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异国神话——犹太人在美国成功原因之探析

2022-06-08

茹慧渊

(四川外国语大学 研究生院,重庆 400031)

摘 要:犹太人在美国是一个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族裔,这不在于其数量,而在于其成功的表现。犹太人在美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少数族裔的犹太人在美国取得巨大成功有着其深层的原因——犹太人自身的文化价值观与美国宽容、多元、开放的社会环境之间是相适应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犹太人;美国;犹太文化价值观;社会环境

中图分类号:K38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4-0109-03

当今的美国犹太人约有600万左右,仅占美国总人口的2.5%,但其经济社会地位却非同一般,当下一种流行的说法是美国的各行各业都被犹太人把持着。这种犹太控制力存在于在美国的好莱坞、华尔街、国会大厦,以及被视为不可侵犯的新闻媒体,甚至美国总统在做决定时都不得不看犹太人的眼色。或许这一说法有点言过其词,但美国犹太人的的确确在美国的诸多行业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样一个少数族裔在异国他乡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其成功的背后有着深刻的文化传统因素,当然,这也与他们所处的美国社会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

一、犹太人移民美国的浪潮

1654年,23名犹太人从巴西来到新阿姆斯特丹(即后来的纽约市)定居,大多数历史学家都将那一年作为犹太人定居美国的开端。截止到1776年美利坚合众国成立时,定居在美国的犹太人大约有2500名。他们主要居住、生活在诸如查尔斯顿、费城、纽约等一些东部沿海城市,从事商业活动是他们最重要的谋生手段。这就是犹太人移民美国的第一次浪潮。

1815年拿破仑战争结束后,由于欧洲反犹浪潮再次掀起,大批犹太移民再次从欧洲涌入美国,而这次来的主要是德国犹太人。之后随着美国西进运动的发展,犹太社团也纷纷出现在太平洋沿岸的新兴城市。据统计,到1880年,美国已有25万犹太人。这被看作犹太人移民美国的第二次浪潮。

19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了犹太人移居美国的第三次浪潮。这次浪潮的规模要比前两次都大得多,堪称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移民潮。在短短40年中,共计300万犹太人涌入美国,这次来的大都是俄国和东欧犹太人。

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发动大规模反犹太运动后,欧洲犹太人移民美国的第四次浪潮也随之出现。从1933年到1945年的12年间,大约有20多万犹太难民通过各种渠道进入美国。二战结束至今,犹太人移居美国的势头愈发猛烈。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犹太人总数已达到、将近700万,仅纽约市就居住着220多万犹太人。

二、犹太人在美国的成功表现

在犹太人移民美国的300多年间,他们不屈不饶,走过了一条充满荆棘的奋斗之路,终于从一个毫不起眼的客居小团体,发展、壮大成为美国主流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是当今美国社会最成功的群体,在美国社会所取得的成功也是全方位的,涉及到美国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

虽然犹太人在美国的身份是客居者,但是他们从未放弃过登上政治舞台的目标,并且经过长期努力,也已取得不凡表现。1906年,奥斯卡·斯特劳斯成功当选为美国商业和劳工部长。此后,这位犹太部长带领越来越多的犹太人进入美国内阁。这标志着犹太人作为客居者的身份开始进入美国政界的上层,在美国政界有了一席之地和相当的发言权。他们中比较有影响的有罗斯福总统任内的财政部长亨利·摩根索,尼克松和福特两位总统任内的国务卿亨利·基辛格等。到克林顿总统时期,包括国防部长、财政部长、国务卿等重要职务在内的6位重要阁员都是犹太裔。美国各大州和重要城市的州长、市长中也有许多犹太人,现任纽约市长布隆伯格就是犹太人。担任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达23年之久的路易斯·布兰代斯也是一位犹太人。至于美国国会议员的犹太裔人士就不胜枚举了。

