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论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的城市文化观

2022-06-08

摘要:我们呼唤“仁”的回归、救赎“仁”的回归,也是世人对人生向善的期待。“仁”乃修身、齐家、治国的法宝。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仁;善;孝;德

“仁”字在《论语》中先后出现过105次,孔子对于“仁”的阐述多与食有关,“博施济公者,可谓仁矣”、“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仁者为维护自己所信仰的“仁爱”思想宁愿舍身,这是对于仁德的尊重,也是对于自己信仰的一种最高的敬仰。“仁”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筹,它包括孝、恕、宽、信、惠等内容。儒家讲仁,“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当今我们仍需以仁为根、以善为荣来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

一、仁乃立身立国之本

在博大精深绵延不绝的中华传统文化中,“仁”不仅是文化传承的根脉,而且是炎黄子孙赖以生存、繁衍不息的精神支柱,更是立身立国之本。

对于个人而言,“仁”乃立身之本。北宋时期的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并终生践行。从古至今,还有很多像范仲淹这样的人,他们修身立德,心怀天下,忧国忧民。对于国家而言,“仁”乃立国之本。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孟子的治国理念发展到后来,演绎为“以仁治天下”。

“仁”,真也。“仁”的两个要求,一是真诚,二是主动。首先,“仁”从“真诚”开始,不虚伪,不掩饰,犹如赤子之心。《中庸》说:“诚之者人之道。”真诚是人生的正路。真诚牵涉两个问题:一、我要普遍地对每一个人都真诚;二、我的真诚也要看对象,什么样的对象要求我做什么事,我都用真诚的方式把事做好。所以,你可以“巧言令色”,但不要忘记真诚。“仁”的第二要求是主动。人活在世界上,从小时候开始,大部分的行为都是被动的。如果有一天没有人管我们,没有人督促我们了,我们还会主动去做好事吗?所以,一个人是否做到主动行“仁”,从被动变主动,关系到他的生命是不是属于自己的,才具有道德价值。

孝是仁的基础。一方面,现代化、城市化带来的人口流动正在迅速抽走农耕社会“四世同堂”下敬孝的现实基础。父母与子女天各一方所产生的赡养难题,正日益成为一个广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2013年7月1日,随着新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正式实施,“孝”,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新法的出台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它既是在法律层面对老年人的保护,也是对那些忽视老人的一种提醒或者约束。

二、行“仁”与行“善”的解读

行仁与为善是一回事儿吗?“为善”可能还会考虑到将来的利益或自己的私心,“行仁”则只会考虑到自己该不该去做,不管外面条件怎么改变,你只要认为自己该做,就可以坚持。

儒家关于人性的看法,基本上有两种立场,一是本善,一是向善。孔子没有明确说过人性是什么?但他接受的信念是“人性向善”。譬如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性相近”是指性格是具有可塑性的,在每个人身上只是相近而已。再譬如孔子说:“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当领导者体现出善行时,老百姓自然闻风景从,说明人性有向善的共同趋向。因此,“仁”这个字,虽然离不开“善”的含义,但不仅仅如此,孔子的“仁”与其说是名词,不如说是动名词,指涉动态的人性向善。所以,一个人立志行仁,是积极主动地要求自己去为善,这样的善行是由内而发的,不是为了任何外在的目的,只是为了我该不该这么做。

三、“仁”缘何滑坡

曾几何时,“仁”是中国最为基本的精神信念。它早已渗透进人们的生命之中,而今天,忤逆不孝、见死不救、路人冷淡的事情频频光顾我们的生活,究其原因是什么呢?

1“. 宽”的失衡

“宽”即待人宽厚,对人宽容。宽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是调节人际关系的基本方法,目的是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然而,现代人似乎越来越不懂得彼此宽容了,人们好像很容易生气,只要感觉不对就会发泄出来,情绪很容易失控。

2“. 惠”的亵渎

惠,即有宽广温柔的胸怀,对人有爱心,爱护弱者,并珍惜一切美好的东西。孔子说:“仁者爱人。”因此,惠可以说是人性中最基本、最人性的一项。前人解释,“德”就是“得“,得人性即为德,而有恩有惠,即为得人性。然而,近年来发生的一桩桩触目惊心的撞人逃逸、见死不救、路人冷漠事件,在刺激大众神经的同时,也在一点一点地亵渎着向善的人性。

3.道德氛围的缺失

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尽管这样的一种孝顺在当今的人看来不免有些过火,但是,古人那种对父母的尊敬和爱戴却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可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会搬出社会就业压力大,竞争激烈等客观原因为自己解脱。无奈之下,国家出台了新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用法律来规制各种不孝的现象。

