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微创颅内血肿消除术的护理

2022-06-08

葛晶晶

浙江省东阳市人民医院ICU 浙江省东阳市 322100

【摘 要】微创颅内血肿消除术是一项治疗脑出血的成熟技术, 临床中已被广泛推广及运用。具体方法是根据CT 确定血肿最大层面,选择好穿刺点,测量好血肿中心到头皮的深度,确定进针的角度,选择好穿针的长度,应用YL-1 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1],待局麻药药效发挥,即用手电钻把穿刺针经穿刺点直接插入颅内血肿中心,穿刺点应避开大血管区及脑功能区,取下电钻,退出针芯,接引流管,进行抽吸、引流、冲洗,已达到清除血肿的目的。我科自开展此项技术以来,治疗患者300 余例,疗效可观,现将相关护理总结如下。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颅内血肿;微创消除术;护理

1 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1.1 手术的适应症

大脑与小脑内各部位的脑血肿,幕上血肿在30ml 以上,幕下血肿在10ml 以上;开颅手术风险较大,易致严重感染的患者;开颅手术后再次出血的患者;发生脑疝后的病人在24 小时内的患者等。

1.2 手术的禁忌症

对于出血时间小于2 小时者一般不宜使用,易引起再次出血的可能;本身凝血系统存在疾病的患者不宜使用;脑干出血也不宜实用;刘玉珍[2] 研究调查认为并非所有的颅内出血都可用此法,对于有活动性大出血者,微创消除术只能用于它的辅助治疗,协助开颅手术一同挽救患者生命。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及准备

2.1.1 心理护理

加强对病人的社会评估,有无医保,经济来源及家庭成员的情况,帮助消除或减轻外在因素引起的担忧不适,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手术的方式与目的,帮助他们正确认知,给予信心,取得他们的同意及配合。

2.1.2 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

发现患者血压过高,迅速配合医生做好降颅压工作,立即开通静脉,给予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必要时协助医生抢救。

2.1.3 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呕吐是颅内血肿患者常出现的症状,其呕吐物与其分泌物常堵塞呼吸道,使患者出现呼吸不畅,加重颅内缺血缺氧等症状,给予患者头偏向一侧,必要时气管切开,避免呕吐物及口腔分泌物所引起的窒息。

2.1.4 做好术前准备工作

手术病人一般住院后就给予留置尿管,手术前天给予剃去头发,清洁手术部位,标记手术范围,操作动作要轻柔,避免刮伤皮肤。术前还需做好各种实验室的检查,抽血,备血。

2.2 术中观察及护理

(1)观察患者的意识状况,面色,呼吸等,有呕吐者给予及时清洁口腔,防止误吸引起的呼吸困难,对于躁动的患者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及约束带,使用过程中注意加强对皮肤的护理。

(2)手术中用于冲洗的生理盐水温度控制在20 到30 度为宜,冲洗液的温度过低可引起患者的抽搐。如在抽吸中抽出的血液呈暗红色或有血凝块不宜抽吸时,则插入血肿粉碎针,进行冲刷和破碎。出血时间长的患者给予尿激酶溶液加生理盐水注入,帮助血块溶解排出[3]。

2.3 术后观察与护理

2.3.1 意识、瞳孔变化

注意观察神志变化,神志表示大脑皮层机能状态,反应病情的严重程度,患者出现意识障碍亦或烦躁不安加重多提示为颅内压增高,亦可以提示颅内继发性出血的可能。注意观察瞳孔及肌力肌张力情况,这对脑出血尤为重要。准确判断,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2.3.2 生命体征

给予床旁心电临护,注意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体温升高注意区分感染性发热、吸收热、中枢热,一般术后三天体温37.5-38.5℃多为吸收热;体温在39℃以上不伴寒战、出汗、四肢温度不高,退热药无效,多为中枢性高热[4],降温主要是物理降温,给予头置冰袋,降低脑部的耗氧量,或大动脉处冰敷,协助退热。冰袋使用期间注意观察局部皮肤的颜色,和温度的变化趋势,及时记录并汇报。

2.3.3 引流管的护理

妥善固定引流管及引流袋,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各类导管的扭曲受压、脱出导致引流不畅[5],引流袋放置的高度应于头位于同一水平或低于头颅15-20cm位置,过高不利于引流,颅内压过高,可引起脑疝,危及患者生命。过低使血肿腔隙负压加大,颅内压过低,会引起大量脑脑脊液流失,导致再出血,也可出现头痛,并发脑梗死。保持引流处敷料干燥,清洁,利于观察有无渗血及脑脊液流出,如有污染,及时更换。引流期间要注意管路有无堵塞,必要时给予冲洗,如遇有血块堵塞时,切忌强行吸取,冲洗液的进出要平衡。术后引流出来的液体为暗红色为陈旧积血,如发现引流管内有新鲜血引出要及时通知医生,提示在出血的可能[13],给予夹管观察情况,准医嘱使用止血药物。置管期间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并做好记录,保证引流管通畅对减轻脑组织压迫和坏死,恢复脑功能有重要意义,引流液的颜色逐渐清澈,是拔管的前提,一般引流3-4 天血肿即可清除干净,置管时间不超过一周,在置管期间,要经常更换引流管及引流袋,更换时注意无菌操作,以防加重感染。

2.3.4 体位

术后应绝对卧床,可抬高床头25 度左右,有利于减轻其脑水肿症状,改善脑部循环代谢。对伴有意识障碍和恶心不适的患者给予头朝一侧,防止舌后坠与呕吐引起的窒息[6]。对于烦躁不安的患者做好家属的宣教工作和病床双护栏的使用,必要时使用约束带,注意肢体的功能位与局部皮肤情况的观察。