在经济领域,犹太人更是取得了辉煌成就,特别是在美国金融业、工商业,犹太精英数不胜数。大多数美国普通犹太人凭借自己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和苦心经营,已经成为中产阶级,过着富裕安定的生活。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美国犹太人中,只有1%仍是非熟练工人,其余99%都是有相当水准的熟练工人。1988年的一份对美国人口收入情况的调查显示,在其他种族团体中,只有25%的人年收入能达到4万美元及以上。而在美国犹太团体中,已达到这一收入水平的人占了47%。到20世纪上半叶,美国人日常生活所需的百货生产、销售以及服装业已由犹太人控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犹太人带来了深重苦难,大战结束后,犹太人迅速从战争的伤痛中恢复过来,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或许“犹太人控制华尔街”的说法太过夸大其词,但美国犹太金融家的实力确实是首屈一指、不可小觑的。世界银行行长一职长期由犹太人沃尓芬森担任,美联储主席一职则曾长期由犹太人格林斯潘担任。此外,犹太人金融家乔治?索罗斯拥有实力雄厚的量子基金,他被形象地称为世界头号“金融倒爷”。在纽约,一半的的保险代理公司为犹太人所拥有。

犹太知识精英们的作用在科技文化领域特别突出。世界著名导演斯皮尓伯格以及目前仍活跃在好莱坞的美国当代喜剧电影大师伍迪·艾伦也都是犹太人。正是这些犹太裔人士的卓越贡献才使得美国的电影业熠熠生辉。

三、犹太文化价值观是美国犹太人成功的基石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犹太人形成并通过自己特定方式保留下来的独特文化价值观对他们取得成功有深远影响。

(一)宗教世界观和犹太人的优越感是其取得成功的动力

在历史长河中,犹太人遭遇许多不幸,但是犹太宗教世界观的基调却是积极乐观的。一方面,它强调救世主的神力,相信弥赛亚迟早有一天会来拯救犹太民族。这就使得犹太人甘于忍受苦难,每日盼望,永不懈怠和放弃。另一方面,宣扬人类可以认识和改造世界。这一思想基调对美国犹太人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在他们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曾有一份对康涅狄格外和纽约的公立和教区高中的犹太学生和意大利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有一项涉及到两种学生世界观的问题,以下是这两个选项:(1)一个人在他出生之时,他将拥有的成功就已经注定了,所以他不妨接受,不要反抗;(2)既然你的计划几乎不能产生结果,做计划只会使人不幸。结果犹太学生和意大利学生选择(1)的比例分别是38%,10%;选择(2)的比例分别是25%,2%[1]。从中可以看出犹太人乐观向上的世界观,期待着靠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

另一种促使犹太人取得成功的内在动力即犹太人的民族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对他们产生了强烈的心理暗示,即犹太人才是上帝唯一的属民,犹太人的存在是有深刻的历史意义的。他们认为自己才是上帝唯一的属民,自己优于其他一切民族,因而他们认为自己做事情时应该比别的民族做得更好,在他们面对困境和逆流时他们也理所当然认为这是上帝对他们的考验。随着磨难的增多,这种优越感也随之加强。这也就是为什么几百年来离散的经历和被迫害的历史非但没有打垮犹太人,反而使他们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罗思曾说过,在世俗化的世界里,犹太儿童所继承的不是语言,不是知识本身,不是律法本身,最后也不是上帝,而是一种可以促使他们获取成功的心理状态,一种可以转化为“犹太人更好”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促使他们不断证实自己的特殊性,即超越他人,获取成功。这也成为美国犹太人在异国他乡取得成功的动力。

