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新常态解读: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分析

2022-06-08

文/洪小芝

【摘要】今年7 月以来,宏观政策重心从稳增长转到促改革上来。总书记在一系列讲话中提到了“新常态”,由此“新常态”成为继“克强经济学”之后的又一新型词语。本文试图从宏观经济角度对其进行解读,提出四种解释,同时对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做一简单分析。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新常态;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作者简介】洪小芝,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金融贸易系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宏观经济、金融理财、资产管理。

总书记近期调研时强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 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大家把这一提法称之为“常态”。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种解释:一是经济增长速度会降下来;二是结构调整将成为较长一段时间内的“常态”;三是“保就业”代替“保增长”成为宏观政策目标;四是消化前期政策,发掘经济的长期增长潜力成为宏观政策的新常态。

一、经济增长速度的新常态:潜在增长率降低

中国未来经济潜在增长率将会降低已经成为共识。从供给端来看,经济的潜在增长主要取决于劳动力、资本和要素生产率。对于中国经济过去高速增长而言,贡献最大的是廉价劳动力,其次是资本流入,技术水平居最后。资本的本性是“逐利”,流入或流出没有必然的方向,且国内资本积累已经到一定程度,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资本不是大问题。提高要素生产率自然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在提高要素生产率的过程中并不存在什么实质性阻碍因素。因此,对中国未来经济增长而言,最为掣肘的就是人口的变化,即人口红利的消失。根据民生证券的统计,过去近40年的时间里,中国人口抚养比从78.5%一路下滑至37.8%,劳动力人口即15~64 岁人口占比从57%升至74.5%,在此带动下,国民总储蓄率从30%左右大幅攀升至2008年的53.4%。但从2011年开始,中国的人口结构已经迎来拐点,劳动力人口比例开始下降,老龄人口占比加速上升。未来10年,计划生育对人口结构的冲击将加速显现,老龄化趋势将愈发明显,劳动力人口占比将降至70%以下。人口结构的恶化会拉低储蓄率,抬高国内的劳动力成本,从而拉低经济的潜在增速。中国目前已经采取一些政策来缓冲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冲击,如“单独二胎”的放开等。从需求端来看, 中国的房地产和全球化对中国过去的经济高速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由于中国房地产行业已经处于产能过剩阶段, 未来很难再依靠房地产发展来支撑经济长期增长,同时人口老龄化上升也会降低对房地产的需求。全球化依然是世界的发展趋势,不过由于过去十几年全球化发展过快,相关治理机制没有跟上,因此带来了很多问题,最为核心的就是全球贸易的不平衡。目前而言,全球经济正处于再平衡过程之中,各国的“去杠杆化”仍未完成,因此外部需求短期内对中国经济增长也难以贡献较大的力量。因此,从供给端和需求端综合来看,中国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必然会降低,中国将从之前的高速增长状态切换到中高速增长状态,即中国经济增长将呈现“新常态”。我们需要适应这样的新常态,保持平常心。

二、结构调整是较长一段时间内的“常态”

传统的增长模式已走到尽头, 中国经济必须顶住阵痛加快结构转型, 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从供给端来看,人口红利消失已经是大势所趋,但经济领域还存在许多被压抑的资源,制度建设还严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 因此释放压抑的经济资源和制度红利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突破口。从需求来看,房地产的贡献已经到头,全球化带来的外需也处在缓冲时期,因此需求的提高需要激发内需。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改变以前的传统增长模式,即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强调,“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国际竞争历来就是时间和速度的竞争,谁动作快,谁就能抢占先机,掌控制高点和主动权;谁动作慢,谁就会丢失机会,被别人甩在后边。”过去10年是结构失衡的10年。从产业结构看,加工制造业产能严重过剩,而服务业产能却严重不足, 看病难、上学难、融资难问题突出。从需求结构看, 投资和出口超常增长,而消费占比不断下滑。从地区结构看,东部沿海地区快速崛起,中西部地区发展滞后。未来10年,必须通过优化结构,缓解失衡,当然,这个再平衡过程中的阵痛在所难免。

三、宏观调控目标的新常态:保就业

由于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下降已经成为一个必然趋势, 因此一味地保证经济增长维持在某种水平之上会有失科学和公允,会带来许多潜在的长期问题,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那么,是不是既然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了,我们就不要再“保”,而是听凭其自由滑落呢?很显然, 这种观点也是极其危险的。经济增长的急剧下滑会引发社会经济秩序混乱、金融危机、居民生活水平下降等社会问题, 所以经济增长还是要保的, 问题是要保在哪个水平?

李克强在多次讲话中提到,我们关注GDP,其实关注的是就业。我们之所以要稳增长,说到底就是为了保就业。也就是说把增长保持在“就业稳定增长”的水平就可以了,因此保就业成为中国当前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这是因为只要“就业”得到一定保障,社会就不会乱,经济增速降一点就降一点,正好政府可以腾出手来搞经济结构调整。近两年来,宏观调控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之间的平衡问题一直是热议的话题,政府也常常在“保增长”和“调结构”之间徘徊。而“保就业”可能恰好为其提供了一个平衡点,在保证一定就业的水平上,允许经济增速有所下滑,可以更好地进行经济结构调整。

四、宏观政策的新常态: 消化前期政策,发掘经济的长期增长潜力

过去10年,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速处于上行通道,经济下行基本是周期性波动,决策者更倾向于从需求端入手,通过“大投资”、“宽货币”实现总量宽松、粗放刺激,弥合产出缺口。未来10年政府将着力通过促改革和调结构消化前期政策,发掘经济的长期增长潜力。

财政政策的新常态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减税。为配合经济结构转型,政府将不断通过结构性减税支持重点领域和产业的发展, 比如扩大中小企业所得税减免, 扩大出口退税范围,继续推进营改增等等。二是完善举债融资机制。由于税收的收入来源有限,完善政府的举债融资机制势在必行。总体的思路是“开正门,堵歪门”。“开正门”即适度扩大地方政府举债权限,引导地方政府以市场化原则在资本市场发行地方债;“堵歪门”即加强对银行同业业务和影子银行监管。三是引入资本。搭建平台和渠道,引入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公共建设和服务,鼓励PPP(公私合营) 模式。四是引向民生。引导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本的投资重点从经济建设向服务民生转移,如社保、医疗、教育等。

货币政策的新常态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从宽松货币到稳健货币。经济增速换挡的新常态之下, 需要的是稳健的货币政策框架。所谓稳健, 即“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既不放松也不收紧银根”。第二,从总量宽松到结构优化。为了配合经济结构调整,央行采取了新的政策工具。在盘活存量、用好增量的原则下,央行已经通过信贷管控、同业和非标监管堵住了资金流向产能过剩行业。同时央行通过定向宽松, 支持再贷款促进信贷结构优化,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更多地将资金流入到“三农”、小微企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实现“总量稳定、结构优化”的目标。“改革”将成为寻找新增长动力的新常态。

如前所述,中国目前的经济减速不是简单的周期性现象,自然不能单纯依靠逆周期的需求管理,更重要的是打破供给端的瓶颈,释放新的红利,提高要素生产率,寻找新的增长动力。改革的核心是从制度层面打破未来10年经济增长的供给瓶颈,对冲潜在增速的下行压力。首先是改革基本经济制度,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包括国资国企改革、财税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四大关键领域。其次是改革人口和户籍制度, 改善劳动力供给。再次是改革金融体系,改善资本供给,包括理顺价格、健全市场和深化开放等。最后是改革土地制度和城乡管理体制,改善土地供给,重点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推进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责任编辑:路辉)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