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中西医结合治疗痔疮的临床治疗效果

2022-06-08

霍 健 任建强

长春市绿园区人民医院外科,吉林长春 130062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痔疮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2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200例患有痔疮的患者,分别采取常规西医临床治疗方法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进行分组治疗,以下将常规西医临床治疗组简称常规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简称结合组,每组各100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9个月的随访,结合组100例患者中除去14例失访患者,有2例患者病情复发,复发率为2.32%。本组患者经临床治疗后治愈89例、有效11例,无1例经治疗后无效,其临床治疗有效率为100%;常规组100例患者中除去22例失访患者,有3例患者病情复发,复发率为3.84%。本组患者经临床治疗后治愈74例、有效17例、无效9例,其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1%。本次研究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复发率经统计学软件分析,得出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常规西医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即中西医结合治疗痔疮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常规西医方法治疗痔疮的临床治疗效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中西医结合;痔疮;体会

[中图分类号] R44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7(c)-0181-02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即将传统中医学包含的中药知识和方法有机的与西医学包含的西药知识和方法进行结合,即可提高临床上某种疾病的治疗效果。随着社会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有关人士在进行不断的努力与尝试,中西医结合治疗此种方法越来越被认识到其有效性和可行性[1]。目前,临床上对痔疮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又有了新的体会,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就中医结合治疗痔疮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深入探究与讨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2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200例患有痔疮的患者,其中男121例,女79例,年龄均在20~77岁之间,平均年龄45.5岁左右。本次研究两组患者痔的分类分期诊断均参考外科学痔的诊断标准,将痔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内痔有Ⅰ~Ⅳ期,外痔又分成结缔组织性外痔,血栓性外痔,静脉曲张性外痔和炎性外痔。具体分型分期情况如下,Ⅰ期内痔56例,患者临床表现为便血,便色为鲜红,临床肛门镜检查可见齿线直肠粘膜隆起,其隆起表面直肠粘膜表现为淡红色。Ⅱ期内痔23例,患者临床有鲜红色血便,大便时或许有囊肿物脱出肛外,便后可自行复位。临床肛门镜检查可见齿线直肠粘膜隆起,其隆起表面直肠粘膜表现为暗红色。Ⅲ期内痔21例,患者腹压增强时,从肛门部位有臃肿物脱出,需要休息或主动干预才可使其肿物复位,临床肛门镜检查可见齿线直肠粘膜隆起,其隆起表面为暗红色。Ⅳ期内痔18例,患者肛门部位有肿物脱出,人为干预未能使其复位,其粘膜表面溃烂较为严重。结缔组织性外痔11例,患者齿线以下有柔软的隆起组织,表面有皮肤,无疼痛及红肿。血栓性外痔21例,患者病灶部位疼痛感明显,皮下较硬,齿线以下有红肿斑块。炎性外痔23例,这种痔起病较急,压痛剧烈,包块皮肤水肿潮热。静脉曲张性外痔13例,增加腹压时齿线以下可形成包块,病灶部位无痛觉,无硬感,皮下可见血管团。混合痔14例,患者病灶部位共有内痔及外痔的特性。所有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和结合组,每组各100例患者。常规组中男72例,女28例,年龄均在20~75岁之间,平均年龄44岁左右,其中Ⅰ期内痔31例,Ⅱ期内痔17例,Ⅲ期内痔9例,Ⅳ期内痔10例,结缔组织性外痔3例,血栓性外痔13例,炎性外痔12例,静脉曲张性外痔2例,混合痔3例;结合组中男49例,女51例,年龄均在20~79岁之间,平均年龄48岁左右,其中Ⅰ期内痔25例,Ⅱ期内痔6例,Ⅲ期内痔12例,Ⅳ期内痔8例,结缔组织性外痔8例,血栓性外痔8例,炎性外痔11例,静脉曲张性外痔11例,混合痔11例。经统计学软件分析以上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及有无合并症等方面的临床基本资料,得出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之间具有可比较性。

1.2 方法

本次研究首先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常规组及结合组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选择手术治疗或保守治疗两种治疗手段,保守治疗具体为内服及外用两种方法进行治疗,适合所有患者在院期间治疗使用。常规组患者于术后给予患者口服甲硝唑1.2 g/d,维生素B2给予30 mg/d,VitC给予0.6 g/d,消炎痛片剂150 mg/d,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坐浴治疗,其坐浴治疗药物选择五千比一的高锰酸钾溶液,2次/d。结合组患者于术后除以上患者口服药物外,每日增加一剂由我院自主研发,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医汤药组方,具体组方成分有当归15 g、泽泻10 g、黄芪20 g、防风10 g、党参20 g、地榆炭15 g及大黄10 g等,其术后干预治疗利用中医药物坐浴治疗的方法,以上内服药物所残留药渣及苦参20 g、芒硝20 g及枳实30 g添加到温水,1次/d,每次30 min左右。以上两组患者均以两周为一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其治疗效果。除保守治疗外,一部分患者病情较为严重,采取临床手术的方法进行病灶扫除,后进行药物内服外用配合干预治疗的方法。手术治疗具体对象为患有内痔Ⅲ期、Ⅳ期及较为严重的患者,进行Milligan-Morgan痔切除术。对患者采取肛周神经阻滞麻醉法进行麻醉,术中应用指扩法进行扩肛,使肛门括约肌松弛且暴露痔核部位。利用血管钳和钳夹将痔核部位拖拽并暴露在肛门外部,使用另一把血管钳钳夹病灶,采取单线缝扎病灶后,剪开外痔并剥离痔核,贯穿缝扎痔蒂,采用双线于痔蒂一边进行结扎,剪掉病灶,最后将其复位。于术后采取药物内服及外用进行干预治疗,其具体药量由临床医师酌情给定,两组具体用药情况与上述保守治疗用药基本一致。于治疗两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程度、体征及临床镜检结果,包括患者疼痛情况、出血情况、瘙痒、肛门镜检查病灶部位的充血程度以及治疗前后病灶区痔核大小等指标。

