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内镜下电凝电切胃肠息肉效果观察

2022-06-08

胡珮珺

辽宁省丹东市第一医院消化科,辽宁丹东 118000

[摘要] 目的 对内镜下电凝电切治疗胃肠息肉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探讨该项方法的临床价值,为医院提高胃肠息肉的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方法 对我院2010年4月—2013年6月收治的患者进行抽样,选取48例患者对比观察,切除息肉60枚,总有效率为100%。结果 经内镜下电凝电切治疗后发现,本组患者中46例患者均为一次摘除,另有2例患者为2次摘除。术中出现创面渗血的患者有4例,需进行针对性止血,另44例患者均自行止血,未有穿孔病例报告,随访两个月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 经本研究表明,治疗胃肠息肉的首选治疗方法为内镜下电凝电切,医师术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并完善息肉蒂的处理,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该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电凝电切;胃肠息肉;内窥镜检查

[中图分类号] R473.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3(c)-0110-02

作为癌前病变的一种—胃肠息肉在发现后需要做及时切除[10]。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包括电凝、电切、微波以及激光等方式,其中就电凝电切术来讲,该项技术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减轻患者的痛苦。基于上述情况,本研究拟结合我院于2010年4月—2013年6月收治的48例经内镜下电凝电切的胃肠息肉患者及其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0年4月—2013年6月收治的48例胃肠息肉患者及其临床资料,其中男性患者有36例,女性患者有12例,年龄范围在36~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4±2.4)岁。息肉直径具体为:22例患者的息肉直径在0.4~1.2 cm之间;20例患者的息肉直径在1.2~1.8 cm之间;6例患者的息肉直径在1.8~3.0 cm之间。

1.2 一般方法

仪器选用日本生产的电子胃肠镜,型号为PENFAX Epk-i;以及德国生产的电发生器及氩等离子发生器,型号为ERBE。术前给予全组患者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血常规以及出凝血时间等检查;上消化道息肉患者空腹8 h,行内镜检查,手术前行局部麻醉,药物为2%利多卡因,部位为咽喉部。结肠息肉患者术前一晚服用酚酞,剂量为0.4 g,手术当天清晨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部分肠易激患者需在服用药物前行肌内注射,药物为阿托品。当医师在内镜下可见消化道息肉后,对息肉的大小、部位、息肉蒂、表面情况等做细致观察,部分患者息肉需要开展病理活检,当确认该息肉不在恶化范围内时,进行息肉切除。上消化道息肉患者行息肉切除后给予黏膜保护剂和抑酸剂,结肠息肉患者行息肉切除后给予抗生素治疗,观察患者腹痛情况和大便情况,时间为3 d,对患者禁食,次数为2次,之后3~5d给予半流质食物。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应用spss 15.0统计包软件对上述治疗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即(x±s)形式表示,组间对比应用t检验,计数材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时表示比较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息肉摘除结果

本组46例胃肠息肉患者均一次摘除,另有2例患者为2次摘除,这2例患者均为全结肠多发息肉,息肉最多者为10枚,同为结肠癌患者,二次切除的原因是避免患者出现并发出血或穿孔等症状。

2.2 并发症及其处理

48例患者摘除息肉后,有4例患者出现创面渗血,需进行针对性止血,药物为甲肾上腺素液,另44例患者均自行止血,未有穿孔病例报告,随访两个月患者均恢复良好,未有不适情况。切除息肉60枚,总有效率为100%。

3 结语

3.1 电凝电切术的治疗特点

随着消化内镜的普及和内镜下各种治疗技术的日趋成熟,使消化道息肉的治疗有了更多方法。电凝电切术是胃肠息肉首选治疗方法,一般认为可替代外科手术,且可以回收切除的整个息肉送病理检查,对临床上出现的良性或恶性难以鉴别的病例有诊断价值。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内镜下使用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息肉具有简单、安全、定位准确、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及费用低等优点。其摘除的方法可视息肉的分布、大小、外形及有无蒂等情况,采用胃镜、肠镜及配套高频电凝电切装置摘除或电凝治疗。该项技术相对来说更为容易让患者及其家属所接受。其并发症主要有手术过程中的出血和穿孔现象。有资料显示,直径在1.2 cm以下的所有类型息肉和直径在1.8 cm以下的有蒂息肉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直径在1.8 cm以上的息肉,尤其是直径在3 cm以上的亚蒂息肉、广基息肉和侧向发育性息肉其息肉切除后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10%[2]。

