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黑色幽默

2022-06-08

王子铭

(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摘 要:“黑色幽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西方文学流派,对现当代世界文学有着深远影响。“黑色幽默”的作家重视描写人物生存世界的荒谬和环境对个人的压迫,以一种无可奈何地嘲讽态度反映环境和自我之间的互不协调,并夸张地加以放大、扭曲、畸变,让它们看起来更加荒诞、滑稽、可笑,同时又让人感到压抑和苦闷。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是“黑色幽默”文学的典范之作,小说创造了一个名为“第二十二条军规”的逻辑困境,运用了荒诞夸张的表现手法和零感情的写作态度,反映了当时的美国社会,表现出一种无可奈何的绝望态度,充分展现了“黑色幽默”的艺术特征。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第二十二条军规;黑色幽默;逻辑困境;荒诞夸张;零感情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7-0140-03

“黑色幽默”如同僵硬在人们脸上的充斥着荒谬和无助且带有悲剧色彩的苦笑。它作为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一个流派,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繁荣于70年代。其发生发展与20世纪美国特定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在现实面前西方民主的思想受到人们的怀疑,国民开始抛弃传统的道德观念,怀疑生活和思想的真理。可是生活还要继续,在这种无所适从的社会背景下,美国的中小资产阶级开始对现实采取嘲笑讥讽、抨击揭露的态度,但是他们力量有限,无法改变现实局面,悲观绝望的情绪在他们的作品中显露出来。一个新的文学流派“黑色幽默”在这个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是“黑色幽默”文学的典范之作。《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黑色幽默”主要表现在创造了一个插翅难逃的逻辑困境,运用了登峰造极的荒诞夸张手法和零感情的写作态度。下面我们就从这三方面浅析书中的“黑色幽默”艺术。

一、“第二十二条军规”的逻辑困境

《第二十二条军规》的故事里有一条无人可以逃脱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它是看不见的,不可触摸的,但又无时不存无处不在。它就像一张被施了魔法的天罗地网,不管你是谁,都休想逃脱它的控制。约塞连为了逃离第二十二条军规统治的世界,他逃避残酷的战争,拒绝不合理增加的飞行任务,以生病为理由躲进医院。医院也不是世外桃源,他被赶出医院,继续按照第二十二条军规规定的条条框框生活。但是约塞连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继续同第二十二条军规斗争,设法离开战争,最后逃往中立国瑞典。

“第二十二条军规”现在已经成为美国甚至世界的日常用语,象征着人们处于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约塞连认为第二十二条军规并不存在,这一点可以肯定,但这也无济于事,问题是每个人都认为它是存在的。这就更加糟糕,因为没有具体对象或规定会让人嘲笑、反驳,让他指控、批评、攻击、校正、随意撕裂、践踏或辱骂。无奈的约塞连拼命挣扎,似乎也难逃第二十二条军规铺天盖地的统治。约塞连原本在战场上表现的机智沉稳英勇顽强,称得上英雄。可当约塞连发现军队指挥官们以爱国为幌子,无耻地勾心斗角大发国难财时,他变成临阵脱逃的怕死鬼,开始逃避第二十二条军规。

第二十二条军规虽然无现成的文字可依,可经过一些居心叵测的人随心所欲的借以发挥,它能使任何人处于无法逃脱的困境和危险当中。约塞连想逃避飞行,为此他请丹尼卡医生帮忙。丹尼卡医生告诉约塞连这样一条军规:医生有责任让任何一个疯子停止飞行,但必须首先得提出要求,如果疯子提出要求,医生则不能让他停止飞行。这就是第二十二条军规。凡是想逃避飞行任务的人,不会是真的疯子。第二十二条军规流氓圈套的奥妙所在,无论如何,你必须执行长官命令你做的事。约塞连发现了第二十二条军规的秘密,他觉醒了,不愿意再当炮灰,不愿意再执行飞行任务,因为约塞连早已完成二十五次的飞行任务,早可以收拾行李回家。然而,无耻的卡思卡特上校竟然为了庆祝自己当上渴慕已久的官职,把二十五次飞行任务的规定增加到三十次,此外还需进行另外十次飞行任务。这就是第二十二条军规的逻辑,军规规定飞满规定次数可以回国,但没有规定飞完任务一定回国。如果上级在你飞满规定次数后,继续让你执行飞行任务,你必须听从命令,否则就是违反军规。第二十二条军规看似合乎逻辑,其实是违背科学的强盗逻辑。约赛连很清楚,第二十二条军规是不存在的,但它如看不到的魔爪无形无影,却又是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第二十二条军规代表一种任意摆布、捉弄、摧残的无耻强权。它总是有理,你必须服从;它可以任意,你必须忍受。第二十二条军规正是这样的特殊幽默,这是荒诞世界里的荒诞故事。

