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我国金融不稳定性及其对宏观经济非对称影响分析

2022-06-08

李玮

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 天津 300201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金融体系对于经济体的影响日益凸显。然而金融系统内部存在着导致不稳定现象出现的因素,这种不稳定性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呈现出一种非对称性,即对于不同发展时期的经济体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就我国的金融不稳定性及对其宏观经济的非对称影响进行研究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金融不稳定性;宏观经济;非对称性影响

可以说金融系统的不稳定性是现代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无论是世界性的还是局部的经济动乱都是从金融界开始的,而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以及金融系统的发展完善,可以说目前金融已经成为了经济社会的主角。但这也使得宏观经济受金融不稳定性的影响越来越大,加深了经济发展的风险。

一、金融不稳定性概述

1.1金融不稳定性原因

影响金融系统稳定性的因素有许多,本文主要介绍以下三点:

(1)金融市场的变化。金融市场作为作为经济市场的分支也具有市场的普遍特性。受到供求关系等的影响股票市值以及利率等都处在一个波动的状态,这种金融市场的变化也是金融不稳定性的重要原因;

(2)风险防范机制不完善。我国金融业是近些年才开始逐步发展因而对于风险的预测、防范以及应对能力都是比较差的,一旦发生金融动荡就会造成严重的损失。缺乏风险预警机制和防范措施也使得金融系统处于一个不稳定的状态;

(3)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会对金融不稳定性产生重要的影响。当政府鼓励中小企业发展时降低各大商行的利率就会促进企业发展,金融机构在进行资金回收时也会比较容易,而在通货膨胀率较高的情况下政府进行利率提高,减少货币流通量时,也会对证券市场、银行等产生影响,在一定程度对金融市场的发展起反向作用。

1.2我国金融不稳定性的表现

金融不稳定性的表现也是多层次多方面。金融不稳定性是金融危机发生的导火索,因而潜在的经济危机可以说是金融不稳定性的直接表现。

(1)我国目前货币危机发生的几率较低。我国采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有力的政府宏观调控使得我国的抵抗国际性的金融风暴的能力要优于资本主义国家。虽然人民币的升值一定程度上阻碍经济的发展,但是这也减少了一些外币的投资投机行为,同时较低的通货膨胀率以及较高的外汇储备水平也降低了我国货币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2)我国目前不会爆发债务危机。由于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态势较国际水平来说还是比较良好,负债率包括还款率等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因而短期内爆发债务危机的几率较低;

(3)我国目前资本危机爆发的可能性也很小。我国政府一直采取鼓励资本市场发展的政策,并且近些年来也不在不断进行资本市场的规范,投资者的信心日益提升,证券市场发展态势良好。

(4)我国面临潜在的银行危机。这是目前威胁我国金融安全的最大因素,因而需要把其作为关注和防范的重点。未得到有效控制的不良贷款率、较低的银行盈利水平以及资本不足都是造成银行业发展面临危机的主要原因,而且我国政府解决危机的水平较低,对国家财政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是近些年商业银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也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二、金融不稳定性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

2.1金融不稳定性导致金融风险的发生

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实例证明,金融危机爆发前金融系统都处于一个极端不稳定的状态。通过对数据的研究分析发现,金融系统一直处于波动的不稳定状态。而金融机构在过分追求利益时会忽视对风险的防范,而这种对风险因子的忽视会使得金融稳定性增加,一旦达到系统的临界点时,系统无法再承受这些不稳定因子的存在,金融危机也随之爆发。而且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一个大型经济体的危机往往会带来全球性的影响。结合我国的实际状况来看,我国目前最大的金融风险就是银行市场。我国的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包括对外债务都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短期内不会爆发危机。但我国目前银行业一直处于不稳定的状态,首先是中小企业的发展使得贷款率增高,贷款率的攀升也使得不良贷款的数额日益增大,这也会使得本就紧张的银行资本更加缺乏。除此之外我国的大部分银行都处于资本充足率较低的状态,资本对于银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资本长期亏缺势必会影响银行的发展。由于我国的商业银行之前一直受政府的限制较多,因而盈利水平,虽然目前不断深化银行的改革升级,但是其盈利水平还是无法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再加之目前政府对银行危机调控的措施就是财政拨款,这样使得危机解决成本极高,一旦国家财政无法负担这笔巨大的资金,而银行的不稳定性又累积到一定的程度我国就易爆发金融危机。

2.2金融不稳定性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

所谓的不对称影响简单来说金融不稳定性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呈现明显的两区特征,而在这两区中金融不稳定性发挥作用的强度是不同的。而且通过对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以及金融市场相关数据分析计算发现,金融稳定性具有周期性变化,当2008年次贷危机出现时,我国的金融不稳定性也升到了历史最高水平,此后不断回落,现在基本上维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此外我国经济并不是处于一个稳定增长的态势,而是具有高速增长和适速增长的两种表现,而金融不稳定性在这两种状态下的影响作用也并不相同,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金融不稳定性对经济的作用要更加明显。通过数据分析比较发现当经济高速增长,经济体发展态势良好时,金融不稳定性与经济发展速度呈现正相关,即在一定程度上这种不稳定性会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当经济发展平缓,经济社会比较萧条时金融不稳定性并不会起到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甚至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会起到反向作用,因此说金融不稳定性对宏观经济具有非对称影响。

三、应对金融不稳定性的对策

3.1降低通货膨胀率

维持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对于保持金融稳定性和促进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政府可以通过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来达到这一目的,适当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而通货膨胀率的稳定也进一步保证了物价的稳定,对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于此同时目前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中还处于升值的状态,而长期的升值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因而政府需要稳定人民币兑外币的汇率。另外为了降低通货膨胀率,国家需要稳定物价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制定相应的通货膨胀率控制目标,并实行相应的货币政策、利率政策来达到这一目标。

3.2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

金融市场的波动性也是影响金融稳定性的重要因素。通过对金融市场的规范和有效监管也能达到控制金融稳定性的目的。由于我国金融业起步较晚,无论是金融结构还是金融监管方式都比较落后,因此我国需要对当前的金融监管模式进行相应的调整。首先需要改变以往的分业监管模式,采取混业监管的方式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同时我们需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监管经验来完善我国的监管方式,目前我国并没有设置特定的机构进行金融监管,这也非常不利于对金融市场的全面监管,因此我国在设置监管机构的同时还要保证监管人员的纯洁性。

3.3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

对金融市场的完善也是维持金融不稳定性的重要举措。首先可以通过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制定来对金融市场参与者的行为进行规范,同时相关部门要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对于危害影响金融市场正常运行的单位和个人要予以严惩。另外还要注重个人及企业征信系统的建立,这样方便金融机构对于个人以及企业的信用度的考查,该举措也有利于不良贷款率的降低,提高银行的经营水平,也有利于金融市场交易的透明化,维护交易双方的利益。除此之外还要建立相应的风险预测和防范机制,一旦发生金融动乱可以及时进行解决,降低经济损失。还要注重调整金融结构,注重地域以及城乡金融平衡化和金融产品的创新。

四、结论

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也极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金融不稳定性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是非对称的,适当的不稳定因子的存在会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不稳定性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也会诱发金融风险,因而政府需要通过适当的货币政策、行政政策的制定不断对金融系统进行调整以达到维持宏观经济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赵文敏.基于宏观经济视角的金融不稳定因素与特征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16)

[2]王妍.我国金融稳定性分析与展望[J].科技促进发展,2013(6)

[3]张文.金融不稳定性及其对宏观经济非对称影响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5(2)

[4]纪良.宏观经济视域下金融不稳定特征研究[J].兰州学刊,2013(8)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