(二)特殊的犹太家庭模式及重教育、互助传统是其成功的可靠保证

首先,特殊的犹太家庭模式为其成功提供了动力。在传统犹太文化中,给予是向下流动的:从富人到穷人,从老者到年轻者,从父母到子女,从博学者到无知者。这种几千年来形成的传统犹太文化对犹太家庭模式也产生了深远影响。犹太父母通常将子女视为家庭的核心。在一个犹太家庭中,长辈通常对晚辈寄予很大的希望。晚辈被看作是家族生命的延续。长辈尽其所能培养、教育晚辈,希望他们能有所成就。同时,他们又很严苛。晚辈在学习或者生活中,哪怕是取得了一点点进步或是成就,父母们也会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和鼓励;相反,子女做事流露出任何落后的迹象,也会遭到父母或者其他家族长辈的批评。如果孩子成绩得B,父母就会询问他“为什么不是A-”;如果孩子成绩得A-,父母就会询问他“为什么不是A﹢”。总之,在犹太父母的观念中,永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鞭策了犹太子女争取做到最好,努力获得成功。

其次,犹太人将教育与学习上升到了宗教信仰的高度。在他们看来,学习不仅仅是生存需要,更是一种义务和精神需要。犹太经典著作《塔木德》教导人们:“追求知识是一个人应尽的义务,即使这影响了商业或娱乐。”[2]同时,犹太人还认为学习书本知识是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并将伴随其终生。这种对教育和学习的重视程度在世界其他各民族中是绝无仅有的。同时,犹太人特殊的历史经历使得这种重视学习和教育的传统得到了加强。长期以来,犹太人面临的都是离散和流亡。居无定所就意味着随时都有可能被驱逐或远走他乡,因而犹太人逐渐形成了一种特别的财富观,即能够随身携带的财富,不会被肆意剥夺的财富才是真的属于自己的财富。犹太人很少会把金钱花在购置田产或者房屋等不动产上。他们更倾向于将自己拥有的财富转化为现金等利于随身携带的东西,便于应对突如其来的灾难。这种习惯和偏好不知不觉对犹太人的财富观和行为习惯产生了深远影响,养成了他们将财富藏于头脑的习惯。知识财富被视为不会被肆意剥夺的最宝贵的财富,因而对知识的追求得到高度重视,对教育的重视也就得到加强[3]。

最后,可以被称为犹太精神财富的激发式的救助方式也促进了犹太人在美国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互助被犹太教义规定为应有之义,且受到极大的重视。《塔木德》:“公义之重要,等于其他所有诫命加在一起。”[4]也就是说每一位犹太人都有帮助同胞的义务和责任。与其他民族不同的是犹太人的救助方式很独特。根据犹太贤人的教诲,最高境界的救助是帮助穷人自助。犹太人不会直接给予弱者施舍,通常都是给对方提供各种方式的帮助,如教育、医疗、资金等,而最终的目的是使对方能够自立,不再依靠别人的帮助,并能够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帮助。同时,“犹太人没有习惯于接受施舍者,犹太移民在十年里可以不再是受施者,而成为施舍的给予者”[5]。

毫无疑问,这样的价值观念及其传统使犹太移民具备了在美国崛起的潜质,而美国社会当时的具体环境却为其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三)犹太人的历史遭遇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

历史上,犹太人曾长时间被欺凌,遭驱逐和迫害,有时候甚至还遭到其他民族大规模的杀谬。他们没有自己的家园,常常过着颠沛流离、寄人篱下的生活。但这种种磨难却没有打倒犹太人,反而让他们形成了一种高度自由和开放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犹太人没有属于自己的土地和政治地位,他们不能像其他民族一样循规蹈矩,从事传统的农业或者制造业,因而他们积极寻求其他方式的补偿,转向工商运作、艺术创造等。犹太人在这些领域中获得的的成功使他们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补偿心理,这种补偿心理又成为一种动力促使他们进行非正常模式的创造活动。此外,他们一方面以自己独特的方式顽强地保持着自己的文化,另一方面也在积极主动地吸收所在地区的文化养料,这样就使得他们的思维非常的开放变通,获得的知识也非常的丰富多彩。这种现象在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表现得尤为突出。在当时发生的犹太启蒙运动中,犹太人大胆冲破了传统文化的禁锢,努力吸收外来文化和近代先进科学文化。取长补短,将外来文化很好地和本民族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使得犹太文化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变得更加有实际意义,也更有生命力,从而促进了犹太民族的进一步发展。这次启蒙运动发展起来的犹太先进知识分子以及其他领域的精英,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是其他民族望尘莫及的。因此,犹太民族特殊的历史遭遇激发了犹太人的卓越创造力,也是其成功的一大因素。

