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简论《皇明北虏考》的史源及其史料价值

2022-06-08

哈 斯

(赤峰学院 蒙古文史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皇明北虏考》是明人郑晓撰著的第一部有头有尾的当代蒙古史著作。成书于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记事贯通明朝十二帝,按年、月记述了其间的蒙古史事和明蒙之间的往来关系,内容之丰富,记述之可靠,历来受到人们的推崇。但此著从其问世至今,学界在发掘利用其资料方面下的工夫多,对其自身情况研究的少,而其史料来源及史料价值更值得研究和探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皇明北虏考》;史源;史料价值

中图分类号:K8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2-0020-03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皇明北虏考》史源及其史料价值”(NJSY13296)

大一统的元王朝结束之后,中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此后,明朝与蒙古南北对峙近280年,入清之后,双方才统一于清朝之下。有明一代,蒙古政权又回到了游牧状态,由于社会环境和政治、军事、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有关明代蒙古历史情况,蒙古政权方面留下的直接史料极少,这就给后世研究这一段蒙古历史留下了难题,而明人留下的汉籍史料反成为考查这一时期蒙古历史的重要依据。明人留下的涉及蒙古史事的文献史料很多,有官方文献,也有私家著述。官方文献多以分散资料的形式存留,而私家著述则多具体例,各有特色。郑晓(1499—1566)的《皇明北虏考》即私家著述中有关明代蒙古史最重要的著作之一。记事始洪武元年(1368),迄嘉靖二十九年(1550),记述其间的蒙古史事及蒙古与明朝的关系。《皇明北虏考》的史学价值取决于它的史料来源,考《皇明北虏考》的史料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洪武至正德时期记事对《明实录》的利用

实录是记述各帝王在位时期历史的史料长编,包含有王朝诸多方面的史料,因而成为明朝各类史著的源头,最具有权威性。由于蒙古问题在明朝的特殊性,明历朝实录中特别重视对蒙古史事的记载,因而也成为明代蒙古史料的重要来源。郑晓同时代的史家如朱国祯的《皇明史概》、雷礼的《大政记》都不同程度地采录了实录。细检郑晓的《皇明北虏考》,洪武至正德时期的大部分事实是利用了《实录》的记载,尤其是洪武至景泰年间的内容,与实录所载基本雷同,有些部分甚至完全相同,只是在行文表述上间有差异。

(一)有些史事《实录》的记载详细一些,《皇明北虏考》则记述较简括

如记阿鲁台被永乐皇帝败走事,《实录》作:

(永乐)二十年七月己未,车架次杀胡原,前锋都督朱荣等获阿鲁台部属送御营,备言阿鲁台举家惴栗,其母及妻向之骂曰:“大明皇帝何负尔?而必欲为逆天负恩事。尔死固宜,而使吾属骈首就缚为俘囚,将死无葬身处,皆汝所贻祸也。”阿鲁台尽弃其马驼牛羊锱重于阔栾海之侧,与其家属直北走矣[1]。

《皇明北虏考》作:

永乐二十年七月,次杀胡原,获虏,言阿鲁台部下闻兵出塞,皆优惧叛散,继闻上亲征,阿鲁台大惧,其母妻亦恨阿鲁台反,时时骂阿鲁台逆天负恩,自取丧命。阿鲁台惶惑,尽弃其马驼牛羊锱重于阔鸾海旁,北走[2]。

意同。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了《实录》的内容。

阿鲁台被瓦剌打败事,《实录》永乐二十一年九月癸巳条载:

虏中伪知院阿失帖木儿、古纳台等率其妻子来降,备言:“阿鲁台今夏为瓦剌顺宁王脱欢等所败,掠其人口马驼牛羊殆尽,部落溃散,无所属。”又曰:“彼若闻天兵复出,疾走远壁之不暇,岂复敢南萌南向之意。”命赐酒馔及衣服靴袜,授阿失帖木儿、古纳台俱正千户。

《皇明北虏考》作:

虏知院阿失帖木儿、(右)[古]纳台等率妻子来降,言阿鲁台今夏为瓦剌顺宁王之子脱欢所败,掠去人畜无算,部属溃散无统,若闻天兵复出,疾走远避不暇,敢南向耶?上以二人为正千户。

《皇明北虏考》完全采录了《实录》。

也先土干降明事,《实录》永乐二十一年冬十月甲寅记作:

迤北鞑靼王子也先土干来归,时懋为前锋,探知虏在饮马河北,为瓦剌所败。追至宿嵬山口,遇也先土干率妻子部属来归……己巳,封也先土干为忠勇王,赐姓名曰金忠。

《皇明北虏考》作:

