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高职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途径探讨

2022-06-08

摘要:如何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乃是当今高职教育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具体从家庭、社会、学校和大学生自身四个方面对高职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途径进行分析探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途径;探讨

高职生是大学生当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具有普通高等院校大学生的共性,也有着高职生的个性。由于高考成绩只能选择高职,因此高职院校的部分学生自惭形秽,一入校就有“选错了路、入错了门”的想法,从而导致一些人意志消沉,纪律松散,社会责任感淡化。加之部分中小学忽视了学生思想品德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致使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在某些方面达不到社会的期望和要求,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着眼于高职生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与培养,探讨其有效途径。

一、继续深化高职院校教

育改革,完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改变只重视专业知识技能培训而忽视职业素质职业责任的培养轻重失衡现象,将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纳入高职院校职业人才培养模式中,这是解决当今高职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首要之务。

在高职院校,应该在进行专业课教育的同时,用传统文化医治现代个人主义带来的自私隔膜、孤独异化、人情淡薄等等病症,发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引领感化作用,促使高职院校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在弘扬传统文化时,以科学的辩证法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传统文化观,解开学生的心理困惑,使他们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

二、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整合文化教育资源

1.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学生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教育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全面成才的重要途径。通过宣传媒介、舆论传播等方式方法以及学校的校规、校纪,形成一种无形的积极向上的文化教育氛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促使师生关系和谐,同学们团结、友爱、互助,热爱集体、热爱祖国,学习积极,追求文明进步。在学校形成一种人人争当先进,人人争先履行责任的文化氛围。

(2)充分发掘榜样的力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树立品学兼优的典型,让广大学生有了学习效仿的榜样,开展让学生从身边找榜样的活动,既促进了他们的成长,也促进了班内友爱和谐的气氛,进而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

(3)增强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交融高职院校要寻找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最佳结合,开展企业文化进校园特色项目建设工作。通过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和优秀企业文化,营造融合企业文化精髓的校园文化氛围,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

(4)占领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网络阵地

21 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互联网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信息媒体,成为了传播思想文化的新载体,全面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当代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由极大的兴趣,也有自己的优势,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认清网络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认真研究基于网络平台的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的特点和规律,积极利用网络技术探索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感的新措施。加强校园网建设,把握网络社会责任教育主阵地;精心策划,开展丰富多彩的网上教育活动;利用校园网构筑民主沟通渠道,使学生主动承担校园职责;增强网络服务、娱乐功能,将教育引导与服务娱乐融为一体,以此来吸引学生。

2.搭建学生实践的平台

一个人的责任感是其认识过程、行为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统一,三者统一的基础就是实践。

(1)在学生中可以进行角色转换。以宿舍为单位,让学生进行角色模拟,角色有榜样、父母、老师、心理医生、领导、朋友等等,使他们通过不同角色的体验,不同身份的理解和关注,来增强他们对他人、集体和社会的责任心。

(2)感恩的实践活动。一般来说,社会责任感是基于对社会、国家的深厚热爱,并在这种强烈的感情支配下,主动承担义务和责任的精神。所以要让学生培养这种情感,拥有一颗感恩之心;构建自我管理模式,在各项活动的管理中让学生学会承担责任、管理自己、管理他人。

(3)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从而树立起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职业意识,加强职业责任感。

3.提高教师的素质水平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性格。”教师自身的行为负责与否、教师师德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责任教育的效果。教师是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引路人,教师的言行举止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言传不如身教,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教师自身应该具有高度的责任感。首先提高广大教师的专业技能素质。其次,对教师提出思想道德素质要求。教师是学生的领路人和导航者,教师要做好学生思想的启蒙者就必须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社会主义及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培养积极向上、勇于担当的意识。

三、增强家庭教育合理引导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作为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和家庭这一社会单位的教育者,父母只强调智力发展而无视品德养成的教育观念是产生高分低能的青少年的根本原因,而作为高职生的家庭教育者,绝大部分家长单方面强调自己孩子对技能的掌握和专业的熟悉程度,认为责任意识、品德修养无关宏旨,这样的教育观念很可能使高职生在校接受教育时仅仅注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忽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对于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岗位教育一类的知识不屑一顾,事实上,这是保证高职生在一个职业群中是否能实现社会和自我价值的关键因素,也是关系到高职生能不能在所从事的职业中作出成就并得到长远发展的重要根源,所以,家庭必须改变旧的错误的教育观,为高职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提供富有养分的土壤。

