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报纸消亡,为时尚早——对“报纸消亡论”的梳理和思考

2022-06-08

杨凌星

【摘要】网络兴起,报纸广告额的下滑,读者的流失,《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等大报停止发行印刷版,这些事实无一不让人们去关注和忧虑报纸的未来。有人认为报纸必将消亡,有人不然。然而,在探讨报纸未来的时候,人们关心的是哪个层面的“报纸”呢?是“纸”的形式,是媒介形式,是报纸产业,还是整个新闻业?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报纸 消亡论 梳理

一、这是报纸消亡的预兆?

2008 年10 月,《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宣布将于2009 年3 月27 日停止发行印刷版报纸,转为网络版,每周出版一份新闻周刊。《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是美国颇有影响力的大报,创办于1908 年,曾7 次荣获普利策新闻奖。而该报在宣布停刊转网之前,仅2008 年便亏损1400 万美元,平均每年亏损近1800 万美元。停刊时,《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仅保留大约80 名高级编辑,8 个海外分社,业务严重萎缩。《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这一百年大报的停刊又将“报纸消亡论”推到了台前。

从1999 年至2009 年,美国报纸(日报)各年龄层次读者变化根据范东升编著的《拯救报纸》所提供的数据,均下降了5至15 个百分点,年龄越低的读者下降幅度越大。

读者的下降意味着广告数额的下降,报纸是以二次售卖的商业模式生存的。从2000 年开始,美国报业广告收入便整体呈下滑趋势,2004 年以来,下滑幅度大增。2008 年的广告实际收入与1988 年持平。①

二、“news-on-paper”正在消亡?

“报纸”一词来自于英文的“newspaper”,而“newspaper”是由“news(新闻)”和“paper(纸)”组合而成的词汇。发展至今,“newspaper”既可以被看作最初时一种以纸张为介质传递信息的工具,也可以被理解为商业社会中,以售卖这种被称作“newspaper”的介质和介质上所承载的信息为核心的媒介种类或是产业形态。那么,报纸消亡论中所指的“报纸”,是哪个层面上的报纸?既然“报纸”有着多层次的内涵,那么,从总体意义上言说,“报纸”会消亡么?

1、不必对报业未来感到消极

“当人们老去时,他们渐渐会开始做老年人喜欢的事情。所以,当现在藐视报纸的年轻一代步入老年时,他们自然会变成报纸读者。”菲利普·迈耶教授则在《正在消失的报纸:如何拯救信息时代的新闻业》一书中用数据和图表反驳了这一观点。

根据迈耶教授提供的数据,每一代人的读报习惯并不会因为年龄变化而发生太大改变,而越新生的一代读报的比例也越低。可见,读者流失并非与年龄相关,而是与年代相关。

世界报业协会主席,独立新闻与媒体公司总裁加文·奥莱利2009 年5 月在世界报业广告大会上说,“那种预测报纸即将死亡的报告是一种误导。因为尽管2008年全球遭遇了金融危机,但世界报纸发行量仍上升了1.3%。”②

美国报刊发行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2 年10 月至2003 年3 月的六个月中,报纸发行量下降了0.1%,而2002 年7月至2002 年12 月的六个月中,下降了0.3%,再之前的六个月(至2002 年3 月)则下降了0.6%,据此,莫顿研究中心的报纸研究员约翰·莫顿认为报纸发行量下降呈变缓趋势。③

时间已经过了10 年,根据2012 年前半年美国报刊发行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参与评估的618 家报纸每日整体平均发行量增加不到1%。就通报周日数据的532家报纸而言,发行量增长5%。④

这些数据不由得让人觉得,报业也许有所衰退,但是并没有比其他传统媒体或是其他行业更加糟糕,为什么单单认为报纸即将消亡?

2、读者走了

“菲利普·迈耶计算出,2043 年春季的某一天,美国一位读者把最后一张报纸扔进了垃圾桶——从此,报纸消失了。”这是来自《经济学家》的一段引用率很高的话,也常常被误解为菲利普·迈耶本人对未来的一种预言或是理论推测。

在清华大学王君超教授与菲利普·迈耶的邮件交流中,迈耶教授认为,“报纸消亡论”只是一个纯粹的描述而非理论,讨论“报纸消亡论”必须在影响力模式下⑤。该理论认为,报纸的主要产品是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包括了不用于销售的社会影响和用于销售的商业影响,而商业影响往往以广告的形式来体现。

在迈耶教授为新闻业信任度画出的趋势线中,新闻业信任度以每年0.6 个百分点的平均速度下降,迈耶教授将此趋势线延长,发现2015 年将降到零。而日报读者数趋势线下降更为急剧,每年下降0.95个百分点。“如果尝试用直尺比着来延长这条线,我们会发现,到2043 年第一季度晚些时候,日报就没有读者了。”这是2043年报纸将迎来最后一位读者说法的来源。

另一种观点将报纸看作一种产品,认为报纸也有其特定的‘生命周期’⑥”。最具代表性的是挪威媒体顾问埃里克·威尔伯格博士和英国牛津大学教授罗伯特·皮卡德。两位的观点虽略有不同,但大同小异。埃里克博士将报纸的“生命周期”划分为了5 个阶段:发育期(development)、成长期(Growth)、震荡期(Shakeout )、成熟期(Maturity)、衰落期(Decline)。他认为欧洲报纸,特别是北欧报纸目前处于第四阶段末期和第五阶段初期。

埃里克博士认为,欧洲报纸的收入没有明显的增长趋势,主要是因为广告总量没有进一步增长,但是,因发行费用、人力开支和行政支出的迅速增加,成本却又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

与埃里克博士和罗伯特教授生命周期的理论相对比,菲利普·迈耶教授将报纸和一般的产品区分开来,认为报纸消亡的源头在于读者的流失,而读者流失之根本在于影响力的流失。这样的观点似乎更具说服力和可探讨性。那么,影响力流向了哪里?读者转向了何处?社会不需要新闻了么?