2.3.5 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1)对于躁动不安者防止坠床,双护栏的使用及约束带的使用要规范,2 小时松绑,观察记录。

(2)鼓励清醒病人咳嗽、排痰,术后昏迷病人舌后坠,咳嗽、吞咽反射减弱,致使口腔分泌物滞留,易并发坠积性肺炎,要及时为病人吸痰、翻身、敲背并做好口鼻腔的护理,每日2 次口腔护理,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3)长期卧床易形成压疮,深静脉血栓形成等,故应做好皮肤护理。给予气垫床,每日清洁床单位,保持床单的平整无皱褶,对于骨突出给予气圈,对受压的皮肤要及时给予按摩,定时翻身,保护皮肤,促进血液循环。

(4)昏迷病人留置尿管者,严格执行尿管的消毒与集尿袋的更换,集尿袋的位置适宜,一般低于耻骨联合,避免引流液逆流,造成感染,做到定时夹管,每4-6h开放一次,训练膀胱功能,有需要者可给予膀胱冲洗清洁尿道,每周更换导尿管1次,尽早拔除导尿管,严防尿路感染。

(5)鼓励清醒患者进食,昏迷者采用鼻饲,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流质饮食,观察记录大便颜色、性质和量,有无呕吐及黑便,防止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如有异常迅速通知医生,遵医嘱使用止血药物。

(6)预防再出血的发生,给予患者奥美拉唑等静脉推注,严密监测血压,保持正确卧位,利于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促进水肿消退,勿用力排便,避免情绪激动,躁动不安时可给予镇静剂;避免医源性刺激,各项护理工作均需动作轻柔。如出现消化道出血症状立即通知医生,必要时配合医生抢救做好胃肠减压。

(7)脑出血患者往往有感觉障碍和言语障碍,护士需加强巡视,适当进行肢体的被动运动,偏瘫患者适当指导其主动性的锻炼。有意识的训练患者发音,以帮助患者尽可能的恢复语言功能。鼓励与教导患者家属共同参与,共同为病人康复努力。

(8)要给患者安排良好的休息环境,保持病房清洁及适当温度与湿度,温度控制在21-24 度,湿度保持在50%-60%。空气消毒次1/ 日,每次一小时,湿式扫床2次/ 日,制定探视制度减少探视人员及探视次数。

2.3.6 心理护理

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针对不同的患者因疾病产生的悲观、抑郁、恐惧等心理状态及时进行有效的疏导工作,安排同种病友的接触,宣传疾病知识,鼓励患者调整好心态,积极面对今后的生活。

3 康复指导

(1)康复训练功能锻炼可以对脑血管病人尽量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目前主张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恶化48 小时后,即可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具体措施可以给予保持患侧肢体的功能位,每日3 到5 次的被动运动,采用手法按摩,推拿等,时间由短到长,幅度由小到大, 帮助患者做屈伸与旋转等动作,必须根据关节位置调整动作。患者屈伸避免肢体的过度伸展和屈曲[11],更不能有四肢外展屈曲的姿势,活动量以患者不出现疲乏为宗旨,目是防止患肢关节僵硬,畸形,肌肉萎缩的发生,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

(2)脑出血病人留下的语言障碍,分两种,运动性失语和感觉性失语,前者给予耐心的指导,从单音开始练习,循序渐进,后者采用手势予以交流,给予鼓励。目前康复训练已成为治疗脑血管意外偏瘫的必要手段。

4 小结

颅内血肿原则以手术治疗为准,但其对头部创伤较大留下的后遗症较多,导致被接受率降低。微创颅内血肿消除术,即可充分吸收血肿,又可减少创伤面积,避免传统的开颅步骤,死亡率与致残率下降,同时还能减少并发症,疗效显著,所以大大提升了患者与家属对其手术方案的支持。颅内血肿的预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整个过程中护士与病人的接触是最为亲密的,术前的详细观察评估,及术后对其密切的观察,急早的发现处理,早期康复,训练协助病人做好肢体及语言功能锻炼,给予心里支持等一系列操作,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挽救生命。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王海建, 焦爱晶. 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90 例临床观察[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9(2):81-82

[2] 刘玉珍. 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疗效及护理对策[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8):82-84.

[3] 李昌娟, 罗秀金. 急性脑出血床旁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2001,16(9):667-668.

[4] 苗小丽, 张淑静, 魏雪, 丁松华. 脑出血患者微创粉吸术后的护理干预[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22):108-109.

[5] 陆立岚, 张玉爱. 微创穿刺术治疗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J]. 护理与健康,2006,5(6):443-445.

[6] 韩春丽, 赵玉莲,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的观察及护理[J]. 现代护理,2010,7(4):87-88.

[7] 徐香玉.31 例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的护理体会[J]. 中国保健营养,2014,33(1):33.

[8] 王金盈. 颅内血肿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J]. 现代医学杂志,2013,65(2):151-152.

[9] 黎薝娟.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的护理[J]. 现在临床护理2005,4(3):34-35.

[10] 张芳萍.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护理[J]. 吉林医学,2014,35(5):1083-1084.

[11] 朱群仙. 脑出血急性期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9):12-13.

[12] 杨雪峰, 索秀艳,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的护理体会[J], 临床护理,2012.3(2):42-43.

[13] 桂萍,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术后护理[J]. 实用全科医学,2008,6(4):436-437.

[14] 尤黎明, 吴瑛. 内科护理学( 第5 版)[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2-75.

[15] 蔡宏基, 吴光辉, 林辉等. 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体会[J].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137-138.

[16] 张梅.45 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J]. 现代护理杂志,2012.232(8):43-46.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