二、荒诞夸张的表现手法

《第二十二条军规》中描写的军营中人物是极尽夸张之能事。文本的字里行间流露着荒谬与可笑,将悲凉感渗入人的每一个汗毛孔内。作者通过这无声的文字,冷静而不带感情地揭露了“正义、真理、自由、博爱、荣誉、爱国”等宣传口号下战争的真实与丑陋。在官僚军事集团的统治下,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的区分是无所谓的,其实只是一些大人物升官发财的体面工具。这些所谓的大人物趁着战争带来的动荡和混乱,为实现在经济上的利益和个人前途的飞黄腾达,不择手段,置他人的性命于不顾。飞行大队长卡思卡特上校就是一个典型代表。他是一位颇有“勇气”的指挥官,不论何种飞行轰炸任务,卡思卡特上校都会毫不犹豫积极主动要求他的飞行队员去执行任务,他对任务充满着常人不可理解的激情。他对损失的人和飞机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是将军宝座,他挖空心思,千方百计地制造功绩,从各个方面为自己创造条件。卡思卡特上校认为,若想取得成就,必得做得轰轰烈烈。为了自己的“梦想”,他不断地任意增加自己中队飞行员的飞行任务,40次、45次、70次,甚至一度想把飞行任务提高到100次或者300次。反正飞行员的死活和自己没有关系,在他眼里,默默无闻的飞行员应该为他的锦绣前程服务。书中另一位大人物是沙伊斯科普少尉,他本来是一名预备军官训练队的毕业生。让人不能理解的是他竟然会因战争的爆发而兴奋不已,原因只是他可以每天穿着空军军官的制服,可以看到飞行员执行任务前的紧张与恐惧。沙伊斯科普少尉无意于战场上建功立业,却十分渴望自己的部下能够在阅兵仪式的检阅中脱颖而出,赢得冠军。他为此想尽办法,每天不厌其烦地训练自己的部下,幻想着第一的荣耀。沙伊斯科普少尉曾异想天开地想让一个在金属器材商店里的朋友帮忙,为每一个士兵的股骨打人特制的金属钉,再用几根三寸长的钢丝将手腕和钉子巧妙地接连在一起,这样就可以控制士兵在阅兵仪式上手臂摆幅了,从而达到轰动的效果,进而实现自己冠军的夙愿。这样白痴又冷血的方式也只有沙伊斯科普能够想得出来。但这位“天才”的幻想家却在军队里平步青云,从少尉到中尉最后爬上将军的职位。可见当时美国军队是怎样的混乱,怎样的疯狂。随军牧师心地善良,为人正直,但第二十二条军规并没有因为其心灵美丽而放过他。随军牧师的处境尴尬,有一次,牧师被召到卡思卡特上校的办公室,一块儿商谈应该怎样去在所有的飞行任务之前举行隆重的宗教仪式。牧师趁机为民请命,向上校反映了一些飞行员因为飞行任务次数的增加感到不安,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希望上校考虑调遣一批正在非洲待命的预备机组人员来接替已完成飞行任务的士兵,让这些士兵早日回国。可怜的牧师不知道自己的提议与上校的想法完全相反,上校认为牧师不配合自己的工作,开始憎恨牧师。临别时,上校假惺惺的请牧师拿走一个红色梨形番茄,可牧师没想到,自己的霉运从此开始,不知不觉走向了一个陷阱。由于牧师曾阻止惠特科姆下士举办教堂联欢会和给战斗伤亡人员家属通函等一些无理的狂热想法,下士便自此怀恨在心,并和上校狼狈为奸,联手诬陷牧师。他们向刑事调查部告发牧师偷走了一个装有秘密文件的番茄。这一天,牧师突然被带到地下室受审,少校毋庸置疑地说,牧师一定犯下一项严重的罪行……面对诬陷和这些困境,牧师欲哭无泪。

海勒通过《第二十二条军规》展示了一个荒诞夸张、变形的世界。初读文本,会觉得似梦似醒,这种像雾里看花,这正是“黑色幽默”的真谛所在。作者用这种笔调为人们勾画出一幅二战时美国军营的啼笑皆非、荒诞夸张的种种场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表达了人们对战争的厌恶。飞行大队发生的荒诞故事具有普遍意义,《第二十二条军规》成为二战时期美国社会的缩影。