永乐二十一年十月,先锋将陈懋至饮马河北,遇鞑靼王子也先土干率妻子部落来归,封为忠勇王,赐姓名金忠。

《实录》记事是先纲后目,《皇明北虏考》是直叙其事。

(二)《皇明北虏考》的记载与《实录》同,只是文字上略有润色

《皇明北虏考》在利用《实录》的记载时,不全是原封照录,而是有取有弃,也有综合。而采录朝廷的重要文书时,则是原文照录,如,明朝在洪武、永乐年间7次致书北元及景泰年间的5次致书北元可汗、权臣的文书内容与《实录》中的记载是完全相同的。《皇明北虏考》从洪武到正德年间的记事多采自《实录》,兹不赘引。同时也发现,从天顺之后,《皇明北虏考》利用《实录》的内容明显减少,这可能是郑晓又看到《实录》以外的更多文献的缘故。官修《实录》和郑晓私人的记述各有特色,可互相对照,互相稽考。

二、洪武至正德时期记事对《明实录》以外文献的采摘

《皇明北虏考》在利用《实录》的同时,还增加了一些不见《实录》的记载,如讲“土木之变”的原因,《皇明北虏考》云:

也先者,脱欢之子也。当是时,脱脱不花弱而也先强盛,也先又以其姊妻脱脱不花,数年间,挟脱脱不花遣人并入贡马,得赐金帛无算,使人皆馆京师,逾春始遣还,遂桀骜不恭,时时杀掠道路。我往来通事人变诈,出好语,告以中国虚实,也先因与通事言:“吾有子,请婚南朝公主。”通事人谩曰:“为若奏皇帝,皇帝许尔矣。”也先大喜,夸诸酋曰:“吾且进聘礼。”

《明英宗实录》景泰元年五月壬子也有此事的记载,来源于兵部的报告:“通事达官千户马云、马青等,先是奉使迤北,许也先细乐妓女,又许与中国结亲。云云。”对结亲细节则略而不书。《皇明北虏考》则补足了其中的细节。此事较早的记载有李实《北使录》:“这事只因陈友、马清、马云小人上是非,所以动了军马,小事儿做成大事。”[3]成书于天顺年间的刘定之《否泰录》记载:“往来通使等变诈翻复,告以中国虚实。也先求以其子结婚于帝室,通使皆私许。也先进马为聘仪,朝廷不知也,答诏无许姻意。也先愧怒。”[4]都未有《皇明北虏考》所述的细节。显然,郑晓是见到了更原始的资料,并把它原原本本地载入书中,使内容更加丰富、详实。

《否泰录》在记述明英宗被也先俘虏之后说:

二十八日,至黑松林,也先营在焉。上入营坐,也先拜,稽首,乃侍坐,宰马设宴,出妻妾四人,以次奉上酒,歌舞以为娱,其后,遂奉上居于伯颜帖木儿营,去也先营十余里,伯颜帖木儿与其妻妾见上,亦如也先礼。伯颜帖木儿每二日献羊,七日献牛,也先每七日献马[5]。

《皇明北虏考》将此概括为:

上自大同出塞,至野松林也先营,也先进酒,出妻妾歌舞,遂奉上居伯颜帖木儿营。两营相距十里许,伯颜帖木儿见上甚恭谨。

除了把《否泰录》之“黑松林”误写成“野松林”之外,内容上没有什么变化。

在记述早期蒙古部落的情况时,《皇明北虏考》参考了魏焕的《皇明九边考》及张雨的《边政考》等书。成书于嘉靖二十年(1541)魏焕《九边考》载:

今访小王子居沙漠之地,其属,北有黄毛达子,南有吉囊、阿尔秃厮居套,东有满惠(三)[王]居宣府外,西有亦不剌居西海。(《番夷总考》)

北虏哈喇真、哈(连)[速]二部常在此边驻牧。哈喇真部下为营者一,大酋把答罕奈领之,兵约三万;哈(连)[速]部下为营一,大酋失喇台吉领之,兵约二万。(《大同镇》)

北虏亦克罕一部常住牧此边,兵约五万,为营者五,曰好城察罕儿,曰克失旦,曰卜尔报,东营曰阿儿,西营曰把即郎阿儿,入寇无常。今年虏在套中,以三关为出入之路,直抵山西地方抢掠。(《三关镇》)

北虏冈留、罕哈、尔填三部常在此边住牧,兵约六万,与朵颜诸夷为邻。冈留部下为营者三,大酋满惠王领之;罕哈部下为营者三,大酋猛可不郎领之;尔填部下为营者一,大酋可都留领之。(《宣府镇》)

