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胃结肠息肉应用胃肠镜下电凝切除治疗的效果分析

2022-06-08

董 梅

济南市历下区人民医院内科,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 目的 探究胃结肠息肉应用胃肠镜下电凝切除治疗的效果观察。方法 资料选自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在本院诊治的胃结肠息肉患者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成两组,每组38例,予以传统的开腹手术作对照组,予以胃肠镜下电凝切除作研究组,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相关治疗指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疗效显效率92.11%,比对照组71.05%高,比较差异明显具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首次的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的患者低,比较差异明显具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7.89%,比对照组患者28.95%少,比较差异明显具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 针对胃结肠息肉患者予以胃肠镜下电凝切除,疗效显著,且患者的不良反应较少,具有一定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胃结肠息肉;胃肠镜;电凝切除

[中图分类号] R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5(a)-0162-02

胃结肠息肉属于临床常见疾病,多发病于结肠的任何位置,由结肠粘膜的上皮起源增生物起源,组织学分型分为非肿瘤性和肿瘤性[1]。胃结肠息肉疾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质量,合理选择有效治疗方案为提升患者疗效和预后生活质量的关键。本文主要对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在本院诊治的38例胃结肠息肉患者予以胃肠镜下电凝切除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选自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在本院诊治的胃结肠息肉患者76例,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男性22例,女性16例,年龄32~65岁,平均年龄(45±7.62)岁,其中单发性的息肉30例,多发性的息肉8例,其中胃部的息肉9例,乙状结肠的息肉9例,降结肠的息肉8例,横结肠的息肉7例,升结肠的息肉5例;研究组患者男性23例,女性15例,年龄33~64岁,平均年龄(46±7.94)岁,其中单发性的息肉31例,多发性的息肉7例,其中胃部的息肉10例,乙状结肠的息肉8例,降结肠的息肉7例,横结肠的息肉8例,升结肠的息肉5例。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本次研究获得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的通过。

1.2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患者的临床症状均与相关标准中胃结肠息肉的诊断标准相符合,且均经过B超、CT、胃镜等辅助检查的确诊[2]。

1.3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被确诊为胃结肠息肉患者;均签署治疗和护理方案的知情同意书;无手术及应用麻醉药物的禁忌症。排除标准:手术前应用抗凝血相关药物;严重的心肝肾脏等内科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相关系统慢性疾病;精神和心理疾病者;不配合治疗和护理方案者,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妇女;资料不完整者;中途退出者。

1.4方法

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成两组,每组38例,予以传统的开腹手术作对照组,予以胃肠镜下电凝切除作研究组。

对照组选择平卧进行硬膜外的麻醉,当患者的睫毛反射现象消失以后,结合B超准确进行腹部切口和大小的选择,将腹部逐层切开,直到暴露出腹腔,结合患者息肉位置进行胃肠壁的切开。针对存在蒂息肉的患者,应用息肉结扎后进行息肉切除;针对恶变的息肉,结合情况进行胃结肠的全切,完成后进行胃结肠和腹壁的缝合。

研究组结合患者息肉大小和形态,制定合理切除方案。针对没有蒂并不规则形态的息肉患者,予以亚离子的凝固手术方案。将充满氩气的钢瓶阀打开后,进行氩气流量1~4 L/min,2~3 mm的热凝深度,40~60 W的功率的设定。结合患者息肉具体情况,把氩离子的探头进行活检孔的插入,选择离病灶4 cm位置进行电凝手术,当病灶颜色变成灼除后手术完成停止。针对带有蒂息肉患者,予以高频的电凝电切方案。经过内镜的活检孔进行高频的电金属相关圈套器的插入,并把息肉从基蒂位置进行套定,应用钛夹进行蒂根部的夹定,息肉的颜色成为紫色后,进行通电切除。对于明显创面出血的患者进行甲肾上腺素的冰盐水喷洒;对于较大的息肉进行分次切除。

手术后严格进行患者生命体征的动态监测,并予以一个月质子泵的抑制剂,同时注意患者术后合理饮食和休息。

1.5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相关术中出血、手术时间、首次的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指标情况,以及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情况。

