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问题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2022-06-08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问题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文/吴志远曹志文

【摘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是推动一国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中最为重要的推动力是创新。本文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问题为主线,研究我国目前产业发展现状以及今后发展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江西省为例进行区域性的案例分析,希冀对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集群;协同创新

【作者简介】吴志远,中共江西省委党校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货币银行学、政府经济学;

曹志文,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转型期金融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载体,创新因素是其主要驱动力量。根据目前国内外产业发展的趋势可以看出,协同创新已经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严格意义上的产业集群并不多见,大多数仍然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已经难以适应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因此,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鉴于当前阶段产业集群发展不足,其协同创新问题主要集中在集群内部,集群间协同创新问题尚未凸显,本文主要分析新兴产业集群的内部协同创新问题,并以江西省为例进行区域性的案例分析,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相关理论及文献述评

阿尔伯特·赫希曼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了战略性产业概念,主张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平衡增长战略以及前向和后向联系等。Blank(2008)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充满了不确定性,新兴产业可能仅仅是由一个新的创意而发展起来。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就已经发现了空间上的集聚对于产业发展有着明显的影响。但是直到20世纪90年代产业集群理论才重新受到广泛的关注,迈克尔·波特深入研究了国家竞争与产业集群的关系。赫尔曼·哈肯在1971年首次提出协同的概念,指出系统中各子系统的相互协调、合作或同步的联合作用及集体行为,会产生更高效率的协同效应。

目前国内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创新问题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成果。范太胜(2008)提出构建产业集群创新网络,针对协同创新主体间的信任合作关系以及价值联盟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杨耀武、张仁开(2009)通过分析长三角地区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现状,提出了“点—线—面”的协同创新模式。蒋石梅等(2012)通过研究我国科技产业集群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及机理,涉及了产业集群内部产学研协同问题分析。陶丹、胡冬云(2013)在分析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动力机制时,提出了主体间内生动力机制设计问题。李煜华等(2013)构建了集群内相关主体创新博弈动态模型,分析了各类主体在创新过程中的动态演化过程。韩言虎、罗福周(2013)根据协同创新的范围将协同创新为三类:微观协同创新、中观协同创新、宏观协同创新,并着重分析了产业集群各个主体间的协同关系。张廷海、韩玮(2014)主要分析了产业集群内部企业间的协同创新,认为其主要表现为一种网络竞合关系。以上研究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创新都进行了十分有意义的探讨,但是总体而言,对于集群间以及集群内部协同创新的区别仍然认识不足,特别是关于集群内部协同创新的层次划分并未明确。笔者认为集群内部协同创新至少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产学研协同创新、企业间协同创新、企业内部协同创新。本文在借鉴以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内部协同创新及其层次划分的角度进行研究。

二、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现状及问题

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始于2009年,目前已经确立了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2014年江西省还根据相关产业规模、特色及配套等情况,在全省范围优选一批规模较大、特色鲜明、配套完善、成长性好的产业集群,进行重点推进和培育,如南昌小蓝汽车及零部件、星火有机硅等。目前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江西省新兴产业集群并未完全形成,既存在诸多亟待升级的传统产业集群,还存在尚未发展健全的新兴科技产业集聚区。根据上文提到的产业集群内部协同创新层次划分,以下详细分析江西省新兴产业集群内部协同创新问题。

(一)集群内部协同创新基础条件不足

集群的发展离不开基础条件的完备,目前江西省集群内部协同创新资源存量以及增量都十分缺乏。首先,企业内部资源浪费现象严重,作坊式生产以及严重缺乏环保意识的企业生产严重影响到资源利用效率,特别是传统产业集群中铜铁等大型企业内部资源利用效率不足,如贵溪铜冶炼企业对于周边环境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污染。其次,传统产业集群资源存量无法得到优化,只能在低端产业链循环。以光伏产业为例,虽然内光伏产业已经列入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中,工业产值超过百亿元规模,但是产品多处于光伏全球产业链低端的硅片生产环节。最后,集群内产学研资源分配不合理,资源增量仍然不足。产学研协同创新基础条件主要包含技术、人员、资金等方面,当然,对于传统生产要素资源(如劳动力、土地、交通等)的需求也是必不可少。目前江西省内高校科技资源分配严重不协调,高校及科研院所占据了接近80%的科研资源,其成果产业化率却不到30%。此外,江西省科技进步水平在中部地区处于末位,以江西省专利授权数量来看,在全国占比不到1%,而且实际授权专利中缺少核心技术专利,对于集群内核心技术突破作用极为有限。相关科技研发投入强度仍然不足,2013年江西省研发(R&D)经费在GDP中占比仅为0.95%。