弘治十三年,虏酋火筛大举入套,始驻牧。正德以后,应绍不、阿尔秃斯、满官嗔三部入套。应绍不部下为营者十,曰阿速,曰阿喇嗔,曰合奴郎,曰孛来,曰当喇儿罕,曰失保嗔,曰叭儿廒,曰荒花旦,曰奴母嗔,曰塔不乃麻,旧属太师亦不剌,后分散,各部惟哈麻真一部全。阿儿秃斯部下为营者七,旧亦属亦不喇,今则大酋吉囊领之,为营者四,曰哱合厮,曰偶甚,曰叭哈思纳,曰打郎。满官嗔部下为营者八,旧属火筛,今则大酋俺答阿不孩领之,为营者六,曰多罗土闷,曰畏吾儿,曰兀甚,曰叭要,曰兀鲁,曰土吉剌。三部兵约共七万,俱住牧套内,时寇绥、宁、甘、固、宣、大等边。(《榆林镇》)[6]

张雨的《边政考》云:

此一带有北虏亦克罕一部住牧,兵曰五万,大营凡五,曰好陈察罕儿,曰克失旦,曰卜尔报,东营曰阿儿,西营曰把即郎阿儿,入寇无常。

先是,有北虏应绍不,阿儿秃厮、满官嗔三部。应绍不部下为营者十,曰阿速,曰阿喇嗔,曰合奴郎,曰哱来,曰当喇儿罕,曰失保嗔,曰叭儿廒,曰荒花旦,曰奴母嗔,曰塔不乃麻,旧属太师亦不剌,今皆分散,各部惟哈麻嗔一部全耳。阿儿秃厮部下为营者七,旧亦属亦不剌,今则大酋吉囊领之,合为四营,曰哱合厮,曰偶甚,曰叭哈思纳,曰打郎。满官嗔部下为营者八,推旧属火筛,今则大酋俺答阿不孩领之,合为六营,曰多罗土闷,曰畏兀儿,曰兀甚,曰叭要,曰兀鲁,曰土吉剌。三部兵约共七万,俱住牧套内,时寇延、宁、甘、固、宣、大。(《三边四镇之图》)

本部大营凡五,众约七万余,居中屯聚,以卫克罕,其东部三,大营凡六,统于其酋,曰满会王,曰猛可不郎,曰可都留,众约五万余。西邻宣府,东近朵颜。其南部二,大营凡二,统于其酋,曰把答罕奈,曰失喇台吉,众约五万余,住牧宣、大。其西部三,为应绍不、为阿尔秃厮,为满官嗔。应绍不部为营者十,为亦卜剌所统。亦卜剌以弑阿尔伦故逃遁西海,甘肃为其荼毒三十余年。阿尔秃厮部为营者七,故亦属亦卜剌,今属吉囊,合而为四,众约七万余。满官嗔部为营者八,故属火筛,今俺答阿卜孩领之,合而为六,众约四万余,皆驻牧河套。二虏素称雄黠,凶虐尤甚。(《三夷纪类》)[7]

《皇明北虏考》吸收两书的记载,记作:

亦克罕大营五,曰好陈察罕儿,曰召阿儿,曰把郎阿儿,曰克失旦,曰卜尔报,可五万人,卜赤居中屯牧,五营环卫之。又东有冈留、罕哈、尔填三部。冈留部营三,其酋满会王;罕哈部营三,其酋猛可不郎;尔填部营一,其酋可都留。三部可六万人,居沙漠东偏,与朵颜为邻。西有应绍不,阿儿秃厮、满官嗔三部。应绍不部营十,曰阿速,曰哈喇嗔,曰舍奴郎,曰孛来,曰当剌儿罕,曰失保嗔,曰叭儿廒,曰荒花旦,曰奴母嗔,曰塔不乃麻,故属亦不剌,亦不剌遁西海去,遂分散无几,惟哈剌嗔一营仅全。阿儿秃厮部营七,故属亦不剌,今从吉囊,合为四营,曰哱合厮,曰偶甚,曰叭哈思纳,曰打郎,众可七万。满官嗔部营八,故属火筛,今从俺答,合为六营,曰多罗田土闷畏吾儿,曰兀甚,曰叭要,曰兀鲁,曰土吉剌。三部众可四万。吉囊、俺答皆出入河套,二酋皆阿著子也,诸种中独强,时寇延、宁、宣、大。南有哈剌嗔、哈连二部。哈剌嗔部营一,酋把答罕奈,众可三万,哈连部营一,酋失剌台吉,众可二万。居宣府、大同塞外。北有兀良罕,营一,故小王子北部也,因隙叛去,至今相攻。又西为瓦剌,可五万人,世与土鲁番为杀。诸虏虽逐水草,迁徙不定,然营部皆有分地,不相乱。

