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机制的目标定位研究

2022-06-08

左英俊

摘要:当前我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在目标定位上存在客体化的倾向,忽视大学生的主体需求,导致培养机制主要侧重于责任意识的灌输现象,是一种典型的动员式培养模式。只有在目标上明确大学生能够以主动参与来实现自我社会价值的定位,确立大学生自主式参与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的协同机制,才能造就真正服务社会、实现自我的社会责任意识。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机制;责任意识培养客体化

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需要系统性的完善教育机制,明确的目标定位是这一机制的基础和实现培养使命的前提。我国目前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在目标定位上忽视大学生的主体需求,存在教育对象客体化的倾向,造成了培养机制主要侧重于责任意识的灌输,是一种典型的动员式教育模式。只有理顺我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目标定位,即通过围绕如何养成大学生服务国家、社会、家庭和他人的使命,才能真正实现培养大学生养成实现自我社会价值的责任意识。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培养目标定位的现状

康德指出:“每一个人想要成为人,都要有所担当。不负任何责任的东西,不是人而是物。”[①)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为了建立更加美好的社会,任何社会都需要明确对其成员的社会责任要求。每一个成员基于社会角色的不同,都肩负着相应对社会的应尽责任,就像马克思所强调的:“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②)这种责任要求内化于人心,作为社会中的人能自觉承担责任和义务的思想观念,就构成了该社会成员的社会责任意识。当代大学生,作为现代社会中比普通人掌握着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具有更高综合素质和更多社会期待的特殊社会群体,肩负着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以及个人更加重要和特殊的责任。新加坡学校德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成为有国家意识,有社会责任感,能及时对自己、家庭、邻居和国家尽义务的良好公民。③明确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的目标定位,即大学生社会责任的内涵和标准是形成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机制的前提和基础。当前我国在国家战略和高等教育实践中有着既定的大学生社会责任目标定位要求,主要体现为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和个人的责任要求。梳理这一系列目标定位,可以发现,我国的大学生社会责任目标定位更多的是国家政府的单向性要求,在目标设置上缺乏对大学生主体性的关注。

首先,对大学生的国家责任意识规范,更多的是强调大学生对国家的政治忠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着力培养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④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出发,大学生的国家责任要求强调大学生应该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⑤维护祖国的利益,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政治思想意识。

其次,对大学生的狭义社会责任意识的规范亦有强烈地政治意蕴,强调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反对极端个人主义。由于当前我国强政府弱社会的现状,作为大学生,其社会责任在教育定位上被强调坚持集体主义,弘扬中华美德,维护公共秩序。如《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强调大学生要爱护公共财物,保护公共设施。面对当下网络这一新生社会空间,国家对大学生的责任要求正在迅速跟进和增强,增强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树立网络文明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养成文明、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⑥

再次,对大学生的家庭的责任更多的是强调对我国传统家庭美德的教育灌输,面对快速转型的社会结构变迁,尤其是计划生育政策影响下的少子化全新家庭结构,我们的家庭责任缺乏全新的凝练和顺应时代发展。我国传统儒学对“孝”“悌”“慈”“敬”“恭”等家庭道德规范做出了深刻的阐述,“孝”也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此在大学生的家庭责任意识培养目标定位上,强调大学生对家庭的责任首先就表现在要孝顺和尊重长辈。其次,要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学会珍惜父母带给我们的来之不易的学习和生活的机会。最后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更好的生活,也让自己的家庭过上更好的生活。

最后,对大学生的自我责任要求,在培养目标上更多的是强调其学习要求,缺乏系统性、关注大学生自我需求的普遍意识教育。现有的大学生自我责任目标强调,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全面提高个人政治素质,提高自身明辨是非的能力。自我责任定位更多的是当下大学生学习生活的责任要求,如《江苏省大学生文明公约》规定,勤奋学习,刻苦钻研。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珍惜时间,学业有成。热爱劳动,勤俭节约。强健身心,陶冶情操。明确使命,勇于实践。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对大学生的长远自我社会使命定位,尤其是自我政治、经济、社会意识缺乏有效的关注。

