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从《爸爸回来了》看真人秀节目中的受众心理

2022-06-08

胡亚婷

【摘要】市场经济条件下,大众传播媒介都以赢得收视率为主要目标,而赢得收视率的前提便是满足受众需求,而要了解受众需求就必须了解受众心理。所以,对于真人秀节目受众心理的分析也是其节目成功的关键。本文试从真人秀节目中受众的行为分析其心理特征,并指出受众的一些不恰当的行为,为媒介正确引导受众需求提供建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真人秀 《爸爸回来了》 受众心理

2014 年浙江卫视的明星亲子秀《爸爸回来了》开播。这档节目以明星爸爸们与孩子的相处为主线,如实呈现老爸与孩子互动过程中发生的所有状况。节目中还设计了探亲访友以及户外活动等环节,节目中明星的家庭环境、人际关系网、个人喜好和生活习惯等都被全程记录下来。面对如此巨大的信息量,受众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如何接受、传播和反馈这些信息,与受众的心理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名人效应’,由美国心理学家凯利提出,指人们看问题时,像日晕一样,由一个中心点逐步向外扩散或越来越大的圆圈,是一种在突出这一晕轮或光环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以点带面,以偏概全的社会心理效应。”①

简单来说,当我们看待某个人或某件事的时候,如果这个人或这件事给我们的是较好的特征或方面的时候,我们便会肯定他其他的方面或全部。相反,如果这个人给我们的印象是不好的,表现出来的是我们不喜欢的特征,那么受众便会全盘否定某个人或某件事。

《爸爸回来了》第一期播出后,受众的态度明显地体现了晕轮效应。节目中有4个小孩,但年龄差距较大,其中年龄最大的华谊总裁王中磊的儿子——威廉;其次是吴尊的女儿NeiNei;李小鹏的女儿奥莉;贾乃亮的女儿小甜馨。而在节目播出后,小奥莉因为长相好,被认为乖巧、聪明,是一个乖小孩。在百度贴吧和天涯论坛上的帖子数量也远远超过其他小朋友。《爸爸回来了》第一期播出时间为4 月23日,4 月24 日至5 月1 日第二期播出时间,百度贴吧关于小奥莉的帖子为30 多条,内容几乎全部为正面信息。而很多受众因为小甜馨长得不好看,就判定小甜馨不乖巧、只知道哭、闹,是个不听话的小孩,而贾乃亮则被认为是最糟糕的爸爸。这种心理效应通常会带给受众错误的判断,所以,在传播过程中要逐步引导受众消除这种心理效应,做出正确的判断。

二、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即在没有相关背景知识下,受传者以自己的理解判断。例如,有些人总是从好的一面来解释别人,因为他本人就是一副菩萨心肠。而有些人则总是从恶意来判断他人的行为,即使是好事,他也会认为,这是“别有用心”。

在节目中,吴尊开跑车送女儿上学,三岁了还给女儿穿纸尿裤,以及会见自己的明星朋友这些都被很多的受众认为是炫富的表现。而BOSS 老爸被认为是严肃刻板的代表。当然,也有好的一方面,例如在小甜馨受到质疑的时候,就有很多的网友站出来表示支持,而且很多都是因为有小孩基本上和小甜馨一样的年龄,说小甜馨说话很利索、很聪明、会模仿,打针也不怕。而贾爸爸为女儿煮蛋、不断地进行尝试还和自己妈妈学习包饺子都是爱孩子的表现。BOSS 老爸虽然和孩子的交流不多,但是,从不下厨的他却学着为儿子做喜欢吃的菜,所以,他也是慈祥的父亲。吴尊虽然对孩子照顾的无微不至,甚至过于溺爱,但这也是他表达父爱的方式,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所以,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正确地对待和引导投射心理及晕轮效应的心理,避免盲目地去评价他人。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首先应该要掌握大量的一手资料和背景情况,这样我们才有分析的基础;其次,应该多和别人交流或看别人的论坛及评论,但这些论坛或评论必须是基于事实基础上的,要避免那些虚构和捏造的情节或故事;最后在综合别人意见的同时,根据自己的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

三、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指在社会的、群体的压力下,人们往往放弃自己的看法和主张而去附和和顺从大多数人的一致的观点和行动,就是俗话说的‘随大流’。这是社会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带有普遍性的心理状态。”②根据拉扎斯菲尔德两级传播理论,信息并非直接传播到受众,而是通过意见领袖,再由意见领袖传播给受众。因此,意见领袖对信息的传播起着重要作用。那么,要引导受众的从众心理,就必须慎重选择意见领袖,或者加强对意见领袖的引导。

在《爸爸回来了》节目中,意见领袖的引导对受众转变对小甜馨态度起着关键作用。在节目播出的第三期之后,就有网友在天涯论坛上发帖《爸爸回来了之小甜馨》,帖子中有大量的关于小甜馨在节目中的照片以及网络上的视频。主要是赞赏小甜馨的聪明、坚强的品质,而且通过事实来证明。例如,在有网友评论说小甜馨长相不如其他小朋友时,楼主则举出年龄这一区别来回复。除此之外,网友还在帖子中以照片为证指出小甜馨语言能力和模仿能力很强等等很多的评论。而从帖子的评论来看,很多人看了之后都开始转为小甜馨的粉丝。根据网友发帖的时间来看,节目播出的前三期,关于小甜馨的帖子只有十几篇,并且内容都是以负面信息为主,如小甜馨长相丑,贾爸爸不会带孩子等等。而在第三期以后,关于小甜馨的帖子和评论增加到了50 多篇,而且内容主要以正面信息为主。