3书的记载为辗转相因,但同出一源。这个源头当出自当时的兵部档案,原始材料很可能是九边镇所上报于兵部的情报资料。但3书记载又有微细的差别。魏焕书说应绍不、阿尔秃厮、满官嗔3部兵约7万,而之后成书的张雨《边政考》却有两种不同的记载,在该书的《三边四镇之图》中应绍不、阿尔秃厮、满官嗔“三部兵约共七万余”,又在该书的《三夷纪类》中说阿尔秃斯众约7万余,满官嗔众约4万余。郑晓书中也有类似的情况,说,仅阿尔秃厮一部就“众可七万”,而却又合计“三部众可四万余”,令人不解。郑晓、张雨书认为右翼哈喇嗔等部置于宣府、大同边外,魏书中则认为右翼哈喇嗔等部置于大同边外。魏焕将小王子牧地定在明三关镇北,又把郑晓认为在沙漠东偏的罔留部置于宣府边外。

《皇明北虏考》又有魏、张两书都未载的珍贵史料,即关于兀良罕与瓦剌之事。书中言,“北有兀良罕,营一,故小王子北部也,因隙叛去,至今相攻。又西为瓦剌,可五万人,世与土鲁番为杀”,透露了蒙古本部与瓦剌、土鲁番3部之间的关系,体现出《皇明北虏考》超越前代记载的史料价值。

除此以外,《皇明北虏考》还参考利用了一些大臣的奏疏、文集。这些大臣都在边镇或兵部担任过要职,其文章、奏疏具为当时人写当时事,可信度较高。时人的著述和名臣的疏奏是《皇明北虏考》的重要史源之一,当无疑议。这些当时人述当时事资料的利用,成就了《皇明北虏考》。

三、嘉靖年间记事所采录的当代文献

《皇明北虏考》的内容,最能体现其史料价值的是嘉靖年间所采录的文献。

郑晓是嘉靖朝人,《皇明北虏考》的著撰年代亦为嘉靖时。其时,嘉靖皇帝的实录尚未修撰,这样,《皇明北虏考》在记述嘉靖年间的史事时,就没有利用实录的可能。因此,书中所记嘉靖元年以后的事实,当为郑晓直接依据档案资料和时人著述以及亲闻撰成。

《皇明北虏考》嘉靖年间的记事利用过兵部所藏的档案,这可从后来据档案成书的《明世宗实录》、同时代的史书如陈建的《皇明资治通纪》及稍后一点的史书沈越的《嘉隆两朝闻见纪》等可以得到印证。如,《明世宗实录》载以下诸条记事:

嘉靖十八年二月壬寅,上一驾将南狩,诏起旧辅臣大学士翟銮充行边使,拊巡九边,暂改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事完如旧。发太仓银五十万两分往辽东、蓟州、宣府、大同、偏头、雁门、宁武、延绥、宁夏、固原、甘肃,随行边使,赏劳官军。

嘉靖二十一年七月己未,擒斩俺答阿不孩者赏千金,不次升赏,其次酋者三百金,升职三级。

嘉靖二十九年八月丁亥,杀兵部尚书丁汝夔,侍郎杨守谦。时法司坐汝夔守备不设,守谦失误军机律,俱秋后处斩。上怒,谓汝夔罔上毒民,守谦党同坐视,皆死有余辜,促命所司行刑。汝夔仍枭示……初,虏薄都城,汝夔恐丧师,辄戒各营兵勿轻与战。各营兵惟守谦营最近城,风声易达,故诸将士远壁不战者辄引本兵及守谦为辞,语闻禁中,二臣遂得罪。

对应的事实,《皇明北虏考》记作:

嘉靖十八年二月,上巡承天,以翟銮、毛伯温为行边使,出帑金五十万两赏塞上将士。

嘉靖二十一年七月……上出赏格,擒斩俺答赏银千两,升不次,他酋三百两,升三级。

二十九年八月,俺答遂入渔阳塞,犯京师,焚劫至德胜、西直门,窥八陵,掠教场。上震怒,杀兵部尚书丁汝夔,都御史杨守谦。

以上诸事,两书的记述显然是出自同一史源。《明世宗实录》无疑是来自兵部档案,郑晓的记载也当是从兵部档案而来的。不过实录是摘抄原件,而郑晓是归纳叙述。

嘉靖年间,大同发生了两次大的兵变。专题记述此事的书有直接经历过此事的人韩邦奇的《大同纪事》、苏祐的《云中事记》、孙允中的《云中纪变》及综记其事的尹耕《大同平叛志》等。这些著述,《皇明北虏考》亦曾采录。韩邦奇等都是亲与处理大同兵变的当事人,他们的第一手记述,郑晓是不会放过的。

总之,从全书而言,洪武至天顺间的史事多依据于《实录》,之后的记载是作者在职期间搜集众多材料及亲闻到的内容,与第一部分相比史料价值更重要,这也应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皇明北虏考》给后人留下了丰富而详实的史料,这也反过来证明了它的史料价值。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明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

〔2〕郑晓.皇明北虏考.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一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

〔3〕李实.北使录.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一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

〔4〕〔5〕刘定之.否泰录.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一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

〔6〕魏焕.九边考.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一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

〔7〕张雨.边政考.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一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 姜黎梅)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