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悬吊运动疗法治疗非特异性下背痛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2022-06-08

孙 红

贵州省骨科医院康复科贵州省贵阳市550007

【摘 要】目的:观察悬吊运动疗法治疗非特异性下背痛的疗效并总结护理要点。方法:选取60例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穴位中药注射、中频理疗、局部熏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悬吊运动疗法及相应的护理措施,两组均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能明显减轻下背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悬吊运动疗法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轻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的疼痛和功能障碍。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悬吊运动疗法;非特异性下背痛;疗效;护理

下背痛是以下背部疼痛为代表的一组症候群或症状综合征。其表现为腰骶臀部的疼痛症状,伴有或不伴有下肢的症状。

非特异性下背痛是引起疼痛的具体部位不是十分肯定,涵盖了以腰肌劳损、腰肌纤维织炎、腰肌筋膜炎等急慢性腰部病变[1]。

近年来研究发现,下背痛与患者心理因素也密切相关[2]。我科自2013年起将悬吊运动疗法应用于非特异性下背疼痛的治疗,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3年12月在我科治疗的非特异性下背疼痛患者60例,其中男26例,女34例,年龄35-70岁,平均45.58±13.17岁,病程0.5-20年,平均10.91±6.98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纳入标准:

(1)符合非特异性下背痛的诊断标准[3]。

(2)症状以下背、腰骶部及臀部疼痛不适为主,无单侧或双侧下肢的疼痛或麻木感,无间歇跛行,双下肢运动感觉功能正常,直腿抬高试验阴性。

(3)影像学检查无明显异常,X线片椎体序列正常。排除标准:患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患者。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在腰臀部进行穴位中药注射,每日1次、中频理疗、局部熏蒸,每次20分钟,每日2次,每周6次,共4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悬吊运动疗法,每次30分钟,每日1次,每周3次,共4周。腰部悬吊运动疗法包括仰卧、侧卧、俯卧等体位,可适当结合静态闭链、动态闭链等运动。[4]

(1)仰卧位:患者腰部用弹力悬吊带支持减重,单腿悬挂,抬高骨盆并维持10秒,重复10遍,进行静态训练;悬吊一侧下肢向下施压,同时抬起另一侧下肢与骨盆保持水平位,重复10次,进行动态训练。

(2)侧卧位:抬高骨盆,单腿悬挂维持10秒,重复10遍,并进行动态训练;另一侧髋关节保持轻度后伸,向下压位于膝关节处的悬吊带,抬起骨盆,对侧下肢不用力,反复练习10遍。

(3)俯卧位:单腿悬挂,另一侧下肢水平外展伸展维持10秒,反复练习10遍;双腿悬挂并维持,腰椎处于中立位而不是处于生理前凸。

1.3评定方法

在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进行疗效评估。治疗后评分改善率:[(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满分29分-治疗前评分)]×100%。

评定标准:

(1)痊愈,治疗后评分改善率≥75%,腰腿痛及相关症状消失,恢复正常工作。

(2)显效,治疗后评分改善率≥50%且<75%,腰腿痛及相关症状基本消失,恢复正常工作。

(3)有效,治疗后评分改善率≥25%且<50%腰腿痛及相关症状减轻,部分恢复工作,停止治疗后复发。

(4)无效,治疗后评分改善率<25%,腰腿痛及相关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5]。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版对评估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将组内数据进行配对和检验,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算相关P值,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护理

2.1心理护理

患者对悬吊运动疗法心存顾虑,悬吊时也会使疼痛增加,因此悬吊前应向患者介绍治疗的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介绍成功案例,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提高疼痛阈值。

2.2饮食指导

应予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含粗纤维饮食,以防便秘而增加腹压;肥胖者告知减肥或控制体重的重要性。

2.3注意事项

悬吊运动最佳时间为饭后2小时,排空大小便。悬吊时应先进行弱链测试,即做悬吊的每一个动作时,如不能正确完成,或在完成过程中伴有疼痛,或完成时身体的左右两侧出现倾斜,就说明这个部位是患者的弱链,需进行强化训练。训练时根据患者自身的耐受力定强度,遵循渐近抗阻原则。悬吊后佩戴腰围,回病房平卧硬板床休息,保持腰部正确姿势,腰部平直;翻身时行轴线;坐位时髋、膝关节处同一水平;注意腰部保暖。

3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VAS与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表3、表4。

4讨论

腰椎稳定性下降,是造成非特异性下背痛的主要原因,腰部的活动度主要由下位腰椎决定。腰部的稳定性与活动度同等重要。在维持腰椎稳定性的同时,还需要最大限度提升腰椎的活动度[6]。悬吊运动可使患者放松其整体运动肌,让局部稳定肌在低负荷下进行等长收缩训练,可充分激活局部稳定肌。患者在悬吊带这种不稳定状态下进行渐进式的阶梯系统运动,可提高腰部肌肉肌力,延缓腰部结构退变,提高脊柱的稳定性、灵活性和耐受力,使腰部结构恢复新的平衡。大多数闭链运动(即肢体远端固定,承重或部分承重运动)都在身体处于水平位时完成,当身体在直立位时,重力和地面反作用力基本呈垂线样通过各关节,而身体基本以平行于地面的水平位在悬吊设备上运动训练,重力基本呈切线位通过各个关节,这种有异于平常的方式可以极大地刺激运动感受器,同时兴奋关节周围的运动肌、协调肌和拮抗肌,从而达到对感觉运动器官的充分刺激并使各肌群协调收缩,增加脊柱关节的稳定性。腰椎最重要的稳定肌是腰横肌和多裂肌,悬吊仰卧位主要是训练腹横肌、腘绳肌、多裂肌、竖脊肌、臀大肌、腹内外斜肌;侧卧位主要训练臀中肌、腹横肌、腰方肌、多裂肌、竖脊肌。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可提高疼痛阈值;平卧硬板床可达到合适位置的腰椎稳定;腰围起支撑、保护作用,稳定脊柱。总之,通过患者主动运动训练为主,辅以关节松动来重建人体力线正常序列的悬吊运动,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不失为一种独具特色的训练疗法,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燕铁斌.骨科康复评定与治疗技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354-355.

[2]南登崑,黄晓琳.实用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950.

[3]黄杰,孙乐蓉,覃东等.躯干肌背伸训练对非特异性腰痛康复的价值[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8,03(3):191-192.

[4]关骅,张光铂.中国骨科康复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5:324.

[5]李丽,李万斌,阚俊祯等.悬吊运动疗法结合八段锦训练治疗非特异性下腰背痛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9:733.

[6]戴闽,罗军.骨科运动康复[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175-176.

作者简介

孙红,女,吉林省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贵州省骨科医院康复科副主任护师、护士长,从事康复临床护理及管理工作。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