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肛肠病围手术期镇痛的临床应用研究

2022-06-08

摘    要:目的 探讨肛肠病围手术期镇痛的临床应用价值,完善现有临床治理方案。方法 采取对比研究的方式,横向对比不同护理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在研究环节,收治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我院的124例肛肠病患者,由于实施的镇痛方案不同,将其分为不同小组。对照组:实施常规镇痛治疗;试验组:实施围手术期镇痛治疗;比较两种镇痛方案对患者围手术阶段机体疼痛改善情况,并让患者对此次镇痛效果是否满意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机体疼痛评分方面互比,试验组手术当日疼痛评分与对照组不存在较大差异,(P> 0.05);试验组患者术后1 d、术后3 d与术后7 d机体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镇痛效果满意率方面互比,试验组98.39%比对照组的82.2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肛肠疾病多选择手术治疗,毕竟手术属于侵入性操作,术后机体会出现疼痛状况,从而导致患者情绪烦躁、压抑,还会影响疾病的康复。针对肛肠疾病患者围手术期开展镇痛干预临床价值高,即可降低机体疼痛程度,还能有效的释放内心情绪,从而保证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同时可操作性较强,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围手术期 肛肠病 镇痛 临床应用

近年来,由于作息紊乱、工作压力大以及饮食不规律等,肛肠疾病发生率呈递增模式。临床中,对肛肠疾病多选择手术治疗,毕竟手术属于侵入性操作,术后机体会出现疼痛状况,从而导致患者情绪烦躁、压抑,还会影响疾病的康复,耗费过多医疗资源。受到饮食紊乱、工作压力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肛肠患者逐渐增多,从而提高医学研究者的重视度,研发镇痛方法,达到缓解肛肠病患者机体疼痛的效果[1]。因此,本文针对肛肠病患者围手术期开展镇痛方案,观察镇痛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治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我院的124例肛肠病患者,由于实施的镇痛方案不同,将其分为不同小组。对照组62例:男32例,女性30例,患者平均年龄(62.21±1.60)岁;试验组62例:男31例,女性31例,患者平均年龄(62.33±1.61)岁;所有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的内容,并签署了同意书,本次研究也事先获得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认可。研究过程中,划分为试验组、对照组两个组别,两个组别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均没有显著差异,具备研究的先决条件(P>0.05)。纳入标准:(1)确诊为肛肠疾病。(2)患者与家属同意此次研究。剔除标准:(1)不符合手术指征。(2)中途变更其他治疗方案。(3)恶性疾病。(4)血液传染性疾病。(5)聋哑者。(6)免疫性疾病。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镇痛治疗。给予患者镇痛类药物,并询问其机体状况,可实施心理疏导,转移注意力的方式,缓解其机体疼痛感。
试验组:实施围手术期镇痛治疗。
术前:加强对患者情绪的观察,若存在害怕、焦虑以及恐慌的心态,对其实施心理疏导,对其进行安抚与鼓励,提高其战胜病魔的信心。同时,告知患者手术流程,提高认知度,使其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工作,患者进入医院接受治疗时,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工作,使得患者可以快速熟悉医院的基本环境,降低患者对于医院的抵触情绪,引导患者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医师、护士做好相关治疗工作。了解患者的年龄、手术名称、心理状况,并简要介绍术后的预防措施。