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论可持续发展视阈中的工程伦理教育

2022-06-08

  摘 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对教育产生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可持续发展与工程伦理教育的内在关联,论证了可持续发展视阈中工程伦理教育的存在价值,并探讨了可持续发展观对实施工程伦理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工程伦理教育;环境伦理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6)-01-0049-02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经历一系列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和痛苦中,人类积极反思和总结传统经济发展观不可克服的矛盾,努力寻找新的发展模式。1987年4月27,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将可持续发展确定为人类共同的发展战略。1994年,我国政府制定并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对我国在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相关领域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任务做出了总体部署。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人类的发展观出现重大转折,将给人类的发展进程和社会文明带来了新的希望,对人类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现代工程活动范围的扩大、对社会和环境影响的加深,工程伦理问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工程伦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潮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最先兴起的。上世纪70年代,美国最早在工程院校进行工程伦理教育。80年代以来,在欧美发达国家,工程伦理教育及其相关研究获得了政府、大公司和社会团体的广泛支持。从世界范围来看,工程伦理教育作为工程教育中一门不可或缺的、独立的课程的地位已经确立。许多国家已经把工程伦理课程纳入工程教育的计划中普遍实施。可持续发展与工程伦理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思潮,但两者存在着一定的内在关联。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可持续发展与工程伦理教育的内在关联 
  一是两者都是后工业社会发展的产物,有着相似的社会背景。可持续发展与工程伦理教育都是在全球环境不断恶化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的背景下提出的。 
  二是两者都倡导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强调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不构成危害的发展。”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人类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必须强化人们的环境意识;而工程伦理的发展也已从人际伦理扩展到生态伦理,因此工程伦理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如何处理好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伦理关系问题,使工程师形成以伦理道德的视角和原则来对待工程活动的自觉意识和行为能力。从这点看,两者有一致性。 
  三是两者都以人类的伦理道德为最终依据。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是符合人类伦理道德的需要的,有着深厚的伦理背景,它继承了人类历史上所有伦理文化的精华。工程伦理教育本质是一种伦理教育,以伦理为依托,其要旨就在于让受教育者懂得如何在工程活动中处理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复杂伦理关系,具有深刻的伦理判断力。因此,可持续发展与工程伦理教育在理论基础上有着共通性。 
  由于,可持续发展与工程伦理教育的内在关联,这就使得影响广泛的可持续发展观或多或少会对工程伦理教育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工程伦理教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理应成为可持续发展视阈中值得关照的一个领域。 
  二、可持续发展视阈中工程伦理教育的必要性 
  (一)从社会变迁角度而言,工程伦理教育可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意味着人类从事任何活动都应考虑人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工程活动作为重要的人类活动,对人类社会生活影响广泛而直接,但在当前我国的许多工程活动中,工程活动的负效应问题日益突出。笔者以为人们在考察、反思工程问题的时候,应多视角、全方位的认识和理解工程,不仅仅只局限于技术的角度,还要从伦理层面来认识,处理好工程活动的开展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以对他人、社会和环境负责的态度实施工程,这才有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就对现代工程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必须重视和加强工程伦理教育,培养能从伦理视角审视工程的、有责任感的工程师,这才能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相一致,才有利于人、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从工程教育发展角度而论,工程伦理教育可促进工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工程教育领域存在着严重的技术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直接导致培养的工程师极具功利性和工具性,认为“工程学方法的特点是,只关心最基本的逻辑问题,而不关心人类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这种没有价值、伦理、人文精神的工程教育忽略人、社会、环境的三位一体,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在工程教育中进行工程伦理教育,改变技术至上,工具理性的教育现状,促进工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迫切。 
  (三)从育人的角度来说,工程伦理教育可促进工程技术人员的全面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自然的不平衡、不协调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的不全面、不协调发展的反映和表现。只有当人的自身获得解放与全面自由的发展,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毫无疑问,工程伦理教育能够完成使工程技术人员成为全面的自由的发展的人的使命,以契合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这表现在:第一、工程伦理教育为工程技术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打下理论基础;第二、工程伦理教育为工程技术人员提高环境意识提供思想源泉;第三、工程伦理教育为工程技术人员培养以伦理道德视角和原则来对待工程活动的自觉意识和行为提供精神支撑。总之,只有通过工程伦理教育才能使工程技术人员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工具性人才”,这样才能适应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工程伦理教育的有益借鉴 
  可持续发展观是一种整体观、协调观、持续观和平等的价值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人的幸福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改变了传统发展观人与物颠倒的错误认识,恢复了人的主体地位、价值与尊严。这对于整个教育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也为工程伦理教育注入了新的内涵,要求工程伦理教育应面向可持续发展来定位。  (一)工程伦理教育不仅要注重人际伦理教育,更要吸收生态伦理与环境伦理教育资源的精华,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环境教育以及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世界观教育 
  随着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遭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和环境危机的日益加深,人们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对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问题的解决,不能仅仅依赖经济和法律手段,还必须同时诉诸伦理信念。基于此,工程伦理教育作为一种伦理教育,在这方面无疑有优势,但应有所侧重,其重心应放在加强工程师的环保意识,唤醒他们的生态伦理良知,强化工程师的责任意识上,养成其为群体或人类共同福祉考量的思维方式,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新世界观 
  (二)要注重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经济与生态环境的优化,而且需要社会人文环境的优化,注重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构建一种尊重自然、顾及后人、注重人文理性的全新的价值观和发展观。虽然工程伦理教育本身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互交叉的一门学科,但在其实施教育过程中仍要始终注重贯彻科学性与人文性,培养工程师在未来的工程活动中不仅讲究设计、管理的科学性,还要注重工程活动的人文关怀,赋予工程活动以人文理性,这不仅有利于人类的安全与福祉,也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超越价值。 
  (三)要加强工程伦理教育的理论研究 
  工程伦理教育的产生发展并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事业,需要科学、完备的理论指导,理论好比指导我们冲锋陷阵的一面旗帜,只有科学的理论和充分的实践两个方面协调发展,达成和谐统一,工程伦理教育才能切实显示出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去完成其历史使命。我们应深入系统地研究工程伦理教育理论,探讨工程伦理教育实践,构建工程伦理教育理论体系,并以此来推动和加快工程伦理教育的实施,提高工程伦理教育的质量,使工程伦理教育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 
  (四)要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共同挑战,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必须发扬“全球伙伴精神”,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第一、要迅速转变思想观念,培养国际型思维,向国际先进的工程伦理教育理念学习,勇于将我国的工程伦理教育融入国际工程伦理教育之中,要主动参与国际教育市场的竞争;第二、要积极推进与国外理工科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大胆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理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经验,邀请国外教师讲学或授课,组织教师或学生到国外理工科院校考察和学习。要鼓励学科带头人加强与国外同行学术上的联系,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缩短与国外工程伦理教育的差距。 
  综上,为了社会、经济、自然,实质是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工程伦理教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理应成为可持续发展视阈中值得关照的一个领域。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代写论文和论文代写以及发表论文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参考文献: 
  [1]肖平.工程伦理学[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 
  [2]曹南燕.对中国高校工程伦理教育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5):37-57. 
  [3]王耀中.科学发展观与现代交通发展[M].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 
  [4]王进.论工科学生的工程伦理教育[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4-15. 
  [5]刘绍春.工程伦理教育与理工科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39-40.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