1.6疗效标准

依据相关临床标准将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3]。痊愈: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消失如胃部疼痛不适感、恶心、呕吐及贫血等,且伤口愈合为优;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且伤口愈合良好;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伤口愈合出现延迟;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变化,或伤口出现不愈。

1.7统计学分析

数据应用spss 19.0软件包统计,一般资料应用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应用t完成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完成检验,当P<0.05,表示比较差异具统计学上的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

予以不同治疗方案后,研究组患者的疗效显效率92.11%,比对照组患者71.05%高,比较差异明显具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n(%)]

注:显效率=(痊愈、显效例数之和)/组例数*100%。

2.2两组患者相关治疗指标情况

予以不同治疗方案后,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首次的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的患者低,比较差异明显具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如表2。

表2 两组患者相关治疗指标情况(x±s)

2.3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

予以不同治疗方案后,研究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7.89%,比对照组患者28.95%少,比较差异明显具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如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n(%)]

3讨论

胃结肠息肉属于临床常见良性的占位性的病变,临床主要表现为恶心、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4]。胃结肠息肉传统采用开腹式手术方案,但是并发症较多,且恢复效果不理想。随着胃结肠息肉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胃肠镜下电凝切除开始被大量的应用于胃结肠息肉疾病治疗中,且效果良好。本研究主要对患者予以胃肠镜下电凝切除方案。胃肠镜下电凝切方法主要可以分成热极灼除、高频电切、微波凝固、氖离子的凝固、激光等[5]。胃肠镜下电凝切主要利用物理效应和生物效应等进行各类息肉切除,消化道息肉患者需要结合实际病情进行具体手术方案的选择和确定[6]。本研究得出予以不同治疗方案后,研究组患者的疗效显效率92.11%,比对照组患者71.05%高,比较差异明显具统计学上的意义,表明对于胃结肠息肉予以合理的胃肠镜下电凝切除方案,效果良好,具有临床可行性。

近年来,临床相关胃结肠息肉患者予以胃肠镜下电凝切除的研究文献比较多。在陈义文研究中,通过对消化道息肉患者予以高频电凝切除方案,得出患者的疗效显著,且并发症较少,进而有效证实了高频电凝切除在消化道息肉疾病中的应用有效性[7]。在本研究中,通过设立对照分组,并分别对患者予以不同治疗方案,分析两组患者疗效,得出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首次的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的患者低,比较差异明显具统计学上的意义。本研究结果与临床相关研究文献的研究结果相符合,进而有效证实对于胃结肠息肉患者予以胃肠镜电凝切除方案效果显著[8]。并且本研究对患者术后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得出同时研究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7.89%,比对照组患者28.95%少,比较差异明显具统计学上的意义,进而证实患者预后恢复和生活质量良好。关于胃肠镜下电凝切除在胃结肠息肉以及消化道息肉患者中的深入价值,需要以后临床进一步的研究证实和验证。

综上所述,胃结肠息肉属于临床常见疾病,多发病于结肠的任何位置,合理选择有效治疗方案是提升患者疗效和预后生活质量的关键。针对胃结肠息肉患者予以胃肠镜下电凝切除,疗效显著,且患者的不良反应较少,具有一定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彭霞.胃肠镜下电治疗胃结肠息肉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2,26(22):534-536.

[2] 范奇,张莉莉.内窥镜下结肠息肉电凝电切治疗416例临床分析[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2,31(11):736-738.

[3] 刘健培,黄品婕,陈图锋,等.内镜下无法切除的结直肠息肉的外科治疗[J].中华医学杂志,2013,19(8):167-169.

[4] 邢朝富.高频电切除联合APC术治疗胃结肠息肉240例体会[J].医学信息,2012,16(7):134-136.

[5] 敖智容.内镜下电凝电切胃肠道息肉110例[J].中国美容医学,2011,32(z6):351-352.

[6] 孙永刚.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肠道息肉样病变的70例临床分析[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3,23(12):291-293.

[7] 陈义文.高频电凝切除消化道息肉治疗体会[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3,13(5):534-536.

[8] 王志洪.内镜下治疗胃结肠息肉临床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1,25(12):235-236.

(收稿日期:2014-01-12)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