在上述的转变中,我们可以看到受众态度转变的两个极端。由于有人先在网络上发出“黑”小甜馨的帖子后,很多人随大流,表示支持这位网友的观点,于是就形成了舆论一边倒的趋势,不支持甚至“黑”小甜馨形象的一方压倒了支持小甜馨的受众,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而在节目播出第三期后,网友发帖支持小甜馨,到第六期的时候,之前反对立场的受众已经完全转变了态度改为支持小甜馨,舆论又导向了小甜馨这一边。由反对到支持,受众关于小甜馨态度上的转变,与受众的从众心理密切相关,可见,受众的从众心理对信息的传播影响重大。

四、名片效应

名片效应是指传播者先向受众传播一些他们所能接受和熟悉并喜欢的观点和思想,然后,再悄悄将自己的观点和思想渗透和组织进去。名片是一种自我展示、自我暴露的精神。在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中,被试者看了很多人的照片,有的照片被看了25 次,有的照片只看一两次,最后要让被试者说说他们比较喜欢哪个人,结果,被试者都会比较喜欢照片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人。这也说明,在相同情况下,暴露次数越多,受众对某人或某事的认识越深刻或喜欢,也即熟识心理。这一心理效应在很多节目中都有体现。

虽然节目刚开播的几期中,孩子们都有自己的表现,但是,这种表现的特征不明显。在第四期之后,每个小孩的个性特征和日常习惯开始表露。因为没有足够的表现机会,小甜馨在刚开始的时候没有受到过多的关注,而在第三期之后,小甜馨表现越来越好,并且每一期都有精彩之处和亮点,以前没有表现出来的语言天赋和表演、模仿天赋都不断地展现了出来,甚至节目中每一期的幽默和亮点都在小甜馨身上。小甜馨的表现机会越来越多,鲜明的个性特征得以展现,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受众开始转变了态度,更加了解和支持小甜馨。相反,吴尊女儿NeiNei 由于过分地暴露出任性、爱撒娇的个性,而强化了受众对其这方面个性的印象和认识,因此,很多人也转为了对立的一面。贾爸爸虽然之前表现很糟糕,但是之后带女儿越来越熟练,以及为女儿潜水、慢慢地学习做饭等好的一面得到了展现。吴尊对女儿独立性的培养和用心,也得以展现。

五、对明星私生活的关注

受众之所以关注《爸爸回来了》,一方面是因为去年《爸爸去哪儿》所带来的“爸爸热”,同时,也因为受众对明星私生活的一种关注和窥视。

因为节目的主要拍摄地点是在明星的家中,那么对于受众来说,能了解明星到底在怎样的环境中生活的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而且在拍摄的过程中,每个明星家庭中的卧室、客厅、厨房甚至卫生间都安置了摄像头,这等于是完全地暴露在观众面前。所以,节目播出后,网上关于明星家庭的布置、富裕程度以及明星个人的资产情况等等的评论和帖子层出不穷。

节目中设计的探亲访友环节为受众提供了更宽的视野去认识和了解明星及明星家庭。其中,两组家庭李小鹏和贾乃亮家庭探望父母,这使受众了解了两个明星的生长环境和生活方式。贾乃亮父母是哈尔滨人,父母热情大方、幽默的性格特征也感染了孩子的性格,甚至小甜馨的性格也受到了影响。除此之外,明星爸妈的长相以及明星如何与自己的父母沟通也成了受众关注的焦点。而吴尊去台湾看往以前的艺人朋友这一安排,其中出现了黑人、唐志中、辰亦儒、吴佩慈等等明星。大大地满足了受众的窥探心理,对于明星的圈中好友和交友有了很多的了解。而且这么多明星一同出现,确实为节目本身提供了较多的亮点。除此之外,还有几个爸爸的日常生活如周末和老朋友一起在家看球赛;吴尊则和自己的圈中好友打篮球,或者经营自己家的快餐店和健身房;李小鹏带着女儿去体育馆练习体操以及和圈中朋友聚会;贾乃亮带着女儿一起去音乐节。这些都是明星的私生活,而节目把这些都暴露在观众面前,恰恰满足了受众的窥视和关注的需要。虽然,这样做赢得了收视率,但是媒体在这方面应该加以引导,不要盲目地满足受众的不合理的需求,使之合理规范化。

结语

受众在观看节目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心理特征,而受众的从众心理、晕轮效应、名片效应等都对信息传播过程产生影响。因此,大众传媒与受众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传媒要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应该要坚持正确的导向,引导受众合理、多元化的需求,坚决避免一些低俗趣味的出现。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从三个方面加强监管:大众媒介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要强调事实和真相,客观、全面地报道或描述事实;而政府应该加强对媒介的管理,同时,在法律层面,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最后,受众自身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为信息传播提供良好的环境。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①叶枫:《心理学定律与经济学定律大全集》[M].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5

②李元授:《辩论学》[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290

(作者: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研究生)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