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东蔡庄高抬故事的文化特征及传承价值考

2022-06-08

兰兰草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 西安710119)

摘要:采用实地考察东蔡庄村高抬故事的表演程式和内容、深度访谈以及查阅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借用民俗学的相关理论,对高抬故事所具有的文化特征进行概括,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独特的文化传承价值。得出如下结论:东蔡庄高抬故事历史悠久,表演形式独特,是当地民间艺术中的奇葩。其道具使用体现出的地域性、故事社运行体现出的宗族性、从娱神到娱人功能转变体现出的表演性、故事妆扮及内容体现出的交融性是高抬故事所具有的文化特征:在现代文明的发展中,高抬故事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和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将对民俗表演形式的丰富、村域文化教育、经济的发展等发挥重要作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东蔡庄高抬故事;文化特征;传承价值

中图分类号:J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 08—0134—03

河南偃师东蔡庄高抬故事是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戏剧、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于一体,融绘画、彩扎、纸塑、表演、杂技、力学于一身,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属于民间舞蹈这一艺术门类。高抬故事从明朝中后期发展至今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其在现代文明中的现实价值更不容忽视。但遗憾的是,东蔡庄高抬故事并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和整理,它的艺术价值也没有被深入挖掘,长期处于自然的传承状态并不能满足高抬故事在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因此,从文化特征和传承价值的角度对东蔡庄高抬故事进行解读,是深入了解这一民间艺术的有效手段,也是深入思考高抬故事现代生成机制的基础。

一、东蔡庄高抬故事的起源与发展

东蔡庄原名省蔡庄?传说春秋时蔡国公主与晋国世子成了亲。因公主回蔡省亲,銮驾在此地停歇,故取村名省蔡庄。省蔡庄西有一自然村,借其意亦命名为西蔡庄,省蔡庄更名为东蔡庄。”ill东蔡庄村位于偃师县城西北部约三十里处的邙山岭中部,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每年正月初五,东蔡庄村都要举行一次规模宏大的春节庙会,引得十里八乡的民众都来观赏,舞狮、旱船、高跷、大鼓各具特色,但最终都要服务于高抬故事的出演。

东蔡庄高抬故事”起源于何时,并没有文字记载,据老人相传,始创于明朝中后期。从造型特征上看,西北、西南社大方桌的裙板上有凤戏牡丹”的雕饰图案,这种图案有吉祥寓意,在明代大肆盛行。且凤纹不同于普通的纹样,它被统治者视为权利与地位的象征,平民百姓无权使用。直至明朝中后期,由于禁令松弛,人们争相效仿,民间艺术才有所采用。明朝初年,战乱频繁,自然灾害较多,东蔡庄村人口稀少。据家谱记载,仅有刘姓几户人家,其它石、韩、李、王等大姓均是元末明初迁来,经百余年的繁衍生息,才形成一个较大的村落,农业、手工业,也有了较大发展,人们生活有了一定的改善。那时,人们把幸福生活寄托在神灵的保祜上,村内先后建起了玉皇、结义、关帝、火神、薄姬庙等庙宇。有了庙宇,每年开春,趁春耕大忙尚未开始,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祈求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高抬故事便成为人们表达内心愿望的工具。人们将孩童装扮成神,在音乐伴奏下,先在庙内表演,然后走村串街供人们观赏,俗称行社”。由于在本来就不宽敞的街巷里游走,站于后面的人们难以观看,这就需要将扮演者设法固定抬高,就出现了高抬。

东蔡庄高抬故事发展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它靠的不是文字资料的代代相传,而是依赖村里的一些文化老人口耳相传,累代接力。故事社的老人们都有丰富的民俗知识文化储备,对高抬故事的道具制作工艺、制作过程以及祭祀、节令等有很好的把握,在高抬故事的传承中承担极其重要的角色。据老人所说,上世纪六十年代,人们的生活都不富裕,这使得故事社道具的筹备面临困境。各社人员踊跃献出家中的红薯,卖了之后凑钱买的材料,最终做成了现在大家可以看到的部分道具。“文革”期间高抬故事被指认为四旧”,禁止展演。“文革”结束后才逐渐恢复,但由于道具丢失和损坏,故事社发展艰难。改革开放以来,面对服装道具失落严重、故事面临失传之势,东蔡庄村两委积极响应国家保护文化遗产的号召,组织有关技术人员,组建了故事研究会,潜心搜集,整修拐子十余种,故事社起死回生,重现风采。2010年2月,东蔡庄高抬故事被列入洛阳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对高抬故事所具有的文化特征和传承价值的研究也将有利于其保护和发展。

