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路遥式现实主义的当下意义

2022-06-08

文/文贵良

路遥(1949—1992)的中篇小说《人生》和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曾感动过千千万万的读者,我也是这其中之一。我不讳言对路遥作品的喜爱,因为我确实被深深地感动。今年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的开播,也让我重读路遥的作品,并深入思考路遥创作的当下意义。我们看到的是,当下的文学创作随着网络的兴起,出版的宽松而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但是我们不得不表示遗憾的是,现在还没有那种深广地表现我们这个国家自从市场经济推行以来社会制度变化与人们精神价值变化的杰出作品。而路遥式的现实主义或许能提供一些启示。

什么是路遥式的现实主义?

什么是路遥式的现实主义?路遥的创作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色彩。路遥曾说我们“要自觉地清理自己的血液”。“清理”在此不是一个政治术语,而是一个美学术语。美学意义上的“清理”意味着文学要对现实与历史进行批判性的表达,具体表现为:第一,对历史与现实中的不合理处予以明确的批判;第二,对历史与现实中的积极力量予以高度的赞扬;第三,对不合理处与积极力量的矛盾性生长予以动态的展示。在这个意义上,不妨把路遥的现实主义称之为 “清理”式现实主义。它上承了鲁迅 “横站”式和胡风“置身”式这两种现实主义的精神内核。鲁迅“横站”式现实主义突出了鲁迅对周围所谓 “无物之阵”的现实绝不妥协的态度,胡风“置身”式现实主义突出了作家要置身于现实洪流中并与之搏击的主观战斗精神。

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路遥说: “作家的劳动绝不仅是取悦于当代,而更重要的是给历史一个深厚的交代。”路遥“清理”式现实主义是在时代中发展的。路遥的《人生》发表于1982年,是典型的现实主义作品。那个时候,中国还只有王蒙等少数几位作家采用西方现代主义手法。但是路遥开始创作《平凡的世界》的1986年,正是“寻根文学”和“先锋小说”风头正盛的时候。文学确实需要翻新,需要陌生化。在这个意义上, “寻根文学”和“先锋小说”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自有其重要的意义。但是对于具体作家来说,坚持自己最擅长的创作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路遥仍然采用现实主义手法创作《平凡的世界》,他是逆文学的时代潮流而上。其实,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并无高下之分,都能写出伟大的作品。关键在于,作家先天的禀赋气质以及后天的修炼积累凝聚的才华在运用表现手法时所能达到的艺术高度。,路遥“清理”式现实主义的特征

路遥“清理”式现实主义的特征之一,是作家用全部的生命激情来创作,这一点上承了五四时期“血与泪的文学”的精神。路遥把生命能量的爆发与文学创作的过程最高限度地融合。他把启动《平凡的世界》的创作称之为走上了与自己搏斗的拳击台。为了写好小说的开头,他在陈家山煤矿的房子里像磨道里的驴一样不停地转圈, “从高烧似的激烈一直走到满头热汗变为冰凉”。他常常写作十几个小时,胡乱吃饭或者凑合着吃饭。路遥描述自己的创作情形: “记得近一个月里,每天工作十八个小时,分不清白天和夜晚,浑身如同燃起大火,五官溃烂,大小便不畅,深更半夜在陕北甘泉县招待所转圈圈行走。”路遥英年早逝,有人说穷死的,有人说累死的,还有人说与这些都无关,是家族遗传病的结果。前两种说法可能不太准确,但后一种说法绝对有失公允。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等作品融入了他自己的喜怒哀乐、物质匮乏带来的肉体折磨与这种肉体折磨催生的强大的精神追求。路遥小时候之所以愿意过继,是因为继父母能送他上学。继父母供他读完小学,无力再送他读中学,但是路遥坚持要求读书,在没有支持的情形下有一顿没一顿地读中学。这种在物质匮乏的情形下仍然孜孜要求读书的执著,塑造了路遥笔下马建强(《在困难的日子里》)、高加林(《人生》)和孙少平(《平凡的世界》)这一人物群体的最为基本的精神面貌,即对知识的强烈追求。那么,路遥这种用生命来创作的方式在当下是否值得提倡呢?当然,我们不必用苦行僧一样的生活方式来进行创作,毕竟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但是路遥用生命来创作的精神在于他把文学视为一种事业,视为人生的一种精神诉求与社会担当。

路遥“清理”式现实主义的特征之二,是他擅长表现社会急剧转型时期城乡交叉地带复杂的矛盾冲突,从而展现了广阔、复杂的社会生活。这一点在《平凡的世界》中表现得非常突出。《平凡的世界》故事发生于1975年至1985这十年间。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改革主要集中在中国农村生产责任制的推行。《平凡的世界》以孙少安、孙少平和田福军为三条主线表现出的矛盾主要有三种形态。