3.2 内镜下电凝电切术的治疗体会

3.2.1 术前准备 在本次研究中,48例胃肠息肉患者均采用内镜下电凝电切术息肉切除,仅有4例患者出现创面渗血,余下44例胃肠息肉患者均未出现术中出血和穿孔现象,同时者4例患者在进行甲肾上腺素液针对性治疗后,出血现象均得到缓解。从研究中看,术前的准备工作十分必要。医师在进行手术前需要开展科学的术前措施探讨,完善术中配合和术后创面处理,有效减少患者出血和穿孔的可能性。在患者手术前需要进行常规术前检查和胃肠道准备,对将要使用的高频电发生器和圈套器进行调试,避免因仪器问题导致的手术障碍。同时,医护人员也需要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提高警惕,加强手术处理的科学性。

3.2.2 息肉蒂的处理 为方便息肉的切除,临床上常将患者的息肉调整到六点钟方向,针对有蒂息肉,医师需要用圈套将其息肉蒂根部全部套住,确保切除的完全性;圈套的收缩也需要格外注意,医师需要尽可能地均匀缓慢用力,避免因用力不当导致的息肉蒂的勒断或影响电凝作用的发挥,进而导致患者术中出血[3-5]。针对亚蒂息肉,医师需要将息肉蒂根部提起,以形成假蒂,避免电凝导致患者的胃肠壁全层穿孔。在以往的电凝息肉切除中,直径在1.8 cm以上的息肉很少使用内镜下电凝切除,但随着肾上腺素和氯化钠在患者基底部的广泛使用,息肉和患者胃肠肌层的距离得到增大,肌层和浆膜层的穿孔机率大大缩小,直径在1.8 cm以上的息肉也可以应用该项技术。当患者的抬举征并未在黏膜下注射后发生,内镜下电凝电切术就不可使用,这是由于病变浸润到患者黏膜下层,其与胃肠肌层之间的距离得到不增加,两者粘连在一起,息肉切除的困难性较大,同时穿孔的可能性也较高[6-7]。术中出血的现象较易出现在息肉蒂直径在1.2 cm以上者。但在近几年尼龙线圈在息肉切除中的广泛应用中,内镜下电凝电切的安全性得到了全面的提升。针对部分患者,医师可以采取超声内镜检查,确定病灶和消化道之间的关系并选择最优化的切除方式,将患者的穿孔几率降至最低。

3.2.3 手术的注意事项 手术患者在息肉切除过程中需要注意力度的控制,避免出现患者息肉撕脱,当患者的息肉直径在2.5cm以上时,扩张患者肠腔,降低患者肠壁的损伤率。部分息肉因直径过大,需要医师分次开展电凝电切,其顺序可以为:线性头部斜切,再行对侧部位斜切,最后完整摘除息肉。另有患者为多发性息肉,此时医师需要尽可能地降低患者的术中出血几率,采取分次摘除的方法,遵循先大后小,由近及远的原则[8]。

3.2.4 并发症的处理与预防 患者息肉切除的并发症发生几率与手术医师的熟练程度密切相关,需要行内镜下胃肠息肉切除术的医师具备足够的内镜操作经验,同时,并发症的发生也与息肉大小、有无蒂柄、蒂的粗细等有关,操作中收缩圈套器的拉力切忌过大,收缩幅度应较小,并且做好相应的应急准备。对于直径较大的息肉,可分次切除[9]。

在本组研究中,48例胃肠息肉患者的息肉切除成功率为100%,仅有4例患者出现术中出血,未有穿孔病例报告,同时在两个月的随访中,患者均恢复良好,可见,治疗胃肠息肉的首选治疗方法为内镜下电凝电切,医师术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并完善息肉蒂的处理,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该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汪朝惠,王艳惠,杨凯成.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大肠息肉895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5):128-129.

[2] 陆丽,李超.经肠镜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儿童结肠息肉1316例临床观[J].陕西医学杂志,2011(9):1238-1239.

[3] 黄绪华.经胃镜高频电凝切除胃息肉的临床体会[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7):341-342.

[4] 赵振涛,岳园.内镜下电凝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息肉52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1):215-216.

[5] 孙运萍,王树松.内镜下电凝电切胃肠息肉36例分析[J].临川误诊误治,2010,23(7):642-643.

[6] 王莹,雷雅莉.内镜下电凝电切胃肠息肉983例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3,3(9):179-180.

[7] 袁经祥.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配合康复新液治疗胃肠息肉32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31):4882-4883.

[8] 周国标.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胃肠息肉98例[J].浙江临床医学,2012,9(3):364.

[9] 母恩银.内镜下电凝电切胃肠息肉346例分析[J].中华腹部疾病杂志,2012,2(1):33-34.

[10] 刘兴琼.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胃肠息肉的护理[J].四川医学,2011,32(11):1845-1846.

(收稿日期:2013-12-15)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