三、零感情的写作态度

《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嘲讽常常表现得比较含蓄,不带感情色彩。作者不做任何关乎道德伦理的评论,让读者从零感情的字里行间看到特有的幽默。尽管描写时冷眼旁观不加评价,而细细回味却慢慢领悟到其中的幽默讽喻。零感情的写作是一种解构的策略,对现实的沉重无法释怀,精神的羁绊无法摆脱,用直接的字眼会更加令人绝望。而黑色幽默手法则将残酷现实与读者拉开了距离,读者在喜剧中看出了悲剧,在笑声中流下了眼泪。化悲惨为嘲笑,化严肃为戏谑,流过泪的幽默更能发人深思。

约塞连假装生病住进军区的病房后,见到“白色士兵”时的描写,特别是关于护士为这个不知是否真的存在的“白色士兵”换瓶子时的场景,都是零感情的写作是黑色幽默艺术的最好例证。“为那个浑身雪白的士兵换瓶子是件毫不费力的事,因为那些相同的、清澈的液体一遍又一遍的滴进他的身体,没有明显的消耗。当那只盛着滴入他手臂内的液体的瓶子差不多要空了的时候,那只放在地板上的瓶子就快要满了,只要把那两只瓶子从它们各自的管子上拿开并很快换个位置,这样液体就又能滴入他的体内。换瓶子这件事对其他人来说并没有什么,但却使那些看着这些瓶子大约每一小时被更换一次的人受不了,他们对这一程序感到迷惑不解。”海勒用不带感情色彩的语言,像描述一幅油画那般,用冷静的口吻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已无人样的重伤员。没人知道他从哪里来,没人知道他是否还活着,没有人听他讲过一句话,病房里的人看到的只是白色的绷带和两个每天上下交换位置的瓶子。这样的叙述显得滑稽,充满了调侃和讽喻。“白色士兵”是一个怪诞可怕的玩笑,同样令人深思。

以零感情写作态度塑造的典型是丹尼卡医生。军医丹尼卡的名字出现在一次机组名单里,可是在执行任务时,这架飞机不幸坠毁,机上全体人员被通告遇难死亡。于是,丹尼卡医生的名字出现在死亡名单上,被宣布已经死去,军队的人员花名册上也勾掉了他的姓名。但丹尼卡医生实际上并没有在这架坠毁的战机上,他仍然好好地活着。当他返回部队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要证明自己没有死。为此他到处奔波,向见到的每一个人申述自己还活着。但军队已经发布了丹尼卡医生的阵亡通知,丹尼卡医生的死是无法更改的。于是,每一个见到他的人都说:“你已经死了,大夫!你大概已经死亡了一段时间了,只是先前我们没有发觉罢了。”当他向军士反映时,军士劝他在当局就如何安置他的遗体前尽可能不要露面,因为可能被直接火化或活埋。此时远在美国的妻子收到军部发出的关于丈夫阵亡的消息,妻子伤心痛哭,失魂落魄。一星期之后,她收到十几万美元的抚恤金,她开始变得欢快起来,精心打扮,并染了头发,连她女友们的丈夫也开始和她调情。此时在军队里的丹尼卡医生的处境正在艰难之际。一方面,他不断申诉,努力证明他依然活着;另一方面,他领不到军饷,得不到军队供应的食物和生活用品,上级拒绝见他,空军部要为他的光荣牺牲开追悼会。现在丹尼卡医生唯一的希望是妻子能够申诉,向部队反映自己丈夫的困境,证明丹尼卡医生其实还活着。可当妻子收到丹尼卡医生的求助信时也收到部队上校的关于阵亡家属的慰问信。妻子打点行囊,离开了家,搬到了其他地方躲避丹尼卡医生。丹尼卡医生找不到妻子和孩子,无法证明自己是活着的,这样唯一的希望也没了。丹尼卡医生从此陷入了深深的恐怖、孤独和绝望之中,后来,他自己也开始疑问自己是否死去。丹尼卡医生的故事荒诞不经,但这个喜剧又显得恐怖阴森,透露出凄凉的悲剧气氛。零感情的写作态度产生的是巨大的心灵震撼,这就是“黑色幽默”的美学效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美]约瑟夫·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M].广西:漓江出版社,2005.

〔2〕汪小玲.美国黑色幽默小说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06.

〔3〕王先霈.文学批评导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朱立元.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虞建华.英美文学研究论丛[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6〕周静琼.美国黑色幽默小说欣赏[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 徐阳)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