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隔姜温针灸治疗腰痛的临床观察

2022-06-08

李中建

山西省临汾市人民医院 山西省临汾市 041000

【摘 要】目的:探讨隔姜温针灸治疗腰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 年4 月至2014 年4 月我院收治的50 例主诉腰痛患者为研究对象,依循随机平均分配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温针灸施以治疗,观察组以隔姜温针灸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镇痛效果及治疗效果。结果:两者患者经治疗其VAPS 评分均得以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经治疗后VAPS 评分为(1.6±1.2)分,对照组为(3.4±2.0)分,两者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76.0%,两者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均具一定治疗效果,但隔姜温针灸治疗腰痛,镇痛效果更佳,疗效更好,具推广意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隔姜温针灸;腰痛;效果

腰痛为临床常见病征,以腰部一侧或双侧疼痛为主要症状,于中老年群体中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降低其生活质量。中医对于腰痛早有描述,《素问? 病能论》曰:“少阴脉贯肾络肺,今得肺脉,肾为之病,故肾为腰痛之病也。”认为腰为肾之府,腰痛缘于肾虚。既往有研究资料表明[1],体针疗法及耳针疗法应用于腰痛患者临床治疗,疗效肯定,预后效果较好。针对此研究背景,本文主要探讨了隔姜温针灸治疗腰痛的临床效果,以为腰痛病征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选取2012 年4 月至2014 年4 月我院收治的主诉腰痛患者50 例,回归性分析其临床诊疗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 年4 月至2014 年4 月我院收治的50 例主诉腰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2 例患者源于住院部。所有患者均行中医面诊、问诊及脉诊确诊。其中,男性21 例, 女性29 例; 年龄22 至78 岁, 平均年龄(48.9±5.2)岁;病程7 天至13 个月,平均病程(6.2±2.5)月。依循随机平均分配原则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 例,两组患者于年龄、性别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温针灸施以治疗。针灸取穴:肾俞(双侧)、腰阳关、腰夹脊、次髂、风市、阳陵泉、秩边、环跳、委中、昆仑、阿是穴。取侧卧位,露患肢。使用75% 酒精对施针区进行常规消毒,取25—75mm 毫针,押手按定肾俞穴后进针,刺入0.5 寸,徐徐按入2.5 寸深,以得气为度。而后捻转2 至3 分钟,继之施以温针灸,每次施灸30 分钟。腰阳关、环跳、委中操作方法同上;其余诸穴得气后施以平补平泻法,留针30 分钟,每日施针1 次。

观察组行隔姜温针灸施以治疗。针灸取穴:肾俞(双侧)、腰阳关、委中、大肠俞、关元俞、承山。取长约2.5 厘米长艾段及2毫米厚老姜片,于姜片中穿孔以顺利穿过针柄为准。取俯卧位,使用75% 酒精对施针区进行常规消毒,取Φ0.30×40mm 毫针,垂直进针2 至5 分(具体进针深度根据患者高矮胖瘦而定),随之采用阖补法,以得气为度。而后将姜片穿过针柄紧贴于皮肤,于针柄顶端插上艾条,点燃艾条底端,待艾条燃尽之后(一般需20 分钟左右),清除灰烬,出针。每日施针1 次。两组均接受为期四周的临床治疗。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以镇痛效果分及治疗效果为观察指标。其中,以VAPS 视觉类比疼痛评分法作为镇痛效果的判断依据。

1.4 疗效判定

(1)治愈:腰痛及其相关临床症状均消失。

(2)有效:腰痛及其相关症状改善明显。

(3)无效:腰痛及其相关症状无明显改善,抑或腰痛程度加深,病情加重。

1.5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 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χ2 检验,计量资料以用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 检验,对比以P<0.05 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腰痛评分

经治疗后,两组VAPS 评分均下降明显,两两比较,差异显著,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治疗后对照组VAPS评分比较,观察组评分显然低于后者,两者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治疗效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76.0%,两者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腰痛为中医临床常见病征,临床多表现为腰部疼痛、下肢冷痛、伴双膝酸痛,临床多虚实夹杂为病,病情缠绵,迁延不愈,且复发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杂病源流犀烛? 腰脐病源流》曰:“腰痛、精气虚而邪客病也。……肾虚其本也,风寒湿热痰饮,气滞血疲闪挫其标也。”由此可见,腰痛由肾虚、精气亏损及筋脉失养所致,故而腰痛治疗当以祛风除湿、温补肾阳、通络止血为原则。

《医学入门》指出:“凡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传统中医治疗多采用隔物灸、温针、普通针刺等方法,虽然可取得一定效果,但复发率较高,预后效果不佳。本次研究过程中观察组结合上述治疗原则,行隔姜温针灸施以治疗。取肾俞以补益肾气防肾虚,取腰阳关、委中以通经活络、温经散寒,取大肠俞、承山以清热止痛、舒筋通络,取关元俞以固本培元。且以生姜之温达性活血通脉之效,以艾火持久之温热直达病区深部,提高循经感传之功效。故而,隔姜温针灸可达三重治疗效果,以奏“温经补肾、祛风除湿、通络止血”之效。

本次研究结果证实,隔姜温针灸治疗腰痛,镇痛效果佳,临床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姜鸣炜. 灸法治疗老年肾虚腰痛疗效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2012,31(10):742-743.

[2] 贺青涛. 隔姜温针灸治疗腰痛的临床观察[J]. 按摩与康复医学( 中旬刊),2010,01(6):87.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