二、东蔡庄高抬故事的文化特征

(一)地域性

东蔡庄高抬故事是在东蔡庄村这一特定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独特的自然环境为高抬故事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而人们的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则对高抬故事具体表现形式的呈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东蔡庄村处于邙岭顶部,自然资源并不丰富,交通条件也十分有限。受地形限制,农业生产以种植林木、粮食为主。“生产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社会结构和社会意识,其文化发展模式与所用工具的效率成正相关。”受生产方式的影响,东蔡庄高抬故事所使用的道具有的是农业生产工具的直接运用,有的是直接取材于当地的林木。在长期的农耕环境中,人们渴望与自然和谐相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东蔡庄村由于没有灌溉条件,农业生产更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因此,村民们用高抬故事来表达自身的强烈愿望,以舞蹈的形式,演绎着人们生产生活的场景。以故事《大钉缸》为例,它的最底层是一张大方桌,穿过方桌底部的抬杠便是人们农耕生产工具的直接使用。桌面四周有裙板相围,桌面上又放置一张小方桌,上面置花枝、拐子和吊拐。小桌旁边的椅子上坐着化了妆的钉缸小生”,他在钢制拐子的相配下运用推拉的动作生动地展示着人们在生产生活中钉缸的场景。拐子上部的旦角被巧妙地置于空中,立在花枝之上,舞动水袖,飘逸若仙,一幅自然美好的画面浮现在人们眼前。此中花枝的枝干便是就地取材。这种独特的舞蹈形式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反映着人们的生存样式,更表达着人们的农耕信仰。东蔡庄高抬故事是村民们将农事生产与民间舞蹈相结合的产物,充分展现着东蔡庄村的地域文化特色。

(二)交融性

东蔡庄高抬故事的交融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高抬故事本身的交融性,其二是其与戏剧、彩扎等其他艺术形式的交融。

就高抬故事自身的交融性而言,它集舞、乐于一体。其舞蹈虽不热情奔放,但却独具特色。大方桌面上的生角往往模仿生产生活中的各种动作,花枝上的旦角则舞动水袖,体态优柔。使用的乐器主要有打击乐器锣鼓、钹、大镲、小镲等,这些乐器的合奏能够烘托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这与高抬故事最初的祭祀功能紧密相关。另一方面,东蔡庄高抬故事要在一米见方的桌面上将故事内容生动地表现出来,必然需要通过融合各种艺术,来激发观众的想象力。其中最突出的便是对戏剧元素的吸收。故事的内容如“风雪配”、“二度梅”、“西厢记”等都取材于戏剧剧目,故事的桌面布局如花枝、桌椅的摆设是对剧中场景的模仿,故事人物的服饰是对戏剧中人物服饰的借鉴,用于识别故事人物的脸谱更是脱胎于戏剧。而其他艺术形式主要体现在高抬故事的道具制作上,以其中的花枝制作为例,高抬故事上的花不是一般彩纸制成的花,它的技术要求较高,艺术价值珍贵,从中片到茎秆,从花蕊到花瓣,全部使用特殊纸料和专用工具,通过剪、压、烫、涂、染,精制而成,色彩鲜丽,巧夺天工,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堪称一门花卉制作工艺。西南社腊梅拐上腊梅花的黄色花瓣,就是社里的老人“吹”出来的,花蕊是大家坐在一起用彩纸剪成的,每一个细节都要做到尽善尽美。此外吊拐、拐子的制作巧妙地运用力学知识。这都体现出东蔡庄高抬故事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具有极强的交融性。

(三)宗族性

东蔡庄高抬故事所具有的宗族性主要是针对六道故事社的组建而言的。长期以来,东蔡庄村保留着聚族而居的文化传统。突出表现在同姓聚居,从而形成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地缘组织关系。东蔡庄村以韩、刘、王、石、孙、李为大姓,都相应地形成各自的集中区域。东蔡庄高抬故事作为一项特殊的民间集体艺术形式,其形成和发展也受到这种社会关系的制约和影响。村里的六道故事社为西北社、西南社、西中社、东北社、东南社、海神社,分别对应石、李、孙、韩、刘、王同姓聚居区,各故事社的故事内容互不相同,但有彼此的交流和借鉴。在组织形式上主要由家族中有名望者组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东蔡庄村的这种宗族意识已经大大减弱,但故事社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只是其管理者由宗族转向了村委会。现如今,每年正月初五出演的高抬故事都由村委会统筹安排,各道故事社负责具体工作的展开,如道具的修补和购买、儿童的选择、抬故事队伍的组建等。可见,东蔡庄高抬故事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又作为一种文化手段调控着社会关系”圈,这体现出的是一种集体意识和宗族性色彩。

(四)娱乐性

东蔡庄高抬故事的这一文化特征并不是在其产生时期就具有的,而是在其发展过程中,高抬故事的功能经历了由娱神向娱人的转变。考察高抬故事的起源,我们不难发现它在发展初期具有典型的仪式性,其扮演形象主要为神仙,以表达人们祈福消灾的美好愿望。后来,故事的内容不断丰富,人们的思想观念也不断发生变化,高抬故事逐渐成为一种表演性质的民间艺术活动,供人们观赏。