二、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研究现状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关键是如何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变化要求,在教育机制上迅速确立有效的方式方法,做到有的放矢,有效培养。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状况受到严重的冲击,导致现有的教育机制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形式,并且缺乏应有的实效。近年来,大学校园暴力、考试舞弊、极端个人主义等现象频繁出现在各大媒体,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现状令人担忧。尽管古往今来从不缺乏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研究,如古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论,近有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之说,以及新时期教育部长袁贵仁同志在贵州考察教育工作时也强调:“过去我们讲素质教育,多数情况下讲的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次明确提出‘富国家,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⑦但教育实效却难尽人意,灌输式的责任要求,难获大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实践互动。

问题就在于当前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培养在目标定位上存在客体化的倾向,即围绕如何养成大学生服务国家、社会、家庭和他人的使命,现实的培养机制主要侧重于责任意识的灌输,忽视大学生的自我责任需求,是一种典型的动员式教育模式。这样就使得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具有极大的被动性,具体培养对策的可操作性面临着挑战。而大学生社会责任培养的主体性缺失源于培养机制的协同性不足,国家、政府、社会、家庭和大学生个人缺乏有效的协调互动,尤其是对一些标志性的社会实践缺乏针对性的回应和反思。现实的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研究往往把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的各个客体独立开来,各客体之间没有固定的、长期的联系和互动,并且忽视了大学生作为责任主体的重要性。

同时,现行的培养机制过分强调理论教育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中的灌输,忽视了创新教育教学形式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的作用。此外,缺乏从多角度出发制定明确的社会责任意识培养机制,如通过感恩教育、道德教育、诚信教育、心理教育等多方面促进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养成。最后,借鉴和学习西方先进的德育教育模式和方法没有落实到实际当中。

三、建构大学生自主参与式社会责任协同培养机制

大学生社会责任的意识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相关培养主体历经漫长时间的责任共识积淀和教育方式创新。首先,需要明确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的主体,建构一种协同性的培养责任体系。国家需要进一步明确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标准,这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前提和基础,学校需要将社会责任培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社会、家庭与大学生个人则需要形成一种主动参与式合力。美国著名高等教育家博克曾说:“有机体的行为和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动机是推动有机体进行活动的内部原因和动力。”[⑧因此,在整个培养过程中,我们需要强调大学生本身在社会责任意识培养中的主体地位和行为选择能力,充分挖掘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在理论上为学生自主承担道德责任建立基础。此外,还要注重国家、社会以及家庭对大学生合法权益的尊重,使大学生自发形成对国家、社会和家庭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自觉养成社会责任意识。在教育内容上,要注重“责任公民”的教育。一是加强自我责任感的教育,主要是通过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加强学生的自律和自我的修养。其次是通过学习西方的“隐性课程”教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积极思想的影响。二是加强社会责任感教育,主要通过对国家各种制度和法律规定的学习,明确享有的权利和义务,使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意识。

在培养实施方法上,创造一系列适合责任意识教育的具体方法。如:在国家方面,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法规,维护大学生合法权益,用积极的政治思想引领大学生;大力发展经济,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给大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化境。在社会方面,充分利用网络等新媒体进行积极思想的宣传,用积极的舆论引领社会思潮;给大学生提供发表有关责任意识教育方式期待的平台。学校可把德育分计入第二课堂学分。在家庭方面,给予大学生一定的经济支持,从小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文明意识等。个人方面,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培养自律、自尊、自信的人格。与此同时,建立学校、社区中心等组成的制度化、立体化的德育网络。形成政府、学校、社会团体、家庭、社区多位一体的大德育体制,并通过组织学生参与一些社会活动,让学生体会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各种责任关系,以达到责任教育的目的。

引文注释

①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代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③班华.现代德育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

④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人民网,2010-07-30.

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中国教育报,2004-10-15(1).

⑥江苏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EB/OL].江苏教育. 2006-11-03.

⑦袁贵仁同志在贵州考察教育工作时的讲话[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2010-08-05.

⑧德里克·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科技大学本科生创新计划重点项目“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机制研究”的成果之一。指导老师:李西杰。]

(作者单位:江苏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