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肝炎后肝硬化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临床特征的比较及防治

2022-06-08

张玉叶

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县人民医院,云南楚雄州 651300

[摘要] 目的 在肝硬化患者中,肝炎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属于两种最为常见的肝硬化类型。本文将基于二者的一系列临床特征展开相应的探讨,以期为后续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以30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A组)以及30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B组)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特征展开全面而综合的比较分析。结果 ①男性患者居多,A组为60 %,B组为86.67%,P<0.05;在年龄方面,A组(58.7±7.5)岁,B组(52.8±5.4)岁,P<0.05;在病程方面,A组为(6.9±3.6)年,B组为(6.0±2.8)年,P>0.05。②在肝掌、蜘蛛痣、男性乳房发育、肝大的发生率方面,A组分别为26.67%、26.67%、0%、6.67%,B组分别为73.33%、80%、13.33%、46.67%,P<0.05;在脾大、黄疸、腹水的发生率方面,A组分别为60%、13.33%、80%,B组分别为53.33%、13.33%、80%,P>0.05。③在肝肾综合征、原发性肝癌的发生率方面,A组分别为13.33 %、26.67%,B组分别为6.67%、13.33%,P<0.05;在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的发生率方面,A组分别为33.33%、20%,B组分别为40%、26.67%,P>0.05。④在GGT、AST/ALT、ALP方面,A组分别为(63.9±10.3)U/L、(1.02±0.23)、(119.7±25.4)U/L,B组分别为(139.5±48.0)U/L、(1.99±0.54)、(215.8±46.6)U/L,P<0.05;在A/G、TBIL方面,A组分别为(0.82±0.11)、(47.4±25.7)μmol/L,B组分别为(0.87±0.23)、(49.5±27.4)μmol/L,P<0.05。结论 结合A组和B组患者各自的临床特征,予以目的明确的防治措施,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防治效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肝炎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临床特征;比价;防治

[中图分类号] R57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4(b)-0106-02

所谓肝硬化指的是,在相关不利因素作用下,人体肝组织正常结构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可能出现弥漫性纤维化,可能出现假小叶,还可能出现再生结节等。肝硬化是慢性肝脏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肝功能损害,另一种是门脉高压。肝硬化患者主要集中在35~48岁这一年龄段,且男性患者更为常见,男女发病比例为(3.6~3.8):1。肝硬化的类型有很多,肝炎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是最为常见的两种,前者常见于我国,而后者则常见于西方国家。现阶段,若想实现对肝硬化患者的彻底根治,只能采用肝移植这种方法。所以,有必要结合肝硬化的致病原因,积极落实相应的防治工作,这对于提高患者预后效果而言具有相当积极的意义。本文以肝炎后肝硬化患者(30例)和酒精性肝硬化患者(30例)为本次研究的目标对象,对其临床特征展开全面而综合的比较分析,以期为后续治疗提供理论基础。现将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0年6月—2013年6月这一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肝硬化患者(30例)和酒精性肝硬化患者(30例)为本次研究的目标对象。所有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均经过HBV、HCV抗原抗体标记确诊,并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肝硬化,且排除其他类型的肝硬化,其临床表现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肝功能减退,另外一种是门脉高压;所有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均符合相应的诊断标准,并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肝硬化,且排除其他类型的肝硬化,其临床表现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肝功能减退,另外一种是门脉高压。

1.2方法

1.2.1一般情况 对患者一般情况(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进行调查和记录。

1.2.2临床症状和体征 肝病面容、无力、食欲不振、腹部肿胀、肝区有痛感、脾大、黄疸、水肿、流鼻血、牙龈渗血、肝掌、蜘蛛痣、腹水以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

1.2.3并发症发生情况 对60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密切观察,主要包括四种:①肝肾综合征;②原发性肝癌;③上消化道出血;④肝性脑病。

1.2.4实验室检查结果 对60例患者的一系列实验室检查结果予以真实且准确的记录,主要包括六个检查结果:①γ—谷氨酰转移酶(GGT);②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③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④碱性磷脂酶(ALP);⑤白球比(A/G);⑥总胆红素(TBIL)。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基础资料比较

男性患者居多,A组为60 %,B组为86.67%,t=4.25,P<0.05;在年龄方面,A组(58.7±7.5)岁,B组(52.8±5.4)岁,t=3.57,P<0.05;在病程方面,A组为(6.9±3.6)年,B组为(6.0±2.8)年,t=2.25,P>0.05。

2.2临床症状和体征比较

在肝掌、蜘蛛痣、男性乳房发育、肝大的发生率方面,A组分别为26.67%、26.67%、0%、6.67%,B组分别为73.33%、80%、13.33%、46.67%,卡方值[A1]分别为4.687、6.921、5.263,P<0.05;在脾大、黄疸、腹水的发生率方面,A组分别为60%、13.33%、80%,B组分别为53.33%、13.33%、80%,卡方值分别为0.919、1.845、2.632,P>0.05。