四、美国开放的社会环境是美国犹太人成功的关键

犹太人在美国获得成功一部分是因为他们的努力,而美国宽容的社会环境也为其提供了发展的条件。犹太人移民美国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文化冲击和冲突时有发生,而每一次冲击和冲突都会不可避免地带来文化同化。因此,他们移居美国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文化同化的过程。几百上千年的流散经历中,犹太人始终在寻找一个能够容纳、接受他们的国度安定下来,但是没有哪个国家能像美国一样欣然接纳并同化他们。

犹太人作为客居者来到任何一片新的土地,首先考虑的都是生存问题。如果单单是想谋求生存,这对勤劳的犹太人来说并不难。但是犹太人有他们独特的宗教信仰,而且视它为不可动摇的根基,这就使得他们很难被其他民族接受和容纳,于是宗教宽容成了犹太人在异国能否生存的关键。而宗教的宽容在美国却是事实,从某种程度说,犹太人和美国人有一样的追求。最初的美国移民们正是带着各自的宗教信仰来到这块新大陆上,他们寻求的就是一种心灵的释放以及宗教自由。在欧洲遭受了宗教迫害的清教徒们很快成为这块土地的主人,他们曾经深受宗教迫害所累,为宗教自由而远走他乡,因而从某种程度上说美国人根本不歧视犹太民族和犹太教,能够给他们更多的宽容和理解。美国清教徒们与犹太人在追求宗教信仰上是高度一致的,被迫害和驱赶的相似命运把他们紧密联系在一起。

随着其他欧洲基督徒移民到美国,反犹偏见也在美国出现了。基督徒与犹太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时有发生。但从来没有发生任何针对犹太人的暴力袭击,也没有哪个地方政府支持针对犹太人的暴力活动[7],犹太人与基督徒之间还是互相宽容的时候更多一些。“如果说殖民地的基督徒并没有完全接受犹太人,那么,他们至少容忍了犹太人”[7]。如果没有美国高度的宗教宽容,犹太人在美国最起码的生存都会有问题,更不用说获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了。这都是得益于美国基督教和犹太教崇尚的宽容精神,也得益于两种宗教之间的相互容纳和同化。

综上所述,犹太人在美国社会取得了巨大成功,社会经济地位不断提高,总体上呈向上流动的态势。其主要原因在于犹太人自身的优势与外部环境的作用,忽略任何一方面都是错误的。没有美国社会提供的广阔舞台和相对平等的机遇,犹太人自身的聪明才智就无法施展;没有乐观向上、克己忍让的自身潜质,再好的机遇也会付诸东流。总之,犹太人在美国的成功是其自身文化价值观与美国特定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Stephen Steinberg. The Academic Melting Pot: Catholics and Jews in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M].New York: Ncgraw-Hill Book Company, 1974.

〔2〕Arnold Dashefsky & Howard M. Shapiro. Ethnic Identification among American Jews: Socializa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M].University of America, 1993.

〔3〕Moshe Hartman & Harriet Hartman. Gender Equality and American Jews[M].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6.

〔4〕肖宪.犹太人:谜一样的民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5〕Rabbi Lee J. Levinger. A History of the Jews in the United States[M].New York: Union of American Hebrew Congregations, 1961.

〔6〕徐以烨.宗教与美国文化(第二辑)[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4.

〔7〕雅各·瑞德·马库斯.美国犹太人,1585-1990:一部历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8〕王恩铭.也谈美国多元文化主义[J].国际观察,2005,(4).

(责任编辑 王文江)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