2.创造良好家庭氛围

只有对家庭负责的人才能承担起社会的责任,家庭要创设良好的环境培养高职生的家庭责任感,为其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家长要积极保护高职生的自尊心,不能因为高职院校社会认同度低下,便也人云亦云,父母不能对自己给予肯定,这对高职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极大的打击,很有可能影响到他们在学校学习和以后工作的积极性。父母应充分肯定高职生所学专业对社会的作用,鼓励他们用自己学习的一技之长贡献和服务社会。在家里,父母应当坚持和孩子进行真诚和平等的交流沟通,引导孩子参与家庭管理,在家庭管理中培养他们对家庭的责任意识;在家庭的决策中,父母应重视孩子的建议,这样才能有效的增强孩子的参与意识。家长要注意引导孩子观察了解社会生活,有意识地安排孩子参加希望工程、扶残助残、义务劳动、向灾区人民捐款献物等社会公益活动,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不断灌输法纪观念和社会公德意识,教育孩子认识并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3.提高家长自身素质

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发生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生虽然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学校中,但父母也必须有提高自身素质的自觉,应做好言行的表率,激发高职生热爱集体、重视社会公益活动的责任心,引导高职生形成感恩社会,感恩生活,尊重生命的良好心态,父母以身作则,做孩子成长道路上的榜样,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领悟到自己应承担家庭和社会责任。

四、力促社会环境净化

任何个性都打着社会的烙印,任何个性发展都受着社会的制约。局部的社会生活环境对个人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和培养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社会大环境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影响在逐步加深,高等学府又处于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中心,各种不良的社会现象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大学生。就社会而言,应通过各种形式形成社会公平正义、遵纪守法、友好相助的和谐氛围,对那些负责任的行为给予表彰和宣传,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引导和激励人们去履行自己的职责。对不负责任的行为要给予谴责和严厉批评,从而营造一个人人崇尚美德、人人讲求社会责任感和谐氛围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五、提升学生自身能力

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讲过:教育的目的就是达到不教育。提出要使学生学会自学的本领,养成自学的习惯。

高职生的自我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不可替代的。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要做好自我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自身学习

中外无数事实证明,一个人文明、理智和高尚与否,总是与他的知识、文化素养相联系的;不明事理、粗俗野蛮,总是同愚昧无知、不学无术有不解之缘;而知识丰富的人则表现为自信、坚强、睿智、礼貌,而知识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获得。

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普通高校相比较,知识基础比较薄弱,这就要求告知院校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对所学的知识和人生哲理做理性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在自己的心灵深处形成趋善避恶的道德标准和责任意识,进而用这种正确的道德标准和责任意识去指导自己的社会行为。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的社会责任感严重缺失,是源于知识的匾乏。

2.加强自我调适和激励目前,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生源比较复杂,而且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所以思想与心理也各异。有的由于对自己所上学校不满意,产生自卑、嫉妒、消极等不良心理;有的怨天尤人,抱怨自己“生不逢时”,情绪低落;有的没有理想,无所事事。因此,大学生自身学会和掌握自我调适能力,疏解心情、遏制心理矛盾的发展,及时疏通心理问题。同时,要培养高职生的自我激励能力,引导大学生把远大的理想与现实目标结合起来,使他们能够获得成功的喜悦。在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一进校门,就应该对他们进行职业教育及个人定位教育。对他们将来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进行教育,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将来从事的职业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意义。

3.提高自我认识能力

自我认识能力是自我教育的前提,高职院校大学生要充分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认识自己对于国家建设、社会的发展的作用与责任,认识自己对于家庭、学校及他人的责任。清楚自己现在的状况、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自己责任履行的情况。个体只有在能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言行时,才能进行自我教育。提高自我评价能力主要通过正确引导和榜样示范的方法来实现。自我评价能力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不可分的,一个对“三观”具有正确看法的人,必然有较高的自我评价能力。所以要把“三观”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正确灌输,依托实践活动,把个人前途与祖国发展联系起来,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培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无论是从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求的角度还是受教育者个体诉求的角度来看,都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大学生群体社会责任感的增强,对培养高素质人才、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推动社会进步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培养高职生的社会责任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全社会都要关心高职生的健康成长,支持高职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增强高职生的社会责任感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当然高职生的社会责任感是从小培养起来的,所以要充分发挥家庭的中的育人作用,让孩子具有责任意识,学会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进而承担起社会责任;学校作为社会责任感教育的主阵地,要把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合理结合,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校园文化环境的熏陶作用增强高职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刘畅.使每个学生获得真正成长:自主德育行动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王易.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报告[M].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

[3]陈福生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4]赵俊凤.当代大学生责任感弱化的原因及其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08(01).

(作者单位: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