1.4 疗效判定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标准参照《痔病诊治暂定标准》中痔疮的疗效判定标准,分成痊愈、有效及无效三个评价等级,具体标准如下。痊愈: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无血便、肛门疼痛等情况发生,于两个疗程的治疗后检查肛门镜,发现痔已完全消失;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明显减轻,血便、肛门疼痛及瘙痒等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于两个疗程的治疗后常规检查肛门镜,发现病灶,即痔核明显减小;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或有加重趋势,经肛门镜检查发现,病灶部位经治疗后基本无变化,无好转现象。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以上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基本资料及本次研究所记录数据进行全面处理与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取χ2检验,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以P≥0.05作为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较性,本次研究所记录的两组患者的数据之间以P<0.05作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有效率=(痊愈患者例数+有效患者例数)/本组患者总例数。复发率=随访复发例数/本组患者随访总例数。

2 结果

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两组患者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通过9个月以复诊的形式进行随访,结合组100例患者中除去14例失访患者,有2例患者病情复发,复发率为2.32%;常规组100例患者中除去22例失访患者,有3例患者病情复发,复发率为3.84%。具体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如下表1所示。

根据上表中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数据显示,结合组100例患者中治愈89例及有效11例,无1例经治疗后无效,其临床治疗有效率为100%;常规组100例患者中治愈74例、有效17例、无效9例,其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1%。以上两组患者的临床研究数据经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可知,结合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常规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两组患者之间的临床治疗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痔,俗称为痔疮,是一种临床上常见、多发的,位于肛门部位发生的疾病[2]。其发病年龄无限制,不过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高逐渐增加[3]。我国属痔疮高发国家,相比较美国等国家发病率显著较高[4]。目前痔的发病原因仍未完全清楚,主要有两种学说来解释,即静脉曲张学说和肛垫下移学说[5],具体静脉曲张学说认为痔的结构是由肛管皮肤下及直肠下段粘膜下的静脉丛发生病变,由淤血、扩张或屈曲而形成的静脉团为主要致病原因;肛垫下移学说具体认为痔原属于肛管部位正常解剖学组织结构,是齿状线以上1.5 cm的环状海绵样组织带及齿状线,即可叫做血管垫。如果此部位发生异常情况,从而导致患者具有相关临床症状,才可以将此结构称为痔。由于此种学说认为血管垫为正常人体解剖结构,所以其治疗大多采取保守治疗消除症状,而不是解除痔体。痔疮形成的影响因素有如下四点[6],①遗传因素,根据有关研究显示,遗传因素影响痔疮的形成占临床患者的较大一部分因素;②饮食习惯,经过有关统计显示,八成以上患有痔疮的患者喜好长期饮酒或长期食用辣椒类的食物,其辛辣食物多有影响粪便成分,可升高肛肠疾病的患病率;③排便习惯,排便姿势较低或上厕所时间过长,除易造成大便结节外,也比较容易提高痔疮的患病率;④便秘,便秘易导致钢管内残留有毒物质,长期便秘则容易发生感染,长此以往,则对痔疮的患病率有所提高。如今,中西医结合治疗痔疮这种疾病被逐渐运用到了临床治疗当中,通过临床医师及各有关人士的不懈努力,对痔疮的治疗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以设置对照组的方法将中西医结合治疗痔疮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根据上述研究资料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常规西医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即中西医结合治疗痔疮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常规西医方法治疗痔疮的临床治疗效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吴尉林,唐勇.中西医结合治疗痔疮体会[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2(5):369-370.

[2] 李晓敏.中西医结合治疗痔疮患者130例疗效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0,17(7):87-88.

[3] 孙芃.中药熏洗联合痔疮栓治疗痔疮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2,22(5):176-178.

[4] 金鹤.中西医结合治疗痔疮7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20):44-47.

[5] 周其新.中西医结合治疗痔疮128例疗效观察[J].中国会议,2012,10(20):131-133.

[6] 赖伟玲,叶苑琼,容丽瑜.RPH治疗痔疮的中西医结合护理[J].中外医疗.2008,10(16):137.

(收稿日期:2014-04-21)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