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慢性Ⅱ型呼吸衰竭应用甲强龙辅助治疗的临床分析

2022-06-08

刘 萍 温晓东

吉林省白山市中心医院,吉林白山 134300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慢性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甲强龙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优势。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2年2月—2013年5月收治的89例慢性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呼吸兴奋剂、抗生素、化痰、纠正电解质紊乱)上加用地塞米松,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甲强龙辅助治疗。两组患者均用药一周后比较其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后的动脉血气变化、肺功能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45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9.55%,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气变化及其肺功能均得到显著改善,而治疗组患者改善情况较之对照组显著,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较之治疗组严重,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慢性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加用甲强龙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动脉血气及肺功能,同时毒副作用较小,可在临床推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慢性Ⅱ型呼吸衰竭;甲强龙;地塞米松;动脉血气;肺功能

[中图分类号] R5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5(a)-0139-02

Ⅱ型呼吸衰竭属于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尤以中老年人发病率较高,患者发病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阻塞,从而导致心力衰竭,由于患者多伴发有其他疾病,因此临床治疗效果不理想,死亡率较高。笔者为进一步研究Ⅱ型呼吸衰竭有效的治疗方法,选取了我院收治的 89例慢性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进行分组治疗,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现对其进行总结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2年2月—2013年5月收治的89例慢性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国2004年COPDⅡ型呼吸衰竭诊断标准。将其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其中治疗组患者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42~73岁,平均年龄(55±0.8)岁。临床表现:呼吸困难、咳嗽、喘息,每分钟呼吸频率大于30次,肺部可闻干湿罗音,伴紫绀。对照组患者中男26例,女18例,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53±1.2)岁。临床表现:呼吸困难、咳嗽、喘息,每分钟呼吸频率大于30次,肺部可闻干湿罗音,伴紫绀。采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的年龄、例数、性别、病情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对比分析(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进行临床常规治疗,具体措施如下:给予患者呼吸兴奋剂、化痰、平喘、吸氧、纠正电解质紊乱,同时给予抗生素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静脉推注80 mg甲强龙,1次/d,连续用药3d后将剂量改为每天40~80 mg,1次/d,持续用药4 d,共计用药一周。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10~20 mg地塞米松静脉推注,1次/d,连续用药一周。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用药期间的反应,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治疗后的动脉血气变化、肺功能及不良反应。

1.3 疗效判定

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呼吸不受累,动脉血气改善显著,呼吸系统感染得到控制,肺部湿性啰音消失,谓之显著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呼吸较为顺畅,动脉血气改善,呼吸系统感染部分控制,肺部湿性啰音无改善,谓之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呼吸不畅,动脉血气改善不明显或无改善,呼吸系统感染未控制或者加重,肺部湿性啰音无改善、加重或死亡,谓之无效。总有效率=显著有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的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差(x±s)检验,组间比较采用χ2进行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治疗组45例患者中有24例显效,20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患者中有17例显效,18例有效,9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9.55%;从数据对比可见,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动脉血气变化及其肺功能对比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气变化及其肺功能均得到显著改善,而治疗组患者改善情况较之对照组显著,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患者临床不良反应对比分析

治疗组患者在用药期间有1例出现血糖升高,1例消化性溃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对照组患者中有2例出现血糖升高,3例入眠困难,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36%。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较之治疗组严重,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Ⅱ型呼吸衰竭主要病理机制是氧气通气不足、静一动脉分流、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耗氧量增加等,最终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其病死率较高[1]。患者在发病时往往会伴有神经中枢缺氧等情况,严重者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其发病机理是呼吸系统在一些因素诱导下致使气管堵塞,气道水肿,肺组织顺应性下降,导致二氧化碳储留、严重缺氧[2]。

甲强龙是人工合成的中效糖皮质激素,禁忌证同皮质激素类。而地塞米松则属于抗过敏、抗感染的药物。两者相比,甲强龙具有无氧化作用,降解作用轻微,在肾上腺垂体抑制方面不明显,可以轻易渗透肺组织,几乎无盐皮质激素的活性[3]。由于本次研究中甲强龙采用阶段性给药,这就减少其副作用的发生。本次研究中,加用甲强龙的慢性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为79.55%,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治疗后的动脉血气变化及肺功能改善均优于加用地塞米松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则低于地塞米松组的患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何志峰[4]、谢述[5]等论点相一致。但是在用药前要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同时要注意甲强龙的用药剂量和持续时间,而对于年龄过大的患者要考虑用药剂量,避免引起骨质疏松。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孙尚萍.甲强龙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0,6(6):81-82.

[2] 陈涵,易诗娟.甲强龙辅助治疗慢性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6):33-34.

[3] 向正中.低蛋白血症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2):1783-1784.

[4] 何志峰,黎勇强,黄杏婷.甲强龙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9):101-102.

[5] 谢述.甲强龙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及临床观察[J].中外医疗,2010,29(4):115.

[6] 谢连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体会[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6):1183-1185.

(收稿日期:2014-02-21)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