4.媒体的夸大

媒体对过往一些事件的过分渲染让人们觉得每个人都不值得信任。如果媒体不正确对待这些问题,社会心态容易走向极端。批评监督是天然的职责,但是必须有一个边界。造谣、夸大式的监督是有问题的。

5.公德的淡漠

鲁迅在自己的文章中多次提到看客,在鲁迅的笔下,那些看客,多是冷漠、麻木、自私的人,这些都是国民的劣根性,都是导致“仁”丧失的重要因素。在今天,公民的劣根性:自私、愚昧、多疑、冷漠,导致了我们社会“仁”的进一步缺失。只对自己的家庭、亲人、朋友讲道德,一旦进入陌生的环境、公共领域,人们就变得冷漠、不知道关心帮助他人,我们已经在道德滑坡的环境里越走越深……

6.法制不健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旧的规范、秩序悄然变更,而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伦理、秩序又未适时形成,处在这个转型的“空窗期”,某些场合难免出现道德失范,而这时又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出台。

7.多元化的冲击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思潮不断向我们袭来,我们在追求个性解放,自由至上的同时,忽略了传统道德的要求,人与人之间变得起来越冷漠。我们在接受西方思潮的时候,不应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全盘否定。

四、社会公德需要“仁”的救赎

孝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孝在人们心中是回报感恩的意思。孝,一旦没有了,那还能有德吗?还能有中华民族之文化吗?铭记爱,理解爱,付出爱,孝才能在感恩与回报中得以传承,文化和行为必须合二为一,孝文化才能永存。

1“. 敬孝”需要各方共同践行

首先,做子女应当让“常回家看看”由心动变成行动。很多时候,老人在乎的不是经济上“孝敬”,而是能看到子女幸福平安,很朴素很现实。其次,企业、社会团体等,也要将敬老养老纳入自身的责任,从人性化、凝聚人,甚至是推动企业文化的角度出发,将养老当成自身发展的内在推力。事实上,不少的公司企业都开始重视员工孝敬父母的需求。第三,社会公共管理层面,也应顺应社会养老的普遍要求,完善制度设计,为社会成员创造出更多便利条件。诸如,让探亲假变得清晰可操作起来,给予“回家看看”的机制;改革养老、医疗等跨区域结算的方式,让父母能够到异地与子女团聚,改变精神养老子女“回家”的单通道。

2.以宽容的胸襟包容他人

宽容是人类生活中至高无上的美德。因为宽容包含着人的心灵,因为宽容可以超越一切,因为宽容需要一颗博大的心。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一书》中这样写道:“尽量宽恕别人,而决不要原谅自己。得放手时须放手,得饶人处且饶人。人有不及者,不可以已能病之。”人们应该彼此容忍:每一个人都有弱点,为了能同所有的男男女女和睦相处,我们必须允许每一个人保持其个性。以宽容的胸襟包容他人,则取信于他人,也成就了自己。

3.多些仁爱,少些冷漠

对于屡见不鲜的路人冷漠、见死不救的事件,必须要有强有力的制度建设。加强公民的道德意识教育,加强传统文化学习。因为助人不需要付出很高的、意想不到的社会成本,人们享受自己因帮助别人而带来的内心的快乐。另外社会是一个网络,应加强社群建构,把彼此陌生的区域建设成熟人社会,加强人们互相性的联系,提高责任感。

4“.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仁”既是一种情操,又是一种修养。“仁”的培养要通过“修身”、“躬行”来实现。那么,如何才能让“仁”这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回归呢?一是注重“官德”,为“官”者,应不断提升其自身修养,做好表率,才能通过言传身教,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二是加强文化建设和历史传承,传统的文化精华我们都要发扬光大,这是一个千秋大业,是利国利民之举;三是要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和道德氛围。“有德行而后有言语,非德行则言语不成矣;有德行而后有政事、文学,非德行则政事、文学亦不成矣。”这是明朝哲学家李贽的断言。发展到今天,国家继续践行着“以德行仁”的理念:既要抓物质文明建设,又要抓精神文明建设;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我们呼唤“仁”的回归、救赎“仁”的回归,也是世人对人生向善的期待。“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并未过时。积小善为大善,以仁为根,以善为荣。“仁”为天地万物之源,它穿越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发展至今,我们更应继续将这一文化精华继承、发扬下去,使我中华民族以崭新的风貌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半月选读》2013.01.

[2《] 半月选读》2013.15.

(作者单位:河南省商丘市委党校)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