根据患者的性格特征,受教育程度和其他相关情况解释围手术期注意事项等,讲解手术步骤,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减轻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护士应多与患者交谈,满足患者的需求,并回答患者的问题。为提升患者的舒适度,护理过程中,应当根据相关要求,对病房环境进行营造,开展室内消毒、通风,保持适宜的温度,同时定期做好床单的更换。按照医师的指示使用抗生素,严禁滥用抗生素,改善患者的抵抗力。保持地板清洁干燥,防止患者因地板表面有水滑倒。在手术开始前,应当指导患者服用相关药物,以加速患者排便。同时考虑到患者胃肠道负担,在肠道护理过程中,应当主动保持酸碱平衡,实现营养物质的有效供给。例如可以让患者在手术治疗前,服用蛋白粉、瑞素等,以缓解饥饿、口渴以及低血糖等并发症,从而实现手术舒适度的提升,加速患者的康复速度。多学科麻醉风险评估。加速康复外科强调早期进行麻醉介入,在麻醉门诊中对患者进行评估和宣讲,联合科室协同评估,手术前由麻醉门诊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对于合并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要进行多学科评估优化术前用药,使器官功能保持在最佳状态,调整患者的心理和生理最佳,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麻醉管理贯穿于整个手术过程中,要求安全、舒适并且快速恢复,通常选择全身麻醉的方式,另外也可以选择喉罩麻醉的方式,能够减轻对气道的刺激,缓解喉咙的不适感。麻醉维持主要采用不影响出院、代谢较快的麻醉药物,例如吸入麻醉丙泊酚、瑞芬太尼等。全身麻醉复合神经阻滞可以减少麻醉用药和疼痛并发症,不影响出院。
术中:调整患者侧卧位或者取截石位,医师根据流程进行手术操作,全程动作轻柔,减少对患者其他健康组织的损伤。为减少手术后括约肌发生痉挛性疼痛状况,对痔裂患者的内括约肌开展切断手术。术后,对痔核结扎根、基底部位实施浸润注射,并调整深度,合理掌控药物剂量,同时对周边皮肤进行按摩,促进药物吸收。一定掌握好换药力度,以免发生出血等不安全事件。做好术中和术后的保温护理,通过提高手术室温度、做好术后保暖、加热输液液体温度等方式保持体温正常水平,可以减少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发生等,能够促进新陈代谢,加快术后康复。
术后:指导患者正确的饮食,保证营养均衡,术后当日控制排便,若存在便秘的情况,可给予润肠药物,促进排便,便后进行坐浴,从而缓解排便对创面产生疼痛感。根据患者疼痛状况,合理应用复方亚甲蓝长效镇痛药物,利多卡因5 m L、布比卡因5 m L与亚甲蓝注射液20 mg混合成溶液,对创面周边切口缘进行注射,封闭于结扎,均匀浸润。在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需要认真做好术后护理等相关工作,按照相关要求,对患者的身体、四肢进行按摩。同时指导患者家属,定期做关节操,以确保患者的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
全程注重患者的治疗情绪,提高其依从性,对其所提出的疑问,医护人员认真解答,对其需求尽可能满足,有效释放心理压力,尽一切可能缓解其机体疼痛感,确保手术效果。手术会导致患者神经元的疼痛阈值降低,所以要做好疼痛护理。传统阿片类药物镇痛并发症较多,可能导致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可以选择帕瑞昔布,减少并发症发生,起到镇痛抗炎作用。手术过程中的疼痛、饥饿感都会加重应激反应和炎性反应促进营养代谢。通过营养介入可以快速恢复能量,包括通过饮食改善营养状态、治疗感染和贫血等。
1.3 观察指标
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患者围手术期机体疼痛状况进行评价,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疼痛越强烈。出院前,对患者发放调查表,让其对此次镇痛效果进行评价,分为满意、中立与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机体疼痛评分
对照组:手术当日(8.62±0.62)分,术后1 d(6.82±0.55)分,术后3 d(5.63±0.35)分,术后7 d(5.01±0.21)分;试验组:手术当日(8.56±0.61)分,术后1 d(5.52±0.46)分,术后3 d(4.12±0.32)分,术后7 d(2.82±0.23)分;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机体疼痛评分方面互比,手术当日疼痛评分与对照组不存在较大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1 d、术后3 d与术后7 d机体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对围手术期镇痛效果满意率
