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抢救与护理

2022-06-08

黄荣珍

广西柳城县东泉中心卫生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城县 545206

【摘 要】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临床救治方法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2 年1 月-2015 年1 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60 例,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6.7%>70.0%);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3.3%<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抢救和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并发生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急性有机磷;中毒;抢救;护理

急性有机磷中毒是急诊科常见的急危重症,占中毒死亡人数之首。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急性有机磷中毒抢救成功率有了显著提高,但病死率仍然很高,给患者自身及家庭带来巨大的伤害。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病情紧急且凶险,若未得到及时准确的救治,时刻危及生命[1]。因此,及时有效的抢救及护理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对30 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更加合理有效的抢救和护理方法,为临床救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现将相关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 年1 月~2015 年1 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60 例,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 例。入选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有机磷中毒诊断标准[2],且发病前12h 内存在有机磷接触,实验室检查胆碱酯酶活力降低。排出标准:心、肝、脑及肾脏等慢性疾病所致。其中男性11 例,女性49 例,年龄范围12~77 岁,平均年龄(41.3±6.7)岁,昏迷程度(GCS)5.4±1.8,中毒至就诊时间为3.8±2.0h,低毒中毒19 例,中度中毒11 例,高度中毒30 例。两组性别、年龄、昏迷程度、就诊时间、中毒程度等其他一般资料方面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抢救

(1)迅速、彻底清除毒物:立即脱离中毒环境,用2% 碳酸氢钠溶液或肥皂水清洗受污染的皮肤、头发等部位。

(2)催吐:可用筷子等物体刺激咽后壁或舌根诱发呕吐,为洗胃打下基础。

(3) 洗胃: 经鼻经口插胃管, 先用50ml 注射器反复抽吸毒物,清洗液一般选用生理盐水、2% 碳酸氢钠溶液,至洗出的液体澄清无味为止,每次注入量300~400ml,总洗胃时间为3~5 天,同时安置胃肠减压器进行胃肠减压,对于服毒量大、病情危重的患者可切开洗胃,彻底清除毒物。

(4)导泻:应用硫酸镁、甘露醇等药物进行导泻处理,促进毒物排泄,减少二次吸收。

(5)药物治疗:立即给予特效解毒剂抗胆碱能药物阿托品或长托宁,用量为每日10g,连续用药2~3 天。

1.2.2 护理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如密切观察病情:给予心电监测、血压、脉搏、血氧监护,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测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具体方式如下:

(1)口腔护理:为患者提供优质的病房环境,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吸痰,气道湿化。

(2)心理护理:给患者提供舒适的住院环境,护理人员在进行相关操作时,动作轻柔,降低患者生理上的不适感。化疗期间,多数患者会出现程度不等的并发症,护理人员应加强观察,并给予及时、正确的预防及应对措施,降低其给患者造成的身心刺激。评估患者当前心理状态,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并告知其关怀、关心对患者的影响,让患者感受到自我价值 ,提高治疗信心。

(3)饮食护理:进食前可先服用氢氧化铝凝胶保护胃黏膜,建议食用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少食多餐。

(4)并发症护理:洗胃时插入胃管不能过快,动作规范、轻柔,防止引起胃出血甚至穿孔;每次灌洗量不能过大,防止发生误吸或返流窒息;对于洗胃液量大的患者,可适当给予脱水、利尿剂,防止脑水肿的发生;机械通气治疗时注意无菌操作,合理应用抗生素,预防肺部感染。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 分析软件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 表示,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 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6.7%>70.0%);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3.3%<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3 讨论

急性有机磷中毒是常见中毒疾病,主要是由于有机磷抑制体内胆碱酯酶的活性,使乙酰胆碱在体内聚集,导致神经先兴奋后衰竭的症状,严重时会出现昏迷和呼吸衰竭,随时可危及生命,因此及时有效的抢救和护理干预至关重要[3~4]。目前临床上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常规疗法、药物治疗和血液灌流和血浆置换等[5]。常规治疗包括催吐、洗胃、导泻,但对中毒程度严重的患者疗效不显著。经过常规抢救治疗后,若患者病情继续恶化,出现呼吸衰竭或严重肺水肿,则可考虑进行血液灌流或血液置换治疗[6]。

本研究中,针对有机磷中毒患者应实施快速全面的诊断和评估,为抢救提供可靠的信息。首先将患者脱离中毒环境,防止毒物的继续吸入,再进行皮肤、毛发等的清洁,口服中毒者予以洗胃。

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会出现脑水肿、肺水肿、呼吸衰竭、猝死、上消化道出血、急性胃扩张、中毒性肝病、急性坏死型胰腺炎等诸多并发症,且并发症发生率与中毒的严重程度相关[7]。因此,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应规范操作和治疗,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如插胃管、洗胃时动作轻柔准确,防止造成胃黏膜损伤而引起消化道出血;灌入洗胃液时应缓慢,以防加重脑水肿和肺水肿;及时翻身拍背,促进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必要时可行机械通气治疗,心律失常的患者可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6.7%>70.0%);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3.3%<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加强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监护与管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抢救,能显著降低并发生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岳庆梅. 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救治难点及护理新对策[J]. 中国医学创新,2011,8(25):77-78.

[2] 王巧珍.69 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与护理体会[J]. 当代医学,2010,16(21):120-121.

[3] 贾大红, 何红英.243 例有机磷中毒病人的急救与护理[J]. 护理研究,2010,24(11):3045-3046.

[4] 张玉艾.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与护理[J]. 中国实用医药,2011,6(27):201-202.

[5] 徐艳春. 急性有机磷救治中阿托品中毒的特点及护理预防[J].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3):180,185.

[6] 蔡海英, 张茂. 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急性胰腺炎17 例[J].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0,28(7):543-544.

[7] 朱月兰.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治疗护理进展[J]. 当代护士( 专科版),2010,10:12-13.

[8] 陆莉金, 邓飞裕, 梁琼丹等.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的抢救与护理[J].全科护理,2012,10(12):3313-3314.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