3、网络抢走了报纸的读者

“虽然我们生产的内容正在可悲的减少,但是,需求确实前所未有的强。”纽约时报执行总编比尔·凯勒这样说。新闻就是信息,处于信息时代,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只增不减,然而报纸,作为信息传递的工具却可能面临消亡,信息和读者都转向了新的途径——网络。

资深报人、学者,保罗·基林称,“都市日报的商业模式已经不再重要。过去,报业需要大量员工在时间周期内创造报纸内容、印刷和派送报纸。这很耗钱,但是,过去这是必须的,因为没有其他方式能让信息每天及时的送达。然而,web2.0 打破了这一状况,它将报业送向了衰退。”

比尔·盖茨在50 岁生日时对记者说:“无论报纸和杂志记者是否高兴,10 年后,纸张都将在事实上失去其作为信息载体的意义,大量信息将通过电子途径,而不是以成堆纸页的形式,送达个人信息终端。届时,人类将全天24小时接入互联网。”

在“报纸消亡论”甚嚣尘上之时,也并非所有人都对报纸的未来表示悲观。纽约时报执行总编比尔·凯勒对报纸的未来十分看好,“报纸——不论是送到你的门前或是你的笔记本、手机或是植入大脑皮层的芯片中,都会围绕着你。”

“和那些宿命论者不同,我相信报业将在21 世纪达到一个新的高度。”默多克认为,尽管纸质报纸会逐渐成为历史,但是,网站、邮件定制都将成为报业蓬勃的新领域。“报业的机遇就在于,不要在印刷版这棵树上吊死”。

赞同或是反对报纸将会消亡的双方似乎都认同一个事实,那就是报纸的读者在流向网络和其他新的终端。“报纸消亡论”在他们的讨论中仿佛成为了一个伪命题,变成了“杯子里还有半杯水”和“杯子里只剩半杯水”的讨论。然而,透过乐观主义与悲观主义的表象,本质上,是对“报纸”定义的讨论——报纸转向网络后,还是“报纸”么?

似乎,双方都认同,“报纸”的“纸”,“news-on-paper”确实是要消亡了。

三、网络报纸是报纸么?

网络报纸还是报纸么?我们是应该扩大报纸的定义,或是为它选择一个新名字?没有了报纸的形态,然而从产业链角度来看,网络报纸只是对过去纸质报纸的改造。

但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刘建明认为,“网络报纸绝不是报纸,而是网络新闻库,把它叫做报纸只是一种习惯称呼,二者在形态上没有任何相同之处。”报纸转化为网络报纸后,除了还冠以“报纸”的名字,与真正报纸的运作已经大相径庭了,没有版面的限制、没有出报的周期、没有印刷的过程、没有送报员、没有发行,“这难道还不能意味着这种媒体彻底改变了形态、彻底灭亡了吗”?⑦

四、人们还需要“新闻”么

在现实中,也许“news-on-paper”和“newspaper”的形态都将不复存在。但是,“newspaper”除去手中一张纸和一种媒介形态的概念外,还指代一个完整的产业。

未来,会不会有一天,这个产业也终将灰飞烟灭,不复存在?纽约时报执行总编比尔·凯勒曾说,“报纸,至少一部分非常优秀的报纸将会生存下来。这一推断就来自最基础的市场经济定律:供给和需求理论。”

如果说,现在纽约时报执行总编还能昂起胸膛说,根据供给和需求理论,人们总是需要新闻的,一部分非常优秀的媒体将生存下来。那么,会不会有这么一天,人们不再对新闻有着需求,“newspaper”继“paper”死亡之后,“news”会不会也将成为历史?

人们不需要信息了么?不是。也许人们只是不需要媒体了,他们将自己提供信息。也许现在提出这样的可能有些危言耸听,但是,“公共新闻”的概念的出现,证实了这种可能性。

五、逆境中寻找希望

“报纸消亡论”再次热闹起来,更多的是基于报业的下滑和新媒体的出现而产生的焦虑。报纸消亡论并不是第一次出现,电视消亡论也开始被人们讨论。“消亡论”似乎成了一场“狼来了”的闹剧,就如美国报业编辑协会主席罗德里格斯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所说:“你知道,在美国,电报、广播、电影诞生之后,人们已经不止一次地宣称‘报纸要完蛋了’,但报纸直到今天也没完蛋。⑧”

总体而言,“报纸消亡论”的出现,除了是报界焦虑的体现,也是警钟的敲响,给了报业以回顾历史和展望未来的机会,希望,“狼”永远不会到来。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①范东升等:《拯救报纸》[M].南方日报出版社,2011

② O´Reilly plays the same old tune:newspapers are not dying, online is not thefuture,http://www.guardian.co.uk/media/greenslade/2009/may/27/gavin-o-reilly-newspapers

③ Dispelling myths about newspaperdeclines,Heidi Dawley,June 4, 2003,themedia life magazine

④《华尔街日报蝉联美第一大报纽约时报发行量大增》,中国新闻网,2012-5-3

⑤王君超,《如何解读和应对“报纸消亡论”?——对话“报纸消亡论”提出者菲利普·迈耶教授》[J].《新闻与写作》,2009(1):31-33

⑥陈季冰,《中国与西方报业经济结构比较——瑞典报业观察与思索》[J]《. 新闻记者》,2004(8):38

⑦刘建明,《关于报纸消亡的对话》[J].《新闻界》,2006(1):14-20

⑧ 石岩,《美国报业编辑协会主席:报纸至今还没完蛋!》[N].《南方周末》,2006-3-26

(作者: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