对照组:非常满意2 2例(3 5.4 8%),中立2 9例(46.77%),不满意11例(17.74%),总满意率82.26%;试验组:非常满意28例(45.16%),中立33例(53.23%),不满意1例(1.61%),总满意率98.39%;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镇痛效果满意率方面互比,试验组98.39%比对照组的82.2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肛肠疾病是临床中常见疾病,大肠、肛门部分发生的疾病统称为肛肠疾病[2],比如直肠炎、内痔、混合痔、肛门失禁、肛管癌、直肠癌等。通过临床数据可发现:肛肠疾病有逐年递增模式,男性发生率高于女性,这多与男性喝酒、饮食不规律有所关联[3]。肛肠疾病会导致机体出现便血、腹泻、便秘以及肛门瘙痒等情况,若不及时治疗,还会引发直肠癌、急性肠炎等,这对患者的生活与心理状态均有不利影响[4]。
对肛肠疾病治疗方案多选择手术,可直接将病灶切除,达到提高患者生活水平,改善机体不适的目的。但手术毕竟是侵入性操作,切口以及手术操作会导致术后机体出现不同程度疼痛状况,而且肛肠部位结构比较复杂,手术有一定难度,极易增加术后机体疼痛程度[5]。现代人们对自身健康重视度的提高,医疗技术也不断发展与进步,为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状况,可对肛肠患者在围手术阶段开展镇痛治疗[6],即可降低机体疼痛,还可改善患者心理负性情绪,进一步保证手术效果。
肛肠部位的神经系统比较丰富,肛门齿线下会受到机体感觉神经的支配。所以,术后肛部疼痛阈下降,患者机体对疼痛敏感性增强[7-10]。在对肛肠疾病实施手术过程中,会对肛门约肌产生一定损伤,导致肛周组织神经更加敏感,受到轻微的刺激,也会增加机体疼痛[8]。此外,肛门是污染部位,术后需要置入引流管,这样会影响切口愈合时间,甚至还会增加感染率,从而延长治疗时间,使患者机体出现疼痛与不适感。一旦发生感染,使大便处于干燥状态,创面水肿等,这均会增加机体疼痛。长时间的疼痛对患者的心理、排便以及睡眠均会产生障碍,还会增加医疗费用,延长患者在院时间[11-13]。所以,对肛肠疾病患者围手术期开展镇痛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镇痛过程中,不单纯给予患者镇痛药物,还对其开展心理疏导,转移注意力,从而分散机体疼痛感。应用复方亚甲蓝镇痛剂,可达到长效镇痛的效果,而且药物对神经受体亲和力强,改善神经末梢离子平衡,还能抑制神经兴奋[14-15]。此外,利多卡因与布比卡因属于局部麻醉药物,特别是布比卡因药效作用时间长,麻醉与镇痛效果理想,有效控制钠离子向神经细胞内流。利多卡因与布比卡因联合应用,可增强镇痛镇静效果,提高药物作用时间,而且局部麻醉能有效的缓解患者术后机体疼痛程度。此外,根据患者机体状况,建议应用抗生素治疗,从而控制机体感染情况发生。
此次研究中得知: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机体疼痛评分方面互比,手术当日疼痛评分与对照组不存在较大差异;开展围手术期镇痛患者术后1 d、术后3 d与术后7 d机体疼痛评分低于常规镇痛治疗;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镇痛效果满意率方面互比,开展围手术期镇痛98.39%比常规镇痛治疗的82.26%高;这充分表明了在围手术期间开展镇痛效果的优势性与临床价值。术前,对患者开展心理疏导,让其对手术流程有一定了解,从而释放内心压抑情绪。术中,加强与医师的配合,给予患者镇痛药物,并加强医师操作技巧,减少对周边健康组织的损伤,根据流程进行操作,从而降低术后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降低术后机体疼痛程度。术后,根据患者机体排便情况进行调整,并合理性应用复方亚甲蓝长效镇痛剂,改善创面疼痛情况。并为患者制订饮食计划表,让其合理性饮食,即可保证机体每日所需应用,还能增强抵抗力与免疫能力,从而更好地接受医护人员的治疗与护理。在整个镇痛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合理需求与问题进行满足与解答,有效释放其内心负面情绪,提高其治疗积极性,降低疼痛,还可减少应激反应的发生,从而确保手术效果,进而获得患者认可与满意。
综上所述,针对肛肠疾病患者围手术期开展镇痛干预临床价值高,即可降低机体疼痛程度,还能有效的释放内心情绪,从而保证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