务的物联网学院和以研究物联网核心技术和标准化问题为目标的物联网研究院。2013年,由南京邮电大学牵头,包括省内外9 所高校、5 家科研院所、6家骨干企业、3大电信运营商、2个地方物联网联盟、4个政府有关部门共29家单位共同参与的“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作为全省首批省级“2011计划”的29个中心之一正式被批准立项建设,这一平台的建设将有力地推动江苏物联网协同创新的快速发展。下一步,江苏应继续以差别化打造多个高水平物联网创新平台,以这些重点平台为支撑,承接物联网领域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参与国家物联网产业共性技术标准的研制,创建专利池,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王玮.建立21 世纪无所不在的网络社会:浅谈日本U- Japan及韩国U- Korea战略[J].信息网络,2005,(7):1-8.

[2] 孙琳.江苏省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J].中国科技信息,2013,(4):75-76.

[3] 樊哲高.政策给力江苏物联网发展步入快车道[N].中国电子报,2013-02-22.

[4] 段宝岩.实现协同创新的关键是体制机制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2,(20):15-16.

[5] 吴绍芬.协同创新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J].高校教育管理,2012,(6):16-19.

[6] 张志华,邱娜婷,袁河.江苏物联网协同创新发展的现状、趋势与对策建议[J].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2-17.

(责任编辑:刘明)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