2.3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在肝肾综合征、原发性肝癌的发生率方面,A组分别为13.33 %、26.67%,B组分别为6.67%、13.33%,卡方值分别为5.98、4.87,P<0.05;在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的发生率方面,A组分别为33.33%、20%,B组分别为40%、26.67%,卡方值分别为1.152、2.026,P>0.05。

2.4实验室检查比较

在GGT、AST/ALT、ALP方面,A组分别为(63.9±10.3)U/L、(1.02±0.23)、(119.7±25.4)U/L,B组分别为(139.5±48.0)U/L、(1.99±0.54)、(215.8±46.6)U/L,t值分别为3.56、3.67、3.96,P<0.05;在A/G、TBIL方面,A组分别为(0.82±0.11)、(47.4±25.7)μmol/L,B组分别为(0.87±0.23)、(49.5±27.4)μmol/L,t值分别为4.25、5.32、4.68,P<0.05。

3讨论

3.1肝硬化发病机理及危害

在不同致病因素的作用下,肝细胞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出现变性坏死的问题,包括肝细胞再生速度加快以及纤维结缔组织大量增生,从而导致肝纤维化形成,最终发展成为所谓的肝硬化。肝硬化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特别是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更加常见,且呈现出连年上升的趋势,乙醇和乙醛这两种物质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有可能诱发酒精性肝炎,最终导致肝硬化的形成。肝硬化患者发展到晚期时,容易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将会大幅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给患者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所以,有必要对肝硬化的病因进行积极探讨,从而制定出针对性的防治方案。

3.2本次研究的相关分析

由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在肝硬化患者中,男性患者居多,这一点在B组中的表现尤为明显,其原因在于我国男性饮酒者居多,所以,有必要重视并做好戒酒的宣传工作。对饮酒量、饮酒时间进行有效控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酒精性肝硬化的发生率。本次研究中,在平均年龄方面,A组明显大于B组,和Shen等人的研究结果相符。

在肝掌、蜘蛛痣、男性乳房发育、肝大的发生率方面,B组明显超过A组,这是因为酒精将会对芳香化酶的活性产生一定的影响,促进雄激素到雌激素的转化,导致患者体内雄、雌激素无法保持在一个正常的水平。在GGT、AST/ALT、ALP方面,B组明显高于A组,其原因为,酒精将会对肝细胞线粒体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害,并使其释放AST,与此同时,促使肝脏及小肠粘膜分泌更多的GGT和ALP。

在肝硬化患者中,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较高,而肝性脑病危害最重,是此类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本次研究中,A、B组在以上两大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没有明显差异,而在原发性肝癌方面,A组明显超过B组。由此可见,A组患者有更大的几率发展成肝癌,预后不理想。所以,应重视并做好病毒性肝炎相关知识的宣传工作,尽可能早发现早治疗,从而有效杀灭患者身体中的HBV病毒等一系列病原微生物,从而实现对慢性肝炎病理改变的控制和改善,进而减轻肝纤维化,最终降低肝炎发展成为肝硬化的几率。当患者存在上消化道出血症状时,建议尽快予以胃镜检查,便于病情的及时发现以及后续的有效治疗。在肝硬化患者发展到晚期后,应注意感染等的预防,从而降低患者肝性脑病的发生率,并尽可能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3.3肝硬化的防治措施

对于肝炎后肝硬化而言,其防治重点在于采取积极有效的抗病毒治疗,从而尽可能地灭杀和减少肝炎病毒,抑制病毒DNA活性,最终阻止或者延缓肝硬化到肝癌的转化。对于酒精性肝硬化而言,其防治重点在于戒酒及采取相应的支持治疗,此类患者的预后效果通常优于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所以,应重视并做好戒酒的宣传工作,降低饮酒量及时间,从而最大可能地控制和降低酒精性肝硬化的发生率。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周永莉.肝炎后肝硬化与酒精性肝硬化临床资料回顾性对比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0.

[2] 李玉梅,刘然,卜凡叶,等.肝炎后肝硬化与酒精性肝硬化D-二聚体测定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6):740.

[3] 李玉梅,刘然,徐志峰,等.酒精性肝硬化与肝炎后肝硬化PT测定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29):102-103.

[4] 赵琴,刘兰.失代偿期丙肝肝硬化与酒精性肝硬化血小板参数变化的临床分析[J].新疆医学,2012(11):65-66.

[5] 延喜悦.肝炎后肝硬化和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3(21):99-101.

[6] 丁晓玲.不同病因肝硬化临床特征对比分析[D].宁夏医科大学,2013.

(收稿日期:2014-01-17)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