第一,城乡之间最最尖锐的矛盾不是在于文明与时尚的有无,而是身份的差异。身份的差异表现在,城市人有城市户口、有正式工作,即那个时代流行说的“吃国家粮”和“有铁饭碗”,而乡村人只能凭天吃饭。孙少安与田润叶不能结婚的唯一原因就是田润叶是县城里的公办教师,孙少平那不安的年轻的心,以及那到外面世界闯荡的激情,最终落实在大牙湾煤矿的正式工人这一身份上。孙兰香只有以大学生的身份才可能被省委领导干部的家庭接纳。这三兄妹的故事表现了路遥对城乡矛盾的多重思索。孙少安主动拒绝田润叶的爱情,看似是孙少安的明智之举,但是透露着在城乡身份的差异面前,乡村人自我卑贱化的精神溃败。孙少平凭借卖苦力的方式成为正式工人,多少带有武侠传奇式的浪漫色彩,小说之所以让田晓霞在抗洪报道中牺牲,其潜在的目的就是不能让孙少平与田晓霞的爱情因为身份的差异而造成悲剧。孙兰香通过考上大学,又凭着自身的美丽与才华,抹平了城乡身份之间的差异。这是最理想的,但也最为艰难。第二,黄原地区、原西县、石圪节公社和双水村这四级行政单位领导干部之间的冲突,以及孙少安多分猪饲料地等事情,显示了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社会的主要矛盾:在政策的层面上表现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矛盾;在现实生活的层面上表现为国家汁划经济的僵硬与农民物质生活贫困、生产积极性匮乏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农民非常穷,吃不上饭。生产承包责任制成为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生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解决了老百姓的吃饭问题,但新的矛盾在于,土地产出的有限与社会不断发展带来的购买力的下降之间的冲突。《平凡的世界》以城乡之间的身份差异这一矛盾为横轴,以国家制度与农民利益之间的矛盾为纵轴,在这一纵横结构中又容纳了各种次要的矛盾,从而形成了一个既能展示社会的动态发展,又能延伸社会的横向交错的立体结构。这些矛盾冲突形成了《平凡的世界》的内在艺术张力,并深广地表现了1975年至1985年这个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风貌与人物的精神面貌。

路遥清理式现实主义的特征之三在于,既表现了人们对物质追求的合理性,又表现出超越于自身物质条件的强大的精神追求,这两者的完美结合产生了强烈的艺术吸引力。读者也许会在道德上谴责高加林对刘巧珍的抛弃,但如果从理想的追求上,也许又会十分同情他的人生挫折。他冒着暴雨采访南马河公社抗洪救灾的情况,不畏任何艰险,小说赞颂他有一种“英雄主义品格”。他对自己走后门获得工作也惴惴不安。高加林是弱者,他的人生道路被社会的力量所左右。但是他不甘于现有的生活处境,总想追求一种超越于自身条件的生活,又无法实现。这才是《人生》提出的根本问题。《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安最基本的想法是改变自家烂包的光景,改变全队烂包的光景。他办砖窑厂致富后,带着全村的人致富。他从妹妹孙兰香拒绝收他钱的事件中发出深刻的感慨: “生活啊,这是为什么?贫穷让人痛苦,可有了钱还为什么让人这么痛苦?”小说结尾写他捐钱修建双水村学校,这种发财致富后投资当地教育的行为,具有现代理性精神,也表明他有了更高的精神追求。对于孙少平这个形象,有人说太平面化。孙少平确实有理想化的色彩,但这也是植根于现实土壤中的理想化。孙少平身上最为可贵之处在于:他要在自己的劳动中过一种独立的生活,并要顽强地站在超越于自身物质条件的精神高地上。他离开孙少安的砖窑,他拒绝孙兰香为他提出的工作调动,他只是要坚持过一种独立的生活。孙少平理性对待抢走他女朋友的顾养民,顽强地拒绝了曹支书给他多加的工钱,愤怒地从胡永合的魔掌下救出小翠、并把身上仅有的100元全给她,在大牙湾煤矿的井下奋不顾身地救人。这些事情让人觉得孙少平太早熟、太单纯、太敏捷、太周密。其实他的品质有着现实生成因素。一是他也接受过周围人们无私的馈赠,比如孙少平因为家贫而长期在金波家里借宿,农村中乡亲们这种无私的提供会极大地影响一个人看待世界的方式。二是他喜欢读书,喜欢读报,比如他非常喜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再加上年轻人特有的那股承担世界责任的理想,比如路翎《财主底儿女们》中的蒋纯祖。孙少平不同于孙少安的地方在于,他敢于追求一种未知的生活,在爱情上他也能够接受干部子弟、大学生田晓霞的感情。正如他从同学顾养民的大度中所获得的人生认识: “在最平常的事情中都可以显示出一个人人格的伟大来!”

路遥“清理”式现实主义的特征之四是歌颂了人性的美好品质。路遥笔下人性的美好品质是多种多样的,比如田福军在极左年代艰难寻找农民能过上好日子的实干精神,孙玉厚、贺秀莲、金俊武等人的诚恳劳动,刘巧珍、田润叶、田晓霞、李向前、金波对爱情的忠诚,但最放光彩的是那种能包容自身对立面的美好品质。刘巧珍的人性美丽,不仅仅在于她外表的“白杨树般的身材”,不仅仅在于她执著地追求身体健硕有文化的读书人,而是当她的姐姐要公开羞辱高加林的时候,她敢于阻拦她姐姐。她对高加林曾有的炽热的爱与痛切的恨混合起来的情感上升为一种理解并包容负心汉的慈悲精神,这才是她最为光彩照人的地方。人性的美好不是在纯净花瓶中的光鲜亮丽,而是如那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一样,只有在复杂的社会生活土壤中才会熠熠生辉。孙少安的人性美好不只在于他带领全家人致富、全村人致富,而是当他的砖窑在遭遇挫折后重新振兴的时候,他对那些在他受挫折期间冷嘲热讽、甚至不无幸灾乐祸之意的乡亲们的接纳。孙少平的美好品质很多,其中他奋不顾身抢救嘲笑过他的跛足女同学侯玉英,无私地帮助在感情上背叛过他、因偷手帕被关在门市部的郝红梅,最能体现他包容对立面的品质。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