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绵阳市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研究

2022-06-08

吴劫

摘要:青少年学习负担过重,课外活动少一直是困扰我国教育改革的问题之一,它不仅阻碍着我国的教学改革、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更对我青少年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损害。近年来,相关部门和整个社会都开始对青少年的体制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学校也积极组织广大青少年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本文将以绵阳市青少年为调查对象,对此展开分析研究。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绵阳;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的调查对象为四川省绵阳市绵阳中学、科学城第一中学、绵阳南山中学、绵阳市第三中学、绵阳市开元中学、绵阳实验高级中学六所学校随机抽取的300名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情况,为了部分调查项目更加准确科学,男女生比例为1:1,各150人。

2.研究方法

⑴文献资料法。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分别对各大学图书馆搜集到有关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方面的图书,期刊及学术论文进行细致研读,从总体上了解现有的研究状况,借鉴前人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

⑵问卷调查法。问卷的设计符合社会学和统计学的基本要求,参考相关调查问卷和本区实际情况,300 份问卷,收回问卷296 份,有效回收问卷291 份,有效回收率为97%。

⑶数理统计分析。对搜集得到的数据进行常规的数理统计分析。

⑷逻辑分析法。运用逻辑学的知识与方法,对各种资料进行分类与比较,归纳与演绎。

二、结果与分析

1.学生对自己身体健康状况的评价,见表一:

表1:学生对自己健康状况的评价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身体状况都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只有少数学生不清楚自己的健康状况,对于这部分学生给予积极健康的引导,使他们正确认识自己。从表一中,我们可以看出体制较差的学生占有不小的比例,这说明绵阳市青少年的体质状况并不乐观,对于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的重视和实施力度还应加强。

2.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

⑴主观因素

表2: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目的

由表二可知,增强体质、强壮体魄是同学们的主要目的,娱乐和减肥也占一定比重,这三种都是积极的运动动机,值得提倡,还有一部分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的认识不足。学生不愿意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原因中,课业重占了80%以上,这必须引起相关部门和学校的足够重视,学生减负绝对不能是一句空话。

⑵客观因素

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原因,除了主观因素外,还有部分客观因素,对此我们也做了调查。影响的原因可以看出,认为是体育师资力量强弱的,比例是非常的小;天气炎热或阴雨是影响体育锻炼主要客观因素,占60%以上,因为体育锻炼离不开锻炼场所和天气状况;在场地器材方面,占27.12%;适当的体育群体活动也是影响他们锻炼的一种因素,缺乏体育锻炼的伙伴和群体,体育锻炼的快乐是会打折扣的,这样的原因占11%,此外,在其他影响因素方面所占比重较小。

3.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项目对于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具体项目的调查,具体数据见表四:

表4:课外体育锻炼项目

从表4我们可以看出,男、女生所参加的课外体育锻炼项目不尽相同,男生最经常参加的运动项目是篮球,占男生参加锻炼人数的其次是足球、乒乓球、慢跑等;女生则依次是羽毛球、乒乓球、篮球、慢跑等。男生以运动量比较大、对抗性较强的球类运动为主。女生则选择轻巧灵活、对抗性较弱的项目进行锻炼。

4.课外体育锻炼的意义

⑴弥补学校体育课时不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课外体育锻炼作是学校体育的重要内容,作为学校科目之一的体育课,由于课时数有限,仅靠体育课是不能完成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因此,必须通过课外体育锻炼,才能更好地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课外体育锻炼理所同样担负着培养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任务,促进身体生长发育,增强体质,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

⑵课外体育锻炼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外体育锻炼本身具有自主性、灵活性和选择性。学生在课外体育锻炼中有自主选择权,可以充分发挥主体意识的作用,很好的弥补了体育课教学中,学生多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的不足,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另外课外体育锻炼一般都是在群体中进行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通过课外体育锻炼的实践,学生自学、自练、自评能力,组织、裁判、交往能力,运动能力等得到的发展。这些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大有裨益。

⑶有利于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课外体育锻炼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独立的进行体育锻炼的机会。这种机会客观上要求学生必须独立运用已有的体育知识技能,并不断探究未知领域,在长期的自我锻炼过程中,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必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学生从事自己所喜爱的活动,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对锻炼效果产生满足感,逐渐培养兴趣、形成爱好养成锻炼习惯。从而使学生爱体育,会锻炼,能坚持锻炼,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⑷课外体育锻炼有利于培养体育骨干和运动人才。课外体育锻炼中,学生可以在自我世界里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己的能力进行体育锻炼。可以尽快地发挥自己的运动潜能,并使这种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和发展。一些具有体育才能的学生可以成为开展群体体育锻炼的骨干,在体育锻炼中带领和帮助其他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这样即可以培养他们的组织领导能力,又可以促进群体性体育锻炼。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大部分青少年学生都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清晰的认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价值取向主要集中在增强体质、娱乐瘦身和应付考试这三方面,总体看来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出发点是基本正确的,已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对人体健康的促进作用,但也不可忽视还有一部分的学生认为参加体育锻炼是为了应付考试的错误思想,要对此给予积极的引导,使这部分学生充分的认识到体育锻炼的价值。

体育锻炼已经成为相当一部分学生课余生活方式之一,学业繁重,场地、器材缺乏和天气等因素,是影响青少年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制约因素,其中,课业繁重占绝对比例,相关部门、学校应将减负落实到实处。

男女生喜欢的体育锻炼项目有所区别,学校应根据学生的运动喜好改进体育课程设置和课外体育锻炼组织形式,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进一步促使其积极投入到体育锻炼中来。

2.建议

学校应根据本校办学特色,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不断增加学生感兴趣的课外体育锻炼内容。要为营造一个友好的、愉快的课外体育锻炼环境和良好的交往环境,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学校要制订课外体育锻炼计划,确定实施方案,合理分配体育场地、体育器材和活动时间,并定期组织一些规模较大的课外体育活动,不断促进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的发展。

不断提高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自觉性、主动性,使课外体育锻炼成为学生生活中的组成部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锻炼观和终身体育观,坚持长期锻炼,要增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次数和时间,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要努力达到“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的要求,我们要坚持做到课间集体活动与课外自主活动相结合。课间活动应以集体做广播体操为主,争取做到以操促德、以操辅智、以操健体、以操审美。学生课外自主活动则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自创自编,自娱自乐,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创造精神。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郭有意.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调查与分析[J].

[2]李政,陶建辉.湘西地区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

[3]章建成,张绍礼等.中国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报告[J].

[4]王琳.西安市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J].

(作者单位:绵阳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教育学院)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