高抬故事一般在正月初五表演。到了正月初五庙会这天早晨,各社的故事人员先将预选好的儿童化妆成一生一旦,然后把化妆好的人物用缠带固定在吊拐上,再利用高梯,把吊拐人物安装在拐子上,如此以来便能使人物立于空中,最后组装桌子抬架。待村子里三声礼炮响,六道故事社一齐出社,聚集在玉皇庙、火神庙,举行声势浩大的祭拜仪式。祭典后,按固定路线串街行社。每道故事社都有四道门旗,八面尖旗。狮子大鼓带领,锣、钹等器乐相伴。故事下有八人抬架,左右四人手持架拐,开路护架。每年春节庙会,高抬故事总要成为人们期待的对象,花枝上飘飘欲仙的人物和独特的表演方式总能让大家拍手叫绝,引得十里八乡的民众都前去观看,娱乐性自在其中。

三、东蔡庄高抬故事的传承价值

(一)历史文化价值

“历史文化价值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体系中最核心的价值。”东蔡庄高抬故事是一定时期社会历史的产物,必然承载着东蔡庄村的诸多历史信息。高抬故事靠人们的口耳相授流传至今,它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与历史文化相伴,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是东蔡庄村村民们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他们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

东蔡庄高抬故事的历史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高抬故事的组织形式、道具制作和表演内容等是对东蔡庄村村民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想观念的映射。同时它作为一项大众最喜爱的民俗表演活动,也对人们社会实践的诸多方面产生积极影响。二是高抬故事见证着东蔡庄村发展演变的历史。人们从它道具的磨损程度和造型特征可以追溯到明朝中后期,从它产生的目的和出演程式可以反映出村落的发展状况。其间故事社组织管理方式的调整也是社会变迁的产物。三是东蔡庄高抬故事作为一项非官方的、以口耳传教方式传承的活态的民间艺术,不但可以让我们回顾东蔡庄村的历史,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官方正史典籍的不足、遗漏和伪饰,从而使人们更加全面地去认识东蔡庄己逝去的历史和文化。

(二)教育价值

“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生活化的教育资源,具有广泛的群众生活基础和生生不竭的品质,是历经了岁月的洗礼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教育资源。”东蔡庄高抬故事的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技能传承、道德人格的塑造和文化认同三个方面。

首先,高抬故事的制作工艺十分精妙,个中机关都是人们智慧的结晶。但能够懂得其中奥秘的人并不多,大家都只重观赏而低参与。如果能够将其制作工艺授予更多的人,那么人们将会在习得这项技能的同时对高抬故事自身的创新和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其次,从高抬故事的内容层面来看,它对人们道德人格的塑造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随着其祭祀功能的逐渐弱化,故事的选材多来自于民间故事和戏剧剧目,如东南社的故事风雪配”,演绎的是钱青与高秋芳克服种种困难终成眷属的佳话,这其中蕴含着村民们对真善美的褒扬,对假恶丑的讽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六道故事的主基调为引人向善,这不同于书本知识的传教,它能够让大家在娱乐中接受正确的道德指引。最后,东蔡庄高抬故事极具地方特色,不仅东蔡庄村的村民对高抬故事充满期待,邙岭乡的民众也都对这一民间艺术形式赞不绝口。它培养着人们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弘扬着村民们的精神面貌。

(三)经济价值

东蔡庄高抬故事虽然己由政府介入组织管理,但其近几年的发展状况并不乐观。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经济和增加收入已经成为人们固有的思想观念。而从事高抬故事这项民俗活动并不能够使参与者直接获得经济收入,这便使许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这项活动。因此,在保持高抬故事传统文化特色的前提下,挖掘其中的经济价值显得尤为重要。

一方面,村里可以形成一个高抬故事的演出团队,通过参加各种庆典和商业演出来获取收入,提高人们的参与积极性。同时利用所得资金购进新的服装、道具,培训更多的故事人员,使高抬故事在创新中不断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从其独特的花枝制作工艺入手,由故事社的成员统一组织,大量制作并投入市场,获得经济利益。同时也可以用木材雕刻高抬故事的模型,在雕刻工艺上有所突破。从目前来看,高抬故事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其外部,即在春节庙会期间,吸引周边的民众前来观看,从而促进村域餐饮业的发展。可见,充分挖掘东蔡庄高抬故事所具有的经济价值,促进其良性发展是故事社应当努力的方向。

四、结语

东蔡庄高抬故事源远流长,是东蔡庄春节庙会中最重要的一项民俗表演活动,它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高抬故事在道具制作、组织方式、表演内容和形式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地域性、宗族性、交融性、娱乐性等共同揭示了高抬故事的丰富内涵。东蔡庄高抬故事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它丰富了民俗文化的表演形式,增强了民众的向心力、凝聚力和认同感。对其文化教育价值、经济价值的挖掘是更好的传承和保护高抬故事,使其融入现代文明的有效手段。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