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浅议我国农村社会的政治稳定

2022-06-08

兰敏

摘要: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人口超过总人口的七成,农村社会的稳定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不管在历史的革命年代,还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今天,农村社会的政治稳定都是我们的工作重心。本文将从当前我国农村社会政治稳定的意义、问题现状、改善路径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简单阐述。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农村社会;政治稳定;国家

改革开放30 多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也有了相当程度的进步。总体上讲,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正从温饱发展到小康。当前整个中国社会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传统的体制被打破,新的良好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转型期的种种阵痛都会在农村社会有所映射。根据国际经验,农业作为任何社会中的传统领域,在现代化过程中都会经历更多的阵痛,会集中很多矛盾,整个农村社会的政治稳定将会受到很大的考验。能否保持农村的政治稳定,是事关进一步深化改革,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的大事。农村政治稳定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稳定是任何国家发展的基础,只有政治上充分稳定了,人们才有充分的精力和时间来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另一方面不断的发展经济也是不断在为社会的稳定提供不竭动力,才能为政治的稳定起到充分的支撑作用。

一、农村政治稳定对我国经济

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

1.农村稳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

农村的稳定对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有很重要的意义,农村的政治稳定就意味着农民的“心安”,只有农民心安了才能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经济建设,才能在经济建设方面有充分的投入。另外一个方面,只有农村的政治稳定了,村委会才能在带领全村人们全心投入农业经济的发展,现代化、规模化的农业发展才有可能实现。只有农村的经济得到长足的进步,中国整体的经济发展才能有坚实的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市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才能有良好的物质基础。

2. 农村稳定是社会和谐本质的要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在于各个阶层、各种利益诉求的人们都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实现良好的生活,取得共同的进步与发展。和谐社会的“以人为本”也就是要尊重、保障人们能充分享受良好的经济社会大环境。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我们必须以稳定为基础,只有在稳定的环境下,人的一切权力与利益才能得到体现。我国目前农村的形势总体来说是稳定的,但是存在很多不稳定因素,已经引起农民群众的不满和不安,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影响了社会的和谐。我们要将农村社会的政治稳定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切实解决相关紧迫的问题。

3.农村稳定是“善治”的根本要求

要想实现有效的社会管理,良好的政治发展,社会稳定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指标。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的首要目标就是要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维护社会稳定,确保人民的安乐,是党巩固执政地位,获取执政合法性,加强人民与党的党群关系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才有可能实现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等别的发展目标。农村地区在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都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由于历史遗留的问题以及相关制度设计的不合理,农村地区的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将要面临更多的问题,更多的矛盾,农村地区的政治稳定需要我们更多的关注与投入。

二、我国农村政治稳定工作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从总体上看,城乡居民的收入都有一定的增长,但是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在不断拉大,乡村内部的收入差距也在拉大。①历史遗留的贫穷、负担过重的惯性还在影响着贫困、教育程度不高、身体健康条件差的农民。②物价的上涨抵消了农民收入的增长,近几年的高通货膨胀让那些通过实实在在劳动,挣辛苦钱的老百姓饱受物价上涨的巨大压力。

2.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依然十分贫乏

农民的经济收入有了一定的增长,但由于农村集体经济削弱、文化教育事业落后,公共娱乐局限于旧的形式,另一方面一些封建迷信活动有所抬头,文化糟粕乘虚而入。

3.土地问题引发了很多矛盾的凸现

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活保障。土地制度是农村社会的基本产权制度,也是农村社会稳定的基础性因素。大量农民在失地之后,生活水平下降,自身择业能力弱,成为“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特殊群体,造成了社会严重的不安定。因征地补偿标准偏低和不统一而造成的矛盾。不同时期的补偿标准不一样,不同项目的补偿标准也不统一,得到补偿相对少的农民心里就不平衡。

4.农村社会治安不好,刑事犯罪层出不穷

在新旧体制交替时期,农村社会治安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给农村稳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家族宗派势力、村地痞、村霸等影响了村风民风,带来了农村的不稳定。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繁荣,劳动力剩余,无业人员急剧增多,是农村社会的稳定巨大隐患。

5.缺乏农民利益表达的制度化途径

一方面我们没有实时根据社会发展的变化,建立相应的法定城市农民工工会组织为农民的利益表达提供专业、统一的正规途径。另一方面,在传统的政党、政协、人大等沟通体系里,农民的利益又得不到充分的表达。

三、实现我国农村的政治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路径

对于我国农村而言,要实现和维护动态有序的政治稳定,可从以下几个路径着手。

1.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为实现农村政治稳定奠定物质基础

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是实现社会政治稳定的物质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便什么也做不成。

①加快经济发展是维护农村政治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条件不容否认。②通过经济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农村社会阶层结构的合理分化,促进农村各阶层人民的和谐相处。中国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已基本形成,但是中国社会结构并不是两头小、中间大的呈橄榄形的理想形态,甚至也不是传统的金字塔形的社会结构,而是“倒丁字”结构,我们迫切需要减小社会底层的规模,不断扩大中间阶层。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为社会阶层分层结构的优化升级创造了现实条件。③重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东、中、西部农村地区以及城乡经济的共同发展,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支持力度。④建立适应农村社会发展需要的保障机制和服务体系。农村的保障机制是农村社会稳定的根本保障。要建立农村社会安全保障机制:建立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尽快在农村贫困人口中实行社会保障,构建以土地保障为基础的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农村养老保险,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建立农民工工伤保险,建立农民生育保险等。

2.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的认同是奠定政治系统持续和政治稳定的基础。任何一种政治统治,为了维持它的稳定和发展,都要大力培养公民政治认同感。对于我国农村而言,目前所要做的就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在农村中,树立良好的礼仪和道德风尚,推广有利于人际合作的文化符号,都将促成农村社会的稳定。促进和加强农村公共物品的供应,也对加强农村社会稳定有重要作用。

3.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为实现农村政治稳定提供政治保障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积极推进和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保持农村政治稳定。增强村民对合法性政治权威的认同感,创造合理的社会秩序合法性政治权威在当前我国的农村社会可以简单视为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村民对合法性政治权威的认同自然会削弱其他权威的力量,从而开辟出农村社会合理的政治生活秩序。通过培养农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行为习惯,来提升农民的民主素养,逐步消解传统政治文化带来的一些消极影响。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党国英.我在1997年写的一篇关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设想的文章[J]. http://blog.163.com/dangguoyingblog/blog/static/48 .

[2]吴铭.转型期中国农民政治权利缺失及对策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2007.

[3]邹志云.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对策及措施[J].云南农业, 2003(11).

(作者单位:四川省社科院)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