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BiPAP呼吸机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所致中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2-06-08

【摘要】 目的 探究对因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而导致的中枢性呼吸衰竭患者予以BiPAP呼吸机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58例因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而造成的中枢性呼吸衰竭患者, 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 各29例。参照组予以常规性给氧治疗, 实验组予以BiPAP呼吸机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血气情况、肺部感染发生率、死亡率及30 d功能恢复率。结果 治疗后, 两组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氧分压(PO2)明显高于参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4.14%, 参照组为20.68%,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死亡率为31.03%, 参照组为37.93%,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机体功能恢复率为72.41%高于参照组的44.8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PAP呼吸机治疗具有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 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BiPAP呼吸机;急性大面积脑梗死;中枢性呼吸衰竭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4.051 
  文中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58例中枢性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 探究BiPAP呼吸机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2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58例因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而造成的中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 各29例。所有患者均经过MRI或CT检查确认发生急性脑梗死, 并由此引发了中枢性呼吸衰竭, 患有其他较为严重的系统疾病的患者不纳入此次研究。实验组中男17例, 女12例;年龄55~81岁, 平均年龄(69.33±7.56)岁;合并糖尿病2例, 冠心病7例, 高血压20例。参照组中男13例, 女16例;年龄54~86岁, 平均年龄(71.40±7.32)岁;合并糖尿病1例, 冠心病11例, 高血压1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给氧治疗, 通过储氧面罩在高流量下给氧。实验组患者予以BiPAP呼吸机治疗, 采用S/T模式, 将EPAP初始值设为4.0 cm H2O(1 cm H2O= 0.098 kPa), IPAP初始值设为8.0 cm H2O;将呼吸频率设定为15次/min, 将流量设定为4 L/min。治疗中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氧流量、呼吸频率等指标进行调节。
  1. 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48 h后两组的血气情况:pH值、PO2以及二氧化碳分压(PCO2);观察比较两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死亡率及30 d功能恢复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血气情况比较 治疗前实验组患者pH值、PCO2及PO2值分别为(7.40±0.06)、(26.51±6.06)mm Hg、(76.52± 8.11)mm Hg;参照组分别为(7.41±0.10)、(24.53± 8.17)mm Hg、(75.67±7.42)mm Hg,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 h后, 实验组患者的pH值、PCO2及PO2值分别为(7.40±0.03)、(38.58±4.21)mm Hg、(105.20±8.49)mm Hg, 参照组分别为(7.36±0.17)、(30.49±7.21)mm Hg、(85.31±6.47)mm Hg。两组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PO2值明显高于参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肺部感染与死亡率及30 d功能恢复率比较 实验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4.14%(7/29), 参照组为20.68%(6/29),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死亡率为31.03%(9/29), 参照组为37.93%(11/29),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机体功能恢复率为72.41%(21/29)高于参照组44.82%(13/2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大面积脑梗死的致残率与死亡率均较高, 发病早期患者很容易并发中枢性呼吸衰竭, 如果不及时予以治疗, 患者的生命会受到严重的威胁, 因此为了提高预后的效果, 必须对患者予以给氧治疗[1]。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 BiPAP呼吸机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中枢性呼吸衰竭的早期治疗中。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应用BiPAP呼吸机对29例患者进行治疗, 优于参照组的治疗效果, 患者治疗后呼吸频率有所改善, 发绀现象也有所好转, 患者的PO2以及PCO2值均有明显改善, 且治疗后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几率未见明显升高。因此可以说BiPAP呼吸机的治疗效果极为明显。 
  BiPAP呼吸机在治疗中不需要以人工的方式建立气道, 因此操作相对简便, 成本也更为低廉[2]。BiPAP呼吸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①呼吸机在使用中可以将氧合与通气的水平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使患者能够进行一定的气体交换, 从而使各项器官功能的受损得到延缓。②呼吸机能够使呼吸肌的功能在短时间内恢复, 这是通过减轻其负荷来完成的。③呼吸机能够是患者的心血管功能保持在较为稳定的状态[3]。在对中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进行治疗时, 首要的问题应当是保证患者气道的通畅, BiPAP呼吸机能够对患者予以正压通气, 保证气流依次经过患者的口或鼻腔、咽道、气管, 直到肺部[4]。也有研究发现, 应用BiPAP呼吸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气管插管的几率, 对同时患有心功能疾病的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患者的心肌耗氧与呼吸肌疲劳的情况都有明显好转[5]。 
  大面积脑梗死的发生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的现象, 这部分患者发病前可能患有有睡眠呼吸暂停, 发病后也可能因脑梗死造成中枢性呼吸暂停, 或其他原因导致呼吸衰竭, 实践证明BiPAP呼吸机在其治疗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患者的预后取得了相对较好的效果, 患者的呼吸停顿的次数明显较少, 呼吸肌功能得到有效的改善。 
  综上所述, BiPAP呼吸机治疗具有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 可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陈军, 向镜芬, 杨祥, 等. BiPAP呼吸机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所致中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实用医学杂志, 2011, 27(6):998-1000. 
  [2] 陈军, 杨祥.无创呼吸机在早期中枢性呼吸衰竭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2(25):235-236. 
  [3] 刘梅, 蔡振林, 邓星奇, 等.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脑卒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疗效.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2, 20(4):402-407. 
  [4] 王慧玲, 王晶玉, 李静, 等.伴呼吸衰竭的肥胖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呼吸中枢反应性.中华医学杂志, 2014, 94(46):3633-3636. 
  [5] 张锦丽, 朱秀霞, 仇珂珂, 等.无创通气联合尼可刹米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护理.吉林医学, 2012, 33(28): 6217- 6218.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