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拆屋效应”和“期望效应”对教学及学生管理工作的启示

2022-06-08

李克英

摘要: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些心理效应在学校的教学及学生管理工作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果教育工作者在平时的教学及学生管理工作中能够注重这些心理效应的运用,那么整个学校的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质量会有显著的提升。本文基于本人的工作实践主要阐述我在教学及学生管理工作中运用“拆屋效应”和“期望效应”的收获和启示,希望能引起看到本文的教育工作者些许思考。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拆屋效应”;“期望效应”;教学及学生管理

鲁迅先生曾于1927 年在《无声的中国》一文中写道:“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这种先提出很大的要求来,接着提出较小、较少的要求,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拆屋效应”。

“拆屋效应”对学校教学及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的启示很多,在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中也有应用和借鉴。以本人为例,我在给学生布置作业的时候经常使用“拆屋效应”,我的本意是让学生写一篇2000字的文章,那我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就要求学生写3000字,要求提出后座位上的学生一片哗然,有的学生低声跟我讨价还价看能不能少点字数,我装出很为难的样子把要求降为2000字,并且说明不能再少了而且要保质保量,学生们的脸上都流露出喜悦的神色,都感觉自己占了便宜,也没有学生好意思再讨价还价了。做班主任的时候遇到上级有领导要来观看学生出早操,为了怕个别学生迟到学工部门要求学生提前10分钟到操场,我在给学生提要求的时候就要求学生提前20分钟到操场集合,学生也是抱怨提前等时间太长,睡觉的时间少了。接下来我还是装出很为难的样子做出让步,要求学生提前10分钟到操场,学生很满意,当天早上也没有不提前10分钟到操场的学生,学生们肯定感觉老师做出让步了,也不好意思再迟到了。

“期望效应”又叫“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这个效应源于古希腊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古希腊雕刻家皮格马利翁深深地爱上了自己用象牙雕刻的美丽少女,并希望少女能够变成活生生的真人。他的真挚的爱感动了爱神阿劳芙罗狄特,爱神赋予了少女雕像以生命,最终皮格马利翁与自己钟爱的少女结为伉俪。

“罗森塔尔效应”是赏识教育的理论基础,从这个期望效应中学校教学及学生管理工作人员也可以获得一点启示,那就是学校教学及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应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与期望,特别是那些学业有困难,经济有困难,思想有困惑的学生。如果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及学生管理工作中,能用对待聪明学生的态度方法对待所有的学生,多给他们一些积极的期待,学生将会越来越趋向你期望的方向发展。

我有一个学生袁某自幼父母离异,跟随爷爷奶奶生活,成绩在班级排在垫底的位置,朋友很少,经常是独来独往,偶尔整夜在外面上网不回宿舍睡觉,因为考试作弊还被学校处分了一次,是让我很头疼的一个学生,随时可能会出问题。找该生到办公室谈话,请她妈妈到学校里来,也无济于事,袁某还是我行我素,已经处在留级的边缘。有时我心想留级就留级吧,留级了我就把她这个包袱甩了。但是出于对教育工作的热爱,我还是想再最后努力一下。我利用休息时间请袁某到我宿舍聊天,通过多次促膝长谈我知道她因为父母离异非常自卑,爷爷奶奶的溺爱导致其自我管理能力很差,袁某自己也渴望能够顺利毕业,将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孝顺爷爷奶奶。我肯定了袁某的孝心,也表示相信她能够顺利毕业将来找到满意的工作。在随后的交往中,我要求袁某给自己制定一份详细的学习计划和一份详细的自我管理计划,一步一个脚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袁某按照约定的时间将两份计划书送给我看,我和她一起对计划书进行了探讨和修订,比如袁某计划下个学期拿到奖学金,我建议还是改为把先前不及格科目的学分补齐,否则目标太高实现不了会让自己受打击。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经常和袁某一起检查她计划的执行情况,经常打电话给袁某妈妈汇报袁某进步的好消息,经常叫她到办公室来帮我干些杂事,这些事情以前都是优秀的学生干部来帮我完成的。我一直像对待我几个得意学生一样对待袁某,眼神里流露出的都是欣赏和希望。慢慢的袁某发生了悄然的变化,不再像以前那样因为自卑而封闭,在班级有了朋友,学业成绩也在逐步提高,我经常在班会上表扬袁某的进步。在我和袁某长期的共同努力下,袁某像变了一个人,顺利毕业并在当地医院成功就业。

袁某工作后经常回学校看我,我们成了很好的朋友。回想袁某的巨大转变,我感觉我作为教师对袁某的期望起了很大的作用,同时对期望效应的运用也积累了四点经验:教师的期望要得当,不要给学生提出一个他经过努力也达不到的要求,失败的感觉会使学生失去信心;教师的期望要含蓄,要通过眼神,语气等向学生传达自己的期望,“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最好;教师的期望要坚持,困难学生进步的过程漫长,甚至会出现倒退、反复等情况,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我们教书育人,不轻易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教师的期望要面向全体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有很多潜力,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点、赋予期望,不要眼睛只盯住自己特别喜爱的学生或是某方面特别困难的学生。

“拆屋效应”和“期望效应”是社会心理学比较常见的心理效应,在学校的教学及学生管理工作中被教育工作者有意无意地运用着,发挥了很多积极的作用。学校教育工作者应多普及心理学专业知识并运用到工作实践中,使教书育人工作事半功倍。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兰素萍.在英语教学中巧用“拆屋效应”[J].考试周刊,2013(21).

[2]杨英.精诚所至:罗森塔尔的期望效应[J].基础教育月刊,2008(3).

(作者单位: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