(二)集群内部协同创新的结构不健全,主体缺失严重

协同创新的结构不健全会严重影响到协同效率的提升,特别是相关主体的缺失,会导致集群内部协同创新效应难以发挥作用。目前江西省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创新主体缺失问题主要体现在企业主体与金融中介两个方面。1.企业主体地位不明显。企业作为协同创新的主体地位并不明显。首先,江西省内企业自身发展不足,企业内部缺少完善的现代化企业制度以及相关管理人员,根据以往调查研究以及数据可以看出,江西产业集群内企业仍然存在大量家族式经营以及小作坊式企业,现代化企业管理仍然存在很大缺陷。其次,企业间同质化竞争激烈,行业自律不足。以江西省绿色农业为例,由于江西省一直是农业大省,绿色农业概念已经推广,各个地市甚至县区都在建立现代化农业生产示范基地,但是实际上绿色农业集群并未形成,仍然停留在低端的初级机械化生产阶段,诸多绿色农业企业发展都陷入同质化产品竞争陷阱,省内行业协会发展也十分欠缺,难以调节企业间恶性竞争现象。最后,作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终端,企业无法为技术突破提供需求,也无法主导产学研合作关系,为相关主体带来经济效益。其中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江西省内企业研发部门在企业内拥有的话语权不足。

2.金融中介发展不足。虽然江西省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给予了大量的财政资金支持,但是并不能解决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资金短缺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有关新兴产业集群发展与金融支持之间的不协调不匹配问题在全国范围内都较为突出。首先,企业内部财务制度不健全,资金短缺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银行信贷政策限制了融资规模扩张。其次,江西省资本市场缺位严重,融资渠道狭窄,风险投资、股票以及证券融资等方式尚不完善,如江西省内上市公司发展严重不足,截至2014年仅有33家A股上市公司。

(三)集群内部协同创新的方式单一、协同机制滞后

江西省集群内部协同创新的方式单一、协同机制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一方面江西省内企业的管理水平较低,内部协同的合力作用并未体现,职业经理人制度发展仍显不足,企业管理者多为企业创始人,对于内部协同效率的提升产生了极大阻碍;另一方面,企业内部成本控制存在严重问题,交易费用较高,严重制约了规模经济效应的发挥。其次,企业上下游产业链协同不足,协同方式还停留在单一的线性上下游联系,难以摆脱传统产业集群发展的弊端。特别是江西省产业集群主要以工业园区为实际载体,上下游配套不健全现象十分明显,园区内企业关联度有待提升。最后,产学研协同层次较低,协同机制严重滞后。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江西省内产学研合作多为“一锤子买卖”,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多是短期的,难以形成长效合作机制,技术成果产业化率低于30%,这里面主要暴露了两个问题,一是产学研利益共享与风险共担机制的不完善,二是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相关主体间利益冲突。

三、政策建议

集群内部协同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落脚点,要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产业集群发展策略需要更大范围内的调查研究和更长时期的实践。鉴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难以触及更深层次的经济发展问题,以下主要针对江西省现有产业集群内部协同发展问题分析提出一些可行的政策建议。

(一)构建有效的政策支持体系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有着其特殊性,在其发展初期,需要政府大力支持。首先,制定科学有效的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指导相关产业集群发展方向。其次,通过各项经济政策(如产业、金融、科技等)夯实新兴产业集群基础。最后,要始终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做好诸如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基础平台、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工作,而且无论选择何种产业模式,这一职能都将贯穿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整个发展历程。

(二)构建良好的竞争与合作机制

企业作为协同创新最为重要的主体,其竞争合作关系对产业集群发展影响极为明显。同类企业在空间上集聚就会形成一种竞争关系,这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组织环境,特别是对于改良企业以及产品创新等问题的解决有着很好的示范作用。此外,竞争合作关系的形成不仅仅是交易主体间的市场合作,还应该体现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的合作,例如信息传递、人才交流等。这就需要政府、市场、企业等协同创新主体共同努力构建这一有效机制,这样才能全面推进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良性发展。

(三)构建有效的金融支持体系

金融支持是协同创新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特别是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更是面临着十分突出的融资难问题。首先,合理利用政策性资金。当前形势下政策性资金的使用仍然可以带来较为明显的协同效率,特别是有助于调动相关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如江西省正在推行的“财园信贷通”。其次,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尝试推动金融机构给予新兴产业集群信贷优惠,同时推动民营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的发展。

(四)推动协同体制机制创新。新兴产业集群的发展不仅需要技术创新,还需要体制机制创新。利益分配与风险共担机制以及信息不对称问题都将成为今后产业集群发展所需要解决的重要体制机制障碍。例如全球价值链以及物联网发展都需要进一步推动体制机制改革,以创新为导向,进一步深化产业集群路径选择,推动协同创新不断深化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阿尔伯特·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2]Blank S C. Insiders´ Views on Business Models Used by Small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Firms: Economic Implications for theEmerging Global Industry[J].AgBioForum,2008,11(2):71-81.

[3]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M].北京: 商务印书馆,1972.

[4]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5]赫尔曼·哈肯.协同学[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84.

[6]范太胜.基于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协同创新机制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8,(7).

[7]杨耀武,张仁开.长三角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战略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2).

[8]蒋石梅,张爱国,孟宪礼,张旭军.产业集群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基于保定市新能源及输变电产业集群的案例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2,(2).

[9]陶丹,胡冬云.产业集群背景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运行机制研究——以重庆电子信息产业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3,(22).

[10]李煜华,武晓锋,胡瑶瑛.基于演化博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策略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2).

[11]韩言虎,罗福周.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机制:“宝鸡·中国钛谷”的案例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3,(11).

[12]张廷海,韩玮.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博弈均衡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4,(3).

(责任编辑:刘明)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